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AMS 2750E系统精度测试解析

2015-04-17刘俊杰

金属加工(热加工) 2015年7期
关键词:偏置校验仪表

■ 刘俊杰

1. 系统精度

系统精度测试是一种现场比较的方法,即将仪器、导线、传感器读数或值与已经过校验的测试仪器、导线、传感器的读数或值在现场进行比较,以判别测量的温度偏差是否在允许的范围之内。系统准确度检测(SAT)是为了保证热处理炉每一控制区域的控制及记录系统的精度,通俗点讲就是对除了只对设备超温报警的传感器不用进行系统精度测试,其余的传感器及其系统都需要进行系统精度测试。在这里取消了更换频率大于系统精度测试载荷偶不用测试的要求,笔者觉得这体现了系统精度测试主要是检定测温系统的精度是否符合要求,因此对于一个新鉴定的合格的载荷偶,也不能保证其测温系统是符合要求的。同样,在这里很多人忽视了仪表更换后需要做系统精度测试的要求,认为新换的经检定合格的仪表就不需要鉴定,系统精度一定是合格的,这样认为显然是错误的。

对于系统精度的测试周期,在新版中没有进行更改,同样是仪表类型越低测试越频繁,其实如果将仪表类型最大化,监视和测量传感器的要求再严格一点,就可以免除系统精度测试。但是可以看出,如果免除系统精度测试其实成本是比较高的,不但要增加传感器数量和类型,同时传感器也增加了寿命要求,平时还需要对数据进行分析,这样看来还是测试更直接些。

2. 修正参数的应用

下面主要分析系统精度测试过程中各种修正系数的应用,在这一点上新版和旧版的变化还是比较大的,旧版中描述的被测系统的仪表调整对测试结果是没有影响的,事先有意地调整被测系统的修正系数,在测试过程中这个系数会直接体现在测试系统中,所以两者的差值是不产生变化的。而在新版中,对被测系统使用修正系数的情况进行了详细的分类,具体分类如下:

(1)如果是常规性的在日常热处理中加以应用,就可以使用修正系数。①首次校验报告或重新校验报告(无论重新校验是在试验室还是在现场进行)上列出的传感器修正系数,只能使用最新的传感器修正系数。②最近一次校验报告上列出的控制或记录仪的修正系数。③仅为修正温度均匀性分布而有意对控制或记录仪器所进行的内部调节。④以前记录的为调整SAT偏差对控制仪引入的补偿值,补偿的形式为手动调整控制仪的设定点(例如:要求的设定点为1000℉,将控制仪器的设定点调整为1003℉)。

(2)不能合并的修正系数包括:①以前采用的是为调整SAT偏差,对控制或记录仪表的内部修正或补偿。这些内部修正或补偿已经反映到显示或记录的温度值,不应该使用两次。②为调整温度均匀度分布偏差的仅在热处理生产时规定对控制仪表的手动补偿,这些手动补偿对SAT或SAT偏差计算没有影响。

从上述分类可以看出SAT修正系数的使用情况分得更细了,但是总结出来就是为调整系统精度测试进行的仪器内部修正是不需要再加上的,因为其结果是对系统精度测试有益的,不再对其进行修正测出来的结果才是更准确的。这种方法很好地保证了设备控温精度,因为毕竟各个控温或记录系统都是至少包含传感器、导线和仪器等,这三个部分都是存在误差的,如何将这三部分的误差相互抵消,保证整个系统的精度是比较困难的,这样通过调整仪器内部修正系数或偏置,可以将系统精度误差降到最理想范围。这样对系统精度要求比较高的设备十分受用,但是通过长期的工作经验认为偏置不易长期使用,如果发现各部分组成系统后误差较大,短时间内可以通过调整偏置来满足需求,针对长期使用还是建议对整个系统进行排查或对各部分重新组合,尽量避免长期依赖仪表内部偏置长期使用,降低因为各部分老化导致精度漂移的现象。

3. 测试报告

关于系统精度测试报告,对其样式文件没有明确要求,但是对报告的内容进行了详细的要求。在这里要求的每一项都必须出现在形成的测试报告中,这点是没有异议的,大家只要对照要求逐一进行填写就可以了。

4. 结语

针对新版中系统精度测试简单讨论这些,希望对大家在制订或改进测试方法上有所帮助,文中没有对旧版的一些基本要求进行描述,也说明本文只是和大家进行的一次交流,有出入的地方还望指正。

猜你喜欢

偏置校验仪表
◆ 仪表
基于40%正面偏置碰撞的某车型仿真及结构优化
基于双向线性插值的车道辅助系统障碍避让研究
◆ 仪表
仪表
炉温均匀性校验在铸锻企业的应用
一级旋流偏置对双旋流杯下游流场的影响
大型电动机高阻抗差动保护稳定校验研究
基于加窗插值FFT的PMU校验方法
锅炉安全阀在线校验不确定度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