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临床流行病学分析

2015-04-13方碧梅

海南医学 2015年17期
关键词:初产妇流行病学产科

邓 莉,方碧梅

(琼海市人民医院产科,海南 琼海 571400)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临床流行病学分析

邓 莉,方碧梅

(琼海市人民医院产科,海南 琼海 571400)

目的 调查分析我院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临床流行病学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产科于2006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542例妊娠期高血压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其孕周、年龄、分娩方式等一般情况,采取χ2检验和方差分析评价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临床流行病学特点。结果七年来我院妊娠期高血压的总发病率为2.90%,且有逐年上升趋势(χ2=32.51,P<0.01);重度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的发病率亦有逐年上升的趋势(χ2=61.76,P<0.01);孕妇的发病孕周有逐年提前的趋势(F=19.08,P<0.01);初产妇构成比有逐年下降的趋势,经产妇构成比有逐年上升的趋势(χ2=12.89,P<0.01);分娩方式以剖宫产为主;规律产检孕妇比例有逐年上升趋势(χ2=117.72,P<0.01);乡村人口比例有逐年上升趋势,城市人口比例有逐年下降趋势(χ2=15.50,P<0.01)。结论我院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发病率逐年升高,发病趋于提前与加重,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产科;流行病学分析;妊娠期高血压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曾被命名为妊娠中毒症、晚期妊娠中毒症以及急性晚期妊娠中毒症等,于1982年全国妊娠高血压综合征防治科研协作组将本病命名为妊娠高血压综合征[1]。妊娠高血压疾病是产科的一种十分重要的并发症,是造成产妇死亡的最主要原因之一。据相关研究统计[2-3]可知,本病的死亡率极高,约为0.042‰,严重威胁着孕产妇与胎儿的生命安全。笔者回顾性分析我院产科近年来收治的542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的发病情况及其变化趋势,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产科于2006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542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人民卫生出版社《妇产科学(第八版)》的诊断标准将患者分为妊娠期高血压、轻度子痫前期与重度子痫前期三种。

1.2 方法 回顾性分析542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其孕周、年龄、分娩方式、是否规律产检、户籍等一般情况并进行分类总结。

1.3 统计学方法 本组数据资料均建立Excel2013数据库,并采取SPSS19.0的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采取χ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差异比较采取方差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发病情况 根据统计结果可知,从2006-2012年,我院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总发病率为2.90%,而且发病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重度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的发病率亦有逐年上升的趋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轻度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的发病率七年来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见表1。

表1 2006年-2012年我院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发病情况[例(%)]

2.2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的一般情况 据统计,2006年-2012年内孕妇的发病年龄集中在32~38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4.43±2.10)岁;孕妇的发病孕周区间在34~39周,平均孕周为(36.43±2.03)周,且孕妇的发病孕周有逐年提前的趋势(F=19.08,P<0.01);七年来初产妇构成比为75.3%,经产妇构成比为24.7%,且初产妇构成比有逐年下降的趋势,经产妇构成比有逐年上升的趋势(χ2=12.89,P<0.01);七年来阴道分娩比例为16.8%,剖宫产术分娩比例为66.1%,引产术比例为17.2%,分娩方式以剖宫产为主(χ2=117.72,P<0.01);七年来规律产检妇女的比例为72.7%,而且规律产检孕妇比例有逐年上升趋势(χ2=56.25,P<0.01);七年来孕妇乡村人口比例为72.7%,城市人口比例为77.1%,而且乡村人口比例有逐年上升趋势,城市人口比例有逐年下降趋势(χ2=15.50,P<0.01),见表2。

表2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的一般情况统计结果[例(%)]

