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羊楼洞砖茶文化系统”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价值研究

2015-04-17李红吉谭庆华

绿色科技 2015年10期
关键词:砖茶文化遗产价值

李红吉,谭庆华

(湖北大学 资源环境学院,湖北 武汉430062)

1 农业文化遗产研究现状

农业文化遗产是人类在长期生产、生活过程中形成的并持续发挥着重要作用的物质文化综合系统。农业文化遗产系统包括了自然、社会经济等多方面的内容,具有多重内涵。当前,社会各界对农业文化遗产重要性的认识正不断加深,对该类遗产的研究和保护力度也在不断加强。但对于一些具有较高地域独特性的农业文化遗产的研究还需要进一步深入和扩展。对农业文化遗产系统的综合价值进行研究,有利于进一步加深各主体对系统的整体认识,提升社会大众的重视程度,进而促进遗产系统文化系统的保护和利用。

我国农业文化遗产的研究和保护工作在国际上处于前列[1]。目前国内的研究集中在对农业文化遗产的内涵、价值、保护及各遗产系统内部机制研究几方面。联合国粮农组织将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这一概念定义为:“农村与其所处环境长期协同进化和动态适应下所形成的独特的土地利用系统和农业景观,这种系统与景观具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而且可以满足当地社会经济与文化发展的需要,有利于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这一定义目前得到了广泛认同[2],以此为基础,研究人员对我国比较重要的一些农业文化遗产系统,如浙江青田稻鱼共生系统[3]、云南红河哈尼稻作梯田系统[4,5]、浙江绍兴会稽山古香榧群系统[6]、江西万年稻作文化系统等,从系统构成、价值评价、核心要素、系统机理等方面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探讨。

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和利用的实践工作正向构建文化遗产保护共同体这一综合机制发展[7]。农业文化遗产系统对于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8],对农业文化遗产系统地域的旅游经济发展[9~13]等方面的研究表明保护农业文化遗产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具体来说,既可以保护地域生态环境[14],又能改善民众生产生活条件[15],保证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文化建设及社会建设的协调发展[16]。

农业文化遗产系统价值的研究,是开展其他工作的指导。研究人员对农业文化开展了多方面的分析,崔峰等深入分析了新疆坎儿井价值内涵[17]、郭盛晖等从农业文化遗产视角研究了珠三角桑基鱼塘的价值[18]。孙白露等将农业文化遗产价值分为生态价值、经济价值及社会价值三个方面进行分析[19]。在同领域研究中,李明等人较为深入地从共时性和历时性两个维度探讨了农业文化遗产价值的构成[20]。另外一些学者,则从使用价值和非使用价值等方面对农业文化遗产价值进行了研究,由于非使用价值具有不可测度、难以定量化等特点,研究人员对其关注较多[21]。本研究综合对当前对农业文化遗产价值的相关研究分析,从经济、生态、社会等方面,对“羊楼洞砖茶文化系统”的综合价值开展探讨。“羊楼洞砖茶文化系统”是湖北省首个被列入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行列的传统农业系统,对其综合价值进行研究将为开发和保护这一重要文化系统提供依据和指导。

2 羊楼洞砖茶文化系统

“羊楼洞砖茶文化系统”位于湖北省赤壁市赵李桥镇,古称羊楼洞镇。这里地形以低山丘陵为主,土壤整体偏酸性,水热条件优良,适合茶叶生长。羊楼洞古镇因茶而兴盛闻名,其种茶、制茶的历史距今有1 300多年。茶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优秀组成部分,其内涵涉及到科技、教育、文化艺术等许多方面。茶是整个“羊楼洞砖茶文化系统”的核心,通过这个载体各种地方文化要素得以存在并传播。围绕“砖茶”的生产、加工、运输形成了一个茶文化与地域文化的深度有机融合的完整系统。研究在农业文化遗产分类理论的指导下,进行了系统要素的分类整理(表1)。通过对遗产系统构成要素的具体分析,为更加深入地认识“羊楼洞砖茶文化系统”的综合价值提供基础。

羊楼洞古镇在中国茶业发展历史上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古镇极盛时有200余家茶庄、近4万人,如今还保存着一条宽4m、长2 200m左右的古石板街。特殊的经济优势和重要交通位置为古镇的茶叶产供销提供了条件,古镇的形成与演变过程就是伴随当地茶叶种植、加工、贸易发展的过程,也是中国制茶业发展的历史缩影;茶马古道和独轮车是“羊楼洞砖茶文化系统”外延性的重要体现。鄂俄茶马古道由古街道和古茶道构成,其延伸路线从湖北省南部一直到欧洲各国。独轮车是茶马古道上的重要运输工具,也是羊楼洞地区茶叶外销的主要工具之一。独轮车在窄路、巷道等条件下均能畅行,非常适用于茶区生产运输,在运输史上是一项重要的发明;羊楼洞地区人民制茶、卖茶、饮茶,在长期包容并蓄的过程中形成了独特的茶乡风和茶文化,培育出了许多有地域特色的文化作品。这些不同的要素都是“羊楼洞砖茶文化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表1 “羊楼洞砖茶文化系统”主要遗产要素统计

