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中学音乐教学教法创新的若干尝试

2015-04-17刘金华

福建教育学院学报 2015年2期
关键词:教法解决问题音乐

刘金华

(屏南县第二中学,福建 屏南 352302)

农村中学音乐教学教法创新的若干尝试

刘金华

(屏南县第二中学,福建 屏南 352302)

农村中学音乐教学进行教法创新符合农村实际,顺应新课标的要求,推行重在观念。只有转变观念,创新教法,大胆尝试,突破常规的教学框架,才能为农村中学生创造更为广阔的音乐教育空间。

农村中学;音乐教学;教法创新;尝试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十多年来成效显著,但城乡教育的差距仍然存在,音乐作为一门薄弱学科,差距就更加明显。创新教育的核心是着重研究与解决在基础教育领域培养中小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问题。本文从观念、设疑、释疑和欣赏等四个方面就如何在农村中学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进行探讨。

一、观念创新,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

《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特别提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学习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要求教师必须引导学生在学习中创新,在创新中实践,在实践中学习,与传统“灌输式”教法截然不同。古人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与其不知疲倦地向学生灌输知识,不如轻轻松松地教给自主学习的方法。

(一)民主和谐,师生融洽

爱屋及乌出自汉·伏胜《尚书大传·大战》:“爱人者,兼其屋上之乌。”同理,学生喜爱一位教师则也喜欢其所任教的课程,而积极地进行主动学习。《学记》指出“亲其师而信其道”就是这个道理。为此,教师要把生硬的课本知识转化为生动的教学实践,实施民主教学,创设和谐氛围,融洽师生关系,让学生从喜欢教师而喜爱这门学科,促进自主学习意识的形成。

(二)顺势引导,激发兴趣

成功的教学不需要强制,而应让兴趣吸引学生主动学习。心理学研究表明,学习兴趣对学习效果影响很大。学习兴趣浓厚,情绪高涨,反之亦然。兴趣能让学生知难而进,不断探索。同样,缺乏兴趣的学习,让学生厌倦,遇到困难容易丧失信心,久之则厌学。

执教《生死不离》一课时,学生不理解歌词的内涵,缺乏兴趣。于是我先播放“5·12”汶川大地震的惨烈景象。这场天灾夺去了6万多同胞的生命,牵动了13亿同胞的心,也牵动了全班同学的心!放完短片,同学们还沉浸于对受灾同胞的关切之中,我抓住时机导入新课教学,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二、设疑创新,培养独立思考的习惯

设疑释疑能力是指学生依靠自身潜能提出假设、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设疑是释疑的前提,在设疑悬念、手段和方法等方面的创新,是为释疑做铺垫。在实际课堂教学中,构建符合素质教育的设疑释疑模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提高创新能力。

(一)转变观念,突出主体

转变课堂观念是要明确学生的主体地位,建立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新型师生关系,突出学生的主人翁地位。符合素质教育的三个要义,即学生为主体,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主动全面发展。从而改变了把学生当作“学罐子”“知识贮藏器”的传统教学模式,建立平等民主的新型师生关系,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如我在讲授《人声的分类》时,就是让学生对身边同学的声音进行倾听、分类,学生很快就能根据年龄性别、音域高低和音色差异等进行分类。这种来源于身边的事例,学生容易理解,教起来事半功倍,学起来趣味横生。

(二)遵循规律,大胆创新

事物的发展总是遵循着一定的规律,有可溯源性的特点。对于农村中学音乐教学而言,引导学生大胆质疑而不偏离教学主题,遵循音乐课堂的主旋律巧妙设疑十分重要。否则课堂热闹,主题偏离,就解决不了问题。笔者对设疑释疑的新模式作了设计:“提出问题→创设情境→启思释疑→小结讨论→迁移应用。”

1.设计问题。学生预习,熟悉教材,发现困难,提出问题;教师对学生所提出的问题进行梳理、归类,提出新的问题;师生讨论,共同提出问题。

2.创设情境。一是利用辅助音乐创设生活场景,如教授《音乐与生活》一课时,我先播放熟悉的《婚礼进行曲》,让学生在感受生活中的浪漫音乐,激发求知欲望。二是简单游戏创设情境,如让学生寻找、模仿生活中的声音等。三是利用多媒体播放精美图片、优美画面、动态小短片等创设情景。如在《十面埋伏》一课中,播放《楚汉战争》小短片,让学生感受凄美旋律中悲壮的战争场面再导入新课等。

3.启思释疑。由教师启发学生,师生共同讨论寻找便捷的解决问题的方法,让学生在创新中、在美好的情境中、在愉悦的氛围中解决问题。

4.小结讨论。分组讨论,由学生自己来小结,最后由教师做评讲性小结得出结论。

5.迁移应用。“任何知识的获得都必需包含着迁移。”学生获得一种新技能后,必须学会应用,否则就失去了学习的意义。如《歌剧揽胜》一课小结中,教师可先播放歌剧《白毛女》选段《北风吹》,再让学生通过旋律迁移对比,捕捉河北民歌《小白菜》和《青阳传》的影子,再引导学生总结出“中国传统民歌元素在中国歌剧中应用”的结论。这种也可拓展至体育、语文和历史等其它学科。如将节奏感应用于体育课口令,将古典诗词引入音乐课堂等,就是很好的创新,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得到迁移发展。

