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三数学复习高效教学案例分析

2015-04-10万文婷叶俊杰

数学教育学报 2015年4期
关键词:教学案例高效教学高考

万文婷,叶俊杰

(1.荆楚理工学院 数理学院,湖北 荆门 448000;2.荆门市龙泉中学,湖北 荆门 448000)

高三数学复习高效教学案例分析

万文婷1,叶俊杰2

(1.荆楚理工学院 数理学院,湖北 荆门 448000;2.荆门市龙泉中学,湖北 荆门 448000)

摘要:随着2009年湖北省全面实施高中新课程标准,如何通过高效教学,全面提高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效率和质量,是当前需要探索和实践的一个重要问题.高三复习备考是高中数学教学的重要阶段,也是学生数学学习的关键时期.对高三数学高效教学优秀案例进行分析,探讨在高考数学复习备考的教学过程中应注重的几个问题.

关键词:高考;高效教学;教学案例

1 问题提出

伴随着2012年第一届课改生的毕业,湖北省新课程改革推行的成果已得到了实践的检验,作为新课程改革能否成功的决定性因素——提高教学质量、推行高效课堂就显得尤为重要.数学课堂高效教学行为是指数学教师充分利用每一节课45分钟的时间,通过优化教学行为,将各个教学环节高效地整合到一起,促进学生高效地参与数学学习,并获得优秀的认知成绩、良好的认知结构、积极的数学学习情感,较强的效率意识、浓厚的理性思维、较强的数学学习能力的那些行为.概言之,数学课堂高效教学行为是指引发学生高效率数学学习的那些课堂教学行为[1].高三数学复习备考应力求“抓纲务本”,注重基础、能力、应用意识和创新精神的培养.通过对高三高效教学案例的剖析,探究在高考数学复习备考的教学过程中应注重的几个问题.

2 教学案例分析

教学案例为高三第一轮复习“定积分”(第一课时),案例教学详案见附录部分.

2.1回归课本 激活教材 挖掘教材的深刻内涵

高三复习备考,应密切结合教材,紧扣考试说明,回避“重教辅,轻教材”的做法.案例在选材上源于教材,又不拘泥于教材,充分展示了数学味和数学美.以一道源于教材的高考题引入,层层剥离,回溯定义、公式、性质,紧扣教材,让学生体会“以直代曲”、“逼近”的思想方法,抽象出定积分的概念和几何意义,同时改变了知识罗列、范例讲解、巩固练习的传统的高三复习课模式,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题3是3道定积分的计算,均取自于教材习题的类型;题4由教材选修2-2课本第57页例2改编,将函数y=2x改为抛物线y2=2x,深入引导学生学习探究;题5选自2013年的湖北高考题题7,其原型由教材选修2-2第60页习题1.7A组题6改编,首尾呼应.整节课不刻意追求新颖别致,只是做到正本清源,返璞归真,水到渠成,可以说这节课成功地跳出了题海战术,做到了回归课本,回归数学本质.

2.2亲历亲为 强化体验 建构完善的知识体系

案例以例题为载体,通过设置问题让学生探索,从而让学生直接获取动手操作的经验,在“做数学”中感悟体验数学的魅力.引入部分让学生归纳用定义法求曲边梯形面积的方法,再现牛顿—莱布尼茨公式,从中体验精确与近似、无穷与有限、繁杂与简单的辩证关系,体验牛顿—莱布尼茨公式的奥妙,体验数学史的文化内涵,体验知识的发生、发展与形成过程.求法探索中,学生将公式法和几何意义应用于题3,体验数形结合的妙处,体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乐趣.应用举例中题4的一题多解,让学生在探索中出错,在错误中反思,在反思中提高,在提高中形成能力,从而体验思辨的逻辑性和解法的多样性.题5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体验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的特性.案例整节课处处体现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教学理念,让学生关注数学本质,体验到“做数学”的乐趣.

