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南洋归国抗战的华侨飞行员

2015-04-08赖晨

文史月刊 2014年11期
关键词:天龙敌机华侨

赖晨

抗日战争期间,受航空救国思想的影响,从南洋回国参加空军的华侨青年不乏其人。他们中的不少人作出了突出的贡献,例如印尼华侨吕天龙、梁添成、陈镇和、刘盛芳等人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

吕天龙:台儿庄空战英雄

1910年吕天龙出生于南洋产锡最丰富的邦加岛。父亲吕云山原籍广西陆川,20岁时被“卖猪”的华工贩子骗到南洋,在印尼邦加岛锡矿做工,直至40岁才结婚成家,后经营小规模的胡椒园,逐渐成为小康之家。

吕天龙7岁时,入当地华侨子弟学校读书。华侨在异国的艰难处境,使华校学生多热爱祖国,因此在他幼小的心灵中,早就怀有对祖国的无限热爱。他小学毕业时,父亲由于积劳成疾,抛下他和母亲、幼妹与世长辞。那时他只有13岁,就毅然离家别母,远渡重洋,投向祖国怀抱。在暨南大学附属高中毕业时,又传来母亲逝世的噩耗,当即返家奔丧。因举目无亲,悲痛之余,被迫将家业廉价拍卖,携幼妹同返祖国读书。他考入暨南大学研习外文,妹妹吕瑞仪考入北京大学附属高中。他们极其节俭地勉力苦读二年,余款告罄,被迫辍学,重返南洋谋生。

“九·一八”事件后,吕天龙满怀爱国热情回国报效,考进了刚创办的广西航校飞行班第一期学习飞行技术。因他学习勤奋,成绩优良,飞行技术突出,被选拔保送赴日本明野战斗飞行学校深造,毕业后返桂,即被破格提升为驱逐机队的主任教官。由于该队的飞行技术显著提高,受到李宗仁、白崇禧的赏识,于1936年担任驱逐飞行队长职务。他一心为赶超日本驱逐机队水平认真训练部队,准备随时抗击敢于入侵之敌。

1937年“七·七”抗战爆发后,全国联合抗日,广西空军归编“中央”空军。吕天龙任第三大队第七驱逐中队长。1937年秋,从广西北上到西安、兰州接收苏联供给的E15型驱逐机。同年冬,他开始执行作战任务,率本机队转战各地,参加了1938年1月的襄樊之战、2月的汉口之战,而最重要的是支援台儿庄的三次战役。

1938年3月18日,吕天龙参加了由大队长吴汝鎏亲自率领的机队,出击台儿庄之峄县、滕县等地敌阵,支援前线陆军作战,返航途中,在临城上空,共击落敌重型轰炸机3架,全胜而归;3月25日,吕天龙率本中队参加了由大队长吴汝鎏亲自指挥的14架战机,出击敌人在枣庄司令部及临城一带地面目标,支援前线陆军作战,返航途中,在归德上空,与18架敌机激战,共击落敌机7架。4月10日凌晨,吕率机队参加掩护我轰炸机群,轰炸峄县和枣庄的敌军,枣庄的日军司令部及南面公路上的数十辆坦克全部被炸毁。随即又飞至峄县向敌军阵地投下大量炸弹,直至敌军狼狈逃窜,才胜利返航。在临近归德的禹城上空时,敌大队机群以逸待劳猛扑过来,我方几乎每架飞机均被两架以上的敌机包围。那时吕天龙机队人人抱定为国捐躯的决心,英勇抗击。尽管敌人驾驶的德国亨克单翼机性能好、速度快,但他们终以弱胜强,以少胜多,终于打下敌机7架。当吕天龙正飞在一万公尺高空时,被3架敌机围攻,不能摆脱,他当即向一架敌机猛攻。另两架敌机用机枪向他狂射,他顿觉右手发麻,自知已中弹,同时发现机上油箱也被击中漏油,便忍着伤痛用左手操纵,采取螺旋式下降,沿铁路线飞回基地。等到降落时,吕天龙神智已近昏迷,血已浸透了他的衣衫,右肩、右掌、左腿三处均中弹负伤,被急送医院抢救。在住院治疗期间,受到各界人民的关怀,还得到当时在武汉的周恩来同志的亲切慰问,这使他终身难忘。医治约一年,方告痊愈。愈后吕天龙被调往兰州驱逐总队任训练科长,嗣又调往新疆伊宁与苏联盟友合作筹备训练总队,担任驱逐机区队长。1941年1月,他又被调往昆明空军学校,任高级班驱逐组组长。

