APP下载

“天使”翅膀承载的沉重历史

2015-04-23葛文婕

山花 2015年4期
关键词:排华华裔天使

在美国华裔剧作家中,林小琴作为为数不多的女剧作家之一,用现实主义手法,在其戏剧中真实再现了华裔的移民史和在美国的奋斗史,借戏剧文学这种艺术形式让更多的人了解那一段历史,也让更多的华裔铭记那一段历史。

林小琴的戏剧作品中,最有代表性的一部作品当属《纸天使》。该剧本于1974年出版。在1993年,Roberta Uno出版了一部集子:《不断的线:亚裔女性剧作选集》。在这部标志着美国亚裔女性戏剧发展成就的集子中,《纸天使》被收录其中,这部戏剧创作的重要地位由此可见一斑。

《纸天使》

《纸天使》的故事发生在20世纪初,在旧金山有一个叫“天使岛”的移民拘留中心,每一个想踏上美国这片土地的移民都要在这里等待接受审查和盘问,在漫长的等待之后,他们或者审查通过准许进入美国,或者未通过审查被遣回中国。

1906年,旧金山发生了地震,致使当地的出生率出现大幅度下降。地震中的一场大火烧掉了很多当地居民的户籍身份证明档案。在这样的背景下,“纸约儿子”就应运而生了。很多中国人把自己过继给美国出生的华人当儿子,借此移民到美国。有些人甚至出大价钱为自己编造一个在美华人的假儿子的身份,以此途径移民美国。除了“纸儿子”,还有一系列的“纸兄弟”、“纸女儿”等。这些人都会在天使岛接受严厉甚至是苛刻的审查,很多人因各种原因被拒于美国国门之外,其中一些人选择了自杀。

《纸天使》塑造了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社会背景的几个华人在天使岛移民站被拘禁及接受审查的种种经历,以及他们最终的不同结局。

年轻诗人李其实就是那种“纸约儿子”,他用另一个名字、另一种身份想要移民美国,渴望过上美国人的生活,对生活充满了天真的幻想,憧憬有朝一日融入美国主流社会。李带着自己怀孕的妻子梅莱一起打算登上美国的土地,开始新的生活。在天使岛,他们被分别羁押在不同的牢房里,等待审讯。同样被羁押在不同牢房里的还有另一对老夫妻——秦刚和秦牧。四十年前,秦刚跟刚刚新婚半年的妻子分离,独自一人来到美国修铁路,后来在美国辛苦辗转奔波几十年之后,秦刚回到中国,打算将等待自己大半辈子的妻子接到美国,希望过上夫妻团聚的日子。在他们二人从中国返回美国的时候,也被关押在天使岛等待审查。除了这两对夫妻之外,还有年轻的农村姑娘古玲,她出身贫寒,孤身一人来到美国,全然不知自己在还没有踏上美国这片土地的时候就被卖到了美国的妓院。

经过了等待、体检、审问,在天使岛拘留中心度过了难捱的日子之后,李和妻子梅莱被准许移民美国;秦刚因为被告知有肝吸虫病,而被拒绝进入美国。毕生的精力都奉献给了美国这片土地,最后却被拒于国门之外,悲愤交加的秦刚在牢房里自杀身亡,永远地留在了他为之奋斗的国家。出于道义上的原因,秦刚的妻子获准进入美国。古玲在传教士格里高利小姐的帮助下,通过改名为露丝,改变了身份,从而摆脱了沦为妓女的命运。

创作背景

《纸天使》的创作灵感和创作动力来源于林小琴在写《纸天使》之前的一项研究。作为天使岛移民后代的林小琴和同为天使岛移民后代的杨碧芳、麦礼谦,以在天使岛移民站墙壁上发现的中文诗歌为起点,对天使岛移民进行采访和研究,对诗歌进行翻译,于1980出版了《岛—1910年—1940年天使岛华人移民的诗歌和历史》。而这个研究过程,让林小琴重新了解自己的祖辈、重新思考那段历史,于是写下了《纸天使》这部剧作。这部剧正是对那段历史的折射。

