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分析中国生态园林的发展前景

2015-04-16

建材与装饰 2015年39期
关键词:园林艺术生态园林园林

袁 龙

(重庆市和玉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重庆 永川 402160)

分析中国生态园林的发展前景

袁龙

(重庆市和玉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重庆永川402160)

生态园林是国家生态建设工程的具体体现,呈现出广阔的前景。中国的绿地园林系统建设以“山水城市”的思想为指导,逐渐形成完善的建设体系。本文通过对我国园林的发展现状的介绍,分析了生态园林的发展前景,提出了生态园林建设的发展思路。

生态园林;发展前景;分析

现今的生态园林正处在转型阶段,随着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生态园林建设与经济增长的矛盾日益突出。为了促进生态园林的发展,需要挖掘园林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危机,通过对具体问题的解决,实现中国园林向本土文化的回归。本文对中国园林的发展现状进行讨论,分析其根源,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以期促进我国当前生态园林的发展。

1 生态园林的发展现状

生态园林在中国已有5000多年的发展过程,最早的生态园林建设始于商周。在后来的发展过程中,园林艺术为世界园林史写下了辉煌的部分,同时也推动了西方园林建设的发展。18世纪中叶的英国园林中,可以清晰地看到中国园林艺术中的环形路线的布局方法,或者利用散点式布局实现与游客视角的转换。19世纪中叶以后,中国的旧社会体制瓦解,生态园林的发展举步维艰。虽然在近100年来中国的园林建设有了较快的发展,但依然无法拉近与西方国家的差距,这主要是由于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和我国生态园林没有创新导致的,因此为了发展生态园林,就必须重视本土园林的特点,结合传统园林文化的特征和现代生活需求,促进生态园林建设的可持续发展[1]。

到2010年底,我国的绿化面积得到较大的提升,绿化面积已达40.8%。在党和国家的正确领导下,明确了生态园林在城市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国家代表性生态园林城市不断涌现,同时我国的生态园林建设也面临着新的问题。①受西方园林艺术的影响,我国的生态园林设计理念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但同时与发达国家的园林建设相比依然存在较大的差距。传统园林难以发展,本土园林设计师迷失了方向,西方园林艺术的涌入,大搜之国内园林设计理念缺乏文化内涵,不能展现本土特色,多数园林景观千篇一律。②我国现代园林行业的发展较晚,在建设理念上存在一定的不足,与国外存在一定的差距,以美国为例,在进行园林建设的过程中充分考虑人民的生活质量,此时我国以建设量为主要目标,不能保证生态园林给人们带来利益。

2 生态园林的发展前景

2.1生态园林更具系统性和发展性

未来的生态园林建设将体现系统性和发展性,重视整体与部分、整体与环境之间的相互联系,通过对地理位置的考察,实现环境的最佳处理。当代生态园林的研究对象逐渐扩大,园林设计者把众多的知识体系糅合起来,充分考虑园林要素的内在联系,关注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对生态园林建设的制约和影响,更加注重整体性和协调性,实现最优化建设,提升环境、经济、社会的综合效益。

当代的生态园林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在生态园林的构建过程中,必定会遇到多种问题,加上人与社会的发展和转变,园林的形式也在不断转变,生态园林始终以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为主要目标,园林发展始终与社会生活保持同步,园林设计师通过对社会生活的预测就可对园林的发展进行预测,以此为设计思路,例如未来生活方式的转变、健康水平的提高等都会影响生态园林的发展[2]。

2.2生态园林体现出植物造景的特色

未来的生态园林将表现出明显的植物造景特色,在生态园林的发展过程中,最早对现有的林地进行利用,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生活圈逐渐扩大,农业取得发展的同时,大量的林地被开垦,人们逐渐远离原有的林地,当人们掌握种植技术和建筑技术后,逐渐开始人工园林的建造,这一阶段一生态园林的视觉景观为主要特征。纵观历史的发展,生态园林由原有的自然景观向人工景观过渡,人与自然的关系也经历了较大的转变,从原始的协调关系逐渐向利用、改造过渡。

随着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城市化建设必定会成为现代化建设的主导,人们利用和改造自然的本领将逐渐增强,城市生态系统逐渐以城市居民的需求为主体。城市化进度的加快,给自然界带来了深刻的影响,破坏了生物的生存条件,人们在满足自身发展需求的同时,对自然界的自身调节带来了影响,高楼大厦将城市居民与大自然分离开,环境遭受破坏的同时,产生明显的热岛效应,环境日益恶化,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城市空间的生态失调,环境质量直接下降,人们的生活质量受到严重的影响,为了解决经济建设与环境恶化的矛盾,人们必须发户籍主观能动性,保证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重要的捷径就是加快园林绿化建设,利用植物造景[3]。

