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常见猪病流行概况与防控

2015-04-16乔书玲

今日畜牧兽医 2015年2期
关键词:种猪毒株日龄

乔书玲

(新乐市农业畜牧局,河北新乐050700)

最近几年河北省常见猪病情况主要有以下几种:猪瘟、伪狂犬、猪口蹄疫、病毒性腹泻、副猪嗜血杆菌、圆环病毒、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蓝耳病)。下面笔者就这几种猪病的流行特点与防控浅谈以下自己的体会:

1 伪狂犬病

1.1 流行情况

2005年~2011年初,伪狂犬流行趋于下降趋势;

2011年底~2012年初,大面积暴发,症状典型损失惨重;

2013年至今,发病率仍然较高,保育和育肥猪发病相对较多,尤其是在中小型猪场较为突出。

1.2 临床症状

1.2.1 新生仔猪体温41℃以上,顽固性腹泻,呕吐,呼吸道,神经症状,唾液增多,共济失调。

1.2.2 保育和育肥表现发热,精神沉郁,呼吸道症状,诱发其他多病原混合感染。

1.2.3 种猪出现流产,死胎和弱仔,1~2 天内出现呕吐,腹泻及神经症状,大部分最终死亡。

1.3 病理变化

肝脏黄白色点状坏死灶,扁桃体脓性坏死,脑膜血管扩张,充血,水肿,肺间质增生。

目前省内检测有少数场为阴性,多数为阳性存在伪狂犬毒株变异。

1.4 流行原因分析

1.4.1 毒力返强,变异,新毒株与鄂A 毒株最近。

1.4.2 免疫程序存在问题

1.4.3 生产管理存在漏洞

1.5 防控建议

1.5.1 强化免疫,稳定生产,补入阴性,定期检测,综合防控,逐步净化。

1.5.2 科学免疫(参考)

种猪:普防4 次/年(高效价)。

仔猪:1~3日龄滴鼻,30~60日龄,70~90日龄分别肌注。

后备:配种前免疫2 次。

疫苗:建议全场用单一毒株HaYtha-61,HB-98 株。

引种:引入健康合格的后备种猪(逐头检查)。

检测评价:对种猪,60日龄,120日龄猪群按季度抽检。

2 病毒性腹泻

2.1 流行情况

2009年以前:季节性,区域性,阶段性,大小猪一过性,相对好控制,小猪死亡率较高。

2010年底至今:毒株变异,全国性母大猪一过性,仔猪死亡率非常高,持续时间长,反复发病,损失惨重

2.2 临床症状

呕吐,水样稀便,消瘦,脱水,腥臭,出生7 天以内仔猪死亡率达100%,母猪表现为无奶或少奶。

日本政府10日下午举行会议确定钓鱼岛“国有化”方针,在危害中日关系大局的错误道路上一意孤行,把钓鱼岛问题带到了危机边缘。

2.3 防控措施

防止传入,切断传播,推迟感染,科学免疫,加强护理,系统防控。

2.3.1 生物安全措施是关键,切断场与场,栋与栋,栏与栏之间的传播,推迟发病日龄,拉猪车辆消毒,慎重引种。

2.3.2 用药和管理:补水止泻,防止酸中毒,控制继发感染减少应激,加强保温。

2.3.3 穿心莲+庆大+鱼腥草口服,卵黄抗体,鸡新城疫苗。

3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蓝耳病)

3.1 临床症状

种猪以厌食,高热,怀孕后期发生流产,死胎和木乃伊胎,仔猪以呼吸系统症状为特征,感染后耳朵发蓝,发绀,故又称为“蓝耳病”,抗体检测值以2.5 为判断发病标准。2014年,PRRS 仍以散发为主,但临床症状会比较复杂,特别是使用高致病弱毒苗的场,应区分是野毒株还是疫苗毒感染,还应该关注毒株变异的情况。

