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能本管理研究述评

2015-04-15孙国荣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15年3期
关键词:人本运作内涵

孙国荣

(安徽经济管理学院 经济管理系,安徽 合肥230031)

伴随着知识经济和信息经济的兴起与发展,人们更加关注知识、智力、技能、实践等因素在组织管理中的地位与作用,特别是由知识、智力、技能、实践转化而成的能力越来越成为企业一种新的生产要素。在此背景下,不仅很多企业在实践中研究和实施能本管理思想,而且理论界尤其是我国的一些学者,从20世纪开始就对能本管理的内涵、理念、运作机制等一系列基本理论进行大量的研究工作,并取得了许多有益的研究成果。本文通过文献检索,共收集到200余篇有关文献,其中专著9部,论文193篇。代表性的专著有:韩庆祥的《能力本位》、《能力化世纪》及戚鲁撰写的《人力资源能本管理与能力建设》。仔细研读4部专著、50余篇论文,现将这些文献进行梳理,综述成文。

一、关于能本管理思想缘起研究

“能本管理”的提出决非偶然,它源于知识经济的产生。知识经济时代,人们更加重视能力给组织带来的效益和效率的提高。现代管理学之父彼得·德鲁克在《巨变时代的管理》中指出:“知识经济的到来,影响个人、组织和国家获取用知识的能力将成为关键性的竞争因素,有助于个人争取到事业发展机会,有助于组织提高绩效,甚至可能关系到组织的存亡,并有利于行业和国家[1]。由此,我们可以清楚地认识到知识不仅是个体、组织的核心竞争要素,而且还是人们和组织绩效的重要源泉。当今社会是一个知识社会,人们不仅要获取知识、技能和实践,而且还要将其转化成能力,只有这样,才能使个体得到成长和提升,组织得到发展和壮大,并在竞争中有一种优势地位。因此,广大研究者均认为能本管理是知识经济时代的产物,国内学界也充分认识到了这一点,而且对此均持认同态度。

党的十八大提出,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作用。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和世界经济一体化发展进程的加速,企业之间的竞争,不仅是物质资源和科学技术的竞争,更是一种能力的竞争,尤其是企业家的能力。201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更加注重发挥企业家才能。所有这些,都充分说明了以知识、信息和技术为载体的人的能力管理的重要性,因此能本管理思想也随之而产生。

二、关于能本管理理念提出研究

(一)国外关于能本管理理念的研究

国外至今虽然尚未明确系统地提出能本管理思想,但是对能力的研究理论较多,比较早地对能力方面的研究是对组织的能力的研究。1925年英国经济学家阿尔弗雷德·马歇尔在“企业内在成长论”中,深刻地阐述了企业内部之间的差异性是由于能力的不同而形成的,而能力是源于知识和技能产生的。随后1959年,潘罗斯在《企业增长理论》中,又指出推动企业发展的车轮是管理能力的增长,管理能力的增长是来自于知识的增加,而知识的增加是因为生产性资源使用进而推动生产性服务的产物。受潘罗斯的启发,1972年经济学家理查德森,第一个提出“企业能力”的概念,他认为企业活动的基础是企业能力。而戴维·沃尔里奇等从组织的自身优势和竞争的角度,指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能力对企业的重要作用,并强调一个组织要想保持持久的竞争力和优势地位,就必须对组织的能力进行研究和重新界定,以便维持和调整个人的能力。他认为在新经济时代,组织能力应该概括为软性能力和硬性能力两个方面,软性能力则是指组织能力,硬性能力是指技术能力,而在这两种能力中,组织能力是更难获取或模仿[2]。