天使岛坐落在旧金山湾,如今这里是一个公园,而在1910年到1940年这几十年里,这里是移民入关点。天使岛仿照纽约的Ellis岛而建,是中国移民的拘留中心。在那个年代,175000名中国移民中的绝大多数都是由这里进入美国的,中国移民在这个岛等待体检和等待接受移民材料的审查,以获得最终的审查结果。那些审查没有通过的人,也在此等候被遣回中国。

历史的折射

华裔移民美国的历史可以追溯到美国加利福尼亚的淘金热的年代。在那个年代,中国国内的政治动荡、经济穷困,这样的国情迫使很多中国人到美国谋求更好的生计,大量移民涌入美国。但是从一开始,中国人就受到不平等的待遇。在矿区,华人矿工受到白人矿工的歧视和欺压,被从富矿赶到了穷矿,在那里,华工只能艰苦劳作、勉强度日。

尽管华工在美国不受欢迎,但他们对美国却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华人从事很多领域的工作:他们参与建设了横跨美国大陆的铁路;他们在加利福尼亚开垦沼泽地、发展鱼虾养殖业、开发水果新品种,为加州日益发展的农业和轻工业提供所需的劳力。”

然而,在那个年代,华人一直是种族主义攻击的目标。自1870年起,美国就发布了一系列法案,在诸多方面对华裔的生活加以限制。1882年的《排华法案》更是达到了一系列排华法律的顶峰。

“美国的国内战争之后,国内经济陷入萧条,失业率攀升,一些别有用心的政客把白人的失业率归咎于华裔,蛊惑工人阶级相信是这些地位低下的华人抢走了他们的工作。因此,促成了《排华法案》的通过。”

由于19世纪的华裔男性普遍留着清朝时期的长辫子,外形特征明显有别于白种人,再加上华裔愿意接受那些白人不愿干的报酬低而枯燥乏味的工作,因此华裔很容易成为白人歧视的对象。

1882年的《排华法案》改变了美国的移民格局。以前那种不加限制的移民政策取消了,如今“只允许政府官员、商人、学生、教师、游客以及那些具有美国公民身份的人进入美国。《排华法案》经过数次修改之后,修补了原有的一些漏洞,条款变得越发严格,以至于到20世纪初,对移民的限制正朝着全面排斥华人的方向发展”。

在这个时期的中国,由于受到西方帝国主义的压迫,经济日渐衰落,许多中国人被迫到海外去寻求更好的生存环境。尽管美国的社会环境对华人的态度并不友善,但是对富足生活的渴望与向往还是让很多中国人倾其所有甚至不惜负债累累地想尽一切办法踏上美国这片土地。

“1910年以前,从中国乘船来到旧金山的乘客被拘禁在太平洋邮船公司码头的一个两层高的简易房里,在那里等待移民官查证他们入境材料的有效性。这个地方一次要收容四五百人。唐人街华人社团的负责人惊异于这里设施的不安全与不卫生,多次向美国当局提出申诉。移民局经过调查之后,最后斥资在天使岛上修建一个移民站来收容等待移民的外国人,主要是华裔和其他亚裔。于是,1910年1月21日,天使岛移民站正式开始运行。”

自此以后,每次一有移民船只抵达旧金山,就会有移民官到船上检查乘客的移民文件。那些文件合乎要求的可以上岸,其他人则被转到一艘小船上,摆渡到天使岛移民站,在那里等待对他们入境申请的审查。虽然偶尔会有少数白种人和其他亚裔被扣押,但大部分被扣押的还是中国人。

摆渡船到达天使岛以后,将白种人和其他族裔的人分开,中国人和其他亚裔分开,男人和女人分开。即使是夫妻,也要分开,而且在获准入境之前,不准相见和通信。不满十二岁的孩子同母亲住在一起。