自美国陈纳德筹组美国志愿空军“飞虎队”后,苏志愿空军陆续撤离。日本零式飞机猖獗于四川上空,迭次予我空军以严重打击。镇守成都的空军第五驱逐大队在一次空战中,几乎全军覆没,正、副大队长均在空战中牺牲。在全队斗志丧失殆尽之际,吕天龙临危受命去成都接任第五大队长职务。1941年3月,他抵成都上任后,即雷厉风行地进行整顿队伍,加强训练。三个月后,全大队士气大振,求战情绪高涨。但当时蒋介石却一意实行消极抗日,积极反共的战略,规定敌机来袭时,一律回避,不准迎战,并颁布避战条例。当时吕天龙曾建议采取空中游击战术,将飞机分散各地潜伏,相机牵制迎击敌机,但未被当局采纳,反而要驱逐队飞机转场飞行躲藏。

1941年6月19日,吕天龙因病请假。收到防空袭警报后,第五大队17架飞机由余平想中队长率领,飞往汉中机场躲避。岂料汉中不久也收到敌机来袭情报,司令部下令转移广元机场,因机场过小,再转到成县机场,但机场不许飞机着陆,又转飞天水机场,不料即在上空与敌遭遇。张森义座机被击毁,被迫跳伞,其余战机苦战半小时后,敌机逸去,油量将尽,于是降天水机场加油。在停留准备加油期间,机场未发空袭警报,另一批敌机6架已临空来袭,以致机场全部飞机被扫射焚毁。对这一严重损失,蒋介石大为震怒,非但不接受教训,反而下令将成都空军司令张有谷,大队长吕天龙,中队长余平想三人扣押,声称要统统枪毙。幸亏当时总参谋长何应钦与张有谷有私交,出面力争后将三人交军法总监审理,当时审判长为军训部长白崇禧,经详查审讯,三人均无渎职事实,但又不敢完全违背蒋的意图,便硬判了三年徒刑,拘押在重庆南岸深家沟军人监狱。经过这次打击,吕天龙觉得报国无门,思想陷于苦恼彷徨之中,不知何处能找到真理。

伤愈后,吕天龙先后调兰州、新疆、成都等地空军任职。解放战争时驾机起义,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行列,1972年病逝于上海。

梁添成:殉国的复旦雄鹰

梁添成,福建南安人,1913年生于印尼。幼年丧父,靠母亲含辛茹苦抚养成人。1929年,其母送他回祖国求学,于1933年秋考进复旦大学,入商学院会计系就读。其时国事板荡,外侮频仍。

“九一八”事变后,东北三省被日本侵占。“一·二八”淞沪抗战,上海饱受战祸。日寇铁蹄肆意践踏,中华大地狼烟四起。日本军国主义者的侵略行径,一次次地刺激着年轻学子梁添成的爱国之心。当他看到涂着血色大圆的日机在中国蓝天恣意摆弄、狂轰滥炸时,热血奔涌,悲愤难平。他毅然决定投笔从戎。他报考了中央航空学校,期望来日驾铁鹰,严惩飞贼。1935年春,梁添成如愿以偿,成为中央航空学校第六期学员。endprint

20世纪30年代,中国航空尚处幼稚期,尤其军事航空,不但飞行人员少,战机少,机种更少。其时的美、苏、德、英、日等国,已是航空大国,他们都拥有强大的空军力量。迫于国际局势及国防急需,国民党军事委员会决定成立航空委员会,以发展中国航空业,特别是军事航空。航空委员会由周至柔担任主任,宋美龄任秘书长。改军政部航空学校为中央航空学校,校址选定杭州笕桥。中央航校培养了不少飞行人员,应当说为抗战作过贡献。

1937年,经两年多学习的梁添成完成学业毕业,其母亲特地自印尼赶来,参加儿子的毕业典礼。梁添成极为感动,对母亲发誓:作战中至少要击落一架日机,即便为此殉职,也无遗憾!毕业入伍,他被分派到空军第4大队第22分队,后任该分队队长及第23分队队长,授衔中尉。抗战中,梁添成以骁勇善战、硬性攻击著称,屡建战功。

1938年汉口空战前,他与复旦大学前教务长章益(后任复旦大学校长)不期而遇,当说起在母校求学的情景时,梁添成的怀念之情油然而生,并表示要为母校争光。1939年,日本为迫使中国政府屈服,对重庆陪都实施“倾铁计划”,派遣大编队轰炸机群,轮番轰炸,夺去中国无数无辜生命。同年6月11日,日军27架九六式轰炸机从汉口起飞,趁暮色昏暗,欲偷袭重庆。中国空军第4大队奉命升空拦截。梁添成驾2307号战机,与敌机相逢,激战中不幸座机中弹起火,坠于涪陵丛山,以身殉国,时年才26岁。

梁添成英勇殉国的消息传到印尼,万隆侨界为之举行隆重追悼大会,沉痛悼念这位华侨青年英豪。军事委员会则追赠其为上尉军衔,遗骸安葬于南京紫金山北麓航空烈士公墓。这里的烈士墓,不起坟,以石代坟。每一墓为一块约60×80× 50厘米的立方体青石,平面仰天,上面镌刻着烈士的职级、姓名、殉职事略。类似古代墓志铭,但不掩埋入土,推究其本意,或以代碑吧。梁添成墓位于纪念碑左侧第二纵排,其墓石文字为:“职级,中尉分队长。姓名,梁添成。殉职事略:烈士,福建南安人,中央航校六期甲班毕业,任空军四大队廿三队分队长。一九三九年六月十一日涪陵空战阵亡。追赠上尉。”

