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拿下海上“双高”气—访中国海油总公司副总工程师、工程技术部总经理姜伟

2015-04-20

中国石油石化 2015年8期
关键词:海油气藏双高

○ 文/本刊记者 郑 丹

中国拿下海上“双高”气—访中国海油总公司副总工程师、工程技术部总经理姜伟

○ 文/本刊记者 郑 丹

中国海油东方1-1气田的成功开发实现了海上“双高”气藏从勘探迈向开发的历史性跨越。

近日,中国海油位于南海北部湾莺琼盆地的东方1-1气田传来喜讯—东方1-1首批调整井成功完钻。作为我国海上首个“双高”(高温高压)气田。它的完钻标志着中国海油攻克了海上“双高”气田勘探开发的世界级难题。

那么,为开发我国海上“双高”气藏,中国海油如何成功破解钻完井等工程技术难题?中国海油海上“双高”系列关键技术的突破在帮助钻完井工程降本增效和提升管理方面起了哪些作用……带着这些问题,本刊记者采访了中国海油总公司副总工程师、工程技术部总经理、海洋石油钻完井技术专家姜伟。

为“双高”气田树典范

中国石油石化:在您看来,东方1-1首批调整井的成功完钻对于开发我国海上“双高”气藏具有怎样的意义?

姜伟:过去30年,中外作业者在南海“双高”领域苦苦探索。作为海上首个高温高压气田,东方1-1的开发实现了海上高温高压领域从勘探向开发的历史性跨越。

从东方1-1气田一期调整项目的实际作业效果看,它为高温高压天然气开发树立了典范。首先是在确保安全的条件下,高温高压钻完井作业完成了多项创新技术和新工艺的有效集成,系统性沉淀了基于系统思维的综合提速技术、基于全井生命周期的井筒完整性技术和基于储层保护的目的层井段精细作业技术三大技术体系。其次是通过实践检验的高温高压天然气开发管理要素基本掌握,培养了相关技术人才、锻炼了作业队伍。最后是项目完成本身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该项目不仅取得了钻井作业累计提前127天,提效近40%。它标志着我国海洋石油工业在开发高温高压油气资源上取得的重大技术突破和进步。

中国石油石化:据您了解,我国海上“双高”气藏为钻完井等工程技术与油气生产带来了哪些难题?

姜伟:与海上常规气田相比,海上“双高”气藏的开发具有较大的技术难度:温度高达200℃,泥浆密度值达2.0sg以上,具有高投入、高技术和高风险的特征,普遍存在钻井事故多、作业周期长、费用高的特点。对生产井来说,还要面对长期生产的井筒完整性难题。据不完全统计,国内外高温高压生产井环空带压超过60%,给油气生产带来了巨大的安全隐患。

针对这些难题,中海油从基础做起,长期坚持加强地层压力预测、监测技术研究、高温高压钻完井专项技术研究,逐步提高了对“双高”钻完井的认识,进而系统掌握了“双高”钻完井关键技术。实践证明是成功的。

完善井筒完整性管理链条

中国石油石化:近年,中国海油在勘探理论与开发技术方面进行了哪些创新,才使得已探明的位于东方1-1气田3000多米水深处的深层“双高”气藏储量得以有效动用?

姜伟:“九五”至今,我们致力于“双高”气藏勘探开发技术的研究与重点攻关工作,主要创新理论和技术有:高温高压成藏模式及有利勘探区块识别技术,高温高压精确地层压力预监测技术,高温高压钻井液和储层保护技术,高温高压固井技术,高温高压完井工艺及特殊工艺技术研究等,系统掌握并通过实践积累了较为完整的高温高压勘探开发技术。

中国石油石化:建立井筒完整性是油气井安全的基础,对高温高压天然气井来说非常重要。东方1-1气田的开发为中国海油海上“双高”油气井井筒完整性技术和管理积累了哪些经验?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还需做出哪些努力?

姜伟:东方1-1气田一期调整项目是中国海油在没有任何经验的情况下完成的。我们把技术研究作为阶梯,把深化井筒完整性认识作为先驱和导师,独家创建了基于全局观念和井生命周期内的井筒完整性集成技术,具体包括:“五防”水泥浆固井技术、自修复固井技术、套管腐蚀评价技术、新型尾管挂及回接技术等。东方1-1首个高温高压气田的成功开发,为这个领域带来了认识、理念、技术和实践等一系列提升。

目前,国际上已经建立了井筒完整性相关技术和标准,国内井筒完整性尚处于起步和发展阶段。中国海油通过实践已经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我们的长处在于作业过程控制和实践。下一步,中国海油将制定自己的井筒完整性管理的相关要求和标准,把井筒完整性理念贯穿到设计、钻完井作业和后期生产全过程,形成完善的管理链条。

●供图/中国海油

技术的 “非双高”应用

中国石油石化:2015年,全球石油业进入“降本”年,您能否谈谈中国海油海上“双高”系列关键技术的突破是怎样帮助钻完井工程降本增效和提升管理的?

姜伟: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和夯实安全是钻井行业永恒的主题。2013年,中国海油党组提出了降低成本和提升管理的要求,“双高”油气井开发更是要以安全为主进行钻完井再提速的。去年,中国海油钻井时效提升了18%,同时不断强化钻完井技术和管理,取得了显著进步。

首先是系统提速。针对海上“双高”气井,我们制定了集技术和管理于一体的钻井方案并加以实施。根据对岩层特性和井下的判断,进行初期设计、钻头选型,要求一支钻头钻完一个井段,从而提高了钻井速度。其次是“四个为零目标”:中国海油在“双高”钻完井安全生产实现了可记录的事件为零、井下安全事故率为零、井控安全事故率为零和环境污染为零。

中国石油石化:要攻克开发海上“双高”气田的诸多难题,目前需要在哪些关键环节和重要领域做出努力?

姜伟:现在我们对超高温高压、含硫等腐蚀性气田的认识还不足,国内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温高压钻井液(泥浆)技术与国外相比差距很大,高温高压固井水泥浆体系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目前,中国海油已经研发出可在180℃高温条件下使用、适合不同海底地层黏土矿物特性的钻井液,例如在我国南海和北海海域,使用添加了不同组分化学药剂的钻井液,能够克服不同岩层情况的高温高压影响。

未来,海上“双高”油气藏开发的管理思想和技术还可能应用到非“双高”油气藏的开发中。我们将瞄准世界先进水平,不断追求海上钻完井工程技术进步,为我国经济建设和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责任编辑:侯瑞宁

znhouruining@163.com

猜你喜欢

海油气藏双高
“双高”建设背景下职业院校推进“三教”改革研究
同频共振四链联动,彰显“双高”院校科研担当
考虑非达西渗流的致密气藏采收率计算新方法
海油华南谱新篇
“双高”建设背景下程序设计类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中国海油助力乌干达首个油田建设
非均布导流下页岩气藏压裂水平井产量模拟
“十三五”中国海油固井技术研究进展与发展建议
我校隆重召开“双高计划”建设启动大会
超高压气藏裂缝应力敏感性实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