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居住区规划中的老年人交流空间设计

2015-04-09

山西建筑 2015年14期
关键词:新园空间设计景观

刘 树 贵

(平遥县新光亮建筑安装有限公司,山西 平遥 031100)

居住区规划中的老年人交流空间设计

刘 树 贵

(平遥县新光亮建筑安装有限公司,山西 平遥 031100)

以老年人的心理为切入点,实地调研了不同时期建成的三个居住小区在创设符合老年人交流特点的公共空间,并以新园村高层小区为例,分析了现代高层小区对于老年人交流空间设计的缺失,并提出了初步的解决方案。

老龄化,交流空间,传统社区,现代社区

0 引言

据《中国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研究报告》公布数据,中国社会已经进入了人口老龄化的快速发展期。大部分老人处于休闲状态,而其退休后的大部分时间主要在住房及周边环境中度过。

笔者分析了社区中居民的活动类型,发现邻里之间的交往活动常在“自发性活动”和“社会性活动”中产生,而居住区中的老年人则是活动的主要参与者。对其交流模式进行归纳,发现老人不单是活动的主要进行者,同时也是促使交流发生的重要媒介。老人是居住区交往空间的积极影响因素。当代的居住区规划中,应当充分考虑老人进行交往的特点和习惯进行人性化的设计。

1 研究思路和调研分析

本文选取学湖里小区、新园村小区一期和二期作为调查对象,通过问卷调查,实地观察和采访住区老人,得出老人活动的主要特点以及三个不同时期建成的小区对老人交往空间设计的特点。最后以新园村小区二期为例,分析当代居住区对老年人交流空间设计中的不足,并提出解决意见和未来该类型空间设计的趋势预测。

1.1 老年人活动特点

老年人活动的内容极为丰富,在采访过程中我们得知,小型的活动通常是以2人~4人为主,参加对象通常是朋友关系,活动内容为聊天,散步,锻炼。集体活动一般以3人~5人为主,参加对象通常是邻里或朋友关系,活动内容主要是锻炼。老年人最经常活动的空间场所主要集中在专用活动场,社区活动中心和住宅附近,一些腿脚不便或冬季惧冷的老人会以门厅作为锻炼场所。由此总结出老年人的交往活动有如下特点:1)良好的景观环境能够鼓励其进行交流。2)交往空间合理分布,通常由一个主交流空间和几个次交流空间组成。3)小规模交流对私密性要求高,避免干扰,需要单独空间,大规模的交流活动则发生在社区中心等专门场所中。4)习惯于传统的交流习惯。常在散步的街边,楼道入口,住宅的阳台等处进行交流,富有生活气息。5)特殊情况。对腿脚不方便或冬天怕冷的老人应适当在楼内提供其休闲交流的空间。

1.2 三个小区调研

1)学湖里小区。a.景观现状:优势:小区绿化植被良好,种类繁多,高低错落,且设置了可进入的绿化空间,配合以凉亭,休闲座椅等设施,营造了良好的社区景观和公共交往空间。劣势:由于缺少管理,凉亭等休闲设施陈旧,阻碍了老人到此休闲交流。b.老人活动空间:优势:小区采取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灵活形式,在小区边缘设置大型的活动场和专门的居民活动室,起到公共服务中心的作用,而在小区内部则沿街道和组团入口等老人经常活动的场所灵活布置小型休闲座椅,花架或凉亭,符合传统交流习惯。在住宅底层设置了半私密性的庭院,方便室内外的居民进行交流,符合老人的交流习惯。劣势:楼道入口处理简单,仅起交通作用,老人在此仅作短时间的交流,如打招呼等。且没有提供临近住宅的室内或半室内交流空间为行动不便或冬季外出散步的老人提供交流平台。

2)新园村小区一期。a.景观:劣势:一期主要是兵营式布局,绿化单调,没有宜人的景观。b.老人活动空间:优势:住宅底层增加了半开放的庭院,小区内街道尺度宜人,这都为老人所习惯的传统邻里交流方式提供了可能。且在公共健身区的座椅布置灵活,为来此锻炼或休息的老人之间的交流提供便利。劣势:只在小区中心处设置了公共健身器材。道路,组团入口都没有提供可交流的场地。兵营式布局不具备围合感,空间较为僵死,对交流起消极作用。楼道入口处理简单,仅起交通作用,老人在此仅作短时间的交流,如打招呼等。且没有提供临近住宅的室内或半室内交流空间为行动不便或冬季外出散步的老人提供交流平台。