2.3学生主体 思维主线 打造开放的课堂教学

为了打造自主学习的课堂生态,课堂上要做到过程开放、问题开放、方法和手段开放.案例中这节课的重点是体会“以直代曲”、“逼近”的思想方法和定积分的计算及其几何意义的应用;难点是抽象出定积分的概念和几何意义,能力目标是通过定积分的应用,提高理性思维能力,了解微积分的科学价值、文化价值.为了实施过程的开放,让学生的思维之旅拾级而上,案例把知识回顾的过程分3个阶段完成:先是温习定义,然后再现公式,最后是重温性质,过程是由特殊到一般,同时案例把温习定义分4步完成,先是由学生计算题1(2012年湖北高考题题3)获得直观体验,然后通过学生探究指出“以直代曲”、“逼近”等关键词的真正含义,接着提炼出定义,最后通过对定积分记号的阐释加深学生对定义的理解与记忆,过程是由具体到抽象.为实施方法和手段开放,案例对整节课的安排都突出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只是充当了整个教学活动的设计者、组织者、引导者和促进者.总体看来,学生活动包括:举手回答、上台演板、分组讨论、展示讲解等环节,这些活动相应地解决了教师设计的问题,也就是说问题在活动中得以很好地完成.为了实施知识的生成与发展及问题之间的衔接过渡,案例也作了精心的设计,比如对定积分概念的复习是通过对一道高考题即题1的剖析引出定积分的概念,再通过对高考题进行变式即题2归纳出定积分与曲边梯形面积的关系,也就是定积分的几何意义,知识过渡自然,符合学生的认知及记忆规律.此外,对应用例举中的题5(2013年湖北卷题7)的概括与提炼,又回归和重温了定义,也为下节课即定积分在物理方面的应用埋下了一个伏笔.案例整节课中既考虑到突破这节课的难点,又点到为止,体现了全面把握教材的视野与能力.

2.4 依托史料 渗透文化 彰显丰富的文化底蕴

3  讨论与建议

鉴于上述对案例的剖析,在高三数学复习备考的教学过程中,为了提高复习的效率,研究者认为教师应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3.1 理解新考纲要求 落实复习过程的“五篇章”

考纲与课本是高考数学命题的素材与依据,亦是复习备考的蓝本与源头.新考纲主要强调以下几个要求:3个考查层次——了解(知道、模仿)、理解(独立操作)、掌握(运用、迁移);4个学科基础——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数学思想方法、基本数学活动经验;5个学科特点——概念性强,充满思辨性,量化突出,应用广泛,解法多样;7种数学能力——空间想象、抽象概括、推理论证、运算求解、数据处理、应用意识及创新意识;7种数学思想——函数与方程的思想,数形结合的思想,分类与整合的思想,化归与转化的思想,特殊与一般的思想,有限与无限的思想,或然与必然的思想.围绕上述要求,高三复习中应认真落实好如下“五篇章”.立足1本:教材(必修+选修);紧扣2纲:课程标准与考试大纲;合奏3部曲:一是知识与方法,理顺知识体系的“根”与“叶”——建立知识链;二是思路与技巧,展现专题复习的“理”与“美”——构筑能力场;三是速度与精度,探寻数学问题的“源”与“流”——升华领悟度;抓好4个三:一是内容的三个方面:理论、方法、思维;二是解题过程的三个字:数、式、形;三是表述的三种语言:文字、符号、图形;四是复习的三条线:明线、暗线、主线;理顺5种关系:一是看与练;二是听与记;三是学与问;四是难与易;五是快与慢.

3.2 注重过程性教学 优化知识网络的建构方式

过程性教学有效实施的关键是“使学生清楚地领会到思维的全过程”.因而,在高三数学教学过程中,应注重精选具有探索价值的例题进行挖掘,并能灵活创设情境,恰当进行变式教学;注重讲解过程中向学生暴露解题思维与过程;注重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的渗透与总结,使学生体会到数学是一门讲究思维和方法的学科;注重最后的总结前后呼应,概括精炼,画龙点睛[2].另外,在过程性教学中,还应以“重视促进学生的深刻理解,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数学认知结构,在非认知方面促进激发学生的数学求知欲与求识欲,在元认知方面给予学生必要的数学学习方法指导,恰到好处发挥数学的教育性,让学生适时沐浴数学精神、思想与方法,获得理性的数学思维的教育”[2]等高效数学教学行为的特征为指导标准,通过“温故”与“知新”、“立足”与“拔高”、“回望”与“启迪”等方式,对学生已有的知识网络结构进行整体的优化设计,做到探中抽知,串知成链,动态生成,从而达到有效建构的目的.即将以往静态知识结构图,设计成动态生成的知识结构库和思维导向图,改变过去题目与知识两者分离的传统做法,使学生经历知识结构的重现、再创和主动建构的过程,学会从题目的背景材料中去提炼对应的知识、思想和方法.

