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君子垌客家传统聚落空间的现代寻根★

2015-04-21林钧君刘丹迪梁晓君廖宇航

山西建筑 2015年32期
关键词:围屋君子乡愁

林钧君 刘丹迪 梁晓君 廖宇航,2*

(1.广西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广西 南宁 530000; 2.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上海 200000)

君子垌客家传统聚落空间的现代寻根★

林钧君1刘丹迪1梁晓君1廖宇航1,2*

(1.广西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广西 南宁 530000; 2.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上海 200000)

以木格君子垌客家围屋群为研究对象,结合客家民族变迁历史,探究了客家聚落的空间演变形式,并对聚落环境、气候、人文、人文特色进行了论述,以更好地掌握广西客家民系乡愁的物质承载体和精神文明,贵港君子垌聚落空间的研究对于今后当地的保护发展和广西客家文化的传承起着基础而关键的作用。

客家,空间要素,围屋聚落,空间形制

在当代城镇化高速推进经济快速发展下,传统村落普遍面临着“建设性破坏”的问题,寻觅文化根源,保护文化遗产已经迫在眉睫。当下“两会”召开,“乡愁”这一概念成为了人们热议的焦点。乡愁是人们对于原有的文化情感的记忆和民族文化传承的向往,那么村落建筑空间是刻录着乡愁的载体和象征,其保护关系着国家发展战略。

1 君子垌客家文化发展脉络

君子垌又名云垌村,最早见于清光绪癸已年(公元1893年)出版的《贵县志》之《纪地·乡村》。在君子垌客家聚落中,两大姓氏分别为黎、邓两家,黎氏则是“贵”的代表,邓氏被认为是“富”的代表。作为君子两大姓氏同时也是客家围屋的主要建造者,从黎氏和邓氏围屋建造发展可以基本了解聚落整体变迁。

1.1 黎氏变迁过程

清乾隆四十年间,黎氏先祖到达君子垌,开创君子垌客家文化。黎氏最早在君子垌中部偏西建造云龙围,而后与桅杆城形成云龙片区。接下来黎氏往东南发展,建成同记城,随后接着顺地势向北部发展,云龙片区得到扩展。

1.2 邓氏变迁过程

清乾隆四十年间,邓氏先祖继黎氏后来到君子垌,在犁头岭南面建造邓氏祖祠。邓氏后代在段心建造段心围,形成段心片区。邓氏后代继续建造隆茂隆城、隆记城等客家围屋。

2 客家建筑空间形制

2.1 广西客家建筑空间形制

客家聚居建筑的一个明显特点是:一组建筑有两套功能不一样的空间系列。一套系列具有礼制建筑的特征,是以祠堂为主轴线;另一套系列具有居住建筑的特征,以居住为主体分设于祠堂主轴线的两侧。由于客家人对于宗族族源及家族观念的重视,他们会将宗祠作为他们建筑的主体,而这直接影响了他们居住形式的形成。地位次于宗祠的居住系列用房就环绕着礼制系列用房布置。堂横屋是广西客家民居中最为常见的类型,也是其他类型客家民居的基本组成单位。最小规模的堂横屋为两堂两横,两堂式的布局,门堂与祖堂遥相呼应,空间变化不大,两旁横屋的居住空间的私密性也不是很强,但整体空间的内聚合向心性得到强调。在两堂两横的基础上纵向增加堂屋或横向加设横屋就会形成两堂四横、三堂六横等类型。柳州凉水屯的刘氏围屋则为三堂两横(见图1)[1]。大门前有柱廊,形成凹门廊,门厅左右两侧设耳房面向门廊开窗采光。中厅为三开间开敞式布局,两侧的房间很深,被称为“长房”,是主人的卧室。正中的屏门没有采用通常的平开,而是类似于中悬方式上下旋转开启,这样打开时还可以成为谷物的晒台。第三进为祖堂,客厅则位于祖堂前方的天井两侧。

2.2 君子垌客家建筑空间形制

君子垌是由21座客家围屋构成的客家围屋群,比较有代表意义的围屋有桅杆城。在君子垌近20座围城中,民居风格最为经典、建筑规模最恢弘、保存得最为完好、最有代表性的围城之一,就是黎太康故居所在的长城。地方官府为了褒奖客家人的杰出表现,特拨出专款,在拨贡者所在的城座月牙池塘前筑建两条别的城所没有的桅杆,杆高四丈,古代官吏过此,文官须下轿,武官须下马,以示敬意。君子垌虽有近20座城之多,但风格大同小异,无原则差别。桅杆城属于粤桂常见的长形的四方城围城结构,具有四方城外部及内部结构变化多端的特点。

3 目标体系当代适应性的模式比对

3.1 两种规划模式的提出与构建

在君子垌客家围屋群的保护与更新探索中,同样基于保护思路,本文提出两种不同规划模式:一是以君子垌各文化要素与景观组成的脉络出发的文化景观导向模式;二是以君子垌传统空间形态及其周边环境组合为侧重点的空间形态导向模式。

