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强的松联合霉酚酸酯治疗Ⅳ型狼疮性肾炎37例疗效分析

2015-04-13朱铁锤

海南医学 2015年17期
关键词:霉酚酸强的松强的松龙

朱铁锤

(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肾病科,河南 新乡 453100)

·临床经验·

强的松联合霉酚酸酯治疗Ⅳ型狼疮性肾炎37例疗效分析

朱铁锤

(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肾病科,河南 新乡 453100)

目的 探讨强的松联合霉酚酸酯治疗Ⅳ型狼疮性肾炎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1年5月至2013年7月我院收治的70例Ⅳ型狼疮性肾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案将其分为观察组37例与对照组33例,观察组接受强的松联合霉酚酸酯治疗,对照组接受甲基强的松龙、强的松、环磷酰胺治疗。疗程90 d,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尿沉渣指标、血常规指标、冷球蛋白血症、自身抗体阳性率以及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尿蛋白(UP)、尿红细胞(URBC)、静脉血红蛋白(VB-Hb)、静脉血小板(VB-PLT)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UP、URBC明显低于对照组,VB-Hb、VB-PLT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冷球蛋白血症(CGE)、抗核抗体(ANA)、抗双链DNA抗体(A-dsDNA)阳性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CGE、ANA、A-dsDNA阳性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胃肠道反应、粒细胞减少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感染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强的松联合霉酚酸酯治疗Ⅳ型狼疮性肾炎的疗效确切、安全性好,是临床治疗Ⅳ型狼疮性肾炎的理想方案。

强的松;甲基强的松龙;霉酚酸酯;环磷酰胺;Ⅳ型狼疮性肾炎

既往临床上常采用甲基强的松龙、强的松、环磷酰胺三药疗法治疗Ⅳ型狼疮性肾炎,与单纯应用糖皮质激素相比,三药疗法改善患者肾功能的远期疗效较好,但是亦存在某些问题,如部分患者治疗无效,长期治疗可以导致并发症发生率明显升高等[1-2]。随着研究的深入,新型免疫抑制剂霉酚酸酯已应用于临床,本研究旨在探讨强的松联合霉酚酸酯治疗Ⅳ型狼疮性肾炎的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1年5月至2013年7月我院收治的70例患者,所有患者均符合狼疮性肾炎的诊断标准[3],临床分型为Ⅳ型,均为首次入院治疗。排除对霉酚酸酯或环磷酰胺过敏的患者,合并严重骨髓抑制患者,有糖皮质激素使用禁忌证的患者。根据治疗方案将上述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狼疮活动性指数、血清肌酐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的比较

1.2 治疗方法 观察组接受强的松联合霉酚酸酯治疗:强的松首次剂量为10~30 mg/d,逐渐减量至10~15 mg/d,并以此为维持剂量;霉酚酸酯起始剂量为1 000~1 500 mg/d,60 d后酌情减至500~1 000 mg/d。对照组接受甲基强的松龙、强的松、环磷酰胺治疗:甲基强的松龙500~1 000 mg/d,静脉滴注,连续使用2~3 d,总剂量控制在2 000~3 000 mg;待甲基强的松龙使用结束后给予强的松治疗,剂量为0.8 mg/(kg·d),口服,1次/d,30 d后逐渐减量;环磷酰胺剂量为750 mg/m2,静脉滴注,1次/30 d,60 d后改为1次/90 d。两组疗程为90 d。

1.3 观察指标 ①UP:收集患者24 h尿液,甲苯防腐,测定其体积(V),取少量尿液离心,采用丽春红S法测定上清尿液蛋白质浓度(C),UP=V×C。②URBC:取清洁中段晨尿10 ml,采用Sysmex UF-1000i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进行URBC测定。③血常规指标:清晨空腹抽取患者静脉血2 ml,EDTA抗凝,采用迈瑞BC5800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进行VB-Hb、VB-PLT测定。③CGE:对血清冷球蛋白进行定量测定,当冷球蛋白≥100 mg/L时确诊为CGE[4]。④ANA: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测定。⑤A-dsDNA:采用短膜虫基质片法进行测定。⑥不良反应发生率:记录发生不良反应的类型、例数,计算每组患者不同类型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5.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计量资料比较采用成组设计t检验,必要时采用两个独立样本比较的Wilcoxon秩和检验,组间计数资料百分率比较采用四格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尿液检查指标与血常规指标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UP、URBC、VB-Hb、VB-PLT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UP、URBC显著低于对照组,VB-Hb、VB-PLT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尿沉渣指标与血常规指标比较(±s)

表2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尿沉渣指标与血常规指标比较(±s)

时间 组别治疗前 观察组(n=37)对照组(n=33)检验值P值治疗后 观察组(n=37)对照组(n=33)检验值P值UP (g/d)0.93±0.21 0.85±0.19 -1.000 0.374 0.21±0.13 0.39±0.15 5.511 0.005 URBC (个/μl)33.1±5.4 32.5±5.1 -0.735 0.503 8.5±2.1 15.7±3.6 6.352 0.003 VB-Hb (g/L)74±16 71±14 -1.225 0.288 114±21 103±19 -4.497 0.011 VB-PLT (×109/L)135±24 130±21 -1.225 0.288 158±29 137±23 -10.088 0.001