3 砖茶文化系统的价值探讨

“羊楼洞砖茶文化系统”具有独特的地域文化特色,其价值内涵也存在其独特性。文化遗产的通过自身的持续存在不断发挥经济、生态及文化等方面的价值。“羊楼洞砖茶文化系统”的独特性突出表现在其对于民族融合及国际文化交流等社会方面的重要价值。对系统的多重价值进行具体的分析,无论是对于赤壁市、湖北省,还是对于中国文化而言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3.1 经济价值

经济价值是指农业文化遗产在供给农产品和提供收入[22]的过程所产生的经济效益。“羊楼洞砖茶文化系统”的经济价值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1.1 砖茶贸易的价值

砖茶生产是羊楼洞地区重要的经济部门,长期以来对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发挥了重大作用。目前,羊楼洞成立了统一的现代农业产业化公司,企业拥有多处茶叶生产基地,建有现代化茶叶生产与研发基地,依托“羊楼洞”这一茶文化品牌进行现代化的经营。通过对羊楼洞文化系统的开发利用,形成了巨大的经济效益,为地方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极大活力。

3.1.2 文化旅游价值

农业文化遗产作为存在于乡村地区的具有地域特色和历史文化背景的生产生活系统,具有很高的旅游价值。研究发现,农业文化遗产在其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特色明显、分布广泛、可参与性强和复合性强等方面的旅游资源特征[10]。农业文化遗产所具有的这些特征,为进一步发展文化遗产旅游提供了条件。羊楼洞古镇是茶马古道发源地之一,境内有较多的人文旅游资源。目前,地方政府正在充分发挥原有文化遗产要素的旅游价值,同时积极推动通过发展文化产业来形成新的旅游热点。通过深入挖掘茶文化系统的内在价值,围绕茶文化发展旅游,展现出茶文化系统的巨大旅游经济价值。

3.2 生态价值

“羊楼洞砖茶文化系统”的生态价值体现在水土保持、生物多样性保护等多个方面。其核心表现在以茶树种植为核心的茶场建设和维护过程中对当地生态环境的维护和改善作用。

3.2.1 水土保持

植被的水土保持作用指植被群落覆盖地表,对地表土壤的保护和水源的涵养作用。羊楼洞所在地域降雨充沛且较为集中,低山丘陵地带受人类的影响较大,地表植被破坏后,雨水对裸露地表具有较大的侵蚀作用。茶场的建设和维护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降水对地表的侵蚀破坏;同时,地表植被通过减缓水滴流速、根系固水、加速下渗等方式,起到水源涵养作用。茶树的种植和茶场的建设管理,对低山丘陵的地带的水土保护发挥着重要作用。

3.2.2 生物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是地球生命的基础,主要是指各类生命存在方式的丰富程度。“羊楼洞砖茶文化系统”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自身完整的生态系统结构,具有较高的生物多样性特征。“羊楼洞砖茶文化系统”在长期发展过程中,通过不断创新改良茶树品种形成了多样化的茶树种植结构。许多当地的传统茶叶品种是优质的种质资源,不仅在湖北省具有独特性,在全国也是独特的种质资源;此外,茶场和其他地域的各类生物共同构成了内涵丰富的羊楼洞茶场生态系统。

3.3 社会价值

3.3.1 新农村建设价值

农业文化遗产的发展过程,即是对遗产的保护和利用开发的综合过程。充分发挥农业文化遗产的现有价值、挖掘历史文化价值,能更好地促进落后农业地区的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对于“羊楼洞文化遗产系统”所在地来说,保护、传承历史文化遗产资源,能提高地方群众对于羊楼洞茶文化的认知水平,让相关主体参与进系统的保护和开发中来。最终实现地区农村综合发展、农业优化提升、农民生活改善,从而为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发挥巨大作用。

3.3.2 政治价值

“羊楼洞砖茶文化系统”的政治价值主要体现在民族团结和国际文化交流两个层面。羊楼洞所产砖茶是我国内蒙古、新疆、西藏等地区各族人民长期以来的生活必须品,是重要的贸易品,长期以来在促进民族团结和民族交流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羊楼洞砖茶在国际贸易史上也具有重要地位。在19世纪到20世纪初,羊楼洞是中俄茶叶国际商道的起点,在1 000多年历史的茶马古道上,形成了独特的“羊楼洞砖茶文化”。“洞茶”远销边疆和海外,深刻影响着古丝绸之路和亚欧万里茶路的商业文明和东西方文化交流。这种国际经济文化交流,展现出来了中华文明的多彩内涵,体现出“羊楼洞农业文化系统”巨大的国际政治价值。

3.3.3 历史价值

羊楼洞农业文化遗产系统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融合了丰富多样的历史文化要素。这些要素包括了与农耕文化及砖茶文化系统密切相关的乡村宗教礼仪、风俗习惯、民间艺术及饮食文化等。羊楼洞所处的鄂南地区独特的乡风和文化,如采茶戏、民间舞蹈等,都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此外,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还融入了其他历史要素。