从以上的研究中,我们不难看出,国外较多的理论研究者主要是对组织能力并用经济学的视角进行研究,而对拥有知识、智慧、技能、实践的个人特有的能力的研究却不多见,最早的研究应该是政治经济学创始人家亚当·斯密,1776年他在其著名的代表作《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研究》中,阐述了经济进步和经济福利增长的基本源泉是由于工人技能的增强而带来的,并指出一国全体居民所有后天获得的能力是资本的重要组成部分[3]。其次是美国经济学家,197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西奥多·舒尔茨,在1960年美国经济协会的年会上发表了关于“人力资本投资”的著名演说,指出人力资本是体现在劳动者身上的以劳动者的数量和质量表示的资本。劳动者的知识、技术水平、劳动技能的高低不同,决定了人力资本对经济的生产性作用的不同,结果使国民收入增长的程度也不同[4]。

以亚当·斯密和西奥多·舒尔茨为代表的经济学家们,已经意识到人的能力可以带来价值和财富的增加,也看出了能力对于企业管理的重要性。但如何从管理的角度围绕人的能力的发现、使用、开发、培训和提升方面加以计划、组织、激励等,实现以人的能力为核心和根本并给组织增加效益和提高组织效率问题,并没有作出深入、系统的进一步研究,因而国外能本管理思想在理论上也没有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

(二)国内对能本管理理念的研究

我国关于能力问题和能本管理思想在学界和实践中都有所触及,但研究的学者并不多。最有价值的研究是中央党校韩庆祥教授和戚鲁。1999年韩庆祥[5]在《能力本位》一书中,从哲学的视角对“人本”和“物本”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能本”的理念。戚鲁[6]在《人力资源能本管理与能力建设》一书中,对能本管理时代必然性、能本管理的概念、内在机制及其原理进行了系列研究,并指出了能本管理理念与人本管理理念之间的内在联系和能本管理对实践的指导意义。

2000年江泽民主席在亚太经合组织第八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上,从国家发展战略的高度,提出应该重视人力资源管理中人的能力开发、培育和建设,这是国家首脑首次正式提出“人力资源能力建设”问题。

由此可见,虽然我国专门对能本管理思想研究成果不多,但已经得到了理论界和人们的重视。

三、关于能本管理内涵研究

(一)能力内涵的研究

我们知道能本管理思想的核心是以能力为本位的。因此,在研究能本管理内涵时,首先要对“能力”的定义进行了解和界定。现代汉语词典从名词意义上对能力进行了释义:“能力是指能胜任某项任务的主观条件”[7]。而我国理论界的很多学者也从不同的角度对能力的内涵进行了定义,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是徐承彦、曾冲和韩庆样、戚鲁。

徐承彦、曾冲认为,能力的内涵应该是多元的,他们将能力的内涵界定为德能、体能、技能、智能和潜能五个方面,并对其每一方面进行了一一描述。我们认为徐、曾两人对能力内涵的揭示和概括是较全面的,他们不仅将人的体质、智力、技能作为能力的内涵,而且还将人的品德和潜能作为能力内涵加以揭示,这充分说明了人的能力不仅有先天具有,而且也有后天的培训和开发,特别有价值的是他们把人的道德品性作为能力的首要内涵。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当今的中国社会,新一届政府提出国家治理能力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深刻内涵,依法治国和依德治国的社会意义。

韩庆样、戚鲁他们则从能力结构的角度,对“能力”进行了描述:能力是由知识、智力、技能、实践及创新五个方面构成的,并由知识到智力、再到技能、最后到实践及创新能力,呈现为由认识能力到改造能力,由低层次到高层次的发展过程[8]34。韩庆样、戚鲁他们运用系统管理思想对能力的内涵进行了提示,并将能力的层次结构和逻辑顺序作为本质内涵,表明了能力的内部结构是相互关联、相互作用而且具有递进关系。