2.2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CGE和自身抗体阳性率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CGE、ANA、A-dsDNA阳性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CGE、ANA、A-dsDNA阳性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冷球蛋白血症和自身抗体阳性率比较[例(%)]

2.3 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比较 两组患者胃肠道反应、粒细胞减少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感染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比较[例(%)]

3 讨论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目前临床上最常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血清中常含有以ANA为代表的多种自身抗体,病变可以累及体内泌尿、神经、循环、运动、呼吸、血液、消化等多个系统,导致患者出现狼疮性肾炎、狼疮性脑病、狼疮性心脏病多种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如不控制甚至可以威胁患者的生命[5]。

狼疮性肾炎是SLE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流行病学调查表明,27.9%~70.0%的SLE患者在病程中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肾脏受累[6],患者在临床上主要表现为蛋白尿、血尿、高血压、水肿甚至肾衰竭,因此临床上对待狼疮性肾炎应积极给予治疗。根据临床病理特征的不同,狼疮性肾炎可以分为Ⅰ~Ⅵ型,其中Ⅳ型狼疮性肾炎病灶呈弥漫性,其临床症状典型、病情较严重,常需要积极抗炎与免疫抑制治疗,因此本研究即选择Ⅳ型狼疮性肾炎作为研究对象,探索治疗狼疮性肾炎的安全可靠方案。

针对Ⅳ型狼疮性肾炎,既往临床上多推崇甲基强的松龙、强的松、环磷酰胺三药疗法,但是该方法存在部分患者治疗无效、安全性较差等问题,因此有必要探索新的治疗方案。在本研究中,观察组接受强的松联合霉酚酸酯治疗,对照组接受甲基强的松龙、强的松、环磷酰胺治疗,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在尿液检查指标、血常规指标、冷球蛋白、ANA、A-dsDNA等异常抗体阳性率方面取得了更好的疗效。在治疗安全性方面,两组患者胃肠道反应、粒细胞减少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观察组患者感染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霉酚酸酯是一种新型免疫抑制剂,其在人体内的代谢产物霉酚酸可以抑制嘌呤合成的限速酶,进一步抑制T淋巴细胞与B淋巴细胞增殖,而抑制B淋巴细胞增殖的同时势必可以抑制抗体合成,从而发挥免疫抑制作用[7-8],因此霉酚酸酯目前广泛应用于自身免疫性疾病、器官移植等多种疾病的治疗。综上所述,强的松联合霉酚酸酯治疗Ⅳ型狼疮性肾炎的疗效确切、安全可靠,是临床治疗Ⅳ型狼疮性肾炎的理想选择。

[1]李 静,夏正坤,高远赋,等.霉酚酸酯与间断性环磷酰胺静脉冲击疗法治疗弥漫增生型狼疮性肾炎的Meta分析[J].国际儿科学杂志,2012,39(2):208-211.

[2]徐雨佳,廖湘平.来氟米特、环磷酰胺治疗增殖型狼疮性肾炎的对照研究[J].中国医药导刊,2011,13(9):1549-1550.

[3]中华中医药医学会.系统性红斑狼疮诊疗指南[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1,9(11):146-148.

[4]成水芹,龚德华,季大玺.血液净化治疗冷球蛋白血症[J].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2014,23(1):93-98.

[5]林 进,曹 恒.2010年中国系统性红斑狼疮诊断与治疗指南解读[J].浙江医学,2011,33(10):1416-1419.

[6]刘 军,唐丽洁,包瑾芳,等.ImmuKnow免疫细胞功能监测在狼疮性肾炎并发感染中的价值及感染相关危险因素的初步分析[J].中华医学杂志,2014,94(6):424-427.

[7]杨 蓉,李向培,陶金辉,等.环磷酰胺与霉酚酸酯治疗狼疮肾炎的疗效及不良反应评价[J].中华风湿病学杂志,2010,14(11):783-785.

[8]王小琴,王长江,袁 军,等.霉酚酸酯治疗特发性膜性肾病的荟萃分析[J].中华肾脏病杂志,2010,26(2):91-94.

R593.24+2

B

1003—6350(2015)17—2579—02

10.3969/j.issn.1003-6350.2015.17.0932

2014-12-19)

河南省科技厅科技攻关项目(编号:112102210299)

朱铁锤。E-mail:zhutiecui@163.com

猜你喜欢

霉酚酸强的松强的松龙
3种方法检测霉酚酸血药浓度的一致性与差异性比较
建立有限采样法估算天疱疮口服霉酚酸酯血药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的模型
霉酚酸血药浓度监测在肾移植受者中的应用进展
皮损内注射强的松龙联合ALA—PDT治疗重度痤疮临床观察
霉酚酸酯和环磷酰胺治疗IV型伴V型狼疮性肾炎的临床疗效比较
低剂量甲基强的松龙预防下肢长骨骨折患者创伤后肺脂肪栓塞的临床研究△
强的松长期应用的不良反应及合理应用
UGT287基因SNPrs7439366影响霉酚酸酯代谢的体外研究
沙利度胺联合环孢素A及强的松治疗低危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及免疫学反应
拉米夫定联合强的松龙治疗乙型慢性重型肝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