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解读糖醋鲤鱼的烹制技巧

2015-04-18马培忠赵节昌

烹调知识 2015年6期
关键词:卤汁腌渍糖醋

马培忠 赵节昌/文

糖醋鲤鱼是徐州地区的传统名菜,是采用剞八卦刀及脆熘的技法烹制而成,具有美观的造型和绝佳的口感。此菜看似简单,如果想把此菜做得很地道,必须在选料、刀工、腌渍、制糊、过油、制卤等方面都要下工夫。

鲤鱼一直被认为是吉祥的象征,历来是喜庆宴席上必备的佳馔,“无鲤不成席”在徐州已经形成风俗。鲤鱼又称龙门鱼、鲤拐子,因其肉质细嫩、味道醇厚,很受消费者喜爱。糖醋鲤鱼,就是选用新鲜的鲤鱼采用脆熘的方法烹制而成,成菜以头昂尾翘如欲跳龙门之势的美观造型及酸甜味美、外酥里嫩、色泽鲜亮、营养丰富等特点一直深受广大食客的喜爱。此菜也寓意着鲤鱼跳龙门之意,所以每年七月,榜上有名的学生及家长的餐桌上更少不了它。此菜在大宾馆、小饭店、大排档上均有销售,几乎所有厨师都会制作,看似制作简单,但是要想真正做好此菜,难度却很大。常常有因操作技术不到位而出现成菜效果不理想的现象。如外焦里不熟、淡而无味或外观形状较差。在此,笔者根据自己多年的实践经验,把糖醋鲤鱼的制作方法以及操作关键整理成文,以与大家交流。

原料:鲜活鲤鱼 1尾(750~1000g),淀粉 350g,白糖 200g,酱油 15g,香醋 150g,精盐 2g,料酒10g,清汤 250g,葱、姜各 10g、蒜25g,鸡蛋 2个,色拉油 2500g(实耗200g)。

制作过程:

1.鲤鱼刮鳞、去鳃、剖腹取内脏后洗净,在鱼身两面由鳃至尾每隔3cm各剞上八刀(俗称八卦刀),加葱段、姜片、精盐、料酒、酱油腌渍入味。

2.淀粉、水、鸡蛋、色拉油调糊待用;把葱、姜、蒜切末。

3.炒锅置火上,倒入色拉油烧至六成热,在鱼身上均匀地挂上淀粉糊,左手持鱼头、右手持鱼尾放入锅内,等头昂、尾翘定型后松开手,将鱼身全部投入油中略炸捞出,待油温升至七成热时,再入锅复炸2次至金黄色且外酥里嫩时捞出放入盘中,盖上干净的布,捏松整形待用。

4.另起一锅烧热,加少量热油,投入葱、姜、蒜末炸香,加入酱油、香醋、清汤、精盐、白糖烧沸,用湿淀粉勾芡,淋热油,趁热迅速浇在鱼上即成。

操作关键:

1.选料

选料是保证此菜质量的第一个关键。

首先,所用的鲤鱼在750g至1000g之间,不宜过大或过小,若过小,鱼肉不肥美并且会影响成菜的装盘效果,而过大则肉太厚,过油时不易炸透,必然影响外酥脆里鲜嫩的口感要求。

其次,一定要选用新鲜的鲤鱼,对于新鲜度较差的鲤鱼以及冷冻的鲤鱼则不宜选用,否则,改刀时易碎、易断,不利于菜肴的成形并且味道不鲜美。刚捕捞到的鲤鱼则土腥味比较重,也不宜在购进后马上宰杀,而应该先活养1~2天,以除去土腥味与污物。

有些人认为鱼应该现杀现烹,这样才能突出鱼的鲜味。其实不然,因为活鱼在宰杀后首先处于尸僵阶段,这时鱼肉的肌凝蛋白处于凝固状态,肌肉纤维硬化,缺少鱼肉的特殊美味和气味,烹调味道较差,且不利于营养素的消化吸收。因此,活鲤鱼在宰杀后应先放置30min左右,待鱼肉进入后熟阶段后烹调最佳,这时凝固的肌凝蛋白开始酸解,肌肉松弛,富有弹性,有大量的风味物质产生,成菜后肉质鲜美,气味芳香。

2.刀工处理

剞刀的好坏对菜肴的成形起着重要的作用。为了确保菜肴的形态美观,剞刀时要深浅一致,整齐划一。在剞八卦刀时须注意:直刀剞的深度一定要剞至椎骨,不能太浅,否则,鱼身不易炸透;至椎骨后改用平刀紧贴着脊椎骨向前推剞,再将鱼肉掀起;鱼两面剞完后,手持鱼尾将鱼倒立,鱼身两边的肉应能够自然向外翻卷。

