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失联

2015-04-17郑源虚

中外文摘 2014年12期
关键词:失联女孩儿儿子

郑源虚

小学5年级的时候我9岁,有段时间不知怎的,跟班上俩同学混得特铁,一下课就摞到一块,有时竟耽误了吃饭。我们沿着豆瓣、煤铺、烧酒这几个胡同乱窜,用小刀在每个墙角刻上“郑周马”3个字,彼此吐露最喜欢哪个女生,发誓“打死也不说”。未料有人跟踪并告了密,班长逐个约谈,说这带有小集团的性质,套用现在的话就是涉黑。那时我正申请加入少先队,立马坦白“说过老师坏话”。后来一搞运动就向组织交心,就是那时吓出来的病。此后仨人见了面都不吭气,不过关于女生的事都守住了,那是“底线”。(后来发现还是周对女生有眼力,我也转了向。)眨眼工夫大家都长大了。大约上大学的时候,周来家里一趟,说是在电影《红河激浪》剧组里混;再后来我从西北回京探亲,在胡同里见过一次马,颓废的长发遮住了半张脸。他似乎也认出了我,但都避开了目光……此后,此后便彻底失联了。当初,我们以为要好一辈子的。一辈子原来这么短。

中学最要好的是承钧,没想到与他的失联更悲伤。大学毕业后去祁连山下开荒,觉得此生与北京隔绝,要做苏武了。1981年在兰州办杂志时,拆看一封北京读者来信,笔迹竟是那么熟悉。再看署名,果然是承钧!那份惊喜简直别提了,这“重逢”的机会,比海底捞黑匣子还希罕。奈何分居两地,没有共同的圈子和话题,通信也就越来越稀。1994年我离职回京,未惊动父母,先给承钧打了招呼。清晨5点,他到火车站接我,帮我安顿了住处……时光荏苒,5年前承钧突发脑溢血,愈后基本上不认人了。我去家里探望,伏在他耳边私语,抬身却见他的目光陌生游移,不由悲从心来:我们的一切过往和亲密,连同记忆都沉入了深深的海底。承钧,这次我们真的永远失联,再也找不到彼此了?

人间的悲喜剧我们经历太多,有时失联比死亡还揪心。有个女孩儿7岁被人贩拐走,10年杳无音讯;母亲抑郁而亡,每一天的寻找和思念都刻在父亲的脸上。一天夜里,蓬头垢面的女孩儿在梦里与父相见,哭诉饥饿难耐。父惊醒,恸哭彻夜,不知何处去送饭。第二天,他摇船到江心,将一大筐方便面倾入水中,嘴里念叨着什么,两眼早已干涩无泪。我在电视屏幕上看到这里陡生恶念,诅咒那人贩子千刀万剐、断子绝孙。

跟我讲法律、讲宽恕么?你自己的孩子“失联”几年试试看!

在“失联”的故事里,不仅有痛苦和希望,还深藏着人生的种种复杂与不堪。2002年4月,24岁的南京青年陈宇执意离家出走赴京:“我要去没人认识我的地方生活。你们不要找我,你们也找不到我。”自此淹没于人海。父母每年到京寻找,他们甚至不愿拗了儿子的心思——当妈的就是想,远远地看儿子一眼。2007年,左眼几近失明的母亲坐在《北京青年报》编辑部,手里拿着密密麻麻的一页页海淀区所有居委会的电话,还有她手绘的一幅幅路线图。又过了7年,“失联”终有结局,读者没盼来期待已久的感人故事,却读出了世界的真实与冷漠。儿子只为要补办二代身份证,才到网上去查找家人信息,后来联系上。父母的生命被折磨了12年。他们一辈子有几个12年!我不愿再多说儿子几句,人家父母都没舍得说。有句俗话“可怜天下父母心”,确实可怜。

“你永远叫不醒一个装睡的人。”失联的故事,最怕的就是这句话。

电影《李米的猜想》中,邓超和周迅扮演一对恋人。后来邓突然失联,他陷入一桩毒品案无法自拔。周疯了一般寻找,在街头撞见,邓却视她如陌人。周疾步跟在后边,一段段背诵昔日的情书,泪流满面。她不信叫不醒这个曾以命相许的男人,直到他从天桥上一跃而下。

失联的事天天有,但我不要再听见。我们的心已盛不下太多的难过。

猜你喜欢

失联女孩儿儿子
火星突然失联,成了“孤独星球”
找回和失联
女孩儿如何保护自己
谁的儿子笨
你养的好儿子
手机“失联”
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