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施工单位资料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2015-04-05单雪丽

四川建筑 2015年2期
关键词:资料员分包施工单位

单雪丽,朱 丹,周 荷

(西北核技术研究所,陕西西安 710024)

施工单位资料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单雪丽,朱 丹,周 荷

(西北核技术研究所,陕西西安 710024)

文章结合工程施工资料审查实例,详细阐述了施工资料编制、收集、整理中存在的问题,并从客观和主观两方面分析出现问题的原因,针对不同原因,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对提高工程资料编制的质量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施工资料; 问题; 改进

随着我国建筑业的蓬勃发展, 建筑工程施工资料管理在建设项目中愈发重要, 各级建设和质量管理部门对建筑工程资料的编制和归档管理的要求也更高。而由于各种原因,目前施工资料中存在着许多问题,对工程后期的维护管理和责任追究带来一定的隐患。

1 施工单位资料存在的问题

1.1 资料不完整

(1)安全功能方面的资料不完整。

大部分工程缺少安全功能方面的资料,包括临时施工用电方案、临时施工用电检测、塔吊及混凝土搅拌机的施工方案、材料污染物含量检测报告、预检记录、施工检查记录、交接检查记录等。

(2)施工物资资料不完整。

部分工程缺少材料检测报告,主要包括幕墙的三性检测报告、外加剂检测报告、砌块、砂浆强度及混凝土抗压强度的检测报告及复试报告等;材料的送检次数及检测报告不符合规定。如某工程工期近两年,但仅有一份水泥检测报告,姑且不论该工程使用的水泥量有多少,有多少批次,分几批进场,单从“水泥进场超过三个月就必须送检合格后再使用”来看,其检测次数明显不够。

(3)前期资料不完整。

部分工程资料缺少图纸会审记录、开工报告及施工单位资质证明文件等。

(4)在预验收中发现,几乎所有工程缺少竣工图,给工程的后期使用维护和临近工程的建设带来一定隐患。

(5)施工资料不完整。

包括自检记录不全、施工日志不全、技术交底不全、安全巡检记录不全等。如某工程,在预验收中发现:某工程的施工日志仅记录到2011年10月(该工程于2012年底竣工),缺少近一年的施工记录。

(6)分包单位资料不完整。

以某工程为例,由于总包单位将网架部分分包给其他单位,分包单位在施工完毕验收合格后,即撤离施工场地,未将该部分资料上报至总承包方,导致在预验收中缺少该分部工程的资料。

1.2 施工资料的时效性、真实性比较差

(1)闭门造车“做资料”现象比较普遍。

资料员不了解工程进展、工程使用的材料、材料进场情况及现场实测检验,导致整理出来的工程技术资料,不能真实反映工程实况,失去控制工程质量的作用,也失去作为工程档案的意义。

(2)资料滞后于工程进展。

工程资料本应在检验批、分部分项工程验收之前准备好,但在实际施工中,有时为了赶工程进度,验收后未及时形成资料,导致许多工程的资料总是在分项分部工程验收时进行补充,影响工程资料的时效性和真实性。

(3)资料中存在弄虚作假现象。

主要表现在:产品合格证作假;检测资料数据作假;冒名顶替签字;施工日志后补等。尤其是合格证、检测报告内容失真。钢筋、水泥、防水材料等一些主要材料或半成品的质量,主要通过合格证或检测报告反映出来,而合格证往往不能与物资进场同步,一般都是抄件或复印件,有些抄件的主要数据有明显错误,存在弄虚作假现象。

