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永久性绿地的景观设计

2015-04-07马苏琰王珂金云峰

环球人文地理·评论版 2015年2期
关键词:国展永久性水景

马苏琰 王珂 金云峰

“绿杨城郭”是千百年来对扬州的赞誉,延续至今,“人文、生态、宜居”成为扬州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的个性特色。面对今日风起云涌的城市化浪潮,扬州提出要永久保住城市“绿地”。2007年9月,扬州市市政府专门制定了“建立城市永久性绿地保护制度”的议案,并向社会公布。“永久”在中国的汉语中是时间上没有终止、永远的意思。保护制度明确,永久性绿化地块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动或改作它用,更不得进行经营性开发,如果因为城市建设、公益性设施建设,确实需要占用绿地,要先经规划部门审查、绿化部门认定,再经过规委会同意,由市政府再报请市人大常委会批准,同时根据“谁占用谁补偿”的原则,给予绿化补偿,严格的门槛和程序确保了对绿地的刚性保护。这些绿地分布在城市的东西南北中,分别和市民的集中居住区密切相连,已成为广大市民休闲、健身的好去处。

国展中心二期景观绿化设计工程位于明月湖中央水景公园永久性绿地地块。明月湖处于扬州西区CBD中心位置,紧邻着扬州职业大学、扬州会议中心,和体育公园,沿明月湖河岸分布着国展中心、京华城和双博馆,其绿地的用地性质分为商业广场、城市绿化和城市公共设施辅助功能用地。基地定位其性质为城市绿化但具有城市公共设施的辅助功能。

明月湖中央水景公园位于新城西区明月湖,总面积近25.1万平方米(含水面),保护范围为环湖纵深50米内。该园定性为文化休闲公园,公园规划以规则式与自然式结合的手法,因地制宜创造丰富多样的室外活动空间。公园内游憩路线和场地相互结合,沿着中央水景公园形成一个环形游步道。公园规划还协调了人工湖岸线景观和公园沿文昌西路景观,处理了沿湖、沿路亮化设计,丰富文昌西路景观。

基地位于国展中心二期南侧,左侧为城市公共绿地,右侧与国展中心一期景观相接。设计时应注意其特殊的用地性质的同时,考虑与东西地块的联系性。

基地原有条件:

国展中心二期建筑修建之前,基地为大面积草坪点缀种植大乔木,草坪上布置一条园路。设计过于简单,与东西地块的联系薄弱,并没有附属公共活动设施的功能。

国展中心二期建筑修建时,为了施工的需要破坏了部分原有的绿化。另一部分绿化因基地被确定为永久性绿地而加强,但使用的树种单一、规格单一、缺乏层次,地形没有整理,使得基地变得杂乱无章。

同时地块被确定为扬州明月湖中央水景公园永久性绿地地块,因此设计方案时应既考虑其性质又考虑其功能。

方案设计取消了明月湖景墙,将国展中心一期和二期连结起来,弧形景墙将游人从南北两侧引导进基地,同时减小了基地的硬质面积增加基地的绿化面积。方案设计时将基地主要分为两个部分为滨河硬质休闲区和绿化休闲区。

滨河硬质休闲区使用塑木亲水平台,在满足游人游憩通过的同时尽量减少基地的硬质铺装的面积。高低错落、弧度不一的景墙增加基地的层次感,基地的南北侧高差超过3米,考虑到植物固土的最大饱和后,高低错落的景墙承载着挡土墙的功能。台阶和斜坡的穿插组合解决基地的大部分高差,游人在游憩时,既能感受到基地的气势又能不感到行走的困难。

绿化休闲区坡度较为平缓,绿化为开阔草坪、高密度常绿高大乔木和成组灌木绿化组成,从明月湖湖面向基地望去从浓密的植物空隙可以观看到国展中心二期的主体建筑。同时基地各入口使用植物与景石结合的造景方式,引人入胜。绿化休闲区使用扬州本地植物,尽可能保留原有乔木,大面积种植琼花,极具扬州特色,大幅度的提高基地的绿化覆盖率。宽度1.2米的游园步道穿插于绿化休闲区,将塑木平台和二期建筑联系起来,满足游人通行的同时尽量减少铺装面积,增大绿化面积。

从明月湖湖面向基地望去平台和景墙的高差变化,以浓密的绿色植物和国展中心建筑为背景,给以强烈的视觉感受,成为明月湖中央水景公园的新名片。

绿是城市的底色,永久性绿地的景观设计应先尊重其特殊的用地性质,其次满足其基地的城市功能需要,在尽可能满足市民对休闲绿地功能需求的同时尽量增加绿化面积。在景观设计时,保护城市公共绿地,保证市民的品质生活,才能成为一个宜居的城市。endprint

猜你喜欢

国展永久性水景
天音水景
天音水景
天音水景
天音水景
永久性起搏器置入患者应用个性化康复护理的临床效果
俄成功研制“永久性”核反应堆
“国展”评委
2017中国军民融合材料与装备配套展览会在国展举办
外乘国际风 内修运营力
第25届国展:为摄影更多的可能而敞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