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营口市2010-2014年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2015-04-13张迎春

海南医学 2015年17期
关键词:营口市特征分析流行病学

赵 宏,张迎春

(1.营口市卫生学校预防科,辽宁 营口 115000;2.营口市中心医院,辽宁 营口 115000)

·调查研究·

营口市2010-2014年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赵 宏1,张迎春2

(1.营口市卫生学校预防科,辽宁 营口 115000;2.营口市中心医院,辽宁 营口 115000)

目的 分析营口市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流行病学特征,为有效预防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统计分析2010-2014年营口市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结果2010-2014年营口市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在3、5、9月份发生最多,其次在1、4、6、11、12月份,2、10月份发生最少;在区域方面,发生率最高为乡镇小学,达39.42%;其次为县小学、市小学和乡镇中学,分别为13.46%、11.06%、10.90%;幼托机构、县中学、市中学、普通高校、中专技校发生率较低,仅分别为6.57%、6.57%、3.69%、2.72%、2.72%。在疾病类型方面,发生率最高者为传染病,达94.87%,其中丙类传染病最为常见;其次为食物中毒,发生率为3.37%;流感样病例爆发发生率最低,仅为0.64%。结论营口市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高发时间为春秋季节,地点为乡镇小学,类型为丙类传染病。

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流行病学特征;调查

学校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的主要场所,学校人员密度大,卫生防病工作和制度不健全,免疫空白人群较多等因素是学校成为传染病高发场所的主要原因。目前,学校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尚未得到有效控制,患患者数急剧增加,已成为严重影响人们身心健康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之一,也是传染病防控工作的关键。本研究对2010-2014年营口市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进行了统计分析,调查分析了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流行病学特征,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对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管理信息系统》进行查阅,收集营口市学校2010-2014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

1.2 方法 调查所有突发事件,调查过程中运用流行病学。首先依据《国家突发公共卫生时间相关信息报告管理工作规范》确定突发公共卫生时间,然后依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性质、涉及范围等划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为4级,即Ⅰ级(特别重大)、Ⅱ级(重大)、Ⅲ级(较大)、Ⅳ级(一般),将Ⅳ级以下的归为相关信息。依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成因、性质等划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为重大传染病传播、重大食物中毒及职业中毒、群体性预防接种反应及药物反应、重大放射食物、自然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及其他对公共健康造成影响的事件[1-5]。

2 结果

2.1 营口市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时间分布 2010-2014年营口市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在3、5、9月份发生最多,其次在1、4、6、11、12月份,2、10月份发生最少,见图1。

图1 营口市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时间分布

2.2 营口市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区域分布 2010-2014年营口市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率最高为乡镇小学,达39.42%;其次为县小学、市小学和乡镇中学,分别为13.46%、11.06%、10.90%;幼托机构、县中学、市中学、普通高校、中专技校发生率较低,分别为6.57%、6.57%、3.69%、2.72%、2.72%,见表1。

表1 营口市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区域分布

2.3 营口市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主要类型 2010-2014年营口市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率最高者为传染病,达94.87%,其中丙类传染病最为常见;其次为食物中毒,发生率为3.37%;流感样病例爆发发生率最低,仅为0.64%,见表2。

表2 营口市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主要类型

3 讨 论

3.1 营口市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流行病学特征 本研究结果表明,2010-2014年营口市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在3、5、9月份发生最多;在区域方面,发生率最高为乡小学;在类型方面,发生率最高的为传染病,其中丙类传染病最为常见,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营口市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高发时间为春秋季节,地点为乡小学,类型为丙类传染病,我们应该给予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这些流行病学特征以充分的重视,然后在日常工作中积极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从而将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率降低到最低限度。

3.2 营口市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预防措施 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依法管理并完善预案。教育部门应该将完善本系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控预案制定出来,制定过程中严格依据当地实际情况,真正做到早预防、发现、报告及控制。(2)部门联合共同管理。卫生部门应该积极主动地进行技术指导,将防范措施提出来。教育部门应该在学校安全工作的内容中设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对卫生部门的工作进行积极的配合,使各项措施得到有效的贯彻落实。(3)对学校传染病防控制度进行严格落实,对学习体检工作进行积极有效的组织,对相关规定进行严格执行,加强预防接种,及时查漏补种,对《学校和托幼机构传染病疫情报告工作规范(试行)》进行认真的贯彻落实,对学校及幼托机构进行积极的指导,使其切实做好晨检等工作。(4)切实做好食品卫生安全监督管理工作。在相关要求的指导下认真督导检查所有学校、幼托机构食堂,将校园内及周边的小卖部、小吃店等认真清理掉,加强督导检查小饭桌及其从业人员的健康状况,将无证单位坚决取缔掉。认真监督检查学校对自备水源或二次供水的应用情况,从而使饮水的卫生安全得到切实有效的保证。(5)促进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能力的显著提升。卫生和教育行政部门共同组织培训,联合起来对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演练开展起来。(6)加强学校卫生宣传,促进整体防范意识的提升。学校和幼托机构应该在教学计划中纳入健康教育,采用多种形式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如课堂教育、张贴宣传材料等,对学生进行积极的教育,促进其卫生防病意识的显著增强和自我保护能力的不断提升[6-10]。

总之,营口市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高发时间为春秋季节,地点为乡镇小学,类型为丙类传染病,值得临床充分重视。

[1]陈 瑜.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机制的法律保障[D].烟台:烟台大学,2013.

[2]孙小娜,王效俊,朱伟寿.新疆2007-2010年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流行病学调查分析 [J].新疆医科大学学报,2014,9(10): 1385-1388,1392.

[3]张树武.鱼台县2009~2013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流行病学特征分析[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4,22(8):81-83.

[4]曹亚军,赵 鑫,刘继恒,等.宜昌市2006-2011年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流行特征分析[J].中国公共卫生管理,2013,11(1): 81-83.

[5]罗宏伟.周口市2004-2011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流行病学特征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2013,34(2):249-250.

[6]吴昊澄,林君芬,何 凡,等.浙江省2005-2012年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流行病学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2013,34(9):1114-1116.

[7]段红英,陈碧云,陈 长,等.2007-2012年湖南省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流行病学分析[J].华南预防医学,2013,39(4):40-43.

[8]朱 婷,张惠力.常州市新北区2006-2011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流行病学特征分析[J].医学动物防制,2013,29(9):955-957.

[9]丁胜非,陈碧云,段红英.湖南省2004~2005年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流行病学特征[J].实用预防医学,2006,13(3):654-655.

[10]董 珊.桂林市灵川县2002-2013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流行病学 特征分析[J].实用预防医学,2014,21(8):934-936.

R195

D

1003—6350(2015)17—2636—02

10.3969/j.issn.1003-6350.2015.17.0958

2015-01-12)

赵 宏。E-mail:Ykwxzh122418@sina.com

猜你喜欢

营口市特征分析流行病学
羊细菌性腹泻的流行病学、临床表现、诊断与防治措施
1822号台风“山竹”演变特征分析
穆夏艺术特征分析
鹅副黏病毒病的流行病学、临床表现、诊断及防控
猪李氏杆菌病的流行病学、临床表现、诊断与防治
营口市水库移民的管理问题研究
新型冠状病毒及其流行病学特征认识
营口市新农村电气化电网规划分析
营口市地方文献及其地域文化研究
海岸带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研究——以营口市区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