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构建服务型化学教学:兴趣、方法、氛围

2015-04-17饶清祥张贤金吴新建

福建教育学院学报 2015年2期
关键词:服务型学习动机化学

饶清祥 张贤金 吴新建

(1.福建省明溪县第一中学,福建 三明 365200;2.福建教育学院化学教育研究所,福建 福州 350025)

构建服务型化学教学:兴趣、方法、氛围

饶清祥1张贤金2吴新建2

(1.福建省明溪县第一中学,福建 三明 365200;2.福建教育学院化学教育研究所,福建 福州 350025)

转变教师的角色定位,实践“教为学服务”“以学定教”等教育理念,构建服务型化学教学,从学生的发展需求和个性特点出发,帮助学生保持持久的化学学习兴趣;掌握自主学习的方法、提升自主学习的能力;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促进师生对话教学的实现。

服务型;兴趣;方法;氛围

“教为学服务”“以学定教”等教育理念已成为广大化学教师的共识,然而由于长期以来教师在教学中的角色定位的影响,构建服务型化学教学却并不那么容易。我们认为,所谓服务型化学教学,就是在“教育就是服务”的理念领下,化学教师努力创造适合每个学生学习的环境与条件,其核心是化学教师如何为学生提供合适的服务,让学生如何自主学习、相互学习及共同学习,从而促进形成学生个性化学习课堂。结合当前化学教学的实际,我们认为可以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等三个方面来构建服服务型化学教学。

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服务型化学教学中教师的首要作用就是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把不想学的变为想学的,把想学的变为更想学的。化学教师要充分利用教育心理学有关学习动机的相关理论,激发学生的外部学习动机和内部学习动机,并将外部学习动机尽可能转化为内部学习动机,使其保持较为持久的化学学习兴趣。在教学实践中我们注意到,很大部分学生都有“向师性”,如果教师肯降低“身份”,贴近学生,用直观、生动、形象、贴近学生生活的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减轻学生学习的心理负担,学生就会热爱化学、贴近教师,这样就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其次要根据不同知识内容巧妙设置层层递进的问题和不同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始终保持强烈求知欲望。再次就是用语言表扬、问题解决、成功喜悦等激励方法强化学生的学习动机。

化学教学最大的优势在于有很多的化学实验,如果能在课堂中巧妙利用各种实验,并在教学过程中恰当地设置问题将知识加以串联,特别是让学生多动手实验、多探究,就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也能保持强大的学习动机,有效地突破教学的难点。例如,上初中第一节化学课就可用精彩的演示实验(镁带燃烧及碱式碳酸铜分解)吸引学生的眼球,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通过分析实验过程现象决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这两个抽象概念。由于学生尚未掌握化学实验的基本技能不能让他们做较复杂的实验,但可以设计一些简单易做的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比如让两个学生为一组拿出一张纸撕成两半,一个学生将其中一半撕碎(或揉成团),另一个学生将纸烧掉,要求学生在做实验时必须认真观察并讨论这两个实验结果的区别。这样做可以缩短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材、知识之间的心理距离,在讨论问题过程中又让学生保持了强大的学习动机,让学生在实验的无穷乐趣中理解了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这两个概念的本质区别,并学会团结协作,同时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教学环境中强化学习动机,增强和保持学习兴趣。

在学习的过程中,并非所有学生需要的服务都相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发挥自己的教育机智、因材施教、存同求异,满足学生存在的个性需要与共性需要。例如,在学生做完纸张实验后讨论两个实验现象的异同时,有位学生回答“撕纸张时有‘嘶嘶’的响声”,这个回答明显偏离教学目标,但学生并不是没有认真观察只不过没注意到主要现象,因此对这样的学生要加以鼓励,并引导其观察的方法。另一位学生说“做完实验后的‘纸张’都没有用了”,全班学生大笑。这时教师应及时引导:为什么做完实验后的‘纸张’都没有用了呢?细回忆实验前、实验过程中、实验后现象,交流讨论两实验后产物的本质区别。经过学生交流讨论,教师总结实验结果异同后,绝大多数学生理解了撕过的纸张还是纸张,只不过由大变小形状发生改变而已,还能燃烧;而烧过的纸张已变成“灰”,彻彻底底变成另一种物质了,这才是它们的本质区别。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梳理学生的不同需求,提供必要的服务,引导各类学生达到不同的需求,以落实教学目标。

二、培养学生学习方法,提升学生自主探究能力

服务型化学教学的本质是教学生掌握化学学科的学习方法,而不是简单地教给学生化学知识,“教”的目的主要在于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与自我教育能力。因此,引导和培养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是服务型课堂的重要标志。自主学习所得的知识在头脑中能留下深刻记忆,学生更能理解和掌握知识的精髓。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通常是较弱的,这就需要教师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帮助他们提升自主学习的能力。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是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让学生明确学习方向和基本程序,知道从哪里开始到哪里去,然后结合具体知识进行方法引导。学生可以通过学法模仿,理解它的实施规则,结合个人学习特点创建自己的自主学习方式。例如,在学习物质的通性时,学习了酸的通性,自然就可以推导出与其相对应的另一类物质的通性——碱的通性;学习了有关氧化反应的概念和知识,同时也就掌握了还原反应的相关知识。可以采用这种学法的知识点非常多,要引导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从简单到复杂,将教师课堂上学法转化为学生的自主学习的方法。这样就能让学生形成正确的自主学习方法,将被动掌握知识变为主动探究知识,使其掌握知识更快速、更准确。

