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兴产业 富村民

2015-04-10余娜

四川党的建设 2015年3期
关键词:西充县槐树土鸡

文 / 本刊记者 余娜

兴产业 富村民

文 / 本刊记者 余娜

产业扶贫

产业发展滞后是农村贫困人口收入水平低的重要原因。扶贫产业开发就是为农村贫困人口增收指条明路,找到稳定支撑。

发展产业富民兴村 图/CFP

2015年立春前一天,西充县槐树镇凤凰村,老上访户蒲守伟正带着三个儿子在屋外挖管道准备安装天然气。前些年,因为一个“穷”字,他不停上访。如今,他没有心思再“闹下去”了,而是专心致志搞养殖。去年,三个儿子从外面回来与他一起养殖土鸡,不到一年的时间已经挣了8万多元。

“多亏了镇上的产业扶贫项目支持,我们创业才会这么顺利。我们把挣来的钱投入修建温室,准备扩大养殖规模。”谈起现在的生活,蒲守伟笑得合不拢嘴。

我省贫困地区农民收入水平低,很重要的原因是产业发展滞后,农民增收缺乏稳定支撑。这就需要把贫困群众增收致富作为发展产业的导向,确保贫困群众人均纯收入尽快接近或达到全省平均水平。

记者通过在南充的走访,看到了产业扶贫工作稳步推进,农村重新成为本土外出务工青年所期待的一片热土。

没有产业,脱贫无从谈起

蒲守伟的大儿子蒲正端在去年52岁的时候从工作了几十年的贵州辞职,毅然回到了凤凰村,与父亲、两个弟弟开启了养殖土鸡的创业之路。“这一切来得这么顺利,真的多亏了政府为我们做的很多工作。上次安排我们去成都培训,我还看到成都公交车上都打着咱们槐树土鸡的广告。政府的产业扶贫是我们贫困户脱贫的必由之路,相信我们的日子会越过越好!”

发生在蒲家父子身上的故事只是我省农村产业扶贫的一个缩影。

宜宾高县以市场为导向,做大粮油、茶叶、蚕桑、竹木、畜牧五大农业特色支柱产业,规划建设水果蔬菜基地10万亩、酿酒专用粮生产基地20万亩、蚕桑基地20万亩、茶叶基地30万亩、竹业基地40万亩、生猪基地年出栏100万头,力争贫困户每户有1个增收项目。

眉山市东坡区连鳌村在实施扶贫开发项目时,发展了上千亩、6万多株优质核桃,将直接为该村634户2049名群众带来巨大经济效益。看着一天天长高的树苗,76岁村民周少华掰着指头算,“要不了几年就会进入盛产期。”他嘴里笑呵呵的。

2013年,我省新一轮扶贫开发启动,南充就主动列出脱贫时间表:2017年底全部摘“帽”。同时,下达“军令状”——不摘“穷帽”,就摘“乌纱帽”。目前,南充市已累计减少扶贫对象27万人,重点贫困村人均增收1800元,还探索出了“社区主导型发展”、扶贫互助社等典型经验在全省各地推广。

“产业培育不起来,群众收入上不去,脱贫致富就无从谈起。”南充市委书记李仲彬最近在嘉陵区走村入户时强调,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培育富民增收产业,大有潜力可挖、大有文章可做。

打工仔回乡创业

按照省上就产业扶贫制订的“因地制宜布局一批特色鲜明、优势突出、支撑有力的支柱产业”要求,南充市围绕全市农业发展总体规划,大力发展以柑橘、蔬菜、蚕桑等特色优势产业为重点的种植业和养殖业。

“创业,我们走了捷径。镇上的土鸡养殖业已经形成‘公司+合作社+贫困户’的成熟模式,我们申请加入了合作社,从中学习经验,直接跨越了不少步骤。”蒲正端说,这其中最要感谢的就是槐树镇林苑合作社的负责人何清。

在浙江打工多年的何清“嗅”到了产业扶贫带来的“商机”,立马回乡开启土鸡养殖的创业之路,同时成立了林苑合作社。不过,资金短缺、技术匮乏……创业之初困难重重。不久,西充县扶贫移民工作局针对槐树镇实际,整合各类资金,采取统规统建、统规自建相结合的方式,从产业基础设施、种苗、养殖圈舍、养殖配套设施上加大补助投入。

林苑合作社在这样的背景下日渐成长,另外还成立了合作社风险金,保证成员的既得利益。如今,在西充县扶贫移民工作局的支持下,槐树镇还成立了该镇独有的农业特色保险——槐树小家禽特色农业保险,由政府和私人共同买单,再次降低了农户的养殖风险。

如今,丘陵中的槐树镇干净宽阔的水泥路通往各个养殖圈舍,青青瓦舍之间,“悠然自在”的土鸡随处可见。“我们只负责生产,产品都是客商自己来拉。每逢禽蛋市场交易日,商贩们早上5点过就把市场路口挤得水泄不通,完全不愁销路。”何清告诉记者。目前,合作社已有400多户社员,覆盖槐树镇14个村,并辐射了周边多个村。

“通过产业扶贫,全县贫困村组建扶贫互助社54个,新增种植业近2万亩,生猪、有机家禽养殖30万只,立村富民支柱产业逐步形成。”西充县扶贫移民工作局局长李洪说,单是槐树镇土鸡养殖户,一户一年就可增收1.5万元。

创新保障增收新机制

为降低风险,进一步促进贫困群众增收,南充在部分地区还进行了“利益联结”模式的新探索,即贫困群众以扶贫资金补助购置的果树与企业联结,企业统一租地、统一管理、统一销售,群众以土地和果树入股,果树实现收益后,企业和群众按一定比例同享收益。同时,群众也可以在企业打工赚钱,实现多种收益。

高坪区溪头乡金华村五组34岁的赖明正是这一模式的受益者。告别多年外出打工的经历,如今,他工作的地方就在家门口的农业产业有限公司。

按照种猪、饲养、防疫、培训、标准、收购、栽植、管护等“八个统一”原则,企业与村民建立饲养、种植合同关系,以“公司+合作社+农户”、“公司+基地+农户”等多种形式,降低农户风险,提高自我发展能力。同时,创新两种机制为农民增收致富:采取二次返包管理模式,农户在公司租地上分户承包10亩以上进行管理,公司每年补助承包户800-1000元/亩的管理费,农户在得到每亩742元的土地租金时,还能得到劳务收入,承包户年均增收1万元以上。

“扶贫有没有成效,关键是看农民口袋鼓不鼓,看他们现在的面貌是愁还是笑。”李洪说。

作为93级的大学毕业生,杜鹏在2013年携妻女从云南回到了家乡创业,站在自家鸡场所在的山头,指着脚下新建的村道,杜鹃说:“在扶贫项目的支持下,如今我家鸡场的一环路已经完成,接下来,期待二环、三环的实现。”

新的一年,蒲守伟满怀喜悦,他和儿子们打算盘下家对面那座山头,还琢磨着找镇上互助社申请扶贫互助资金,解决扩大规模时的资金短缺问题……

猜你喜欢

西充县槐树土鸡
我与槐树
西充县:提升服务供给能力 推进“温暖人社”建设
张碧林养土鸡名堂多
3-6岁幼儿日常行为礼仪养成教育现状与对策研究——以南充市西充县东风路幼儿园为例
哪些土鸡品种长得快来钱快
土鸡
提高西充蚕茧质量的建议
槐树花开
草地养土鸡 致富山里人
基于农用地分等与土地二次调查成果的西充县耕地质量评价更新关键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