3.3 设计问题串的导学方式 强化学生的主体反思意识

在复习备考的过程中,要做到减负增效,关键是要以考纲与课本为中心,以考题研究与有效训练为着力点,设计问题串的变式导学方式:题组式串讲、发散式串讲与收敛式串讲.首先,在课本例习题的练习中,针对经常出现的相似错误题型或概念性题型,采用题组方式串讲,矫正常出现的错误.其次,对于一些重要例习题,使用一题多解、一题多变的方式进行串讲,培养求异思维,促进能力形成,强化重点题型、重要方法的理解与领悟,起到触类旁通的作用.最后,对一些解法相同或相近题型,采用多题一解的收敛方式串讲,侧重对通性通法进行归纳总结,力争做到“讲一课,学一法,会一类,通一片”,真正达到举一反三、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通过问题串的导学方式,高三学生数学学习的整体状况已得到了进一步的优化,在此基础上,为了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数学学习的潜能,教师还应在备考的全过程中,引导学生养成反思学习过程的习惯,形成进行有意识反思的能力[3~12].

王光明教授指出,高效数学学习的元认知方面的特征之一是:阶段学习后,能反思、总结数学的基本知识点;对所学的数学例题、习题、错题进行总结、分类,及时理清解题思路和方法;对待自己不明白的问题,弄清楚之后会反思自己不能解决问题的原因[13].因此,高三数学复习中的反思应主要包括对数学知识的反思、对数学思维过程的反思、对数学思想方法运用的反思及解题后的反思等.针对数学解题后的反思,在平时备考中,学生书写完了一道数学题的解答过程,还不算真正完成了该题目的解答,还需反思、归纳这道题的知识和数学思想方法考查点,在题目讲评结束后,还需反思自己在哪里丢分多,为何丢分了,然后在老师的指导下,发现自己学习的不足并明确后阶段的努力方向[14].这样,学生通过反思自身学习的各个环节,其反思意识得到强化的同时,复习备考也将更为高效.

[参 考 文 献]

[1]王光明.高效数学教学行为的归因[J].数学教育学报,2010,19(5):75-79.

[2]王光明.高效数学教学行为的特征[J].数学教育学报,2011,20(1):35-38.

[3]涂荣豹.数学教学认识论[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4]常春艳,涂荣豹.探析数学反思性教学的特征及本质[J].数学教育学报,2011,20(6):8-10.

[5]戴风明.论“有意义的学习经历”教学观与数学有效教学[J].数学教育学报,2010,19(6):23-25.

[6]郑毓信.数学教育领域中的三个新“教条”——关于数学课程改革深入发展的再思考[J].数学教育学报,2011,20(1):5-9.

[7]黄会来,王迎.数学高效与低效教师课堂提问教学行为的案例比较[J].数学教育学报,2011,20(3):90-91.

[8]王新民,王富英.高效数学教学构成要素的分析[J].数学教育学报,2012,21(2):20-25.

[9]罗奇,唐剑岚.数学问题表征与数学问题图式[J].数学教育学报,2013,22(2):19-22.

[10]杜庆宏.开展高效数学教学的行动研究[J].数学教育学报,2010,19(5):87-89.

[11]张硕,王潇.关于高中数学习题课教学的调查与研究[J].数学教育学报,2013,22(3):33-38.

[12]张琥.新课标高中数学教材习题教学现状分析与建议[J].数学教育学报,2012,21(4):60-63.

[13]王光明,刁颖.高效数学学习的心理特征研究[J].数学教育学报,2009,18(5):51-56.

[14]钟进军.数学高考备考中的高效复习实验研究 [J].数学教育学报,2013,22(4):80-84

Effective Teaching Case Analysis of Mathematical Review in Senior Grade Three

WAN Wen-ting1, YE Jun-jie2
(1. Jingchu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Hubei Jingmen 448000, China; 2. Jingmen Longquan High School, Hubei Jingmen 448000, China)

Abstract:New Curriculum Standards for Teaching in senior high school have been carried out in Hubei Province since 2009. At Present, an urgent problem to explore is how to improve senior mathematical teaching efficiency and quality by efficient teaching. Review to prepare for 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 is an important stage in high school mathematics teaching, is also a key period of students’ mathematics learning. Through effective teaching case analysis, we discussed several problems in the process of teaching mathematical review in Senior Grade Three.

Key words: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 effective teaching; teaching case

作者简介:万文婷(1982—),女,湖北荆门人,讲师,硕士,主要从事数值代数和数学教育研究.

基金项目:湖北省普通高中课程改革重大研究项目——新课程学科课堂有效教学研究之子课题——高中数学课堂有效地培养数学素养(2010-2013);荆楚理工学院教学研究项目——应用型本科数学类课程数学思想方法应用的教学研究(JX2014-19)

收稿日期:2015-03-09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894(2015)04-0065-07

猜你喜欢

教学案例高效教学高考
小学数学课堂导入技巧及案例分析
反转课堂模式与数学教学案例
促进初中化学定量观建构的教学案例
如何实现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高效”
小学数学“反思型” 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算错分,英“高考”推迟放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