3 讨 论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是一种十分常见的产科并发症。目前本病病因尚未明确,现代医学虽无法根据病因彻底预防本病的发生,但有关研究调查显示本病包含部分高危因素,若对其加以分析预防,亦可达到降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并发症的目的。目前公认[4-9]的高危因素有:初产妇、高龄孕妇(超过35岁)、慢性高血压、妊娠期糖尿病与多胎妊娠等。还有一些学者认为本病的发病与配偶、围产保健质量、营养状况、活动因素、肥胖、吸烟与孕妇的血管功能[10]等有关。

根据本次统计结果可知,2006-2012年我院产科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发病率逐年增高,妊娠期高血压及轻度子痫前期发病率未见增高趋势,重度子痫前期发病率逐年增高,说明本病的发病趋于加重的趋势,应引起更多的重视。调查发现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产妇的年龄主要集中在32~38岁的妇女,因此对于该年龄段的孕产妇应该得到更多的关注,密切排查其是否患有妊高征,从而达到早期发现、早期预防的目的。同时在研究中发现,孕妇患病的孕周有提前趋势,这与产前的健康宣教以及检查技术的革新有关。以往本病的患病主要以初产妇为主,现初产妇构成比逐渐下降,经产妇构成比逐年升高,在2012年经产妇构成比已达到三成以上,该研究发现需要引起医生们的重视。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产妇生产方式主要以剖宫产术为主,其次为引产术,阴道分娩最少,但引产术与阴道分娩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规律产检妇女的比例在逐年增高,在2012年更是达到了92.0%,说明人们对于产前检查的重视度在逐年升高,说明科普工作继续开展的必要性。同时,本病乡村人口比例在逐年升高,城市人口的比例在逐年下降,可能与进城务工的乡村人口逐年增多有关。

综上所述,我院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发病率逐年升高,发病趋于提前与加重,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1]肖 兵,高 岩,熊 庆.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流行病学研究进展[J].中国计划生育和妇产科,2010,2(1):66-69.

[2]梁 娟,王艳萍,朱 军,等.中国2000-2005年孕产妇死亡趋势分析[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9,30(3):257-260.

[3]谭 晶,秦 敏,朱丽萍.上海市2000-2007年孕产妇死亡情况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08,23(28):3954-3957.

[4]贺芝英.120例妊娠期高血压的危险因素分析[J].西南军医, 2010,12(2):218-219.

[5]舒铭铭,陈友国.妊娠期高血压危险因素的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J].浙江临床医学,2011,13(3):303-305.

[6]李树珍,李永强,相淑芳.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J].中国基层医药,2011,18(9):1192-1193.

[7]陈 忠,许建娟.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危险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11,26(30):4675-4677.

[8]陈妍华,孙绍贤,韩忠厚,等.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孕妇产后遗留高血压者的影响因素研究[J].中国妇幼保健,2010,25(33):4820.

[9]艾比拜·玉素甫,朱 筠,艾比白·艾力,等.乌鲁木齐市三家医院妊娠早期孕妇缺碘与甲状腺功能的流行病学调查[J].中华围产医学杂志,2011,14(12):748-750.

[10]Noori M,Donald AE,Angelakopoulou A,et al.Prospective study of placental angiogenic factors and maternal vascular function before and after preeclampsia and gestational hypertension[J].Circulation, 2010,122(5):478-487.

R714.24+6

B

1003—6350(2015)17—2602—02

10.3969/j.issn.1003-6350.2015.17.0943

2015-01-12)

方碧梅。E-mail:fangbimei2015@126.com

猜你喜欢

初产妇流行病学产科
羊细菌性腹泻的流行病学、临床表现、诊断与防治措施
无保护助产在促进初产妇自然分娩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助产师对初产妇分娩疼痛的认识分析
助产士主导镇痛分娩管理模式在产科中的应用效果
妊娠期连续细致化护理对高危妊娠初产妇不良情绪及对剖宫产率的作用
鹅副黏病毒病的流行病学、临床表现、诊断及防控
猪李氏杆菌病的流行病学、临床表现、诊断与防治
新型冠状病毒及其流行病学特征认识
产科医师答问录
产科医师答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