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高校财务制度下固定资产管理研究

2015-04-21解梦珣

时代金融 2015年10期
关键词:财务制度资产部门

解梦珣

(南京理工大学财务处,江苏 南京 210094)

教育部、财政部于2012年12月联合颁布了新修订的《高等学校财务制度》,自2013年起施行。新制度引入了权责发生制,调整了固定资产分类和价值标准,增加了计提固定资产折旧的规定,改变固定资产会计核算办法,要求有效地利用校园资产,资产的使用状况必须真实和完整地反映在报表中,资产的配置务必合理且适当,防止国有资产流失。

一、新制度修订的关于高校固定资产的主要内容

(一)提高界定固定资产的价值标准

修订后的新制度将固定资产的单位价值从旧财务制度的一般设备500元以上提高到1000元以上,其中专用设备单位价值从88元提高到1500元以上。新标准更符合当前社会物价水平的要求,高校可以将一大批价值较低的固定资产划归为办公用品或低值易耗品来保管,缩小了固定资产的管理范围,工作程序得以简化,固定资产的账实准确性和一致性得到提高。

(二)对固定资产进行重新分类

旧制度下,高校的固定资产分为六类:房屋和建筑物,专用设备,一般设备,文物和陈列品,图书,其他固定资产。新制度仍将固定资产分为六类,但每类内容发生变化,将原房屋和建筑物修订为房屋及构筑物,一般设备改为通用设备,图书类改为图书、档案,其他固定资产类修订为家具、用具、装具及动植物。新旧制度对固定资产分类的主要区别在于扩大了原房屋和建筑物、图书两类的范围,例如道路、场地、管道、桥梁等在新制度中划归为房屋及构筑物类中的构筑物。二是新制度直接删掉了原其他固定资产类,将家具、用具、装具及动植物单独作为第六类,新制度下将不存在无法归类而将其归入其他类的固定资产。

高校固定资产的分类细化,不仅可以更加合理的对高校的固定资产的数量进行有效的划分,还可以将形式多样的高校内部资产分门别类清晰核算,不重复不遗漏,覆盖全面,满足高校各管理部门不同层次对固定资产管理的要求,提高管理效率;保证高校之间固定资产的指标范围和统计口径统一,防止出现高校固定资产的数据不能比对或无法合并现象的产生;保证高校内部的财务管理的准确性,有效的防止高校的固定资产流失,确保高校固定资产的安全。

(三)新增固定资产折旧要求

旧制度中高校固定资产不计提折旧,新制度中明确提出高等学校应当对固定资产采用年限平均法或工作量法计提折旧,不考虑残值。固定资产折旧不计入高等学校支出。新制度对高校的固定资产折旧提出了指导意见,充分考虑到高校的固定资产使用时间以及破损程度,提高固定资产评估的准确性,实现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有效实行。

以为不对高校固定资产计提折旧,不利于如实反映学校固定资产的耗损情况,计提这就后对固定资产也进行实行成本核算,提高了会计信息质量,全面反映高校固定资产财务状况和使用情况。对固定资产计提折旧可以促进内部资产的流转,有利于提高资产的使用效益,满足教学和管理的需要。

(四)将基建会计纳入到学校财务大账

新制度规定:学校大财务会计核算科目中需要增设“在建工程”一级科目,用来核算基本建设发生的实际支出。并要求在建工程完工后,达到交付可使用状态要及时办理竣工手续和财务入账,将在建工程转入固定资产项目核算,保障固定资产账实合一,确保固定资产基建工程统一管理。

合并基建财务后的账务体系可以直接查询到在建工程的实际成本,完善高校会计主体,将准确地反映高校财务全部经济活动和财务收支情况,真实地反映自建固定资产实际价值,为财务报表使用者提供真实可靠的财务数据,为决策者提供合理财务建议。

(五)相关固定资产管理的新增指导意见

新制度提出高校要建立健全资产管理制度,明确了合理配置资产的三大原则,在保障高校事业发展需要的前提下,严格控制固定资产采购,高校应当建立资产共享平台、共用制度,提高资产使用效率。

通过这种方式,学校就可以借助于最新科技手段,将整个学校关于内部资产的信息有效整合在一起,促进学校内部的资产管理效率,有效提升对学校固定资产的监督管理。与此同时,实现学校固定资产的灵活流动,从保证正常需求基础出发,达到节省资金,减少滥用和浪费,杜绝固定资产流失,提高闲置固定资产的周转率和使用率。

二、新制度下固定资产管理的操作难点

新财务制度的实施是一项系统庞大的工程,而如何在实际工作按新规对固定资产进行管理更是一个难点,对固定资产管理部门和财务部门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一)固定资产重分类工作难度大

