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蒙古黄榆繁殖技术

2015-04-16闫宏江成旭

防护林科技 2015年9期
关键词:繁殖技术嫁接

闫宏,江成旭

(白城市森林病虫防治检疫站,吉林白城137000)

蒙古黄榆繁殖技术

闫宏,江成旭

(白城市森林病虫防治检疫站,吉林白城137000)

摘要针对蒙古黄榆在沙地上栽植难,不易成活,造林成活率低的现象,对蒙古黄榆的嫁接繁殖和播种技术以及造林技术进行了详细阐述,为生产应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蒙古黄榆;繁殖技术;嫁接

科尔沁沙地有近70万hm2的沙化土地,流动沙丘4万hm2。为了遏制科尔沁沙地的沙化进程,从根本上改变科尔沁沙地的生态环境,国家先后在该地区启动了三北防护林建设工程、治沙工程、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等,并取得了显著成绩。沙化现象基本得到了遏制,沙区生态环境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但是,随着近些年来持续干旱的气候条件,再加上人为的滥垦、滥牧有所抬头,使得本区域生态环境又呈现逐步恶化的态势。逐年干旱的气候使得原来适宜的造林树种,如:杨树出现大面积枯梢和死亡现象。即使在沙地造林比较成功的柠条等,也由于经济效益较差和病虫害较重而难以大面积推广。

蒙古黄榆( Ulmus macrocarpa var.mongolica)属落叶乔木,高达10 m,胸径30 m。树冠扁球形。树皮灰黑色,小枝常有两条规则的木栓翅,叶倒卵形或椭圆形,有重锯齿,质地粗厚,革质,有短硬毛。翅果大。根系发达,萌蘖性强,寿命长。叶色在深秋变为红褐色,是北方秋色叶树种之一。其适应性很强,具有耐寒、耐干旱、耐瘠薄,抗病虫能力强,可抗污染,榆叶表面粗糙,滞尘能力强。

蒙古黄榆更是干旱地区沙丘岗地上特有树种,它的推广对快速治理和恢复科尔沁沙地植被,进一步促进林业生态建设的可持续发展都有着重要的作用。但现在存在蒙古黄榆在沙地上栽植难、不易成活、造林成活率低的现象,造成蒙古黄榆应用推广受到限制。针对这一现象,对蒙古黄榆在沙地上的繁殖和栽培技术进行了研究,现将研究成果报告如下:

1 蒙古黄榆分布

蒙古黄榆是我国珍稀树种,属国家一级保护植物。国外其分布在朝鲜和俄罗斯境内,在国内分布在东北、华北、西北地区。我们实地踏查了黑龙江的大兴安岭和小兴安岭地区;吉林省通榆境内的向海自然保护区;内蒙古的科右中旗。吉林省通榆县境内向海自然保护区是我国最大的以蒙古黄榆为主的天然次生林,面积大( 16 000 hm2)、密度大(郁闭度0.4~0.6)、长势好(最高14 m,胸径35 cm),树龄80 a左右。树种组成有白榆(家榆)、春榆等落叶阔叶乔木,灌木有柽柳、山杏、胡枝子等。在林下生长的有麻黄、防风、黄蒿、甘草、地丁等莎草科、禾本科、豆科、菊科等植物。形成半荒漠地区典型的沙丘蒙古黄榆和白榆为主体的天然次生林。

2 繁殖技术

2.1嫁接繁殖

蒙古黄榆可采用袋接、劈接、插皮接或带木质部芽接等方法进行无性繁殖。袋接法简单易行适合沙地繁殖。

2.1.1砧木培育每年的5月下旬采集当地白榆种子,5月末或6月初进行播种。可采用大垅或床播,也可采用单行或双行。最后保持株距20 cm。播种后每月灌水1~2次,除草1~2次,随时除去主干上的竞争枝。待培育1~2年后(地径在0.8 cm以上)可进行嫁接。

2.1.2采穗来源入冬以后( 12月-4月),采集蒙古黄榆1~2年生枝条放入窖内保存。

2.1.3嫁接时间及方法因沙地上干旱多风少雨,嫁接时间不能太早,太早接穗没愈合时容易被风吹干;不能太晚,太晚地表温度过高,不利于嫁接成活。

在4月末进行比较合适。

袋接法:接穗长5 cm左右,粗0.2~0.3 cm,留1~2个芽。在芽的上方0.5 cm处截断,随接随截,接穗要求两刀削成。大约在穗长1/3处下刀,削成长1~1.5 cm长的平滑斜面,在其相反一面再削一刀,接穗准备好以后,扒开砧木根部泥土,露出根茎黄色部分,用剪子将砧木剪成斜断面,根桩高出地面2~3 cm,用左手捏开砧木剪口皮层,使皮层与木质部分离成袋状,右手将接穗插入皮层与木质部之间,用两手各搓一把湿土,堆挤到接口处,使之与接口紧密接触,再在四周及上面盖上细土,培土高度应高出接穗1 cm为宜。嫁接后1周开始愈合,10~15 d萌芽展叶。当新芽长到20 cm时,要及时除萌。其他管理与白榆育苗相同。

2.2有性繁殖

2.2.1采种蒙古黄榆也以种子进行繁殖,在天然次生林中存在分蘖繁殖。

蒙古黄榆是先花后叶,雌雄同株,花期是4—5月,果为翅果,果实成熟在5月下旬或6月上旬。种子的生理成熟与形态成熟基本一致,翅果呈黄色就为形态成熟期。采早翅果水分大,营养不足,秕子多,发芽率低,苗木质量差;采晚大部分种子被风刮散,不易采收。采集方法为人工振落,承接收集,或成熟散落地面收集。种子处理要经过通风晾晒。经常翻动种子。

2.2.2育苗地选择及整地育苗地应选择交通方便、便于管理、土层深厚、土壤肥沃、水源充足、排水良好的沙壤土或壤土。机械或人工整地,一般深翻20~30cm,达到疏松表层,土壤细碎。

2.2.3播种蒙古黄榆种子不需要处理,随采随播。蒙古黄榆种子当年播种出芽率达到90%以上,但隔年再播种出芽率为0,因此,蒙古黄榆种子不能隔年使用。

宜撒播,撒播前灌水,待水全部渗入土壤后,将种子均匀撒于垄面。随播种随覆土,覆土可在1cm ~1.5cm间,轻轻镇压,压紧后灌透水。播种量以每667 m2播种3~4 kg为宜。

2.2.4间苗蒙古黄榆幼苗展开2~4个真叶时,进行间苗。间苗应掌握间弱留状,间密补稀的原则。

间苗在灌水和雨后,地面湿润不黏时进行,间病苗、弱苗,留壮苗。间苗和补苗同时进行,间苗后及时灌水,以免留下土壤空隙,影响幼苗成活和生长。间苗间距10 cm为最佳距离,苗木生长量大,并且出苗率最高。

作者简介:闫宏( 1968-),女,吉林白城人,大学,高级工程师,现从事森林病虫害防治检疫工作.

收稿日期:2015-06-26

文章编号:1005-5215( 2015)09-0119-02

中图分类号:S792.19

文献标识码:Adoi:10.13601/j.issn.1005-5215.2015.09.048

猜你喜欢

繁殖技术嫁接
大叶黄杨嫩枝扦插繁殖技术
不同砧木对油亮型黄瓜品种生长、品质和产量的影响
不同西瓜嫁接砧木的筛选与研究
日本五针松的嫁接育苗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