3.腌渍处理

剞刀后的腌渍处理是提高成菜口味的重要一环,而不少厨师没有认识到该过程的重要性,剞刀后随意加料腌渍,有的甚至将该过程省略掉,结果导致菜肴底味不足并且腥味较重。所以在腌渍时应加入适量的料酒、精盐、葱、姜,均匀涂抹于鱼身内外,调料加少了则腥味难以去除,没有达到腌渍的目的;加多了则会掩盖了鲤鱼本身的鲜味,且影响成菜的酸甜味型,腌渍一般15min左右即可烹调。

4.调糊、挂糊

该过程是保证此菜具有良好口感的关键之一。

首先是调糊:在调糊时要注意用料的比例,一般来说投料标准为淀粉300g,水 200g,油 20g,鸡蛋 2 只;在调糊时只能用手抓而不宜搅拌,否则糊易上劲,调制的糊应略稠一些,不可太稀;要用手抓拌均匀,糊内不能含有小粉粒,否则炸制时会出现爆糊现象,影响成菜的外观及口感,甚至过油时会烫伤操作者。

其次是挂糊:在挂糊前要把鱼体表面的水分揩干,然后拍一层干淀粉,其作用有两点:其一是使鱼体表面变的粗糙且有粘性,易于挂上糊,另一方面是炸制受热后淀粉糊化产生粘性将糊与鱼紧紧地粘在一起。挂糊时要一只手拎起鱼尾,让鱼倒立,待鱼肉翻开后,用另一只手不停地抓糊向鱼尾处淋,让糊从鱼尾自然向下流,均匀地裹在鱼身上,千万不要将鱼直接放于糊中涂抹,否则,刀口处挂糊不均匀,影响成品质量。

5.过油处理

此过程是决定此菜口感及形态的最关键环节。在炸制时有以下几点必须注意。

首选油要宽。锅中油一定要能完全淹没鱼的全身,否则鱼受热不均匀。

其次油温控制要适当。此菜需分三次炸制:初炸时以六成油温为宜,宜用中火,主要是使鱼定型,油温过低或过高都不好,过低则会发生脱糊,过高会造成鱼外焦里不熟。而复炸时油温要升至七八成;若过高,易将表面炸焦,过低,无法炸酥脆,影响菜肴的口感。

最后下锅的方法要正确。先提起鱼尾,用手勺舀热油淋浇鱼身的刀缝处,等刀口张开结壳以后再放入油锅中,将鱼头、鱼尾弯曲上翘呈欲跳龙门之势并炸制定型。如果把鱼直接放入油中炸,那么刀口的肉不易翻开,进而影响成菜的造型。炸制定型后即可捞出。经过初炸、复炸出锅后,一定要用洁净的布把鱼捏松整形,这样便于卤汁入味。

6.味型处理

此菜的口味是酸甜适度,略带咸鲜,因此,加入酱油和精盐的总量以不能尝出咸味为度。投料比例为:糖200g,鲜汤 250g、醋 150g、酱油 15 g、盐0.5g。调糖醋汁时醋要后放,以防止过早蒸发,造成酸味不够。

7.制卤、浇汁

糖醋四孔鲤鱼的卤汁被称为油卤或活卤,就是在勾好芡的卤汁内搅打入热油,让卤汁与油融为一体。在调制卤汁时须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勾芡要恰当。若卤汁偏稠,食用时则感觉腻口;卤汁偏稀,则挂不住原料,从而口味较淡。

其次,勾芡后要把热油分次淋入,并且要不停地搅打,让卤汁与油充分融为一体,以延缓水分对原料的渗透。

最后,制卤与复炸应同时进行。等鱼复炸出锅后用干洁的抹布盖在鱼身上,用手捏松,迅速浇上滚烫的卤汁,让卤汁持续地泛出气泡,发出“吱吱”的声响,以突出活卤的特点,从而达到渗透的目的。

只要掌握了以上的操作关键,相信你一定可以制作出色、香、味、形、质俱佳的“糖醋鲤鱼”。

猜你喜欢

卤汁腌渍糖醋
醋糖张
糖醋张
卤汁,中国的“神秘酱汁”
腌渍
佟云霞
九头芥
失踪的小数
被称为“菜”的早点
烤翅根
一钵卤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