3.2 病理解剖

主要病变为间质性肺炎或大叶性肺炎,肺水肿,充血,肠系膜淋巴结水肿出血。

3.3 防控措施

生物安全是关键,饲养管理是基础,活疫苗免疫慎用,控制继发感染(牧乐星,替米考星,多西环素+抗病毒中药+多维)。

4 猪瘟

4.1 流行情况

目前由于疫苗免疫的常规化和系统化,临床症状与病理解剖表现趋于非典型性;而近几年猪瘟病毒呈现出的持续性感染,及其引起的种猪繁殖障碍,仔猪先天带毒和免疫失败等问题已成为当前猪瘟预防控制中的主要问题。

4.2 临床症状

4.2.2 慢性型:体温时高时低,便秘,腹泻或交替出现,病猪消瘦,贫血,腹部,后肢皮肤有坏死痂形成。

4.2.3 种猪持续带毒,引起繁殖障碍,产死胎和弱仔,弱仔易出现皮下和腹股沟淋巴出血,部分新生仔猪全身浮肿,水肿和八字腿。

4.3 病理变化

全身皮肤,浆膜,黏膜和内脏器官有不同程度的出血,肾脏点状出血点,喉头黏膜及扁桃体出血,膀胱黏膜有散在出血点,脾脏边缘梗死,成黑色小紫块,全身淋巴结肿胀,出血,外观呈紫黑色,切面呈红白相间的大理石样,胃肠黏膜呈卡他性炎症,大肠的回盲瓣处形成纽扣状。

4.4 防控措施

4.4.1 降低饲养密度,提供良好的饲养环境

4.4.2 提高饲料营养水平,防止发霉变质

4.4.3 提高猪群的整体健康水平,减少应激

4.4.4 规范消毒,全进全出,切断疫病传播途径

4.4.5 加强疫苗免疫接种,规范防疫程序

种猪:普防3 次/年。

后备种猪:配种前免疫(健康合格)。

仔猪:首免20~40日龄,两免50~80日龄,三免120~150日龄。

5 口蹄疫

5.1 流行特点

5.1.1 冬春多发,夏季散发,规模化猪场季节规律性不明显,每年春节前后会有一次暴发流行过程。

5.1.2 2011年至今,种猪和哺乳仔猪发病较少,保育和育肥猪发病症状缓和。

5.2 流行毒株

古典中国型:新猪毒-2,周口毒(ozk/93);东南亚型:my98 株(GD/BY/2010,o/XJ/10-11);中东-南亚型:(ME_SA);泛亚型:2013年,广东茂明出现A 型的报道,不过现阶段流行的还以O型为主。

5.3 临床病理诊断

5.3.1 发病猪体温升高40℃~41℃,跛行,常不能负重站立,喜卧。

5.3.2 以口,蹄部出现水泡为特征;蹄冠,蹄叉蹄踵发红,形成水疱和溃烂,有继发感染时蹄壳可能脱落,鼻盘,口腔,齿龈,舌,乳房也可见到水泡和烂斑。

5.3.3 仔猪因心肌炎和肠炎快速死亡。

5.3.4 病情严重的死猪,解剖可见心肌切面有红白相间的条纹状变性坏死灶,如同虎皮状斑纹,称虎斑心。

5.4 防控措施

5.4.1 使用增强机体抵抗力的药物。

5.4.2 加强疫苗的免疫接种,选用高效苗以O 型为主。

种猪:4 次/年或跟胎免疫。

仔猪:45~60日龄,70~85日龄,120~135日龄。

后备:配种前免疫1~2 次。

6 猪圆环病毒病

6.1 疾病简介

由猪圆环病毒(PCV)引起的一种猪的新发传染病;圆环病毒有两个血清;PCV1.PCV2;PCV2对猪有致病性,感染后可引起猪的繁殖障碍,新生仔猪的先天性震颤,断奶仔猪的多系统衰竭综合征,育肥猪的皮炎肾病综合征。

