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心理护理在心脏动脉介入术前患者中的应用

2015-04-22张玉琴

大家健康(学术版) 2015年3期
关键词:心脏动脉满意度

张玉琴

(运城市急救中心 运城市第一医院 山西 运城 044000)

心脏动脉介入术又称冠状动脉介入术,其以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势,成为目前治疗冠状动脉病变的重要方法和手段。该技术作为一种新型的治疗手段,许多患者和家属不能完全认可,在治疗前易存在多种负性心理,严重影响治疗效果,因此术前加强对患者的心理护理尤为重要,本文就心理护理在心脏动脉介入术治疗中的应用进行观察,并探讨其应用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在我院行动脉介入术治疗的患者60例,所有患者均有语言交流能力,无精神疾病,无精神病家族史,无认知功能障碍,且均为首次、择期手术患者,同时排除拒绝参与本次研究、伴有精神病变以及术中使用镇静药物等患者。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30例,干预组男性18例,女性12例,年龄40 ~76 岁,平均年龄(59.6 ±4.1)岁,其中冠心病12例,心绞痛11例,非ST 段抬高性心肌梗死7例;对照组男性20例,女性10例,年龄42 ~77 岁,平均年龄(58.2 ±3.9)岁,其中冠心病10例,心绞痛12例,非ST 段抬高性心肌梗死8例。两组患者在上述基线资料(性别、年龄和疾病类型等)方面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可比。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围手术期护理,包括充分术前准备,向患者介绍手术目的、方法,术前备皮、禁食、遵医嘱给予抗凝药物以及训练患者床上排便等,术后加强体位护理、密切监测、饮食护理以及并发症防治等。对照组仅行上述常规护理;干预组在上述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术前加强对患者的心理护理干预,具体方法:

1.2.1 了解患者心理需求患者入院后,从熟悉的环境进入陌生的医院,不仅生活环境改善,而且角色也发生率变化,有家庭社会的多种角色变为患者,因此多数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不适应症状态,临床表现为紧张、焦虑、孤独甚至恐惧等[1],加之患者对自身疾病的担心,以及对手术治疗的不确定性,更进一步加重了患者的不良心理,也从而产生一系列的心理需求,如紧张、焦虑的患者希望得到别人的关心,并希望得到与疾病和治疗相关的知识,伴有孤独心理的患者会感到茫然,无所适从,希望得到亲人的配合等,针对患者的心理需求,护理人员应给予相应的心理护理[2]。

1.2.2 认知疗法与患者加强接触,主动与患者进行交流,了解患者心理活动以及不良心理产生的原因,如部分患者对心脏动脉介入治疗认识不全面或存在错误认识的情况,护理人员应运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加强患者对冠状动脉介入治疗认识,向患者介绍该治疗方法的必要性、安全性以及治疗的具体过程、注意事项和优势等,以加强患者对手术的认识,解除疑虑和恐惧,从而提高治疗依从性,并可安排已行介入手术成功患者参与交流,增加患者治疗的信心,减少后顾之忧[3]。

1.2.3 心理支持 针对患者心理特点给予相应的心理支持,如充分发挥患者家属的作用,使患者感受到温暖,并给予患者以鼓励,减少思想负担;给予患者一定保证和承若,让患者知道医务人员会和其一起度过手术难关,降低患者不必要的顾虑;为患者创造一个良好病房环境,保持病房内干净、整洁,光照适宜,也可一定程度上降低患者焦虑情绪[4];告知患者手术成功也离不开患者的配合,不良情绪会严重影响手效果,向患者强调术前控制情绪的重要性,以使患者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以最佳状态接受手术[5]。

1.3 观察指标①应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对两组患者护理前(入院时)和护理后(出院时)的焦虑和抑郁状况进行评分,分值均为0 ~100 分,50 分为临界值,得分越高说明焦虑和抑郁情况越严重;②应用我院自行设计的护理满意度调查表于出院时对患者两组患者满意度进行调查,调查表采用共包括非常满意、满意、基本满意和不满意四个选项,并前两项计算满意度。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系统软件SPSS17.0 分析资料,计量、计数资料分别采用、[n(%)]表示,相关性分别应用t 和X2检验,以P <0.05 表示差异又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焦虑和抑郁评分比较 对两组患者护理前和护理后的SAS 和SDS评分比较,两组护理前无明显差异(P >0.05),护理后干预组明显下降(P<0.05),而对照组无明显变化(P >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SAS 和SDS 评分比较(分,±s)

表1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SAS 和SDS 评分比较(分,±s)

注:经t 检验,与同组护理前比较,* P <0.05;与对照组护理后比较,#P <0.05

组别 护理前SAS护理后 护理前SDS护理后干预组54.9 ±7.539.2 ±6.5* #52.3 ±5.638.2 ±4.8* #对照组53.8 ±7.646.2 ±7.552.2 ±5.548.9 ±4.6

2.2 护理满意度比较 干预组护理满意度为93.3%,明显大于对照组(P <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n)

3.讨论

冠状动脉介入术是目前治疗心血管疾病的重要手段之一,技术已臻于成熟,其效果也被广泛认可,但手术作为一应激源,势必会对患者造成一定的心理应激反应,心理应激反应最典型表现为焦虑反应,从而导致一系列的生理应激反应,临床表现为心率加快、血压升高,呼吸急促等,极其不利于手术的顺利开展,因此术前加强对患者的心理护理,降低心理应激反应尤为重要。在本研究中,对干预组患者加强心脏动脉介入术前的心理护理干预,结果显示干预组患者在护理后的焦虑和抑郁评分明显下降,而仅行常规护理的对照组,护理前后焦虑、抑郁评分无明显变化,一直处于较高状态,同时干预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达93.3%,明显大于对照组(P <0.05),其中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评价因涉及其复杂的心理、社会和文化背景,因此是评价优质护理的客观指标[6]。

综上所述,对行心脏动脉介入术患者术前加强心理护理干预,对降低患者心理应激反应,提高护理满意度具有重要作用,而这对保证手术安全、提高手术疗效也具有重要以,值得临床借鉴应用。

[1] 杨春艳.放松按摩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前患者应激反应影响的实践研究[D].山西医科大学,2012.

[2] 王莹燕.舒适护理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中的应用[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3,17(22):66 -67.

[3] 刘艳新.心理护理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围术期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4,20(1):104 -105.

[4] 金美兰.心脏动脉介入术前的心理护理[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8,17(32):5075.

[5] 孙伟.心理护理干预在肝癌介入术患者中的应用及效果观察[J].齐鲁护理杂志,2013,19(9):100 -101.

[6] 孙惠新.优质护理服务在临床工作中的应用体会[J].内蒙古医药,2013,14(6):247 -248.

猜你喜欢

心脏动脉满意度
胰十二指肠上动脉前支假性动脉瘤1例
16城市公共服务满意度排行
浅谈如何提升脱贫攻坚满意度
心脏
明天村里调查满意度
双侧腋动脉分支及右侧肱动脉分支变异一例
单纯吻合指动脉在末节断指再植术中的应用
介入栓塞治疗肾上腺转移癌供血动脉的初步探讨
有八颗心脏的巴洛龙
医院满意度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