在植物造景的过程中,将体现人工美和自然美的主旨,通过对园林建筑物数量的控制,最大化利用植物造景,净化空气,现代生态园林将逐渐向优美舒适的方向过渡。

2.3生态园林更加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

中国古代的生态园林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然而中国古典园林艺术已不能与现代社会相适应,必须在原有设计的方法上不断创新。古典园林以建筑为中心,现代生态园林以植物为中心。古典园林艺术追求含蓄美,以意境为设计核心,但艺术产物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园林风景的本质是景物和空间,现代生态园林将更加重视人类的行为,重视人与自然的协调。

未来的生态园林在继承古典园林艺术的基础上,将融入时代元素,最大限度地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更加重视人与环境的协调关系。绿地面积缺乏、环境污染严重是现代城市发展过程中的公害,在当代生态园林的建设过程中,充分认识到这一问题,通过大量的植物资源去保护环境,人们对生态园林的要求更加接近自然的本质,更加渴望空间物质和精神层面的双重享受。在生态园林的建设过程中,将体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4]。

3 生态园林未来的发展思路

3.1立足本土,展现地域文化特色

立足本土是一个较为广泛的概念,主张遵循人们的日常生活,在社会的发展过程中不断找寻本土文化的特色。根据自身的发展需求,立足于本土文化,在生态园林建设过程中,逐渐体现把握本土文化特色,在西安地域文化景观。

3.2博采众长,提升园林文化内涵

在新时代的生态园林建设过程中,需要用于借鉴古典园林艺术的优点。同时,西方园林艺术也值得我们学习,西方园林艺术有着千百年的发展历史,是西方文化的重要结晶,它拥有独特的科学性和实用性。值得注意的是,对西方生态园林的学习,是一项严禁且复杂的工作:①要对西方文化、历史、地理环境等有详细的了解,因为这些都是促进生态园林发展的重要因素,从根本上认识到这些因素与园林发展的关系,结合中国的地理的环境和气候条件进行合适创新。②将不同的因素与中国本土因素相比,找出不同点和相同点,找出适合中国生态园林发展的优势,与本土文化相结合,体现园林文化的真正内涵。

3.3继往开来,加快生态园林建设

科技的进步源于思想的转变,生态园林亦是如此。在生态园林的建设过程中,只有不断转变思想,结合时代背景实现思想的现代化。在时间和意识上,传统和现代都是一个连续体,为了促进生态园林的发展,必须深入理解园林的传统性和现代性,以便在园林设计中把握真正的内涵,构建和谐的生态园林[5]。

3.4放眼未来,研究园林发展趋势

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进入全新的历史时期,科学发展观的贯彻落实、节约型社会的建设是关系民族经济兴衰的关键。通过对城市化、工业化发展模式的分析,人们更加重视资源节约型社会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设,促进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生态园林的建设,目的在于改善现有的环境状况,加快城市生态系统的优化,通过保持物种的多样化提高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在城市建设的发展过程中,坚持构建符合时代发展的生态园林,以环境调节为主要目的,以城市居民的生活需求为主要依据,保证人们呼吸新鲜的空气,享受生态园林带来的利益。

中国的生态园林为了走向世界,必须对园林的发展史和生态园林的发展趋势有详细的了解。现代生态园林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注重场地特点和时空效果,注重地域文化特色的体现,强调简约和个性化设计。中国的生态园林建设要想取得进步,必然要实现创新,而创新必须要结合未来生态园林的发展趋势和发展特色,因此对园林发展趋势的进一步研究是促进生态园林发展的重中之重。

4 结束语

本文在回顾中国园林发展历程的基础上,分析了中国生态园林的发展趋势,提出了生态园林未来的发展思路。总之,中国的生态园林规划不仅仅是停留在对发展趋势的探讨上的,必须结合时代特色,重视生态园林的作用,加强生态园林建设,促进社会与环境的共同发展。

[1]车佳.基于景观生态学的城市开敞空间景观规划研究[J].东南大学,2010,18(4):145.

[2]李雷鹏.榆树(Ulmuspumila Linn.)城市绿化中的应用现状及发展前景的综合评价[J].东北林业大学,2012,14(1):58.

[3]周源.中国生态园林的发展前景[J].新疆农业大学,2010,17(3):214.

[4]蔡彤.城市建设与生态园林发展[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2,25(3):125.

[5]武丽琼.园林应用研究[J].华南农业大学,2009,54(21):258.

TU986

A

1673-0038(2015)39-0119-02

2015-9-7

袁龙(1974-),男,园林工程师,大学专科,主要从事园林景观工程工作。

猜你喜欢

园林艺术生态园林园林
清代园林初探
得造天物 皇家园林艺术
古代园林里的“美人”
和千年园林的今世之约
雪中园林的七个片段
微探生态园林景观设计中的植物配置
生态园林设计中的植物配置探究
现代园林艺术·微物志·定制与体验
浅议生态园林和城市环境保护
中国古典园林艺术精神对当代园林设计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