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G PO N光收发合一模块的非对称应用研究

2015-04-13丁为民陈一伟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设计院有限公司安徽分公司安徽合肥230041

邮电设计技术 2015年7期
关键词:分路人民邮电出版社接入网

丁为民,陈一伟(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设计院有限公司安徽分公司,安徽 合肥230041)

0 引言

吉比特无源光网络(GPON)是中国移动有线接入网采用的主要接入技术。GPON 光收发合一模块(以下简称光模块)是GPON 局端设备与用户端设备通过光分配网络(ODN)进行通信的激光组件,其光接口特性决定了GPON的光功率预算。而GPON的光功率预算影响着系统的光分路比、最大传输距离及衰耗维护余量,从而直接影响到每用户的接入投资及传输维护指标。因此,GPON 光模块的选择是GPON 组网重要的考虑因素。

1 G PO N光模块的分类及对传输距离的影响

1.1 G PO N光模块的分类

根据所支持的光功率预算的不同,GPON 光模块可分为Class B、Class B+、Class C、Class C+4 档。当前网络中普遍采用的是Class B+光模块,近几年,Class C+光模块也逐渐开始推广使用。GPON系统采用不同等级光模块时,所支持的光功率预算(最大通道允许插入损耗)如表1所示。

1.2 G PO N的传输距离

GPON 的最大传输距离与设备光模块的类型、ODN 组网模型及ODN 衰耗维护余量有关。本文为便于对比分析,设备光模块仅考虑目前常用的Class B+和Class C+2 种,ODN 组网模型按照当前普遍采用的二级分光、总光分路比为1∶64 的参考模型,衰耗维护余量取1 dB。ODN组网模型如图1所示。

表1 GPON系统最大通道插入损耗参考值

根据图1的ODN参考模型,ODN链路中共设置了2个1∶8分路器和8个活动连接器,光分路器的衰耗为10.7 dB×2=21.4 dB,活动连接的衰耗为0.5 dB×8=4.0 dB。光纤与熔接衰减按下行0.32 dB/km、上行0.45 dB/km 考虑,则可计算出GPON 的最大传输距离,如表2所示。

图1 ODN组网模型参考图

从表2可以看出,由于GPON上、下行使用了不同的波长(上行1 310 nm,下行1 490 nm),上行波长光纤的衰耗较大,所以GPON 的最大传输距离受上行限制。采用Class B+光模块时,系统的最大传输距离只有3.6 km,难以满足大多数场景的传输需求,因此,若要保证较大的光分路比(当前为1∶64),逐步推广使用Class C+光模块便成了一种必然选择。

2 G PO N光模块的非对称式应用方案分析

2.1 G PO N光模块的非对称式应用方案

通常,新产品或器件在试商用阶段的价格往往较高,在商用的初期,Class C+光模块的价格是Class B+光模块的10倍以上。在这种情况下,若GPON设备采用Class C+光模块,将使每用户的设备接入成本上升很多,必然会限制Class C+光模块的推广使用。因此,本文提出了一种GPON 光模块的非对称式应用方案,即仅在GPON 的局端OLT 采用Class C+光模块,用户端ONU/ONT 依旧采用Class B+光模块。由于OLT 端使用的光模块数量远远少于ONU/ONT 端,所以,该方案只需采购少量的Classs C+光模块,应用方案如图2所示。

表2 GPON最大传输距离

图2 GPON光模块的非对称式应用方案

2.2 方案的可行性分析

当GPON 的光模块采用非对称设置后,系统所支持的上、下行光功率预算也发生变化,从而引起最大传输距离的变化。上、下行光功率预算与最大传输距离的变化情况如表3所示。

从表3 可知,当仅OLT 端采用Class C+光模块时,系统的最大传输距离受下行限制,为9.7 km。这一距离小于OLT、ONU/ONT 端全部采用Class C+光模块方案的12.4 km(见表2),但完全可满足绝大多数场景的接入需求。

表3 光功率预算与最大传输距离

采用该种方案并不说明用户端采用Class C+光模块的ONU/ONT没有意义。因为GPON的下行波长为1 490 nm,光纤在该波长的宏弯损耗要大于上行波长(1 310 nm),由于宽带接入工程ODN的工程质量受外界干扰比较大,光纤链路往往会由于宏弯损耗造成衰耗增大,所以,当GPON 光链路下行衰耗较大时,ONU/ONT端依然需要采用Class C+光模块。当Class C+光模块得到广泛应用,价格与Class B+光模块价格相差无几时,则ONU/ONT端应当全部采用Class C+光模块。

3 结束语

当GPON 系统支持更大的光分路比时,每用户所占用的设备投资及主干光缆投资则相应降低,这就促进了GPON 光模块的不断升级。GPON 光模块的非对称式应用,可以有效降低更高等级光模块的推广使用成本,推动更高等级光模块的规模商用。

本文以GPON为例分析的光模块的非对称使用方案,也同样适用于光分路比主要受光功率预算限制的其他PON系统,如EPON、10G-EPON、XG-GPON等。

[1] YD/T 1688-2011 xPON 光收发合一模块技术条件[S].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1.

[2] 丁为民,陈一伟.无源光网络(PON)的传输指标要求与光分路器设置[J].北京:电信工程技术与标准化,2011(5).

[3] YD 5206-2014 宽带光纤接入工程设计规范[S].北京: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2014.

[4] 胡勇,陈一伟,丁为民,等.城区FTTx接入网中OLT下沉策略研究[J].北京:电信工程技术与标准化,2013(5).

[5] 王庆,胡卫,程博雅,等.光纤接入网规划设计手册[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9.

[6] YD 5207-2014 宽带光纤接入工程验收规范[S].北京: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2014.

[7] YD/T 1619-2007 宽带光接入网总貌[S].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7.

[8] YD/T 2000-2009 平面光波导集成光路器件[S].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9.

[9] 孙乐义. 无源光网络PON 中光网络单元ONT 的应用方案[J].集成电路应用,2014(5).

[10]陈良春,贾艳秋.浅谈下一代PON技术的发展与应用[J].中国科技财富,2011(24).

[11]YD/T 1949-2009 接入网技术要求——吉比特的无源光网络(GPON)[S].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9.

[12]YD/T 1475-2006 接入网技术要求——基于以太网方式的无源光网络(EPON)[S].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6.

[13]YD/T 2274-2011 接入网技术要求——10 Gbit/s 以太网无源光网络(10G-EPON)[S].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1.

[14]YD/T 2652-2013 10G GPON 光线路终端/光网络单元(OLT/ONU)的单纤双向光组件[S].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3.

[15] YD/T 1995-2009 接入网设备测试方法 吉比特的无源光网络(GPON)[S].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9.

猜你喜欢

分路人民邮电出版社接入网
对某人而言,是为全部
分路不良造成机车信号掉码故障分析与电路改进
STP车务信息集中管理系统及对分路不良问题的处理
25Hz相敏轨道电路改善分路特性的方法
接近区段失去分路故障分析与解决
有线接入网技术在铁路通信工程中的应用
电子信息接入网技术在网络电视中的应用之我见
光接入网虚拟实验平台设计
多肉乐生活
《最有人性的“人”——人工智能带给我们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