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开拓创新 稳中求进全面开创河南散装水泥推广应用工作新局面

2015-04-05河南省散装水泥办公室

散装水泥 2015年1期
关键词:砂浆河南省水泥

河南省散装水泥办公室

开拓创新稳中求进全面开创河南散装水泥推广应用工作新局面

河南省散装水泥办公室

2014年,在国家商务部和省商务厅的领导下,全省散装水泥应用与发展工作,坚持以贯彻落实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紧紧围绕国家实施的中原经济区、粮食生产核心区、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三大国家战略规划和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富强河南、文明河南、平安河南、美丽河南”建设总要求,以“推广应用、服务建设、稳步发展”为主线,经过全省散装水泥战线全体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各项工作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截止2014年11月,全省完成散装水泥供应量8857.01万吨,完成全年目标8600万吨的102.99%,较上年同期净增1104.37万吨,增幅为14.25%;散装率为57.16%。散装水泥供应量居中部省份第一位、全国第三位。累计节约标准煤203.49万吨、水资源1.32亿吨、电力6.37亿度、石油39.85万吨、棉纱3.54万吨,减少水泥破损量51.81万吨、粉尘排放88.57万吨、二氧化碳排放529.09万吨、二氧化硫排放1.72万吨,创造社会综合效益39.85亿元。

我省始终坚持贯彻落实国家(省)有关散装水泥政策,积极制定散装水泥相关配套政策,多措并举,主动作为,开拓创新,努力推动散装水泥、预拌混凝土、预拌砂浆“三位一体”健康有序发展。

一、以砂浆“禁现”工作为重点的散装水泥推广应用工作呈现出了新的变化

1、积极参与《河南省蓝天工程行动计划》制定,大力推进我省砂浆“禁现”工作

2014年初,省散办主动与省政府大气污染防治办协调,将散装水泥和预拌砂浆推广应用工作纳入省政府《河南省蓝天工程行动计划》(豫政[2014]32号)文件(以下简称《文件》)之中。《文件》第十八条明确要求:“积极推行绿色施工,水泥使用量在500吨以上的各类建筑工地、道路施工、市政工程等工地应使用散装水泥,城市建城区禁止在施工现场搅拌混凝土和配制砂浆,普通砂浆应使用散装预拌砂浆”。

目前,河南应该说是全国唯一的将砂浆“禁现”工作写入省级蓝天工程文件的省份,政策文件的出台,为提升散装水泥推广应用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和空间。在“蓝天工程”政策文件大背景下,全省各级散办积极探索预拌砂浆应用发展的新模式。郑州市、开封市、洛阳市、南阳市、新乡市等省辖市,因地制宜相继出台了砂浆“禁现”文件,省辖市散办作为砂浆“禁现”工作的主体,勇于担当,负责地肩负起了禁止现场搅拌混凝土和砂浆的督查工作。目前,全省已有预拌砂浆生产企业近40余家,年生产能力1000多万吨。

2、参与省政府蓝天工程考核,促进预拌砂浆推广应用

2014年9月份,省政府相继下发了《河南省蓝天工程行动计划重点工作部门分工方案》《河南省蓝天工程行动计划实施情况考核办法(试行)》(以下简称《考核办法》)和《河南省蓝天工程行动计划实施情况考核办法(试行)实施细则》(以下简称《实施细则》),将散装水泥和砂浆推广应用工作作为一项重点治理项目,给予4分分值,列入各级政府的考核项目(总分100分),其具体要求是:“完成全省散装水泥年度任务指标计1分;随机抽查建筑施工、道路施工、市政工程等20个以上施工工地,合格率达到90%,计3分;达到80%,计2分;达到70%,计1分;否则0分。在日常督查和现场核查中,发现一例不满足上述要求的,扣0.5分,扣完为止”。

省政府依据《考核办法》和《实施细则》,建立了以大气质量改善为核心的目标责任考核体系,将空气质量的改善程度做为检验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成效的最终标准。省政府大气办组织大气污染防治联席会议相关成员单位,组建14个考核组,于2014年12月25日至30日,对全省18个省辖市和10个省直管县进行考核。省散办书记刘海中、市场科科长李鹏代表商务厅参加了考核。考核内容共11项,采取听取当地政府汇报、查阅资料、现场抽查、核查等方式进行。每个地市现场抽查核查建筑工地不少于20个,重点检查散装水泥和预拌砂浆使用情况,通过实地考评打分,真正达到了督促检查的效果,各级散办工作的主动性、积极性得到了充分调动,极大地促进了预拌砂浆的推广使用。

3、编制《河南预拌砂浆技术与管理规范》

为做好蓝天工程行动计划的贯彻落实工作,进一步加快河南省预拌砂浆产业可持续健康规范发展,省散办提出了《预拌砂浆技术规程》和《预拌砂浆管理规范》(以下简称《规程》和《规范》)的编制工作。这项工作得到了天津城建大学、上海同济大学、郑州大学、华北水利水电大学的大力支持,《规程》和《规范》的研究方案,分为调研和科研两个部分。在商务部和中国散协的大力支持下,课题组历时两个多月的时间,先后到北京、天津、四川(成都)、广东(广州、深圳)、山东(济南、青岛)、江苏(南京)、上海、福建等省、市开展砂浆管理和应用工作调研。同时,组织技术人员分别在砂浆企业和大学实验室对相关数据进行实验测试,在经过近半年的科研工作后,目前,《规范》送审稿已经完成,有望近期审定发布。