无论他们从什么角度来对能力的内涵进行界定,都包含了人的智力、体力和潜力这些要素。

(二)能本管理含义的研究

目前,对“能本管理”的定义,学术界广泛引用的是韩庆祥和戚鲁、徐承彦的观点,他们对“能本管理”的定义最具权威性和代表性,但他们对其定义的表述是不同的。韩庆祥[9]把“能本管理”定义为“以人的能力管理为核心内容的人本管理”。戚鲁、徐承彦把“能本管理”定义为“以能力为本的管理”[10]。韩庆祥也有过同样的表述,但从未把两个表述合并。虽然定义表述不同,但都包含四个方面内容:(1)二者都将能力作为管理的第一对象;(2)都把人的能力看作是管理的中心和根本的出发点;(3)体现了能力作为管理价值目标的最终意义;(4)提出了充分发挥和提高人的能力将作为激励的主要方式的新理念。

上述对能本管理含义的两种不同界定,都存在一些片面性。“以能力为本的管理”,是从能本管理的管理理念及其管理价值目标方面的一种内涵界定。而“以人的能力管理为核心内容的人本管理”,是对能本管理的管理内容和运作机制方面的一种描述。另外,“是……的人本管理”的表述,是为了说明能本管理源于人本管理又高于人本管理,这一点实际上就蕴含在“以能力为本”的表述中,因此两种表述有部分重叠。“以人的能力管理为核心内容”突出的是管理内容,而没有突出其运作机制,如果表述为“以人的能力发现、使用、开发为核心的管理”,就把管理内容和运作机制都突出地概括进去了。对于一个崭新的管理理论的内涵的揭示,其定义应该把管理理念、管理的价值目标、管理内容和运作机制都应全部概括进去。本人在韩庆祥和戚鲁定义的基础上,将“能本管理”定义为:能本管理是以人的能力为根本并对其人的能力进行发现、使用、开发、培训和提升等一系列活动所进行的管理。

四、关于能本管理运作机制研究

关于能本管理的运作机制,学术界代表性的观点有三种。第一种观点认为能本管理有三大机制,以戚鲁、徐承彦和赵光辉为代表;第二种观点将能本管理的运作机制概括为五大机制,以韩庆祥为代表;第三种观点将运作机制分为四大机制,以熊云飚为代表。

戚鲁、徐承彦和赵光辉他们认为能本管理的运作机制分为能力发现机制、能力使用机制和能力开发机制。赵光辉还对这三大机制进行了详细阐述,他指出能力发现机制包括设定明确的组织发展目标、建立适合组织需要的人的能力素质模型、用“赛马”机制发现人力资源能力;能力使用机制包括优化能力系统、实现“能级匹配”、激发能力实现;能力开发机制必须服从组织需要、重在挖掘潜能、保证绩效优异者获得优先发展[11]。韩庆祥则从组织操作实质出发,提出能本管理的运作机制是“各尽其能”。并提出根据我国的现状,在组织中最需要建立 “能级制”,具体有重视能力、测评能力、配置与使用能力、开发能力、核算能力五个方面共同构成,而且在这一能力体系中,其思想基础机制是重视能力,然后才能对能力加以测评、使用、开发和核算等[8]35。也就是韩庆祥教授将能本管理的运作机制划分为五大机制。而熊云飚却将能本管理运作机制分为四大机制,除戚鲁、赵光辉的三大机制外,还应该增加“能力激励机制”。他认为,必须设计一套能力管理激励系统,通过薪酬评价组织成员的工作绩效,促进组织成员工作数量和质量的提高,使“能者得其职”、“能者得其酬”;使组织成员乐于创新[12]。

我们认为,戚鲁、徐承彦和赵光辉的三大机制的分法最具概括性,也被学术界大多数人接受和引用。而韩庆祥提出的“重视能力”只是整个运作机制的思想基础,不能算作一个运作机制;测评能力和核算能力机制完全可以归纳为能力发现机制;配置能力本身就包含在使用能力范围之内,两者有重叠,可直接概括为能力使用机制,因此,韩庆祥的五大运作机制实际上也可概括为能力发现、能力使用、能力开发三大机制。再者熊云飚提出的“能力激励机制”,从其内容上来看,“通过薪酬评价组织成员的工作绩效”,其实就是能力发现机制中的一种激励的手段和措施;而“促进组织成员工作数量和质量的提高,以及使能者得其职、能者得其酬”,实际上就是能力使用的一种有效形式;“使组织成员乐于创新”,实际上包含在能力开发之中。因此“能力激励机制”也已经包含在三大机制之内,没必要单独列为一个能力运作机制。综上所述,能本管理的运作机制最准确全面的概括应该是能力发现、能力使用、能力开发三大机制。

