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特超高产玉米种植技术

2015-04-13程稼秋

吉林农业·下半月 2015年3期
关键词:种植技术玉米

摘要:我国是世界第一农业大国,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来源。我国农作物种植中玉米作为重要的经济作物,其用途广泛,种植范围也比较广,是许多农民的重要经济来源。掌握玉米特超高产的种植技术是提高土地产能和减少不必要损失的重要前提。本文通过对玉米种植技术的研究,结合实际探讨了特超高产种植技术的应用与推广。

关键词:特超高产;玉米;种植技术

中图分类号:S513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j.cnki.jlny.2015.06.007

“民以食为天”,自古农业就是人们关注的话题,农业对于人们温饱问题的重要性更是不言而喻。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然而由于我国人口多,人均占地面积是世界上最少的国家。因此,要想在有限的土地上创造出较高的价值,就需要运用超高产种植技术进行农作物的种植。超高产玉米种植技术指的是通过“两垄空一垄”,“一垄三行”或者“一垄双行”的种植技术来提高产量,同时应用高效环保的植物养分促进生长,从而达到高产量的技术。本文主要探究特超高产玉米的种植特点和关键种植技术。

1 特超高产玉米的种植特点

1.1 合理密植,发挥边行优势

采用“两垄空一垄”、“一垄双行”“一垄三行”的种植方式,保持原来的垄宽尺寸,实行小轮耕种的种植方式,这种种植方式可以保证边行的良好通风性,以及足够的光照效果,从而保证植物光合作用。同时,轮耕可以增加土壤中腐烂根茬释放的有机物含量,改善土壤结构,提高作物的抗旱、透气以及保水保肥的功能,有利于土壤的改良和玉米增产。另外,适当增加单位面积的植株数量,提高耕地的利用率,可以有效增加产量。将播种密度提高到每亩6000~7000株之间,并及时进行间苗和定苗,保证实收株数不低于5500株。

1.2 生长温度与日照特点要求

玉米生长环境要求为较为温和的气候,一般需要在25℃~30℃的温度中才能保证玉米种子正常发芽,而在18℃以上的环境中,玉米才能较为快速的生长,在26℃的温度中才能保证开花与结果期的正常授粉,温度不能过高或者过低,否则会造成玉米籽粒不饱满的情况。另外,玉米是日照作物,其种植过程中要保证充足的日照时间,才能保证玉米的正常产量。

1.3 土壤构成要求

玉米在生长过程中对于缺乏矿物质或者矿物质不够完善的土壤,要通过施加肥料的方式来促进玉米生长。一般情况下,每亩的土壤要控制1000公斤左右的玉米产量,则需要硫酸钾13公斤,磷酸钙31公斤、硝铵50公斤以及尿素33公斤,另外还有一些氮、钾等重要矿物元素,适合玉米种植的酸碱度为6.5~7.0。

2 特超高产玉米种植的关键技术

2.1 选种与种子处理

在超高产玉米种子选择上,必须严格按照专家推荐的种子品种,满足株型紧凑、耐密植的要求,并且能达到每亩5000株的密度,不出现倒伏、空秆和秃尖等情况,单穗粒能达到200克以上的重量。在进行种子处理时,首先要选择大小基本一致的籽粒,不能有破碎和发霉的籽粒,浸泡种子8个小时之后晾干,用含有甲基乙硫磷40%和立克秀2%的液体与种子按照500∶1的比例浸泡,这样可以起到防治粗缩病、苗枯病以及地下害虫侵害的作用。其中主要技术为晒种、挑种、拌种以及凉种。晒种的目的是激活种子的活性,杀灭病虫害,保证苗齐和苗壮;挑种是为了保证种子的饱满和无残,从而保证出苗率,低于85%的出苗率的种子是不能用的;拌种需要采用正规企业生产的拌种剂,严格按照技术要求进行;凉种是为保证种子抗旱、抗病以及防寒防虫等作用,是将拌好的种子放置于阴凉处待播。

2.2 耕作技术及要求

在播种之前要翻整土地并进行细耕,播种期间要保证土地松软度和土壤厚度,在玉米生长过程中也需要及时整理土地,保证土地的疏松度和平整度。根据当地的具体环境,选择适当的时节进行播种,如果当年的气温平均偏高,则可以适当将播种时间推迟,但是如果当年的平均气温偏低,则需要提前播种时间。点播亩用量为3~4公斤种子,并施用每亩5公斤的复合肥,保持3厘米的厚度,然后顶浆起垄,将底肥和所浇水通过起垄埋在垄内,最后及时镇压,进行适时播种。

2.3 科学的田间管理与施肥

根据玉米在不同生长时期的具体情况,要进行科学合理的田间管理,对处于苗期、花粒期以及孕穗期的玉米,要及时做到追肥、灌水、间苗、除草以及病虫害防治等工作。在玉米生长发育阶段,需要将氮、磷、钾等元素按照科学合理的搭配进行施肥,并定期合理的进行增施不同类别的化肥。另外,玉米对于水分的需求相对较大,特别是大喇叭口期尤其需要补充水分,以避免“卡脖旱”的状况。灌浆期也要及时保证充足的水分,避免旱情。在玉米生长阶段,根据当地生长情况科学选择除草剂和生长促控剂,并针对不同的病虫害进行科学防治,例如通过戊唑醇溶剂处理黑穗病,采用赤眼蜂防治玉米螟等。

根据以上特超高产玉米种植技术,推算出吉林250万公顷的玉米种植面积,可以从每公顷1.2万公斤增收为1.8万公斤,也就是仅仅一个吉林省就可以增收1500万吨玉米,如果全国推广该项技术,那么我国将由现在的玉米进口国转变为玉米出口大国,不仅增加了农民收入,而且可以有效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张国英,刘洁.玉米种植促高产的技术措施探究[J].农民致富之友,2014, (16):12-13.

[2] 王丽伟.玉米种植高产施肥技术要点[J].新农村(黑龙江),2013, (10):20-21.

作者简介:程稼秋,本科学历,公主岭市双龙镇农业站,农艺师,研究方向:农技推广。endprint

猜你喜欢

种植技术玉米
收玉米啦!
玉米适当晚收好处多
玉米高产种植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