陈镇和:足球健将、空军烈士

1906年,祖籍福建龙溪的陈镇和出生在印尼的巴达维亚(今雅加达)。8岁那年,父亲将他送回国内,先在南京的金陵大学附小等校读书,1925年考入上海的国立暨南学校商科大学部。

“暨”,即至,“南”,也可以指南洋,那是海外华侨人数最多的地方。暨南学校当时位于上海的真如,它的前身是1906年创办于南京的暨南学堂,而后来的发展,则是今天设立在广州的暨南大学。这是一所专门接收华侨子弟就读的学校。

陈镇和原是我国早期有名的足球健将,在暨南大学读书时,曾多次随队出国征战。他矮而结实,长得黑黑的,因有“小黑炭”之称。陈镇和听到有人喊他“小黑炭”,总是笑嘻嘻的。陈镇和在暨大附中读书时,热爱母校,每逢足球比赛,他总拼命争取胜利,为母校争光。1928年9月的一天,暨南大学和交通大学在徐家汇交大的球场比赛足球,争夺上海各大学足球赛冠军。暨大同学前往观战助威者近千人。比赛开始,陈镇和威风凛凛前攻后卫,左冲右突,但交大的足球队也是实力雄厚、战斗经验丰富的强队,双方势均力敌,胜负难分。到了比赛时间只剩十几分钟时,暨大同学齐声高呼:“‘小黑炭加油!‘小黑炭加油!”雄壮的助威声,一浪高过一浪。不知疲劳的陈镇和听到同学们的喊声,抢球更敏捷,射球更猛烈。就在比赛结束前的4分钟时,陈镇和在交大球门右侧得一射球机会,他举足一踢,球如闪电般射入球门,暨大同学如醉似狂地欢呼胜利。

在国难当头的时候,陈镇和毅然学习航空,并写了这样一首诗来表达自己的志向:“男儿莫惜少年头,快把钢刀试新仇。杀尽倭奴雪旧耻,誓平扶桑方罢休。”在广东航校第7期毕业后,陈镇和先后在西南、西北空军服役,并曾任空军第29队分队长。后来赴新疆哈密接收苏联援华飞机,归途飞过嘉峪关进入猩猩峡荒漠时,因狂风骤起,油尽迫降,不幸以身殉职。

关于陈镇和殉职的时间,众说不一。萧强、李德标的《国父与空军》说是1940年,李学民、黄昆章的《印尼华侨史》说是1942年1月2日,而黄严同志发表在《航空史研究》第24期上的回忆文章说是1941年1月28日。这些就有待今后进一步查核了。

刘盛芳:父义士,儿英雄

刘长英是侨居印尼雅加达的粤籍知名侨商,而且是一个国民党党部负责人,是华侨国民党党务工作者。抗战爆发之后,他积极参加华侨的抗日救国运动,迭捐巨款,支持祖国抗战。与此同时,他派遣自己的亲生儿子刘盛芳回国抗战,叮嘱刘盛芳要“救国救乡,杀尽敌寇,不负众望”。1939年4月29日,刘盛芳在南郑空战中英勇杀敌,为国献身。国民政府航空建设委员会向刘长英发了慰问信和烈士抚恤金,刘长英决然作复,在复信中写道:“获悉小儿盛芳在南郑空战殉国,蒙航委会特恤国币一万元,感与悼并。当兹抗战需人之际,噩耗传来,五内俱伤,爱子之悲复为我政府又折一员空军健儿故也。承政府俯赐之恤金一万元,值此抗战期间,中央经济正待张罗之际,实不敢受领,况愚在南洋经商,尚可支持一家生计,拟请将盛芳恤金全部捐赠祖国,为抗战军费。至小孙佐邻现在坤甸振强学校初中部肄业,明年拟迁至星洲就学。”子是抗日英雄,父是救国义士,其爱国主义精神感人甚深,催人泪下,令人奋进。

从南洋回国的飞行员为抗日空战作出贡献的还有不少,例如马来亚的陈仲达、林日尊,泰国的韩锦铜,菲律宾的刘领锡等。可惜有关的材料均甚为简略。endprint

猜你喜欢

天龙敌机华侨
萌娃趣语
只有嘴巴想睡觉
敌机不可怕 让民工吃饱更重要
萌娃趣语
侨魂德泽 至臻至善——福州华侨中学简介之三
侨魂德泽 至臻至善——福州华侨中学简介之三
帕合尔丁·阿布拉、倪士喆、康宇宏、李华侨作品
舞起来,飞天龙
单兵扛导弹
敌机不支,腾空逃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