1.3 施工资料不够规范

(1)检验批的名称或划分不规范。

某些检验批未标识清楚工程部位或与目录中的检验批名称不一致。

(2)检验批或进场构配件报验单等内容填写不规范,未按规定的要求填写验收结果和验收结论;未按规定签字和日期;未按规定加盖印章等。

(3)资料整理不规范。

未按规定要求将单位工程资料或分部分项工程资料划分开,如某工程(包括4栋楼),验收时单位工程资料混在一起,非常凌乱,更未按要求编制目录和组卷。

2 原因分析

2.1 客观方面的原因

工程项目数量多、参建单位多和工程管理中专业人员比较少之间的矛盾给施工资料的编制和整理带来一定困难。

(1)由于工程项目多,几个工地共用一个资料员,资料员忙不过来,导致资料不能及时、准确、有效的完成。

(2)参建方多和懂施工知识的人员比较少,给资料的收集带来一定困难。

参建方多,容易造成参建各方的相互配合不够,资料需签认的程序多、时间久,最终导致资料的收集不及时。尤其是甲供材料时,建设方不及时报验进场构配件及材料,不及时提供材料的合格证和检验报告,造成在验收时缺少材料的进场报验申请、产品合格证、检验报告等。

(3)由于专业资料员少,大多施工单位资料员的专业水平不高,造成资料的编制出现不及时、不完整、不规范的现象。

(4)分包单位比较多,桩基、钢结构等往往需进行专业分包,分包单位的资料不能及时、完整地提供给总包方,给资料的收集整理带来一定困难。

2.2 主观方面的原因

(1)施工单位对资料的重视程度不够。

由于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比较繁琐且大多数施工方认为只要踏踏实实做好工程,确保工程质量,资料不重要,因此对工程资料的编制、收集及整理不够重视。

(2)施工单位管理不到位。

施工资料的编制质量,不仅仅是资料员单方面的责任,它需要施工各方人员的配合协作。管理人员、技术人员、资料人员之间不能很好的配合协作,将导致资料不完整、不准确。如技术人员不能及时提供给资料员测量数据、施工日志等;管理人员不能及时提供给资料员开工报告、图纸会审记录、材料检测报告、产品合格证等。均将导致施工资料不及时、不完整。

(3)资料员的积极性不高,责任心不够强。

表现在资料员不看设计图纸、不到施工工地,凭主观或经验闭门造资料;不主动收集及时整理资料,总是找出各种理由,能拖则拖能推则推;不按规范整理资料,总想着能混过去就混过去,只要能归档拿到钱即可;不认真细致地检查资料,总认为有监理检查资料,不主动检查资料中的问题等等。从而导致工程资料不准确、不完整、不规范。

(4)参建各方对资料不重视。

有时为了赶进度,参建各方总强调如期完工、及时验收。忽视资料的重要性,总认为资料可以后补,严重影响资料的时效性。比如:为了工程早日完工,无开工报告即开工;为了不影响后续工序的施工,无验收资料即进行工序验收或验收结束后不及时签字;为了工程早日投入使用,施工资料验收不合格的情况下也投入使用等。

3 采取的对策和措施

3.1 对策

(1)提高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的思想认识。

施工管理资料是工程建设进行竣工验收的必备文件,也是工程项目建成后进行生产、维修、事故处理和拆除的必查文件资料。特别是对于隐蔽工程和施工完成后不易检测的项目更具有唯一的、不可替代的重要价值。必须要认真细致地做好资料的编制、收集、整理工作。因此,需要施工方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积极主动地配合协助资料员完成资料。

(2)提高资料员的责任心和业务水平。

组织培训、交流,增强资料员的责任意识,提高业务水平。通过举办档案知识、资料填写等各种培训班,组织各单位资料员认真学习有关知识,提高对资料工作的认识,增强责任意识。组织各专业、各兄弟单位之间的技术交流,通过交流学习提高资料填写的准确性。

(3)分工明确,责任到人。

施工单位将工程资料的编制按专业、管理部门的不同进行划分,并将每张表格的填写都落实到人,提高各项资料制作的及时性、准确性、真实性。如现场工序交接检查凭证由分管该项目的现场管理人员负责传递,使用完毕后交给该工程资料员保管。如果工程流转过程中该项资料缺失或滞后,就直接追究现场管理人员的责任。

