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浙江省民营企业组织创新方式的决策研究

2015-04-20周萍徐敏

商场现代化 2015年7期
关键词:企业生命周期民营企业

周萍+++徐敏

摘 要:民营企业作为浙江的一大特色,已成为浙江经济的强力支撑,如何延长企业生命周期,摆脱民营企业"富不过三代"的命运,就需要企业自身不断进行组织创新。本文从企业生命周期角度研究了浙江省民营企业组织创新方式的选择,为民营企业组织创新提供了一定的理论支持。

关键词:民营企业;组织创新;企业生命周期

一、引言

目前,浙江省民营企业已经历了两次重要的组织创新,即从家庭工业到股份合作制,进而发展到无区域的现代企业[ ]。延长民营企业生命周期,保持民营企业持久竞争力,成为了浙江省民营企业面临的共同难题。组织创新是民营企业保持生命力、提高竞争力的保障。因此,研究我省民营企业组织创新对保持民营企业自身竞争力和我省经济能否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认为,企业组织创新是指企业组织在内部动力和外部动力的共同作用下,组织中的管理者和其他组织成员应用科学的行为和方法,通过对组织的结构、流程、产品、文化、制度等方面进行调整和变革,使组织能够适应外部环境变化并增强自身竞争力。

二、民营企业生命周期阶段的划分

根据对民营企业特征及企业生命周期阶段划分标准文献的回顾,本文将民营企业生命周期阶段的划分标准主要分为五大类,即执行能力、行政能力、创新能力、整合能力和财务能力。

1.对各指标进行分级分类

根据民营企业的自身特色,我们将民营企业生命周期阶段划分标准归纳为(如图1所示):

图1 命硬企业生命周期阶段划分标准

依据图1,在确立了民营企业生命周期阶段划分标准之后,我们利用层次分析法得出各级指标的权重,三个等级的指标权重都满足归一化。

2.设定各评价指标的权重

(1)对目标层,一级指标的指标权重向量为:W=(W1,W2,W3, W4, W5),且∑Wi=1,其中Wi>0,(i=1,2,3,4,5)。在这里,我们将W1指定为P职能的权重,将W2指定为A职能的权重,将W3指定为E职能的权重,将W4指定为I职能的权重,将W5指定为F职能的权重。假定W1=0.1,W2=0.2,W3=0.3, W4=0.2, W5=0.2。

(2)对一级的五个指标,二级指标的权重向量有两个,分别为W1=(WP1,WP2),W2=(WA1,WA2,WA3),W3=(WE1,WE2,WE3),W4=(WI1,WI2,WI3),W5=(WF1,WF2,WF3),且∑WPi=1,∑WAi=1,∑WEi=1, ∑WIi=1, ∑WFi=1,其中,WPi>0,WAi>0,WEi>0,WIi>0,WFi>0。

假定WP1=0.5,WP2=0.5,WA1=0.3,WA2=0.3,WA3=0.4,WE1=0.3,WE2=0.3,WE3=0.4,WI1=0.4,WI2=0.3,WI3=0.3,WF1=0.3,WF2=0.4,WF3

=0.3

3.确定评语集

对于定性指标,本文采用五度量表法对民营企业生命周期阶段划分指标确定评分集U={U1,U2,U3,U4,U5}={好,较好,一般,较差,差},数量化后,好=0.5,较好=0.4,一般=0.3,较差=0.2,差=0.1。

4.确定民营企业生命周期阶段划分模型

S=∑P×W1+∑A×W2+∑E×W3+∑I×W4+∑F×W5

由此,我们得出的结论是:当S小于0.28时,企业处于创业期;当S大于0.28且小于0.35时,企业处于成长期;当S大于0.35时,企业处于成熟期;当S小于0.28,且市场占有率较高、企业管理较为僵化时,企业处于衰退期。

三、民营企业生命周期各阶段组织创新动力来源分析

通过对浙江省民营企业进行调查研究发现组织创新动力大致来源于以下几个方面:

T1表示民营企业创业期,T2表示民营企业成长期,T3表示民营企业成熟期,T4表示民营企业衰退期。

S1表示民营企业组织创新的内部动力来源,S2表示民营企业组织创新的根本动力来源,S3表示民营企业组织创新的外部动力来源线条的粗细表示组织创新来源对组织创新的推动力强弱,线条越粗表明该因素对组织创新的推动力越大。

在创业期,民营企业对市场竞争非常敏感,企业缺乏成本优势和顾客忠诚,竞争压力会迫使企业进行组织创新。同时,外部的技术推动成为民营企业组织创新重大推动因素。总的来说,在民营企业创业期,外部环境对企业的组织创新的推动作用最大,而企业内部因素对组织创新的推动作用尚处于一个较低的水平。

