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存发展双重考验

2015-04-20文/金

中国石油石化 2015年12期
关键词:煤制油阵痛炼厂

○ 文/金 云 朱 和

生存发展双重考验

○ 文/金 云 朱 和

我国炼油工业在转型期的阵痛显现的同时,又遭低油价冲击。

我国炼油业近年来发展总体平稳,化解产能过剩工作已经全面展开。目前,中国炼油工业在转型期的阵痛显现的同时,又遭低油价冲击,同时环保压力日益增加,油品质量升级步伐加快。由此看出,我国炼油工业生存和发展的环境压力加大。

化解产能过剩全面展开

我国炼油工业近年来发展总体平稳,表现在能力、产量持续增长,装置大型化、规模化、炼化一体化、产业集群化继续发展,炼厂工艺技术水平不断提高,综合加工能力与水平不断提升。

截至2014年底,我国炼油能力总量首次突破7亿吨/年大关,达7.02亿吨/年,较2013年新增炼油能力3950万吨/年,增长6.0%,四川石化、广西石化、石家庄石化及扬子石化等炼厂有新增炼能。

其中,中石油和中石化的合计炼油能力4.63亿吨/年,占总能力的66%;中海油、中国化工、中化和其他炼油企业及煤制油企业合计为2.39亿吨/年,占总能力的34%,行业主体呈多元化发展趋势。我国炼能仍主要集中在华北、东北和华东、华南地区.这四大地区分别占全国的33%、17%、16%和14%,合计占80%。山东是我国炼能最大的省份,其次为辽宁和广东。

值得指出的是,在以往中国经济高速增长、油品需求激增刺激下,为时数年的本轮炼油新建和改扩建热潮在2014年已近尾声。

在新常态下产能过剩已凸显的问题引起各方的重视,化解产能过剩的工作已着手展开。一些炼油企业已主动采取措施,取消了一些改、扩建项目,适当推迟了一些项目的建成投产时间。如中石油推迟了昆明石化、华北石化、揭阳石化等炼油新建或改扩建项目的建成投产时间,大连西中岛等炼油项目建成投产时间更延迟至“十四五”期间等;中石化取消北京燕山石化的800万吨扩能计划,推迟了镇海炼化二期等炼油项目的建成投产时间,山东省已做出了淘汰落后产能1200万吨的初步安排等。

阵痛同时遭低油价冲击

2014年下半年以来国际油价大跌,国内成品油价格按新价格形成机制连动而“十一连跌”,使国内炼厂普遍出现了“高(价原油)进低(价成品油)出(厂)”的情况,给国内炼厂的生产经营带来了很大的冲击和新的严峻考验。

2014年,我国炼油业主营收入利润率猛降至0.35%,明显低于全国规模工业和化学工业平均主营收入利润率。同时,随着中国经济进入中高速增长的新常态,成品油需求增速放缓,加上节能汽车的推广、替代能源用量进一步增加等因素的影响,我国炼厂开工率持续下降,转型过渡期的阵痛已显现。

面临此严峻形势,国内炼油企业采取降低成本、加强管理、挖潜增效等各种措施积极应对,力争把损失降至最小。2014年全国原油加工量首破5亿吨大关,达5.03亿吨,比上年增长5.3%;全国炼厂平均开工率仅75%,2012年起已连续三年下滑。全国成品油产量3.17亿吨,比上年增长7.1%,其中汽油产量11030万吨,比上年增长12.3%,柴油产量为17635万吨,比上年增长2.4%,煤油产量为3001万吨,比上年增长19.4%,出现了汽煤油较快增长、柴油产销不振的分化现象。我国国内成品油供过于求,汽煤柴油净出口量连续三年增加,从2012年的近500万吨急增至2014年的近1500万吨。

油品质量升级步伐加快

近年来,雾霾天气和环境污染的情况越来越受到社会的高度关注,雾霾天气在我国不少大中城市出现越来越频繁。在绿色低碳发展、环保法规要求趋严的推动下,我国加快了油品质量标准升级步伐,2014年初起国内全面执行国Ⅳ汽油标准,硫含量降至50ppm,并于2014年底开始执行国Ⅳ柴油标准,硫含量同样降至50ppm,烯烃含量指标也更为苛刻,同时对蒸汽压提出下限要求。

新世纪以来,我国油品从汽油无铅化到目前的国Ⅳ标准,用10余年时间走过了欧美国家20~30年走过的道路,油品质量已达中上等水平,虽不及欧洲及韩日,但已高于拉美、中东、中亚及非洲等众多国家和地区。按国家的要求,2017年将达到国Ⅴ标准,硫含量降至10ppm,与现行欧洲标准一致。届时,油品质量对雾霾天气的整体影响将明显下降。但进一步节能减排、实现低碳绿色循环发展仍是炼油业必须面对的繁重任务。

另外,车用替代区域化特征明显。2014年车用替代燃料量已替代常规汽柴油量约2000万吨,占全国汽柴油消费量的7.4%。作为替代主力的车用天然气保持较快增长,替代成品油1300万吨。中国已成为亚太地区第四大、世界第六大天然气汽车市场。煤制油、燃料乙醇、燃料甲醇、生物柴油和电动车均呈小幅或稳步增长。

甲醇汽油M15国标已运筹7年,但仍未出台,全年甲醇替代150万吨汽油。燃料乙醇产量基本稳定,仍限6省封闭使用和4省27市半封闭销售。我国生物柴油受限于原料收集汇聚、技术经济、质量、应用等,产量仅为50万吨/年左右,全国约有100家生产厂家,但产能远未能充分释放。

总体上看,国内电动汽车的发展在政府政策的激励支持下正在逐步兴起。我国煤制油的发展既面临市场、政策及价格等方面的机遇,也面临着来自环保、能耗、油价波动等方面的压力。总体看,我国车用替代燃料仍有较大发展空间,但从作用和替代量看目前仍处于补充和较次要的地位。

● 原定于2018年1月1日起全国范围内推广使用的国Ⅴ汽柴油标准,目前已决定提前一年实施。 供图/CFP

责任编辑:周志霞

znzhouzhixia@163.com

猜你喜欢

煤制油阵痛炼厂
煤制油化工装置检维修工程结算审核与审计工作的思考
基于国家能源安全保障的煤制油发展研究
炼厂低附加值硫磺作改性沥青稳定剂的探索研究
时光的阵痛
风电平价上网的阵痛
再创一个大庆油田
《中医药法》的“产前阵痛”
焦虑的煤制油
《中医药法》的“产前阵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