二是相信学生放手让学生去自主探究。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一定要优化课堂,教师为辅导,学生为主体,要充分相信学生的能力,放手让学生去想、去说、去做。在学习过程中要能正确面对成功和失败,遇到挫折和失败要及时指导和纠错,让他们真正做到胜不骄、败不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

三是利用学科特点强调学科作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以强化学生学习动机。学以致用是学习的原动力,若教师能在化学教学课堂中讲清生产、生活中一些常见化学物质的性质、用途,就能让学生感受学习化学的意义,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增强他们的自主学习动机,达到良好的自主学习效果,也就转变了学生的学习方法使学生从被教师带着学习,变成自己主动学习。

三、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促进民主的师生对话

活跃、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能激活学生的思维,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而民主的师生互动让学生有较强的主体意识,教师通过问题设置,使师生相互关注、相互交流、相互合作、相互鼓励、共同探讨,把枯燥的内容形象化,抽象的内容具体化,复杂的问题简单化,繁琐的问题个别化,师生互动共同构建理想、轻松的化学课堂。如何在教学过程中营造活跃的课堂氛围,促进民主的师生对话呢?下面以《氯水的成分》的教学片段以例进行分析:

首先是在确定了教学内容以后,教师要允许不同学生对学习内容有不同的理解、不同的感悟,并让学生将自己的不同理解、不同感悟呈现出来,教师要及时总结创设民主的师生互动,活跃课堂氛围。《氯水的成分》的教学片段是这样展开的:

《氯气》这节课是一节随堂实验课,在实验室中进行,教师先引出话题:经过前面氯气物理性质的介绍和同学们的预习,氯气会溶于水且会与水反应,那氯水的成分中有哪些呢?请同学们认真观察、推测并设计实验加以验证。

在讨论交流中,在教师的提示下,大部分学生能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的原则,推断生成物可能含有盐酸,也就是说氯水中含氢离子和氯离子,那氧元素存在于什么物质中呢?怎样用实验加以证明?

其次是问题的提炼和汇总,在学生已有知识的铺垫和对问题认识的基础上帮学生把握问题的中心:与学生共同探讨氢、氧、氯三种元素究竟以什么形式存在于氯水中。

再次是方法指导,动手实验、认真观察、分组合作。先让学生观察氯水的颜色,发现是浅黄绿色的,追问学生理由,学生很容易领悟到氯水中含有氯气,它溶于水并未反应完全,为后续学习可逆反应埋下伏笔。如何证明氯水中含有盐酸(含氢离子和氯离子)呢?经过学生讨论,证明溶液呈酸性(含氢离子)最简单的方式是向氯水中滴加紫色石蕊试液,做实验过程中要提示学生注意观察,细心的学生发现在向氯水中滴加紫色石蕊试液时溶液先变红后褪色。教师应及时追问:“为什么紫色石蕊试液会先变红后褪色,是什么物质造成的。”学生讨论的积极性立刻被调动起来,有些学生认为是氯气,有些认为是盐酸等。学生能认真讨论说明他们已经过自己的思考,提出不同的问题,教师就要善于解决学生、教材与教师之间的冲突,利用学生的讨论和教师的引导解决学生的认知冲突,要知道紫色石蕊试液先变红后褪色原因,这就要引导学生,让他们做验证性实验和对比实验。将干的红布条分别放入氯气和盐酸观察布条是否褪色,发现不褪色。最后引出造成这一现象的物质是以前未接触过的物质——次氯酸。通过学生的讨论、实验,教师帮助归纳小结反思,得出结论,让对话结果实现升华,使学生认知得以升华,使每位学生都全身心地投入学习中,使学生在如何学习化学的方法上得到了质的飞跃。

四、结语

与传统的化学教学设计更重视“如何教”相比,服务型化学教学更关注教师如何倾听和理解学生,了解学生的不同需求、不同的自主学习方法和能力基础,通过各种方式激发学生的内、外部学习动机,使其保持较为持久的化学学习兴趣,满足其不同的学习需求,引导其掌握自主学习的方法,培养其自主学习的能力,并通过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促进师生之间的对话教学的实现,增加学生后续学习的动机和方法。

[1]张康桥.服务型的课怎么上——谈服务型课堂的教学策略[J].江苏教育研究,2009(15).

[2]教育部.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014-10-22

福建省教育厅2014年福建省中青年教师教育科研项目(社科A类)(JAS14360)

饶清祥(1969- ),男,福建明溪人,明溪县第一中学高级教师。

G633.8

A< class="emphasis_bold">文章编号:1673-9884(2015)02-0105-03

1673-9884(2015)02-0105-03

猜你喜欢

服务型学习动机化学
如何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动机
实施“三个三”工作法 推进服务型党组织建设
如何激发初中学生英语学习动机
加快发展服务型制造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构建服务型政府的路径选择
奇妙的化学
服务型数字化校园的构建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