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闽丰优3301特征特性及作中稻高产栽培技术

2015-04-17陈丽娟

福建稻麦科技 2015年2期
关键词:尤溪县中稻稻瘟病

陈丽娟

(福建省尤溪县农业技术推广站,福建尤溪365100)

闽丰优3301是由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用三系不育系闽丰1A与恢复系闽恢3301配组而成的中籼三系杂交稻品种,于2010年、2011年分别通过福建省、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闽审稻2010002、国审稻2011011)。2014年在尤溪县西滨镇华兰村作中稻高产栽培示范6.67 hm2,经尤溪县农业局组织专家现场产量实割验收,产量达到高产水平。现将闽丰优3301在尤溪县作中稻高产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1 产量表现

2007年参加福建省中稻组区试,平均产量608.20 kg/667m2,比对照Ⅱ优明86增产13.78%,达极显著水平。2008年续试,平均产量614.23 kg/667m2,比对照Ⅱ优明86增产7.21%,达极显著水平。2009年参加福建省中稻生产试验,平均产量635.37 kg/667m2,比对照Ⅱ优明86增产10.39%。

2014年在尤溪县西滨镇华兰村横双自然村作中稻示范种植,由尤溪县农业局组织专家现场实割3块田,平均干谷产量达782.7 kg/667m2,产量水平表现较高,适宜在中稻区种植。

2 特征特性

2.1 生育期

2014年,闽丰优3301在尤溪县西滨镇华兰村横双自然村(海拔400 m左右)作中稻种植,4月15-19日播种,5月18 - 21日插秧,7月31日- 8月3日始穗,9月13 - 17日成熟,全生育期15 0 d左右。

2.2 农艺性状

该品种群体整齐,株型适中,穗大粒多,后期转色好。有效穗13.92万~15.21万/667m2,平均株高132.51 cm,穗长24.47 cm,每穗总粒数191.42~216.33粒,结实率89.79%~92.95%,千粒重30.97 g。

2.3 抗逆性

2 a稻瘟病抗性鉴定综合评价为中感稻瘟病,其中将乐黄潭点鉴定为高感稻瘟病,南靖农科所点鉴定为感稻瘟病,适宜福建省稻瘟病轻发区作中稻种植。在尤溪县西滨镇华兰村横双自然村作中稻种植时,苗期、分蘖期轻微发生叶瘟,成熟期未发生枝梗瘟和穗颈瘟;纹枯病较轻;稻飞虱、二化螟、稻纵卷叶螟危害程度较轻。

2.4 稻米品质

据农业部稻米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检测,闽丰优3301的稻米品质指标为:糙米率80.39%,精米率71.7%,整精米率54.7%,粒长7 mm,长宽比2.8,垩白粒率42.0%,垩白度6.2%,透明度1级,碱消值5.1级,胶稠度80 mm,直链淀粉含量23.8%,蛋白质含量7.4%,米质较优。

3 作中稻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3.1 精细整地,适时播种

秧田播种量12.5~15.0 kg/667m2,大田用种量0.75~1.0 kg/667m2,4月17-20日适时播种。1.5 m宽20 m长的秧畦,播1.1~1.3 kg的芽谷种子,浸种前先做好种子消毒处理。采取湿润育秧方式,播种前7 d施足基肥,并采用干耕干整,耙平后再起沟做秧板,整成秧板宽1.5 m、沟宽20 cm、沟深15 cm。播种前1 d再精细整地,灌水整平后放水,施进口复合肥20~30 kg/667m2,播种时要求以畦定量、先稀后密、分次均匀播完。

3.2 加强管理,培育适龄多蘖壮秧

在1叶1心期喷施多效唑促壮苗增分蘖,每667m2秧田用15%多效唑100~120 g对水50~60 kg稀释喷洒,喷洒时要求畦面先排干水,喷施翌日再灌浅水。秧苗施肥上应掌握薄肥多次,即在出针期、1叶1心期、3叶1心期、5叶1心期,分别按每公斤种子的秧田撒施进口氯化钾三元复合肥0.5 kg、1 kg、1.5 kg 和 4 kg。

3.3 合理密植,厢畦式栽培

厢畦带沟180 cm或200 cm,沟宽27 cm、沟深15~20 cm,每畦插8~9丛,密植规格20 cm×20 cm或21 cm×21cm,每667m2插1.42万~1.67万丛。丛插2粒谷,插足6万~8万/667m2基本苗,确保每667m2有效穗达16万~18万。插秧时做到带药、带肥、带土浅插,确保早生快发。

3.4 科学水管,适时烤田

移栽至分蘖期掌握浅水插秧、深水返青,返青后浅水勤灌促早分蘖。插后15~20 d,平均茎蘖数达10~12本/丛时开始清沟烤田,以轻烤田面不陷脚,重烤田面开小裂、田面发白根,分蘖不增加为标准。烤田复水后实行间歇式灌溉,保持田间湿润;拔节和孕穗期需水较多,田间应保持3 cm的水层;抽穗扬花期温度较高,采用日灌夜排方式,以调节田间小气候;灌浆期干湿交替灌溉,达到养根保叶的目的;成熟期不能过早断水,否则会降低结实率和千粒重。

3.5 合理施肥,搭好丰产苗架

植株生长时期,要加强施肥管理,合理促控稻苗,建立丰产苗架,为高产奠定基础。全季施纯氮13.0~14.4 kg/667m2,氮、磷、钾比例为1∶0.5∶0.9。其中基肥占总施肥量的40%~50%,每667m2用碳酸氢铵40 kg、过磷酸钙25 kg、氯化钾10 kg于耙田前全层撒施;锈水田每667m2施1 kg硫磺粉,插秧时用1~2 kg钙镁磷沾秧根。插后6~7 d,田间先灌2~3 cm的静水层,每667m2用双福复混合肥20~25 kg作分蘖肥,尔后每667m2用水稻抛栽灵60~80 g拌细砂20 kg均匀撒施除草;插后18~20 d看苗补施平衡肥,每667m2施尿素3 kg、氯化钾3 kg左右。幼穗分化初期(Ⅱ期之前),每667m2施进口三元复合肥10~12 kg,提高成穗率、促进粒多穗大。破口前10~12 d,每667m2施进口三元复合肥5~8 kg,减少颖花退化。齐穗后根外喷施磷酸二氢钾2~3次,每次每667m2用125~150 g对水50 kg喷施,以增粒重。

3.6 加强测报,抓好病虫防治

主要抓好“三虫三病”(二化螟、稻飞虱、卷叶螟、稻瘟病、纹枯病、细条病)。5月份要注意防治秧苗二化螟,移栽后大田分蘖期枯鞘率达3%时就要及时施药防治;6月上中旬,稻飞虱每丛达8只左右开始施药防治;稻纵卷叶螟每百丛有15个新虫苞就要及时下药;烤田复水后,纹枯病丛发病率10%以上时开始防治1~2次;破口、齐穗期注意防治穗颈瘟。

猜你喜欢

尤溪县中稻稻瘟病
尤溪县美术教师作品选登
基于Meta-QTL和RNA-seq的整合分析挖掘水稻抗稻瘟病候选基因
福建省尤溪县老年大学校歌重焕青春谱辉煌
爸爸的手提包
2016年湘审中稻品种(上)
不同药剂防治苗稻瘟病、叶稻瘟病效果试验研究
内蒙古自治区2015年审定通过的水稻新品种
江西省2014年审定通过的水稻新品种(下)
2015年湘审中稻品种(下
生物绿肥在稻瘟病防治中的应用与示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