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玉米施肥效果影响因素分析

2015-04-13范晓丽

吉林农业·下半月 2015年3期
关键词:影响因素玉米

摘要:为了提高玉米施肥效果,本文从水分、温度、光照、气候、酸碱性、品种及养分的互作效应等方面分析了玉米施肥效果的影响因素,旨在为玉米合理施肥提供参考。

关键词:玉米;施肥效果;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 S513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j.cnki.jlny.2015.06.050

玉米的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不仅受养分因子的影响,也受土壤、水分、温度、微生物、作物品种及栽培技术等综合因子的影响[1]。这些综合的生态条件,一方面直接影响着作物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另一方面通过影响施肥的效果间接影响着作物的质量和产量。只有在综合生态条件适宜,保证作物正常生长和健壮发育的前提下,才能充分发挥施肥的最大增产作用。为了充分发挥肥料的增产作用和提高肥料的增产效益,本文分析了玉米影响施肥效果的因素,旨在为玉米施肥提供理论依据。

1水分、温度与施肥效果

1.1 水分对施肥效果的影响

水分是作物正常生长发育所必须的,土壤水分状态决定着作物的吸肥量和吸收养分的能力。一般情况下,施肥效果随土壤含水量的提高而增加。当土壤含水量不足时,直接抑制了作物的正常生长发育和生理活动,干物质产量减少,肥料的利用率降低,因而施肥难以发挥应有的增产效果。随着土壤水分状况的改善,作物生理活动的加强和体内物质运输状况的好转,养分吸收能力提高,干物质产量增多,长势增强,从而大大提高了施肥的增产效果。但是,如果土壤含水量过多,通气不良,则影响根系对养分的吸收,从而降低施肥效果。一般来说,根系吸收土壤养分都有一个适宜的养分浓度。所以,施肥量少时土壤含水量应该较低,而施肥量高时,土壤含水量应较高,以保持土壤养分在根系吸收的适宜浓度范围。因此,生产中大量施肥时要充分发挥施肥的增产效应,应注意配合必要的灌水措施,调节土壤含水量。

1.2 温度对施肥效果的影响

玉米的生长、发育及产量形成都有其适宜的温度,在适温下作物生长健壮。温度过高或过低,可使作物生理活动失调或紊乱。温度一方面直接影响着养分在土壤中的扩散速度及作物对养分的吸收和运输。另一方面通过影响作物生育而间接作用于养分的吸收和利用。如温度影响作物的呼吸,而呼吸又关系到作物主动吸收营养所需的能量供给。所以,在施肥时要注意季节、环境温度的变化。

2 光照及气候条件对施肥效果的影响

作物生长依赖的物质基础,一方面来自根系吸收的矿质营养,另一方面来自叶片光合作用制造的碳水化合物,这两方面的物质来源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根系吸收的无机营养也和叶片制造的有机营养在体内通过物质转化等代谢过程,进一步形成多数生长需要的各种物质。所以,在多数正常生育的情况下,根系营养吸收与叶部光合作用的营养合成间有一定的比例关系。

作物在较强的光照下利用光合作用,制造出丰富的碳水化合物,供根系生长需要,从而促进了根系对矿质养分的吸收,在光照不足的情况下,光合作用水平低,从而也限制了根对矿质的吸收。另一方面,光又是植物生长和形态建成的必需条件。在充足的光照下,植物生长发育健壮,器官及组织间生长协调,枝叶繁茂,根系发达,根系吸收能力强,施肥可得到理想的效果。而光照不足时,植株徒长,器官形态不健全,根系不发达,吸收能力和运输转化能力差,施肥效果不佳。所以,在施肥时,还要注意光照条件对作物生育及养分吸收能力的影响。

3 土壤肥力、土壤pH值与施肥效果关系

施肥效果与土壤肥力、土壤酸度、土壤理化性质、土壤结构等因素密切相关。一般来说,高肥力土壤施肥的增产效果往往不显著。而低肥力土壤中养分亏缺严重,少量的肥料便能产生较大的增产效果[2]。

土壤酸度对作物施肥效果也有很大影响,因为不同种类作物的生长要求不同的土壤酸度。每种作物对土壤酸度的适应能力是有限的。在不适宜的土壤pH下,pH成为限制作物生育和产量的主要因子,而缺肥相对处于次要位置,这样施肥就发挥不了应有的肥效。只有首先调整好土壤酸度后,施肥才能收到好的效果。

4 栽培技术、品种与施肥效果关系

施肥效果也与各项栽培技术有关,如播种、种植密度、中耕、培土、追肥等都与肥效的发挥有关。作物产量的提高,不是某单一因素独立作用的简单累加,而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3]。

玉米品种与施肥效果也有密切关系。早熟玉米、晚熟玉米不同品种对磷、钾肥反应有较大差异,且早熟玉米增产大于晚熟玉米。熟期不同的玉米品种对氮、磷肥的反应也有很大差别。总的趋势是早熟品种大于中、晚熟品种。但由于生育期的差异,晚熟品种生育期长,干物质积累多,不施肥条件下的生物产量、籽粒产量均高于早、中熟品种。因此,生育期短的早熟品种更须通过施肥提高产量水平。

5 养分间的互作效应

一是正互作效应。如果对作物同时施用两种养分,其增产效果大于单独施用一种养分的增产效应之和,那么这两种养分间就存在正互作效应。正互作效应在生产商具有积极的意义,可以时有限的肥料发挥出更大的增产潜力;二是无互作效应。如果对作物同时施用两种养分,其增产效应等于单独施用一种养分的增产效应之和,那么这两种养分之间无互作效应,各种养分独立地起作用;三是负互作效应。如果对作物同时施用两种养分,其增产效应小于单独施用一种养分的增产效应之和,那么这两种养分之间存在互作效应,在施肥中应注意避免养分间的负互作效应。

参考文献

[1] 何萍,徐新朋,仇少君,等. 我国北方玉米施肥产量效应和经济效益分析[J].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14,(06):1387-1394.

[2] 阿布都热依木·阿西木,阿依努尔·玉素甫,哈力克子·吾甫尔.浅谈玉米施肥存在的问题及科学施肥技术[J].农业与技术,2014(11):158.

[3] 王帅.达川区檀木镇玉米施肥存在的问题和对策[J].

农技服务,2014(07):116+118.

作者简介:范晓丽,大专学历,灯塔市农经局;灯塔市古城街道办事处农科站,农艺师,研究方向:农业技术推广。endprint

猜你喜欢

影响因素玉米
收玉米啦!
玉米适当晚收好处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