6.2 临床诊断

6.2.1 断奶仔猪的多系统衰竭综合征:生长缓慢,消瘦,皮肤和可视黏膜苍白,持续性呼吸困难,体表和内脏淋巴结水肿,部分出现贫血,黄疸。

6.2.2 皮炎肾病综合征:后肢,会阴部,脊背部皮肤形成不规则的红色到紫色的病变,后期形成大的斑块结水肿,部分出现贫血,黄疸。

6.2.3 种猪繁殖障碍:妊娠后期流产和死胎,心脏变形,心机松软,心耳呈白色胶冻状,心室扩张,心尖变圆,有时可见胎儿明显的心肌肥大。

6.3 病理变化

体表和内脏淋巴结明显肿大;肺脏萎陷呈灰红色至暗红色炎性病灶,俗称“橡皮肺”;肝脏肿大,变形,胆囊膨满,肾脏变形,呈淡灰色,有白斑,肾皮质有出血点。

6.4 防控措施

6.4.1 采用中药制剂定期保健,如有感染饮水治疗(电解多维+圆蓝病毒康+牧乐星)控制继发感染。

6.4.2 免疫接种

种猪:普防3 次/年或产前70~90 天各免疫一次。

仔猪:14 天免疫。

7 副猪嗜血杆菌病

7.1 疾病简介

由副猪嗜血杆菌引起猪的一种以多发性浆膜炎,脑膜炎,胸膜炎,腹膜炎和关节炎为主要病变的细菌性传染病。各年龄段猪只均可感染发病,其中以产房后期和5~8 周断奶仔猪感染最为严重。该菌群目前分为15 个血清型,不同区域流行的血清型有差异,我国流行的主要为4,5,12,13 和14 型,近年广泛流行多成继发感染和混合感染,危害十分严重。

7.2 诊断要点

7.2.1 临床表现:发热40℃~41.5℃,反应迟钝,厌食,呼吸困难,关节肿胀,疼痛跛行,共济失调,逐渐消瘦。被毛出糙,皮肤发红或苍白,可视黏膜发绀。

7.2.2 剖检变化:全身淋巴结肿大,切面呈灰白色,腹膜心包膜及胸膜等浆膜面可见浆液性和化脓性纤维蛋白渗出物,胸腔和心包内有大量淡黄色积液,有时可见绒毛心等典型症状。

7.2.3 鉴别诊断:应与猪的支原体多发性浆膜炎和关节炎及能引起败血性感染的链球菌,放线杆菌等区别。

7.3 加强管理

7.3.1 采用全进全出的饲养模式减少转栏和混群的次数,降低应激导致猪群抵抗力下降而发病的机会。

7.3.2 做好猪瘟、圆环病毒和蓝耳病毒、伪狂犬病毒的免疫抑制性疾病的免疫接种,提高机体免疫力。

7.3.3 降低饲养密度,提供良好的空气和适宜的温度。

7.3.4 选用敏感抗生素药物预防和治疗:头孢喹汚、蒽诺沙星、氟苯尼考、替米考星配合清热药物如板蓝根等。

7.3.5 选用流行于我国猪群的优势血清型代表菌株(含4 型和5 型疫苗株)安全无副作用,可以交叉保护1、4、5、12、13、14 等六种血清型副猪摄血杆菌病。

7.4 免疫程序

后备母猪产前8~9 周首免间隔3 周加强免疫一次;经产母猪产前4~5 周免疫一次;仔猪14日龄首免,间隔3 周加强免疫一次;种公猪每半年免疫一次。

猜你喜欢

种猪毒株日龄
2022年中国种猪信息网全年计划
法国发现新冠新变异毒株IHU
部分地区种猪跌破2000元/头
天邦股份种猪事业部
2020年种猪进口或创历史新高
不同初配日龄对二元杂种母猪繁殖成绩的影响
26日龄肉鸡腹胀后死亡怎么办
不同去势日龄对保育猪生长性能的影响
广西鸭圆环病毒流行毒株遗传变异分析
蛋鸡合理投料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