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14-2015年度中国电子商务法律报告》发布滴滴专车等上榜《年度十大电商典型法律案例》

2015-04-16莫岱青

计算机与网络 2015年12期
关键词:专车滴滴律师

《2014-2015年度中国电子商务法律报告》发布滴滴专车等上榜《年度十大电商典型法律案例》

6月23日,中国“互联网+产业”智库——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发布了《2014-2015年度中国电子商务法律报告》,报告总结了2014-2015年度电子商务领域的法律现状,客观全面地剖析了电商领域存在的法律问题。

该报告是国内唯一权威的电商法律报告,已连续第三次发布,由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主任曹磊研究员审定,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吴旭华律师、董毅智律师、麻策律师、曲延兴律师、赵占领律师共同研究撰写而成。

报告根据中国电子商务法律求助服务平台常年监测的案例统计分析而成,研究范围包括B2B、网络购物、O2O、物流快递、移动电子商务、微商,乃至电商互联网金融等电子商务各细分领域,对出现的典型事件进行分析解读,并对年度立法进行聚焦。

报告发布了“年度十大电子商务领域典型法律案例”:滴滴提供专车服务行政处罚案、阿里巴巴侵犯知识产权案、当当网网购进口巧克力无中文说明诉讼获赔7万元案、美团与大众点评互诉图片侵权案、阿里巴巴起诉自媒体人葛甲恶意诋毁案、浙江省第一起利用微信平台售假入刑案、“滴滴打车”和“滴滴”的商标诉讼战、易到用车举报滴滴快的合并涉嫌违规及行业垄断案、天搜科技股份假借论坛营销兜售APP涉嫌欺诈败诉案、网站称操作失误拒兑现美团“零元餐”惹官司。

“滴滴提供专车服务行政处罚案”作为“互联网专车第一案”,引起记者的额外关注。对于此案例,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北京盈科(杭州)律师事务所吴旭华律师认为,电子商务进入传统行业势不可挡,法律应与时俱进。关于专车的合法性问题,似乎成了这一电商模式发展面临的最大问题。电子商务以强势的方式介入传统行业,传统行业既得利益者奋起反抗,法律服务应当与时俱进,更加专业化服务。

而“浙江省第一起利用微信平台售假入刑案”因主角是进来发展迅速但模式备受争议的微商引起记者的关注。从2013年5月起,何某开始通过两个微信号,在朋友圈发布各大名牌包包手表和高档化妆品的信息,之后被用户举报售假。微商何某以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一年,缓刑二年,并被处罚金人民币6万元。

对此,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辽宁亚太律师事务所董毅智律师认为:根据法律规定,销售明知是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销售金额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销售金额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消费者如果遇到假货、遇到违规销售等相关问题,可以依据《民法通则》、《合同法》等相关法律来维权。

此外,记者注意到“当当网网购进口巧克力无中文说明诉讼获赔7万元案”因涉及食品安全问题也入选了十大案例。对于此案件,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山东同济律师事务所曲延兴律师认为:原告在当当网上购买了东邮贸易有限公司的一批进口巧克力,由于这些进口巧克力包装上没有一个中文标签或说明,表明它没有经过海关审核,没有获得卫生证书,不符合我国《食品安全法》的规定,应当属于不合格食品,根据《食品安全法》第九十六条规定:生产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或者销售明知是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消费者除要求赔偿损失外,还可以向生产者或者销售者要求支付价款十倍的赔偿金。

据悉,2014年成为中国电子商务立法“元年”,中国电子商务立法的“时间表”也已经确定,针对网络交易、信息保护、物流快递、网络支付、跨境电商、食品安全、互联网金融的一系列的电商行业相关法律法规也陆续出台,为电子商务行业的健康发展保驾护航。为此,报告梳理了2014-2015年期间的电商行业相关法律法规,为广大电商从业者和消费者树立法律意识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莫岱青)

猜你喜欢

专车滴滴律师
“滴滴”上的叮咛
“新婚姻法”说道多 听听律师怎么说
滴滴断臂求生?
“建设律师队伍”:1950年代的律师重塑
“厉害了,我的国”之滴滴打车
我遇到的最好律师
在温哥华坐“老年人专车”
杨传堂:专车模式值得借鉴
在给专车服务正名之前最好找到Uber和出租车的平衡点
滴滴Uber 大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