这些人到达天使岛之后,首先被送往医院接受体检。由于当时的中国是农业国,大部分移民都来自农村,而农村的卫生条件较差,一些移民患有寄生虫病,这样的小病对于美国当局来说是令人厌恶的、危险的、容易传染的,所以当局就想方设法地把这样的病作为拒绝入境的理由。

如果体检通过了,下一步就要等待对他们入境申请的审查了。等待一段时间之后,他们会被传唤、接受审讯。审查的结果决定他们是去是留。在初期,这种等候时间长达数月,到了20世纪20年代中期,等候时间平均为两到三个星期。

在审问过程中,移民官的问题五花八门。中国移民自始至终都在抱怨他们被问及的问题太过具体化,而且问题往往同审讯目的没有明显的关联。有些问题甚至苛刻到难以回答。“比如说,你一年收到你父亲多少封来信?你父亲如何寄钱给你让你来美国的?你家门前有多少级台阶?在你们村子里,住在第二排第三间房的是哪家人?你家的米箱子放哪里?你卧室的地面是什么材质的?”

由于中国移民通常不懂英文,而移民官的中文说得也不怎么好,所以在审讯过程中会安排翻译。为了防止移民和证人之间串通,每次庭审都会用不同的翻译。每次审问结束时,庭审主席都会让翻译指出所说的是哪种方言,以确认声称是一家人的申请人和证人说的是不是同一种方言。

如果申请人对问题的回答和证人的证词大部分相吻合,就会被批准入境;如果不吻合,申请人就会被遣回中国,当然申请人的家人也可向法院申诉或向华盛顿的更高层机构上诉以撤销裁决重新审讯。因此,一些申请人在天使岛被迫滞留长达两年之久才获得最终的裁决。

1940年,一场大火烧毁了天使岛移民站的行政大楼,美国政府随后关闭了这个移民站。“1940年11月5日,最后一批天使岛被拘禁者转移到了旧金山Silver大街801号的临时移民站,其中有125名华裔男性和19名华裔女性。”

结 语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国会关闭了移民站。之后,为了支持中国的抗日战争,同时也为了避免日本对美国的种族主义政策的攻击,美国废除了《排华法案》,而且象征性地为中国分配移民配额为每年105名。

有讽刺意味的是,《排华法案》并未改善美国白人的就业情况。美国在彻底消灭了“廉价”的华工的竞争之后,白人的失业率依旧居高不下,工资水平依然没有提高。对于中国移民而言,在天使岛的经历以及在《排华法案》下的经历,深深地影响着整整一代人的行为态度。华裔认为他们之所以被允许进入美国,只是白人主流社会的迫不得已,这造成了华裔对主流社会的疏远和难以融入其中。华裔憧憬着在美国有朝一日赚了钱后衣锦还乡。这样的梦想支撑着他们忍受着各种不平等的待遇。然而,很多人却从未实现自己的梦想,他们远离故土和家人,独自终老在美国,让人不禁感喟:“天使”的翅膀曾经承载了太过沉重的历史。

基金项目:本论文系天津市艺术科学研究规划项目“美国华裔剧作家林小琴的戏剧研究”(项目编号:B12028)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林涧.问谱系:中美文化视野下的美华文学研究[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

[2] Lai,H.M.et al.Island: Poetry and History of Chinese Immigrants on Angel Island 1910-1940[M].San Francisco: HOC DOI Press,1980.

[3] Lee, Josephine. Performing America [M]. Ann Arbor: The 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1999.

[4] Uno, Roberta. Unbroken Thread: an Anthology of Plays by Asian American Women[M]. Boston: The University of Massachusetts Press,1993.

作者简介:

葛文婕,天津市人,硕士,天津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英美文学、美国华裔文学。

猜你喜欢

排华华裔天使
多措并举加强和改进华裔新生代工作
让中华文化在海外华裔青少年心中“留根”
陶欣伯:熠熠生辉的华裔实业家
王赣骏:首位华裔太空人
天使很平凡
天使之爱
DesignER CHINA
蒙古国社会“排华”没那么夸张
浅析印度尼西亚独立后的排华原因
曾经不是说好,要好做,彼此的天使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