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热词

2015-04-16

月读 2015年4期
关键词:颜渊圣旨热词

··

这个词语两次出现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

“少数政府机关工作人员乱作为,一些腐败问题触目惊心,有的为官不为,在其位不谋其政,该办的事不办”……

“对为官不为、懒政怠政的,要公开曝光、坚决追究责任”……

孔子曾说:“不在其位,不谋其政”(《论语·泰伯》),强调为政者要摆正自己的位置,避免意见纷繁,至于职务范围内的问题,孔子一向主张在其位则谋其政,呼吁“居之无倦,行之以忠”(《论语·颜渊》),要求岗位负责人集中精力于本职工作,不因私心杂念干扰自己的判断,也不因种种理由而懈怠。宋人吕本中《官箴》开篇即言为官之法有三:清、慎、勤。清廉、谨慎、勤政,缺一不可。

自古以来,贪官固然人人唾弃,庸官照样不受待见。唐玄宗时,宰相卢怀慎非常廉洁,住处甚至不能很好地遮蔽风雨,但是,这个人“每当遇事皆推之”,遇到事情能躲就躲,所以,得了个“伴食宰相”的绰号,意思是只能陪人吃饭而已。宋神宗时,宰相王珪政绩无所建树,他上殿奏事,称“取圣旨”;皇帝裁决后,他“领圣旨”;回来传达旨意,是“已得圣旨”,因此被戏称为“三旨相公”。鉴古视今,当下某些干部时时感叹“官不聊生”“为官不易”,抱着“多做多错,少做少错”的心态,无论是该做还是不该做的事情,统统不做,这种做法,既损害群众利益,也有损党和政府的形象,最终,也必将损害自己的前途,沦为新时期的“伴食宰相”和“三旨相公”。

猜你喜欢

颜渊圣旨热词
古代为什么不假造圣旨?
热词
百度APP×呷哺呷哺:热词和火锅很般配
从“乌镇热词”看改变
【第九十七辑】97热词是由北京话衍化的
古人为什么不造假圣旨
古人为什么不造假圣旨
皇帝的圣旨
是谁害了颜渊
是谁害了颜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