(4)制定相应的激励机制。

将资料的制作、收集、整理与归档工作纳入有关领导、职能部门和工程技术人员、质量检查人员职责考核范围,做到职绩挂钩,实行重奖重罚,对确保各项施工资料的及时性、完整性、准确性和归档质量起着积极的作用。

①目标激励。利用目标激励是一种行之有效的管理办法。根据在手工程情况建立资料管理目标,然后将目标逐层分解、细化,落实到每位相关人员。

②物质激励。其方法主要有:建立资料管理奖励基金;建立经济责任制,定期考核兑现。

3.2 具体措施

3.2.1 做好工程施工前期准备工作

一项单位工程确定后,在工程开工之前就将该工程的单位工程名称、分部工程名称、分部、分项、检验批划分出来经监理、甲方确认后及时下发到各施工单位,以此来保证资料制作单位工程名称填写的准确性,检验批、分部、分项划分的准确性。避免因检验批、分部、分项等划分错误或不统一而造成资料制作的返工。

3.2.2 确保资料与施工同步、内容正确

资料员要深入现场,做到资料和施工同步,确保资料内容真实准确,避免闭门造车“做资料”和资料后补的现象。资料员应熟悉施工图纸和变更签证,深入施工现场,掌握施工进度,保证施工资料的真实性、及时性。

3.2.3 资料编制严格依据规范要求进行

(1)严格按照国家规范规定,科学合理地进行材料取样送检。

①必须按标准规定取样,确保试样的代表性。正确取样是保证试样准确、真实的基础,是正确反映工程质量的前提条件。例如钢筋取样应在同一批不同捆上随机抽取两根钢筋中截取:每根钢筋截取一根拉力,一根冷弯,试件在每根钢筋距端头不小于50 cm 处截取,拉伸试件长度应不小于标称标距+200 mm。

②材料的试验取样频率必须符合规范规定。例如钢筋应按同一炉种、同一钢号、同一规格每60 t为一个检验批,不足60 t按一批计。

③反映材料的性能、合格证、试验单必须如实反映材料 的质量和性能,材料检测报告复印件应注明原件存放单位,并有抄件人、抄件日期,加盖供货单位印章。

(2)严格依据规范填写各种报表,做到数据完整、填写规范。例如结构分项工程隐蔽验收记录的填写要规范,部位要明确,内容要齐全,手续要完善,时间要吻合,真正起到备查原始资料的作用和作为决算的依据。

(3)依照分包由总包负责的原则收集整理竣工资料,及时、真实地整理好竣工资料,为工程的竣工验收提供有利因素。

①工程建设过程中存在专业分包单位,如钢结构、网架、桩基等。本着总包负责的原则,总包单位应核查分包单位的工程资料,做好整个工程资料的完整性,统一大局。对分包单位不合格的资料及时提出,催促整改,避免由于个别分包单位的资料出现问题而影响到整个工程的竣工验收工作。

②明确施工各方资料管理责任制度,及时移交资料,避免互相推诿、责任不清的现象。

4 结束语

为了提高工程资料的编制质量,各参建单位不断提高思想认识,重视工程资料,严格依据规范要求进行资料的编制和审查。尤其建筑施工企业要高度重视施工技术资料的管理工作, 严格过程控制。只有切实加强资料管理, 才能有效地促进施工企业施工技术管理水平和安全质量管理水平的提高,才能不断提高施工企业的市场综合竞争力,提升施工企业的整体形象。

单雪丽,女,本科,工程师,主要从事工程监理、工程概预算工作。

TU721.2

B

[定稿日期]2014-03-13

猜你喜欢

资料员分包施工单位
建筑工程施工中对工程分包的管理
施工单位工程签证管理中的问题及对策
提高图书馆资料员综合素质的策略分析
浅议工程项目资料员如何做好资料
浅谈如何做好监理的工程资料
如何加强施工分包安全管理
建筑业劳务分包制研究:现状及其展望
基于灰色聚类分析法对房地产项目施工单位风险管理的研究
网站前台设计分包合同中应注意的问题
施工单位投标让利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