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曹妃甸工业区原土绿化植物生长状况初步研究

2015-04-13刘海东王哲陈海涛尹东洁

吉林农业·下半月 2015年3期
关键词:曹妃甸盐碱地玫瑰

刘海东 王哲 陈海涛 尹东洁

摘要:本文通过对曹妃甸工业区原土绿化植物生长状况进行调查、实地试验研究,结果显示:黄蕦、盐蕦、柽柳、野花组合等植物等够在原土进行正常生长,可作为生物改良植物的首选,应用于曹妃甸工业区的原土绿化中。

关键词:曹妃甸;盐碱地;原土绿化;玫瑰;黄蕦

基金项目:河北省科技厅自筹经费项目“唐山地区盐碱地植物引种、驯化及应用”,项目编号“10227137”

中图分类号: S156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j.cnki.jlny.2015.06.022

唐山地处环渤海湾中心地带,北依燕山,南临渤海,在沿海各县,90%以上的土壤含盐量在0.4‰以上,加之地下水位高、水的矿化度高,栽植绿化植物成活率低。本文通过几种植物在曹妃甸工业区原土绿化的生长状况研究,筛选出具有一定景观效果的园林植物品种,以期为盐碱地区城市的生态绿化和景观建设提供更多的植物材料,丰富植物种类,也为唐山盐碱地区耐盐碱树种的全面选择提供有力的理论依据。

1 研究地区自然概况

唐山曹妃甸地处唐山东南沿海,属东部季风暖温带半湿润地区,大陆性季风特征明显,极端最高气温36.3℃,极端最低气温-20.9℃,多年平均气温11.4℃,多年平均降水量554.9毫米,蒸发量1800~2000米。地下水位11.5米,地下1.8米以上均为咸水层,年平均相对湿度66%,7月份相对湿度较高,为79%,11月份相对湿度最低为60%。

曹妃甸工业园区是在海域人工吹沙造地形成的陆域,从地表到地下70~120米深受海水浸泡,由于地表裸露,水分蒸发量大于降水量,全盐含量均接近或超过海水,土壤容重小,通透性强,漏水漏肥。

土壤为海底吹沙造地,盐碱程度20%以上,pH8.5~9.3。1/3的土壤为粒状沙土,1/3的土壤为泥状粘土,1/3的土壤为沙泥混合土,土壤瘠薄。土壤容重2.45克/立方厘米,土壤孔隙度11.90%,土壤渗透系数1.3×106~1.5×105厘米/秒。

2 研究材料与方法

2.1 研究材料

黄蕦(毒蕦)、柽柳、芦苇、矢羽芒、金光菊、金鸡菊、大花秋葵、玫瑰。

2.2 研究方法

苗高:用钢卷尺测量,株高生长量为2012年6月1日和9月15日2次测量的差值。

生物量:取生长正常中等的苗木,用天平称根、茎和叶的鲜重,在80℃恒温干燥箱中烘干24小时后称其干重。

存活率:截止到2012年9月15日,各种植物苗子的存活数与开始调查时苗子总数的比值。

3 结果与分析

经室外调查,对比苗木栽植时的苗木规格,得出调查植物品种的生长量情况,结果(见表1)。生长指标测定时间为6月1日和9月15日2次,数值分别为2次测定结果的差值。

3.1 原土绿化中苗木高生长调查

苗高能够很好的反映苗子的生长量。根据调查(见表1),在曹妃甸工业区绿化应用的几种植物,苗高生长量较明显,柽柳和玫瑰的株高生长量分别为40.41厘米和36.68厘米,两者差别较大;黄蕦、金光菊、金鸡菊和大花秋葵的株高增长量均在14厘米以上,从高生长来看,各植物的生长量均较好,引进的植物玫瑰、金鸡菊、矢羽芒和大花秋葵与盐生植物黄蕦、柽柳和芦苇之间差别不大,说明其能够适应曹妃甸原土绿化,而金光菊较差,但也能正常生长并且开花。

3.2 原土绿化中各植物生长量调查

植物在生长过程中对盐胁迫非常敏感,因此生物量变化可以作为评估盐胁迫程度和植物抗盐能力的可靠指标(Levitt,1980;Larcher,1997)。植物在盐胁迫下降低生长,一般认为是生理干旱,这是土壤中高浓度的盐降低了土壤水势的结果(武维华,2010)。还有两种解释(MunnS,1993):一是盐胁迫降低了植物的光合速率,减少同化率与能量的供给;二是盐胁迫影响某些特定的酶或代谢过程。原土绿化中各植物生长量状况(见表1)。由表可知,柽柳和玫瑰两个树种之间,在0.05水平上差异不显著,分别是24.56克和24.65克,结合高生长量,说明玫瑰在粗度生长比柽柳高,表现出较强的适应能力。黄蕦与金光菊、金鸡菊和大花秋葵相比较高,表现出极强的抗盐碱能力,在0.05水平上方差分析差异显著,多重比较差异显著。芦苇和矢羽芒相比差别不大,在0.05水平上差异不显著。

3.3 原土绿化中各植物苗木存活率调查

本实验的苗木全部在曹妃甸的原土上进行绿化,乡土盐生植物黄蕦、柽柳和芦苇的存活率均为100%,其他植物的存活率也都在90%以上,玫瑰的保存率达到98%,均表现出较强的耐盐碱能力。与乡土盐生植物相比差别不大,说明乡土盐生植物和引进的玫瑰、矢羽芒、金光菊、大花秋葵和金鸡菊都能作为曹妃甸原土绿化的首选植物,为其园林绿化提供可靠的数据。

4 结论与讨论

实践证明,利用生物改良,合理开发利用盐碱地资源是个行之有效的方法。曹妃甸工业园区属典型的盐碱土,它的建设把绿化放到首位,因此选择适应能力强的植物,以黄蕦、毒蕦、柽柳和野花组合的生物改良为首选,通过以上植物在各条主要道路的绿化,改良土壤状况。目前,通往曹妃甸新城道路两旁应用黄蕦和毒蕦绿化,一号路柽柳绿化,二号路、首钢北路、唐曹连接线、迎宾大道、经八路等道路应用野花组合绿化。因此,本研究对引进耐盐性植物为本地区的绿化提供技术支持,丰富绿化资源,为园林绿化植物的选择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

参考文献

[1] 马书燕,郭淑英,等.浅析黄蕦等在曹妃甸工业区的原土绿化技术[J].北方园艺,2012,(03):99-100.

[2] 毛建华,刘太祥.曹妃甸填海造地新陆地的土壤及其改良与绿化[J].天津农业科学,2010,(2).

作者简介:刘海东,硕士,唐山市大学城开发建设有限公司,工程师,研究方向:园林绿化。endprint

猜你喜欢

曹妃甸盐碱地玫瑰
没跪 玫瑰
玫瑰飘香
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曹妃甸自贸区分行
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曹妃甸分行
张巍婷 盐碱地上拓出“常丰”路
盐碱地枸杞提质增效关键技术
三种土壤改良剂对盐碱地冬枣园的影响
崛起的曹妃甸
曹妃甸,打造循环经济典范——访唐山市曹妃甸区区委书记陈学军
盐碱地变良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