1)文化景观导向模式——“名系双栖”。规划以儒家思想核心和邓黎两家的“名系双栖”为规划理念的最终整体布局形态设计。规划区功能以“两心两扇两组团”为结构。“两心”以邓氏和黎氏两家打造聚落中心景区。“两扇”即以聚落中心为核心,形成环形放射状的道路网。背靠犁头岭,组成两个扇形聚落。“两组团”即以家族姓氏为分隔形成的邓氏和黎氏组团。2)空间形态导向模式——“山地围拢”。空间形态导向模式是指提取出君子垌突出性的空间形态要素(建筑空间、院落空间、街巷空间以及聚落空间),并根据其传统的组成特征对其进行有规律地、还原性地组

合,使之空间形态得以最大限度的保护与延续。模式共有“辨别提取—类型还原—形态重组”三个阶段。“宅—塘—园—田”基本构成单元见图2,空间形态规划模式基本布局示意图见图3[2]。

3.2 方案比选

两种模式的优劣势对比如表1所示。

表1 两种模式的优劣势对比

4 结语

客家人注重村落、庭院的布局,强调空间的实用性和有效性,以人为本、注重实效,强调辈分观念和邻里乡情等,也是传统民居强调并坚持的建筑理念。特别是他们“兴公灭私”的理念,让他们的建筑形制呈现出生活系列空间和礼制系列空间的特质,体现了孝道在他们心中的重要性。离家再久,也不能忘了根;走得再远,也不忘乡愁。把广西客家聚落的空间形制研究得更为深入,才能把客家文化保护起来;把客家聚落的空间要素规划起来,才能让客家人的特色得以传承,让这一抹淡淡的乡愁留存更久、更远。

[1] 熊 伟,张继均.广西传统客家民居类型及特点研究[J].南方建筑,2013(1):78-82.

[2] 黄 颖.重庆近郊型新农村“城乡田园”规划模式研究[D].重庆:重庆大学,2012.

[3] 余 英,陆元鼎.东南传统聚落研究——人类聚落学的架构[J].华中建筑,1996(4):48-53.

[4] 林皎皎.客家聚居建筑及其室内的研究[D].南京:南京林业大学,2004.

[5] 廖宇航,潘 洌,李 欢,等.广西贺州江氏客家围屋特色浅析[J].南方建筑,2013(3):41-45.

[6] 胡雨孜,覃媛媛,吕 明,等.广西客家建筑聚落研究[J].山西建筑,2014,40(8):1-2.

[7] 吴庆洲.中国民居建筑艺术的象征主义[J].华中建筑,1994(4):6-8.

[8] 林 嘉.土楼与中国传统文化[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

[9] 韩 锋.世界遗产文化景观及其国际新动向[J].中国园林,2007(10):22-24.

[10] 吕 明,覃媛媛,胡雨孜,等.广西客家聚落的环境、空间形态特征研究——以广西贵港木格镇云垌村君子垌客家围屋群为例[J].中华民居(下旬刊),2014(3):203-204.

Modern exploration of Junzidong traditional Hakka settlement and space★

Lin Junjun1Liu Dandi1Liang Xiaojun1Liao Yuhang1,2*

(1.SchoolofCivilEngineering,GuangxiUniversity,Nanning530000,China;2.CollegeofArchitectureandUrbanPlanning,TongjiUniversity,Shanghai200000,China)

With the Junzidong of Muge Hakka settlement as research object, combining with the Hakka ethnic historical changes, to explore the spatial evolution of the Hakka settlement, to research on Hakka settlement, settlement environment, climate, humanism, humanistic characteristics, can grasp of Guangxi Hakka nostalgic material carrier and spiritual civilization better. Studying on the Hakka settlement of Guigang Junzidong plays a significant and basic role for the local protection of cultural development in the future and the inheritance of Guangxi Hakka culture.

Hakka, space elements, round settlement, space shape

1009-6825(2015)32-0003-02

2015-09-02★:广西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2012GXNSFBA276032);广西大学科研基金(项目编号:XJZ120283);广西大学学生实验技能和科技创新能力基金(项目编号:T3030098204)

林钧君(1993- ),女,在读本科生; 刘丹迪(1992- ),男,在读本科生; 梁晓君(1992- ),女,在读本科生

廖宇航(1978- ),女,副教授,在读博士

TU-098

A

猜你喜欢

围屋君子乡愁
永远的乡愁
玉、水、兰:君子的三种譬喻
乡愁
赣南围屋与闽中土堡的建筑比较研究
九月的乡愁
君子无所争
新型城镇化过程中客家围屋的保护探究
——以龙南县为例
围屋的月光
回头一望是乡愁
有君子之道四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