3)新园村小区二期。a.景观:优势:景观经过精心设计,铺地形式多样,具有美感,且增设了水景,花架,雕塑等元素,使小区具有宜人的景观。劣势:对水景利用不足,几乎无人在此停留。植被只是为了绿化,绿地的可达性低。b.老人活动空间:优势:设置了老人健身区,在物业楼后增加了健身设施。增加了休闲座椅的设置。劣势:小区周边楼层过高,中心景观区则布置的过于空旷低矮,容易使老人产生压迫感,不符合老人所熟悉的交流尺度。可进入的休闲空间仍集中在社区中心,住宅附近几乎没有适宜老人活动的场地。社区中心距住宅较远,且没有专门为老年人提供室内活动的场所。小区锻炼设施分布不均。小区的锻炼器材主要集中在小区中心,与儿童游乐区混合,老人的交流活动易受儿童噪声干扰。另有少量锻炼器材分布在物业楼后,没有结合休息的设施,也未与人流最密集的中心景观区产生联系,利用率不高。小区休闲座椅主要集中布置在锻炼区前的空地处,距离较近,缺乏领域感和私密性。且在老人散步,聊天时易经过的道路,绿地和组团入口周围缺乏座椅布置。楼道入口处理简单,仅起交通作用,老人在此作短时间的交流,如打招呼等。且没有提供临近住宅的室内或半室内交流空间为行动不便或冬季外出散步的老人提供交流平台。

2 对当地居住区设计中老年人交流空间设计的建议

以新园村二期为例,新园村二期在景观设计上虽然优于学湖里小区和新园村一期工程,然而高层小区的尺度感却不适合老年人在此交流,且只是将景观作为环境艺术的表现,忽略了其对于交流空间形成的重要作用,缺乏学湖里小区或新园村一期小区中传统的交流尺度和符合老年人交流习惯的空间分布和设计。

以新园村二期为代表的当代居住区设计应当适当借鉴老社区中的闪光点,同时注意解决新出现的如楼道,门厅空间的再利用等问题,设计出符合老人交流习惯的公共活动空间:

1)在中心景观和住宅出入口附近设置半私密空间,供老人停憩使用。例如在住宅区周围增加可进入的绿地,减少绿篱的面积,在其中设置凉亭等鼓励交流活动的半私密空间,或利用住宅周围的绿地开辟花房,鼓励老人到此种植花卉,让老人从中得到乐趣,认识邻居,产生交流。2)在中心景观处加设社区活动中心,供老人进行室内活动。3)取消集中式的休闲区域布置,在中心景观处设置少量露天座椅和半封闭的凉亭。在老人经常使用的空间,如绿地周边,水景,道路周边等地设置休闲座椅,配以半围合的灌木或可提供绿荫的乔木等,形成自然的半私密性空间,方便老人的小规模交流。4)在门厅与室外之间加设过渡空间,同时设置简单座椅和书包阅览处等,方便行动不便的老人在此休闲,与邻里交流,慰藉心灵。在冬季吸引老人到此简单锻炼或集会。

3 启示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老人活动空间在未来居住区设计中势必会被更多地考虑到。未来居住区中老人活动空间的设置除了考虑老年人的行动特点,解决防滑,无障碍等技术问题之外,还应当更多地考虑老人的心理诉求——空巢期,老人内心寂寞,渴望交流与沟通——设计出符合老人交流特点的公共活动空间。首先应当研究老人所习惯的传统交流模式下的空间尺度和空间特点。在设计中应当恰当对其进行考虑与运用。其次应当研究老人活动的路线和场所,以此为依据布置居住区中的老人活动空间,并结合老人特点,设置为鼓励交流的空间样式。最后不应当忽略在新住宅形式下产生的新问题和特殊案例,如老人对门厅的“另类”使用情况。对此可以借鉴MOMA的经验,将空中连廊作为老年人在住宅之间的活动室,减少其在高层社区中行动的不便,当然,此处也需要考虑到老年人对于空中连廊的心理接受程度等问题。

4 结语

孟子有云:“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当我们不断倡导构建和谐社会,设计人性化空间之际,我们应当意识到老年人的心理诉求与居住需要,将其作为人性化居住区设计的一个指标,不断探索适应老人交流习惯,鼓励其交流的公共空间,给予其心灵的慰藉。

[1] 程朝霞.北方城市居住区室外环境景观营造的研究[D].杨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7.

[2] 霍艳红.城市儿童活动空间的设计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

[3] 张剑敏.适宜城市老人的户外空间研究[J].建筑学报,1997(9):75-76.

[4] 杨 汇.居住小区室外环境空间设计[D].南昌:南昌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The elderly communication space design in residential areas planning

Liu Shugui

(PingyaoNewGuangliangBuildingInstallationLimitedCompany,Pingyao031100,China)

Taking the elderly psychology as a starting point, this paper field researched the public space of three residential areas different periods built in the creation of the communication characteristics suitable for elderly, and taking Xinyuancun residential area as an example, analyzed the deficiency of modern high-rise residential to elderly communication space design, and put forward some solutions.

aging, communication space, traditional community, modern community

2015-03-08

刘树贵(1968- ),男,工程师

1009-6825(2015)14-0012-02

TU241.93

A

猜你喜欢

新园空间设计景观
景观别墅
V&A“源于自然的时尚”展览空间设计
忱意空间设计办公室
多元·开放·激活:公共空间设计的未来趋势探索
火山塑造景观
沙子的景观
包罗万象的室内景观
辛风杨
居住空间设计《啁啾》
游圆明新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