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译者角色的定位

2015-04-07付帅

环球人文地理·评论版 2015年2期
关键词:身份定位

摘要:翻译是个动态的过程,译者在这一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翻译界对译者的角色定位众说不一。针对翻译的不同阶段探讨译者所扮演的相应角色,并分别对译者作为原文读者、思想文化传达者以及译文批评鉴赏者三种不同角色进行论述和分析。

关键词:译者角色;身份;定位

引言

译者作为狭义的翻译主体,在翻译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在翻译理论及实践的长期发展过程中,人们却对译者的角色及其在翻译活动中所起的作用有着不同的观点。

任何翻译活动都离不开在翻译主体中起决定作用的译者,而译者在翻译过程中所充当的的身份和角色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译文的内容和质量。进一步分析译者在翻译过程中扮演的角色,以及其在翻译过程中的多重身份,对于译者如何在翻译活动中定位自身有重要指导意义,也有利于促进翻译研究向纵深推进。

一、译者作为读者

在从事翻译活动时,译者所面对的首先是作者或为作者化身的原作,因此译者的翻译工作首先充当的是读者身份。翻译是一个过程,第一步就是对原作的理解。对文本的解读是译者主观的活动与文本的客观存在互动和交流的过程,而译者的理解过程也可简要分为一般阅读、二次研读和扩展性阅读三个阶段。一般阅读就是译者对原文文本进行浏览,了解其基本内容和意旨;二次研读是在了解原文大意基础上对原文本用词搭配、特殊句式、语序、修辞等进行分析,识别原语和目的语中包含差异的表达方式,在具体语境中细致体会每个词的本义、暗示义;扩展型阅读是对源语特色词汇和文化现象进行调研查证,丰富背景知识,甚至可能包括对作者居住地的考察、生平研究、文学作品研究等,以求在整体上把握原文本内容、意旨、风格。

此外,作为读者的译者还要认识到,文本中的句子除了最基本的概念意义、形式意义,还有其引申意义。译者作为读者,要善于发现词语和句子的引申意义,不能仅凭词语的基本含义而不加考证就着手翻译,如“Care killed cat”的概念意义是“忧虑杀死猫”,隐含意义则为“忧虑伤身”;又如“Its a bold mouse that nestles in the cats ear”的概念意义为“只有勇敢的老鼠,才敢在猫耳朵里安家”,隐含意义为“再勇敢的老鼠也不会在猫耳朵里安家;做不必要的冒险算不上勇敢。”类似的还有,“an apple of discord”概念意义为“不和的苹果”,隐含意义为“争端的根源”。

二、 译者作为意旨、态度、文化的传达者

译者作为读者,对原文的理解是翻译活动的第一阶段,而言语的转换则为第二阶段。在将出发语转换为目的语的过程中,译者不仅要翻译源语的字面意义,还要把作者的意旨、目的及其文本所包含的的语气、态度传达出来,在特定的语境中,还要把所涉及的文化背景、风俗习惯等一并表现出来。在这个意义上讲,作为原文文本生命延续的译文必定在另一种文化中承担着文化传播的使者,译者成为了作者意旨和不同语言、文化的传达者,由译者转换的译本则成为文化交流的载体,促进着不同文化的交流互动。

在翻译过程中,译者的翻译结果会受到主客观因素的影响。首先,文本的内容限制和影响着译者。译者要做到忠于原文,必须从文本内容出发,克服文化差异、词汇缺项等困难。其次,译者的主观能动作用影响着其翻译。例如:“——Why is a river rich? ——Because it has two banks.”英文词汇的双关用法为译者带来困难。译者可以根据不同文化背景,将其译为“——河流为何这样富?——因为河水向钱流。”可见,面对方言、土语、双关语、词汇缺项等困难,译者可以积极发挥主观能动作用,从本国语言文化背景出发,尽可能准确地表情达意。

译者的翻译动机、理解的角度、采取的翻译策略、所倾向的翻译风格都对其最终翻译结果产生直接影响。此外,译者在翻译过程中选择的立场也影响着翻译,如以出发语为中心或以目的语为中心。前者是站在出发语的立场,让读者向作者靠拢,迁就外来文化的语言特点,为译文保留“异国情调”,即所谓的“异化”;后者是站在目的语文化立场,使译者向目的语读者靠拢,用地道的本国语言表达,以便读者理解。例如,“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两种译法,(1)Even the cleverest housewife cannot make bread without flour. (2) Even the cleverest housewife cannot cook a meal without rice. 第一种译法是外国人站在本民族文化角度,用“bread”代替“rice”,是一种“归化”;而后者是站在中国文化角度进行直译,迁就出发语,是“异化”处理。此外,“挥金如土”译为 spend money like water,“雪中送炭”译为 offer fuel in snowy weather.

鉴于两种语言在形式和文化内涵上的差异性,在翻译中要做到形神兼备的等值翻译并非易事。但作为作者意旨、文化内涵的传达者,译者应尽量客观准确地传达作者语言,忠于原文内容、风格,表现作者意旨和态度。

三、 译者作为批评鉴赏者

译者在准确理解原文的基础上输出译文后,再次化身为目的语读者这一身份,此时,他不是普通读者大众,而是尽可能客观地且带有审视目的性的批评鉴赏者。在完成译文后,译者要对自身译文进行审视反思,保留、发扬得体的翻译处理方式,并多做自我批评,反复修改。要做到这一点,译者要树立自身客观精神、创造精神、求真精神。

例如该句的翻译:What they found will surprise no one who has a teen or is a teen or just remembers being a teen. 译者初次翻译如下:对于任何一个青少年,或者曾经是青少年,再或已成为青少年父母的人来说,这次试验结果都不会令人吃惊。初看该译文基本达意,且句式比较整齐,但经过重读,发现该句并不符合汉语表达习惯。经过分析,该句可译为:这一结果引起了那些青少年父母、青少年本人以及对青少年时期仍记忆犹新的人们的共鸣。这种处理方式把英语中的“反说”转换为汉语里的“正说”,表述更为地道,符合汉语表达习惯。因此,译者在翻译文本完成后,要进行自我批评的审读,如上文中需要根据特定情况把英语中的“反说”译成“正说”,从而达到准确达意、符合汉语表达习惯的目的。此外,翻译不是简单的文字对译,译者要不断审读译文,检查是否存在错译、漏译、随意增译,是否呆板拗口,是否用地道的目的语准确表达源语特色词汇,有无违背作者本意之处等等。

结语

翻译过程是作者、作品、译者三者的对话,一部翻译作品实际上是作者意图、文本结构、译者解读的结合体,在翻译活动中,译者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译者对自身角色的正确定位对于正确了解作者、解读文本、输出译文有着重要的意义。

作者简介:付帅(1991.06-),男,辽宁大学英语笔译硕士。endprint

猜你喜欢

身份定位
定位的奥秘
《导航定位与授时》征稿简则
Smartrail4.0定位和控制
找准定位 砥砺前行
关于“take”的其中身份
跟踪导练(三)(5)
妈妈的N种身份
基于RFID的室内无线定位识别系统
他们的另一个身份,你知道吗
青年择业要有准确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