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作文教学探析

2015-04-10吴菲

中学教学参考·语英版 2015年3期
关键词:谋篇真情实感修辞

吴菲

[摘要]提出初中作文教学见解,主张从培养学生良好的积累习惯,教会学生巧妙地运用各种修辞手法,教会学生谋篇布局,合理安排文章结构以及在文章中表达真情实感等方面引导学生快乐作文。

[关键词]积累 修辞 谋篇 真情实感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5)070028

作文教学作为初中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教育现代化的一项前瞻性的课题。《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积极向上,表达真情实感。如何才能更好地把握初中的作文教学呢?下面谈谈我的点滴体会。

一、培养学生良好的积累习惯,使学生胸中有“竹”

十多年语文教学经验告诉我:积累丰富的语言词汇,是学生写出上乘佳作的必备条件。“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如果是学生连最基本的语言词汇与写作素材都没有,又谈何写作呢?因此,作为语文老师,在平时的作文教学中要重视引导学生在学习与生活中积累丰富的语言词汇和写作素材。只有厚积了,学生胸中才有“竹”。

1. 培养学生积累语言词汇的习惯。词汇是语言的细胞,是组织文章的基础。学生习作的语言生动、形象、凝练与否,与学生有无丰富的语言词汇息息相关。学生的词汇丰富了,组织起语言来,便能信手拈来,文思如泉涌。基于这一点,我在平时的语文课上,就特别重视学生语言词汇的积累。每上完一节课,我都及时地指导学生记忆和运用书本中出现的新词佳句,并让学生从自己的鉴赏角度,看看那文中有哪些妙语佳句,逐句摘录在专用的读书笔记本上,并让学生学会运用,就刚刚积累下来的词汇、句子写一段文字,进行词汇运用的训练。同时,我还注意在班级中开展“名家名篇每周读”、“经典美文每周读”活动,向学生推荐一些名家名篇和经典美文,让学生在优美的语言和激情盎然的意境中日渐丰富自己的文采。

2. 培养学生积累素材的习惯。素材是文章的核心所在,是文章的骨肉,没有素材,便无所谓文章了。因此,培养学生学会积累素材,就显得尤为重要了。语文教师应该让学生走进生活,善于观察,让他们拥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有一颗善于捕捉文学、善于捕捉素材的心,随时随地地积累见到的印象深刻的人、事、物,富含哲理的精辟语言,发人深省的场面、情景,这样就不至于写起文章来搜肠刮肚也找不到素材了。唐代诗人杜牧,每次外出都带着文房四宝,便于在发现好的素材时立即把它记录下来。我也常让学生效仿古人“博采众家之长”的做法,培养积累素材的习惯。

二、教会学生运用各种修辞手法,使文章更具文采

我们先看一些句例:

例一:

A.秋天是美丽的。

B.秋天是美丽的,在曼妙的韵律中舞着她的裙摆。

例二:

这个年代,没有宋词,所以,我寻觅不到“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的意境,寻觅不到“千金纵买相回赋,脉脉此情谁梦”的惆怅,寻不到“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你唱”的无奈,寻不到“泪眼问花,乱红飞过秋千去”的悲凉,在这个没有宋词的年代,我却固执地认为,那是世上最美的乐意。(苏州中考满分文《聆听美妙》)

例一中的B句使用了比喻与拟人的修辞手法,把秋天如何美丽写得血肉丰满,这比A句的简单陈述更生动形象,文采便自然而然地展现出来。例二采用了引用的修辞手法,让读者一看便不得不为你的文采飞扬所折服。这便是修辞手法的美丽。

所以说,大凡成功的文章,都得益于各种修辞手法的巧妙运用。学生学习亦如此。如能将各种修辞手法合理而巧妙地运用到写作中,一定会使文章增色不少。而学生能否合理运用这些修辞手法,在于教师能否在语文教学中有意识地进行引导。因此,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适时灵活地进行引导。如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和运用拟人、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我在教学朱自清的《春》的时候,特地让学生用不同的符号分类找出相关的句子,然后逐类分析,让学生在具体的文章中认识到什么是比喻,什么是拟人,什么是排比,认识到比喻、拟人、排比会使文章充满无限的生动和活力。进而教会学生如何运用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让学生知道朱自清的《春》,之所以能够如此有感染力地描绘出春草、春花、春风、春雨,是因为作者巧妙地运用了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在这基础上,我又让学生即兴仿写,尝试运用,久而久之学生对修辞手法的运用,就能得心应手了。

三、重视文章谋篇布局的指导,使文章结构安排合理

文章的谋篇布局指的是章法,也就是组织安排结构层次的法则。一篇文章要写得精彩而有生命力,巧妙的构思,新颖的形式是至关重要的。同时,不同的文体表达主题的方法也不一样。议论文要以理论鲜明、论证严密的谋篇布局去突出中心论点;记述文要求以新颖的构思、剪裁精当的章法表现主题;而说明文则要求以分明的层次、条分缕析的谋篇布局来说明事物、事理。正因为文体决定谋篇,所以教会学生谋篇布局,也是指导学生写好文章的关键。常重视对学生进行谋篇布局的训练,教会学生在不同的文体中如何开头结尾,如何安排段落的顺序,如何进行段落的展开,如何进行小段落里句子的分配以及逻辑性地安排材料,可以使学生写起文章来思路明晰,运笔如行云流水,避免结构乱作一团的现象。如在对学生进行议论文《谈节俭》的写作时,我先让学生懂得严格意义上的论文逻辑结构,即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三段论,然后让学生围绕“节俭”确立论点,根据三部曲谋篇布局,再要求学生通过举例子、讲道理、摆事实等论证方法,步步深入、层层推进来严密地论证自己的观点,让人信服,最后得出结论,水到渠成,问题自然解决。通过这样的引导,学生写出来的议论文的结构就严密而有条理了。

四、要求学生在文章中表达真情实感,使文章能打动人

文章的灵魂在于真情。叶圣陶早就指出过:“作文要说真话,说实话,说出自己的话。”《初中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写作教学应贴近于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手,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初中作文教学中,教师要求学生写作要融进自己的真情实感,表达自己真实的思想感情,抒写发自肺腑的切身感受。任何文章都要有真情实感才能打动人。文章好比盖楼,事实是根基,真情实感是钢筋水泥,有了钢筋水泥,楼房才更加坚固。文章有了真情实感的流露,才会更有生命力,才能紧紧地捉住读者的心灵。

总而之言,我们在作文教学中,若能紧紧围绕以上几点进行,学生便会在写作中逐渐变得得心应手,从而达到有素材、会修饰、能谋篇、表真情的快乐作文境界。

(责任编辑 韦淑红)

猜你喜欢

谋篇真情实感修辞
着眼篇章 开阔读写视野
走进生活,让作文新鲜有味
《春联》教学实践与探索
论述小学语文轻松作文的教学尝试
可口可乐广告语修辞应用及其汉译分析
李白诗歌修辞与英译赏析
作文立意的探究
真情实感,是作文的第一生命
实施“全阅读”提高教学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