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水污染的治理对策

2015-04-13吴锐

吉林农业·下半月 2015年3期
关键词:水污染治理对策农村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农村经济发展水平也随之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得到很大改善。但在农村城镇化进程当中,由于农村生活污水、畜牧养殖有机废水的无序排放,加之农业面源污染的不断加重,导致农村水源污染已经成为制约现代农业发展及影响农村居民身体健康的一大问题。本文从农村水污染的原因入手,分析了治理农村水污染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农村;水污染;原因;治理对策

中图分类号: X523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j.cnki.jlny.2015.06.054

近年来,我国农村水资源染污已经成为政府和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一大问题。农村水污染不仅造成粮食减产,也给农村地区居民的饮用水安全和身体健康造成威胁。为此,加大农村水污染治理和水环境保护工作的力度极为重要。

1 农村水污染的成因

1.1 化肥、农药等农资所造成的污染

一个时期来,种植业生产中有机肥的使用大幅度减少,而化学肥料用量快速增长,且普遍存在施用不科学的现象。虽然近年来国家大力推广测土配方施肥和有机肥施用,但仍然没有从整体上缓解化肥使用量的增长。同时,为了节省劳动力、提高病虫草害的防治效果,化学农药的使用量也不断上升,且农药废弃物处理不当。目前,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化肥和农药使用量最大的国家。这些化肥、农药的过量施用,加之耕作质量差、药肥利用率低,导致大量化学成分因渗透、地表径流等途径进入水体,对地表水和地下水造成污染。

此外,农用地膜因膜下滴灌、干旱地区覆膜种植技术的推广等因素,用量也不断上升,加之回收利用困难,导致大量残余化学品及分解产物进入水体,严重影响了水质。

1.2 农村生活污水与生活垃圾造成的污染

农村生活污水是指居民生活过程中厕所排放污水,洗浴、洗衣服和厨房污水等。长期以来,农村生活污水始终处于粗放型排放的状态。因为农村生活污水分布分散,排放随机性强,且单个农户所产生的污水量较小,不宜集中处理。生活污水往往随便在院落、沟渠、河道倾倒,而生活污水中含有较高的氮磷物质和大量细菌、寄生虫卵,对农村水资源造成一定污染。而随着城镇化建设的推进,部分农村呈集中居住的趋势,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的产生量加大,如不进行无害化处理,必将加大对水资源的污染。

1.3 企业染污物造成的污染

为了发展农村经济,国家有关部门加大了对乡镇企业的政策扶持,也加强了对工商资本发展农村产业的支持。农村乡镇企业得到了快速发展。但同时,由于监管不当等原因,企业污染物排放却成为农村水污染的一个重要源头。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废渣等未经处理就直接排入水体,造成了水资源的污染和农田质量的下降。

1.4 畜牧养殖对水资源的污染

随着城乡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肉蛋禽奶的消费需求也快速增加,促进了广大农村地区畜牧养殖业的快速发展,也使畜禽养殖向规模化发展。但是,在规模化养殖过程中,畜禽粪便和废水排放问题越来越严重。养殖场往往把未经任何处理的粪便直接排放,严重污染当地的河流和水库。而养殖产生的废水更是直接排入河流,造成水体中有机物污染严重,细菌总量超标,从而造成养殖场附近的空气、水质恶化。

1.5 环境保护意识薄弱

农村居民对水资源污染的认识程度低,对生活污水、生活垃圾、畜禽粪便和废水等对水体的污染认识不清。传统的生活习惯也导致了对上述污染源的随意处理性。此外,农村居民对水环境保护等法律法规了解不够,环保意识淡薄,也是加重农村水污染的因素之一。

2 农村水污染的治理对策

广大农村地区的实际情况千差万别,因此,要结合当地实际,探索因地制宜的农村水污染治理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加强农村基层环保体系建设。各级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要统一思想,充分认识到农村水污染的严峻形势,建立农村水污染治理体系,并把治理效果纳入到考核体系。同时,加大力度建立健全农村基层环保机构,确保人员到位、资金到位、技术到位、宣传到位,为农村水污染建立坚实的组织和人员保障。由省、市、县等财政部门设立农村水污染治理资金,优化投资机制,鼓励和引导各界社会资金进入农村水污染治理工作。

二是加强企业污染源治理。科学安排企业布局,避免在河流、饮用水源等附近建设污染企业。要加大乡镇企业污染物的无害化处理,严格环境保护评价制度,对造成严重污染、治理不善的企业予以关停处理。严格企业落户审批,防止新的污染源产生。

三是加强畜牧养殖业原规范化管理。推广无公害养殖技术,建立三级排污池等治污技术;鼓励养殖场建立沼气生产设施,使粪便、污水等化害为宝,提高畜禽养殖的良性循环;大力开展有机肥加工,在有条件的地方推动集粪便收集、加工、生产、销售一体化的有机肥生产体系,减少对水资源的污染。

四是抓好农业面源污染防治。通过各种措施,指导农民科学合理地使用农药和化肥。推广应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禁止使用甲铵磷、甲基1605等高毒高残留农药;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鼓励农民多使用生物有机肥、有机肥等,减少化学残留物进入水体;及时有效处理农资废弃物,如农药瓶、化肥袋、残存地膜等。

五是加强环保教育宣传。开展多种形式的农村环境保护宣传教育,提高农村居民的环保意识,改善生态环境,发展农业农村的高效、生态化生产。

3 结语

综上所述,农村水污染已经成为一个不可回避的重要课题。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深化认识,加强领导,广泛开展宣传教育和综合治理,为农业农村经济稳定、快速、绿色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石璐.浅析农村河流污染及其控制措施[J].资源节约与环保,2014,(07).

作者简介:吴锐,本科学历,吉林省环境科学研究院,工程师,研究方向:环境保护。endprint

猜你喜欢

水污染治理对策农村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对会计假账问题的初步探析
农村水污染治理的政府责任
实验室水质分析质量评价方法分析
赞农村“五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