五、关于能本管理与人本管理关系研究

物本管理阶段和人本管理阶段是学术界广为重视两个阶段,但人们普遍认为人本管理要高于物本管理。对于能本管理与人本管理的关系问题,国内学界持有两种观点。

第一种观点,认为能本管理等同于人本管理,是人本管理不同的发展阶段。持有这一观点的主要以韩庆祥、戚鲁为代表。他们在研究能本管理与人本管理关系时,认为能本管理内含在人本管理之中,是人本管理发展的新阶段,因为以人为本管理的最终目标就是以人的能力为中心,从而得出能本管理是人本管理发展的高级阶段。第二种观点,他们不赞成韩庆祥、戚鲁等人的说法,认为能本管理同人本管理是两种不同的管理模式,主要以章凯为代表。认为能本管理和人本管理是两种不同的管理理论,他们之间不能相互替代。他从人本管理的实质入手,分析了人本管理的深刻内涵和能本管理存在的局限性,并指出能本管理和人本管理在目标和本质上是有差异性的[13]。

以上两种观点,都有一定的价值。本人认为能本管理不同于“以事为中心“的物本管理,也不同于“以人为本”的人本主义传统管理模式,因为 “以人为本”的管理理论,是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最终目标和价值实现,强调人的全面发展观。而能本管理是在深刻认识人在社会经济活动中的作用的基础上,突出人的知识、智慧、创新、实践在管理中的主体地位,突出对人的能力进行发现、使用、开发和培训所进行的计划、组织、激励和控制等。当然能本管理作为一门独立的管理理论,在实施中也有一些问题。根据能力的名词涵义,能力是同活动和任务相联系的,有时活动和任务不同,效益和效率也会不同。这样就使得由个人能力所创造出来的价值或效益,有时难以度量和测评,这使得能本管理思想在理论界没有得到广泛的研究,实践中也没有被有效的实施。

[1]Peter.Drucke.Managing in a Time of Great Change[M].New York:Harvard Business Review Press,2009.

[2]Dave Ulrich.Human Resource Champions(1 edition)[M].New York:Harvard Business Review Press,1996.

[3]Adam Smith.The Wealth of Nations[M].New York:The Modern Library,1937.

[4]Theodore W.Schultz.Human Capital Investment and Urban Competitiveness[EB/OL].http://wiki.mbalib.com/wiki,2013-12-16.

[5]韩庆样.能力化世纪[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0:283-286.

[6]戚鲁.人力资源能本管理与能力建设[M].北京:人民出版社出版,2003:179-183.

[7]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K].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990.

[8]韩庆样,戚鲁.能本管理——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新思路[J].唯实,2000(1):34-35.

[9]毛卫平,韩庆祥.管理哲学[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3:115-124.

[10]戚鲁,徐承彦.能本管理:理论框架与实践探索[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02(2):4.

[11]赵光辉.能本管理的三大机制和六大原理[J].北京石油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6):46-50.

[12]熊云飚.能本管理——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新思路[J].云南民族学院学报,2002,(2):36.

[13]章凯.人本管理一个需要澄消的理念[J].中外企业文化,2000(10):24-25.

猜你喜欢

人本运作内涵
活出精致内涵
理解本质,丰富内涵
挖掘习题的内涵
人本计算
从《朗读者》大热看纸媒读书版的运作
谈人本理念在新闻采写中的体现
要准确理解“终身追责”的丰富内涵
对古琴音乐审美的人本思考
古希腊神话中的人本意识
党春雄:我看“政府主导与专业运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