三、释疑创新,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音乐教学中,解决问题的能力常被忽视。殊不知,音乐与语数等学科一样需要通过不断解决问题来掌握知识。解决问题要从科学的研究方法入手,掌握了科学的研究方法解决问题也就得心应手。

(一)鼓励学生提出问题

课堂中,学生不提问题大大影响着其学习效果,要加强学生察、析、思、辨的能力训练,让学生学会用科学的方法发现问题。教师可以采用辅助手段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

1.创设温馨情境,产生问题。如利用节假日、特殊节日等,引导学生唱节日里的歌,用分小组唱的方法,让学生在节日的喜悦中,寻找差异。

2.巧用科学评价,发现问题。评价是对结果的定位,科学的评价有利于学生发现问题。掌握知识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发现的问题或肤浅、或离题、或钻牛角尖等。面对这种情况教师除了要加以引导和鼓励外,可以通过多层次的评价,引导学生从评价中做出选择,并提出理由,以培养学生质疑的能力。

3.营造宽松氛围,提出问题。美国著名的教育家布鲁巴克说:“最精湛的教学艺术,遵循的最高准则,就是学生自己提问题”。要改变教师自问自答的传统教学方式,营造宽松的氛围,消除学生的畏惧、害羞等心理,鼓励学生大胆质疑,争做学习的主人,从而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二)帮助学生解决问题

学生提出问题后,不要简单地解答了事,而要帮助学生寻找解决问题的科学方法。如有学生提出如何解决演唱中鼻音过重的问题,教师若直接解答,学生就难以理解和掌握。应当帮助其找到鼻音与鼻腔共鸣之间的差异,通过针对性选择声母的开口音和闭口音训练,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从上述论述中,不难总结出科学解决问题的方法。即,发现问题→寻找差别→选择方法→对症下药→解决问题→掌握技能。正如《你的灯亮着吗》一书所说的,“问题其实就是你所期望的和你所体验到的之间的差别”。解决问题应先找出根源,通过对比寻找差异,然后选择解决问题的方法,才能真正解决问题。

四、欣赏创新,培养纵横拓展的能力

欣赏是聆听音乐,从而获得最直接的心理感受。在这一过程中,通过对照、比较、评价、判断和知识性的欣赏音乐,提高音乐审美能力,培养高雅审美品味。《高山流水遇知音》描述先秦琴师俞伯牙在荒野弹琴,樵夫钟子期竟能领会优美旋律是描绘“巍巍乎志在高山”“洋洋乎志在流水”。伯牙惊叹:“善哉,子之心与吾同。”子期死后,伯牙痛失知音,摔琴断弦,终身不操。这说明好的音乐,要有好的鉴赏家才能体现其价值。

音乐艺术与时代、背景及文化紧密联系是特定文化的产物,优秀的音乐作品都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音乐课程与语文、历史和体育等学科相互渗透。提高音乐欣赏能力,在一定程度上也提升了相关学科的知识内涵。欣赏课中,学生在聆听阶段多表现出困倦。为此,从欣赏手段的创新入手,让学生理解作品,体验情感,领会内涵,而达到培养纵横拓展的能力。

(一)辩证对待,正确定位

流行音乐能否进入课堂,仍然存在争议。笔者认为,流行音乐作为一种音乐载体,佳作亦多,引导学生学会正确欣赏,则为我所用,《新课标》也给予了充分肯定,并将流行音乐列入新教材。如对《天路》《国家》等进行学习,同样可以陶冶情操,愉悦身心。

(二)全纳欣赏,学会选用

学生在学校有教师的引导,离开学校就必须独立。音乐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艺术课程,音乐欣赏要有普遍性,广泛接纳择优欣赏。为此,必须学会选择积极上进的音乐以陶冶情操。反之,即使是听经典音乐,达不到欣赏水平,同样也享受不到经典音乐带来的心灵熏陶。

(三)循序渐进,提高水平

音乐欣赏与音乐素养、专业水平、文化修养,甚至阅历情感等都密切相关,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为此,音乐欣赏不可急于求成,拔苗助长只能适得其反。只有引导学生学会聆听,才能将所学知识进行纵横联系,融会贯通,在量的积累中提升对音乐的评价或判断能力,从而由初中阶段的音乐欣赏上升为音乐鉴赏。

对农村中学音乐教学进行教法创新符合农村实际,顺应新课标的要求,推行重在观念。只要转变观念,创新教法,大胆尝试,突破常规的教学框架,为学生创造充分发挥想象的空间,活跃学生的思维。那么,农村音乐教学同样可以成为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广阔天地,为创新教育开拓另一片广阔的天空。

[1]教育部.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黄玲.“中国民歌鉴赏与演唱”教案设计[J].中小学音乐教育,2010(7).

2014-12-27

刘金华(1969- ),女,福建屏南人,屏南县第二中学一级教师。

G633.95

A< class="emphasis_bold">文章编号:1673-9884(2015)02-0116-03

1673-9884(2015)02-0116-03

猜你喜欢

教法解决问题音乐
联系实际 解决问题
助农解决问题增收致富
在解决问题中理解整式
化难为易 解决问题
音乐
“教法融合”:得道方能行远
语文教学要创新教法
羽毛球正手击高球教法五步曲
音乐
秋夜的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