3.4 其它价值

农业文化遗产的历史传承性、地理独特性、文化多样性都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对“羊楼洞砖茶文化系统”的进一步研究,可以促进湖北省地方复合农业生态系统的研究,推进农业生物多样性保护研究。羊楼洞所产青砖茶以湖北老青茶为原料,具有独特的养生价值及科学机理,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研究羊楼洞茶文化系统将为农业文化遗产的保护、可持续农业发展提供示范,对于我国广泛分布的山地丘陵地区的农业发展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4 讨论与建议

“羊楼洞砖茶文化系统”正在各种开发和保护的作用下焕发新生。尽管遗产系统在地方经济发展中起到了巨大作用,但其自身的发展依然面临着许多问题。如当地农民对遗产的重视程度不够,对许多传统遗产要素,如古镇、石板街进行保护的积极性需进一步提高;现代农业生产方式的扩展,对当地传统农业生产方式造成了一定的破坏;政府对农业文化遗产的价值认识不够全面,只关注经济价值而忽视其他方面的价值,缺乏综合性的政策体系和科研投入等。

任何一个长期存在的农业文化系统都有其与当地自然及人文地理环境相适应的结构体系和发展特点,“羊楼洞砖茶文化系统”就是在长期发展中形成的完整社会—经济—生态系统。面对发展中存在的问题,需要在明确价值的基础上开展进一步的工作。本文对“羊楼洞砖茶文化系统”价值的深入研究,有利于展现系统的综合遗产价值水平,让更多的人认识和重视“羊楼洞砖茶文化系统”,有助于系统的保护和发展,从而实现地域经济、生态及文化的协同持续发展。

[1]闵庆文,张 丹,何 露,等.中国农业文化遗产研究与保护实践的主要进展[J].资源科学,2011,33(6):1 018~1 024.

[2]闵庆文,孙业红.农业文化遗产的概念、特点与保护要求[J].资源科学,2009,31(6):914~918.

[3]孙业红,闵庆文,成升魁.“稻鱼共生系统”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价值研究[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08,16(4):991~994.

[4]闵庆文.哈尼梯田的农业文化遗产特征及其保护[J].学术探索,2009(3):12~4.

[5]闵庆文,袁 正,何 露.哈尼梯田农业、生态、文化复合系统[J].中国文化遗产,2013(3):10~16.

[6]叶春球,陈高杰,修珍珍,等.会稽山古香榧群农业文化遗产价值分析[J].浙江林业科技,2012,32(6):75~78.

[7]郭 琪,陈 柳,冯 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机制研究综述[J].吉林农业,2014(8):93~95.

[8]孙业红,闵庆文,成升魁,等.农业文化遗产旅游资源开发与区域社会经济关系研究——以浙江青田“稻鱼共生”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为例[J].资源科学,2006,28(4):138~144.

[9]孙业红,闵庆文,成升魁.农业文化遗产资源旅游开发的时空适宜性评价——以贵州从江“稻田养鱼”为例[J].资源科学,2009,31(6):942~949.

[10]孙业红,闵庆文,成升魁,等.农业文化遗产的旅游资源特征研究[J].旅游学刊,2010(10):57~62.

[11]闵庆文,孙业红,成升魁.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的旅游资源特征与开发[J].经济地理,2007,27(5):856~859.

[12]常 旭,吴殿廷,乔 妮.农业文化遗产地生态旅游开发研究[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7(4):33~38.

[13]李文华.农业文化遗产保护的现实意义[N].农民日报,2013-04-02.

[14]闵庆文,孙业红.农业文化遗产保护:解决农村环境问题的新机遇[J].世界环境,2008(1):62~64.

[15]闵庆文.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一种新的世界遗产类型[J].资源科学,2006,28(4):206~208.

[16]孙庆忠,关 瑶.中国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实践路径与研究进展[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9(3):34~43.

[17]崔 峰,王思明,赵 英.新疆坎儿井的农业文化遗产价值及其保护利用[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2,26(2):47~55.

[18]郭盛晖,司徒尚纪.农业文化遗产视角下珠三角桑基鱼塘的价值及保护利用[J].热带地理,2010,30(4):452~458.

[19]孙白露,朱启臻.农业文化的价值及继承和保护探讨[J].农业现代化研究,2011,32(1):54~58.

[20]李 明,王思明.多维度视角下的农业文化遗产价值构成研究[J].中国农史,2015(2):123~130.

[21]林贤彪,颜燕燕,闵庆文.农业文化遗产非使用价值评估及其影响因素分析——以福州茉莉花种植与茶文化遗产为例[J].资源科学,2014,36(5):1 089~1 097.

[22]徐远涛,闵庆文,白艳莹.会稽山古香榧群农业多功能价值评估[J].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2013,29(6):717~722.

猜你喜欢

砖茶文化遗产价值
World Heritage Day 世界遗产日
与文化遗产相遇
砖茶包装机自动化生产线机械结构的设计与研究
酌古参今——颐和园文化遗产之美
Tough Nut to Crack
一粒米的价值
泾阳茯砖茶
“给”的价值
泾阳县茯砖茶产业发展的研究
小黑羊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