在成长期,民营企业规模迅速扩大,企业一方面追求资源的增加,另一方面追求管理的规范化和制度的完备化,从而实现量的增长和质的提高。在这个时期,民营企业战略、规模、员工素质、企业技术等方面的变动以及企业家精神对企业组织创新的作用开始逐渐显露出来。此时,内部动力来源开始成为民营企业组织创新的主要动力。

经历了成长期的发展后,成熟期的民营企业已实现了规模的扩大、管理的规范化和制度的完备化。此时,企业战略调整、规模扩张、员工素质和企业技术的变动成为了企业组织创新的主要动力。另外,当企业发展到成熟阶段后,民营企业自身的结构缺陷逐渐暴露出来,企业家渴望社会尊重与认同以及自我实现的需要驱使企业家不断进行组织创新。总而言之,成熟期的民营企业,内部动力来源和根本动力来源对其组织创新的推动作用达到了最大程度。

经历了成熟期的繁荣发展之后,衰退期的企业开始暴露出越来越多的问题,快速的市场变化,竞争对手的竞争策略,内部生产和管理的高成本等诸多问题都在这一时期考验着民营企业。在这一阶段,创新的动力来源来自于多方面,外部动力来源和内部动力来源同时作用于企业,迫使企业进行组织创新。

四、浙江省民营企业生命周期各阶段创新方式的选择

1.组织创新方式

根据对原有组织和创新后的组织之间的相关程度进行对比,可以将组织创新分成突变型组织创新和渐变型组织创新。

(1)突变型组织创新

突变型组织创新是一种对现有组织系统进行力度较大的、在完全打破原有组织设计前提下、在短期内能够完成的一种组织创新方式,它是一种快速而猛烈的变革[ ]。其运行过程为当企业在感知到组织创新的动力后,在合适的创新契机时,形成创新方式,并运行组织创新方案,最后形成一个新的组织。这是一种大刀阔斧的改革,容易突破企业传统和惯性,但是它也最容易受到企业传统和惯性的阻碍。

(2)渐变型组织创新

渐变型组织创新是在不违背现有组织设计原则的基础上对现有组织系统的改进或改善,它是一种缓慢的、温和的组织创新方式。其运行过程为在感知企业组织创新来源的基础上,通过对企业目标和组织现状之间存在的差距进行分析,然后制定一个渐进的创新方案,对企业组织进行局部调整。由于它是一种温和的创新方式,所以,其阻力较小,同时,一次性投入也较小,创新进度容易控制,前景可预见。

2.浙江省民营企业不同生命周期阶段组织创新方式的选择

Pt→j(i)=E·exp[Ui+Si]·I

公式中,t和j分别表示突变型组织创新和渐变型组织创新方式,该函数使用指数方程,因其可使计算结果恒为正数,以代表转换概率。

在公式中,E表示组织创新的外部动力来源,且E∈[0,1],E越大,代表外部动力来源对组织创新的推动力也越大。I表示组织创新的内部动力来源,且I∈[0,1],I越大,代表内部动力来源对组织创新的推动力也越大。i代表民营企业发展过程面临的组织创新活动节点。Ui代表企业组织创新节点处的不确定性程度。Si代表描述企业进行组织创新类型选择偏好的节点依赖性。

五、结论

本文将浙江省民营企业生命周期分为创业期、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四个阶段,并提出了生命周期四个阶段的划分方法。再从企业生命周期的角度探讨了浙江省民营企业在四个阶段的组织创新方式的选择,认为在企业创业期和衰退期宜选用突变型的组织创新方式,在企业成长期和成熟期宜选用渐变型的组织创新方式。

参考文献:

[1]李王鸣,翁莉,朱珊.温州民营企业组织创新与空间布局演变研究[J],经济地理,2004(3),403~406.

[2]梁洪松.基于企业生命周期的组织创新动因作用机理研究,哈尔滨工业大学博士论文[D],2008.

[3]刘璇华.基于核心能力的企业组织创新研究,暨南大学博士论文,2003.

作者简介:周萍(1985年- ),女,汉族,浙江临海人,助教,管理学硕士,单位:金华广播电视大学(浙江商贸学校),研究方向:企业文化;徐敏(1984- ),男,汉族,浙江金华市人,助教,管理学硕士,单位:浙江师范大学行知学院工商管理专业,研究方向:电子商务和创新创业教育

猜你喜欢

企业生命周期民营企业
“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是我们自己人”
基于企业生命周期案例推理财务危机预警方法
我国中小企业现金流管理管窥
寻租、抽租与民营企业研发投入
企业生命周期视角下我国物联网企业发展状况评价研究
2014上海民营企业100强
民营企业组建关工委的探索
论民营企业创新的载体
民营企业关工委“五抓”出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