高校为管理好数量庞大的固定资产,大都成立专门的资产管理部门,采用专用的资产管理软件进行资产管理工作,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又是另外的分类,高校要按照新财务制度规定将固定资产重新分类的话,这势必影响到资产管理部门和财务部门数据对接的问题。如何有效实现两部门权责清晰、分工合作、协同发展是新规下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考验,而只有协调好两部门关系才能保证固定资产工作的顺利实施。

(二)固定资产的入账价值需要重新判断。

新制度提高了固定资产的确认价值,这就经常需要财务人员在资产实际管理工作中做出职业判断,而专业知识、工作经验等因素则直接影响财务人员判断的结果。比如一些成批购置的学生课桌椅、移动硬盘等电子产品、软件是单独作为无形资产还是与所属硬件仪器入账等问题,就暴露出只能通过管理人员的专业判断来界定固定资产,增加了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难度。

(三)固定资产计提折旧较难实现

高校会计核算历来采用收付实现制,并不涉及到成本核算,不对固定资产计提折旧。而新制度规定要求高校固定资产应当计提折旧,采用直线平均法或工作量法计提。对高校来讲,固定资产数量庞大、种类众多,固定资产计提折旧是一项全新的任务,没有可以借鉴的经验。不仅从新进固定资产计提折旧开始,还要补提原有的固定资产折旧。对原有固定资产补提折旧前必须对学校全部固定资产进行清查,此项工作涉及到学校几乎所有的部门,必将耗费巨大的人力和时问来完成。

三、高校固定资产新政实施建议

(一)制定与新制度配套的具体细则

新修订的《高等学校财务制度》从一个纲领性的高度,对高校财务工作进行宏观把控和指导,树立高校财务管理原则。新制度的顺利实行和落实到位需要有具体配套的细则。以新制度为纲领,制定一系列与之配套的规范和细则,制定标准的操作流程,对财务工作进行业务梳理。从上级主管层面来说应尽快制定出适合本地区的新制度实施具体办法,尤其是固定资产折旧,新制度中明确提出:“省级财政部门会同主管部门制定固定资产计提折旧的具体办法”,因此新制度下规范固定资产工作的重中之重就是设计出一套适合校级财务管理和国资管理部门的固定资产的指导手册,符合制度新规又适应本校管理,为后续固定资产清查和折旧计提打下基础。

(二)由上级主管部门统筹安排,本校相关部门协调实施

新规下的固定资产管理工作应由上级主管部门统一安排,制定计划分步分阶段进行,督促指导省属各高校资产清查工作。其次各高校应高度重视,成立学校层面的资产清查领导小组,分解任务、落实责任,推动学校资产清查工作顺利进行。第三,学校财务部门与资产管理部门高度合作,加强校内各部门的协作,清查校内资产,补充完善每一项固定资产卡片信息,按照新制度下固定资产的界定及分类重新进行划分和整理,为后续资产清产和计提折旧搜集数据打下基础。在清查完毕后将结果反馈到财务部门,再进行会计账务处理和调整处置,已报废或损毁的固定资产按程序上报处理,以保证财务账与资产明细账账账相符。

(三)利用信息化手段优化固定资产管理

信息化手段能够快速整合,提高效率,对新制度的贯彻实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要加强信息系统建设在固定资产管理方面的投入,用现金信息化系统管理固定资产,再实现与财务软件的对接,提高固定资产管理效率,在满足资产管理需要的前提下,整合资产管理部门和财务管理部门的信息数据资源,实现固定资产系统的完整,促进资产管理部门与财务部门的长期协调发展,就此很多学校长期存在的两部门账账不符的难题将得到解决。充分利用现代信息化技术,增强高校固定资产管理归类、统计、计算和分析的信息化水平,完善高校财务软件和资产管理软件中计提折旧的部分,借助信息化手段,有助于顺利开展固定资产清查减少资产提取折旧工作的难度,保障资产管理部门的数据与财务部门的资产数量相同、数额相符,防止国有资产流失。

[1]财政部、教育部关于印发《高等学校财务制度》的通知.财务与会计,2013(3).

[2]仝宁华.新旧高校财务制度下固定资产核算的比较.中国市场,2013(9).

[3]琊瑞红.新旧《高等学校财务制度》下固定资产管理工作衔接问题探讨.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3(9).

[4]任会来,张宁业.新《事业单位财务规则》对高校固定资产管理的影响.会计之友,2013(6).

[5]刘盛蓉.新财务制度对高校固定资产的影响与实施建议——基于引入权责发生制的视角.齐鲁珠坛,2013(10).

[6]林燕.高校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经济师,2012(4)

猜你喜欢

财务制度资产部门
基于高校新旧财务制度接轨问题的思考
新财务制度下高校固定资产折旧问题思考
医改成功需打破部门藩篱
7部门
海南旅游村镇财务制度建设问题研究
把维护作为一种资产
新财务制度下医院全成本核算体系的构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