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时代银行系电商路在何方

2015-04-21

时代金融 2015年10期
关键词:优势银行电商

赵 磊

(中国建设银行青岛市分行,山东 青岛 266061)

互联网金融行业的迅速崛起在搅动整个金融行业发展,比尔盖茨曾经说:银行将是21世纪要灭亡的最后一批恐龙。各家银行都在寻找应对互联网金融发展的对策,2012年,建设银行低调推出“善融商务”,在国有“四大行”中率先推出电子商务平台。工行“融e购”、农行“E商管家”、中行“中银易商”迅速跟进,各大银行纷纷跨界,玩起了电子商务,意欲何为?

一、银行为何跨界涉足电商

(一)数据争夺

互联网环境改变了金融客户的行为习惯,并且交易信息透明化,银行传统信贷依靠的“三表授信”模式已严重滞后。此外,交易行为和信息数据的掌握方拥有更多的话语权,谁拥有数据谁就获得话语权。建行曾在在2007年和阿里巴巴合作,共同为阿里巴巴入驻商家提供贷款。但合作持续四年,在2011年分道扬镳,阿里在分手前后注册了小额贷款公司,而建行在2012年推出了“善融商务”。建行会成为最早搭建电商平台的银行,不能排除来自阿里巴巴影响的因素,其核心原因归结于阿里巴巴的交易数据不可能提供给建行,建行必须搭建自身的交易数据收集平台,通过平台积累的客户信用和行为数据,为客户提供金融产品。

(二)客户争夺

以互联网企业阿里巴巴为例,2013年其注册企业就已超过八千万,超过四大国有银行企业客户的总和。随着互联网业务的普及,传统银行赖以生存的信贷业务正在被逐渐蚕食。

(三)利率市场化

利率市场化则使得依靠存贷差生存的模式不能存活。中国未实现利率市场化,这也是中国的银行业在全球银行业低迷背景之下能够大发横财的原因。而未来的市场利率市场化将是大势所趋,为了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各大银行不得不做出尝试。

(四)金融脱媒

近年来,在银行银根收紧的影响下,金融脱媒现象日益严重。企业从银行融资难度越来越大,而中小企业则成为脱离银行体系,采用其它方式融资的主力。各大银行正面临储蓄结构分化和新型投融资工具的挑战。

二、银行系电商的优劣势

(一)银行系电商优势

1.品牌优势。目前国内普遍对银行的信任度较高,银行系电商依托银行品牌,突出传统金融服务优势,通过建立差异化竞争力,有助于快速提升市场对平台商家的认知和信任。

2.客户优势。各大银行拥有广泛的客户基础,客户群体遍布社会生产中的各个环节,可为合作商家提供充足的潜在买家和卖家,有利于平台会员掌握上下游客户信息,撮合更多商机。

3.金融服务优势。资金结算体系是银行的传统优势,相对于第三方平台而言,时效性和成本牢牢掌握在银行手中;通过对平台会员交易行为、资金流向的分析,将交易信息与结算、信贷、理财等银行内部信息相结合,可以为商户提供多种方式融资,提高资金流动率,并为买家提供分期贷款服务,提升其购买能力。

4.服务保障优势。银行遍布全国的分支机构,数以万计的员工,以及24小时客户热线、互联网在线服务等是为客户提供优质服务的有力保障,也为未来O2O市场的拓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5.风险控制优势。银行级的风险监控体系,为买卖双方都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完善的信用保障体系进一步降低了买卖双方的风险。

(二)银行系电商劣势

1.行动迟缓。众所周知电商法则就是快鱼吃慢鱼,而习惯了保守和风险控制的银行,在推出一项新产品或新服务前往往经过反复论证、研讨,这种看似稳妥的经营模式恰恰可能很快的丢失市场份额。

2.缺乏电商基因。这应该归因于银行系互联网营销的不擅长以及营销手段的匮乏,而归根结底,恐怕还是因为习惯了传统业务的银行对电子商务规则的理解还没有深入骨髓,缺乏壮士断腕的勇气。

3.同质化严重,无成熟商业模式。目前看,银行系电商还没有找到成熟的商业模式。银行系电商无论是部门模式(建行),还是银行股东模式(民生),抑或将来可能由银行成立控股子公司模式,各种模式都在尝试。在经营方面,无论是基于企业销售渠道的B2B模式,还是基于零售端的B2C模式,各家银行都未有实质性突破,与天猫、京东之类传统电商相比,后者显然价格更实惠、物流配送更高效,客户认知度更高。

三、银行电商的未来在哪

如果想着银行系电商就是“卖东西”,那么最后的结局大约也是“无疾而终”这条路。以最早“触电”的善融商务为例,建行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13年底善融商务交易额为300亿元,而这还比不上去年淘宝“双11”一天的交易额。对于长期习惯于传统金融运作模式的银行,能否推到定式思维,来更好地适应互联网金融的冲击,实际上是摆在众多银行从业人员面前最大的难题。如何做好银行系电商?不妨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第一,加强银行传统优势业务的对接。比如说大额商品(如汽车、家装)的分期业务,大额商品品类缺失一直是淘宝系的心病,银行系电商恰巧可依托自身优势,以融助商,从夹缝中突围。

第二,依托物理网点,试水O2O业务。有人认为,银行网点转型的终极目标是消灭物理网点,笔者认为其实不然。京东之所以取得成功,得益于其强大的仓储配送能力,马云之所以要与海尔日日顺合作,也是看好其大家电的仓储配送能力,而银行遍布全国的物理网点,具备先天的优势,如能加以充分利用,将成为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利器。

第三,与银行的发展策略对接。目前来看,银行发展电商基本上是以B2C为主,而银行传统的B2B业务被忽视。目前B2B模式在国内尚无可借鉴的成功模式,大多是线下传统业务的线上迁移。市场人士多看好供应链金融未来的前景。而目前我国的供应链金融电子化程度低,还存在国内银行局限于国内供应链、国际贸易延伸和整合不足等问题,相关的法律法规、风险管理问题也需要进一步探讨。银行系电商一定要准备定位自己的发展策略,才会在互联网金融泛滥的今天占得一席之地。

猜你喜欢

优势银行电商
电商助力“种得好”也“卖得火”
矮的优势
电商鄙视链中的拼多多
10Gb/s transmit equalizer using duobinary signaling over FR4 backplane①
画与话
保康接地气的“土银行”
“存梦银行”破产记
银行激进求变
电商下乡潮
谈“五老”的五大特殊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