《规程》和《规范》的编制、实施,可以使广大从事建筑工程设计、施工管理、商品砂浆生产、施工、检测等有关单位和人员及时了解、正确掌握规程,熟悉商品砂浆生产应用技术,将有力促进我省预拌砂浆行业的规范发展和工程质量的提高,提高我省绿色文明施工与建筑业现代化水平,对《蓝天工程行动计划》的贯彻实施起到重要的保障作用。

4、加强散装水泥工作的宣传、服务和执法

省散办始终把宣传服务和专项执法作为今年的重要工作任务来完成。一是加强与省环保厅等相关部门的工作沟通、协调配合和相关政策宣传工作,将“禁现”工作延伸至全省各建设项目中去。省散办组织全省各地开展了围绕主题、结合本地实际,积极宣传散装水泥对减少粉尘污染和治理雾霾天气的作用。采取传统、现代、传统与现代结合等新颖、精彩的形式进行宣传,社会各界反映,宣传内容渲染力强,影响面广。省、市散办联合宣传,利用公共媒介宣传,专题摄影大赛宣传、大型联动宣传、展板、刊登文章(标语、短信、发放物品、锣鼓、宣传车)等形式的传统宣传,产生了显著的社会效应。

二是坚持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有序推进,健康发展,因地制宜地采取多种形式,分步骤、分层次的稳步推进行业“禁现”工作。根据我省发展实际,形成以郑州、开封、洛阳、安阳等省辖市为首批“禁现”试行地区、其它省辖市后续推进的发展局面。

三是督促各地市因地制宜出台相关文件,突出强化各地散办在减少工地扬尘,提高城市环境质量中的作用。目前,郑州市、开封市、洛阳市、安阳市、南阳市、新乡市等省辖市相继因地制宜出台了砂浆“禁现”文件。

四是研讨落实砂浆“禁现”政策的具体措施,总结推广先进经验,不断提升预拌砂浆产业发展水平。省散办定期组织召开砂浆生产企业和设备制造企业座谈会,广泛征求意见,帮助解决市场、技术和政策等难点问题。同时,利用调研、走访、电话沟通等方式,宣讲政府的最新政策,交换行业最新动态和信息,贴近服务,促使企业不断进行技术创新和组织管理创新。

五是举办各级散办执法培训班,提高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和执法水平。通过培训,获取知识,增强技能,适应新形势下散装水泥工作发展的需要。

我们相信,通过蓝天工程政策的贯彻落实,河南的预拌砂浆应用工作将会进入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

二、抓好散装水泥信息服务平台建设,充分发挥行业监管作用

1、建设河南省散装水泥综合信息服务平台,提高行业信息化管理水平

2013年底,为进一步加强全省道路交通安全监管工作,有效防范和坚决遏制重大事故的发生,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河南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交通运输厅、公安厅《关于下发<河南省道路交通安全动态监控系统建设实施意见>的通知》(豫安监管〔2013〕103号)文件要求:商务部门要进一步做好散装水泥专用车辆道路交通安全动态监控系统的安装、联网、监控等工作,并做好散装水泥专用车辆备案和司机的日常教育培训等工作,从源头上把好行车安全关。

根据文件要求,省散办将散装水泥专用车辆管理纳入“河南省道路交通安全动态监控系统”,并与省安监局、省公安厅、省交通厅联合建设了河南省道路交通安全监控系统散装水泥信息分平台。经过两年多的建设和运行,全省18个省辖市都建立了分平台,入网车辆近8000余台,在散装水泥行业服务和保障交通安全方面发挥了较好作用,很大程度地减少了专用车辆道路事故的发生,取得了很好的社会反响。

2、强化“散装水泥综合信息服务平台”日常管理工作,为我省散装水泥行业发展提供有效服务

针对河南散装水泥专用车辆管理现状,省散办多次与省安监、交通、公安、电信等部门协调沟通,制定符合实际、切实可行的举措。

(1)加强对全省专用车辆的信息接收、数据资料归集传输和运行状况等信息化监管考评,并与公安交通部门建立无缝对接机制,实现信息资源共享。

(2)通过GPS监管系统办理为公安交管部门提供专用车辆年检和进城手续的办理依据。

(3)将预拌砂浆监控管理系统统一至监管平台中,拓展统计功能,为行政执法、专项资金返回提供依据。

(4)成立监控中心,有专人负责数据处理,通过统计报表等形式,将违章车辆的统计数据作为相关业务管理部门对违章车辆、违规企业进行处理的依据。

(5)加强与科研院校合作,注重技术创新。2014年,针对专用车辆反光镜设计制造存在的问题,即:车辆右转弯时存在盲区,视野不良易产生事故等情况,强制加装视频辅助装置,抓住了重点,起到事半功倍作用,效果显著。

(6)督促完善备案和教育培训机制,指导要求各地市散办做好散装水泥专用车辆备案和司机的日常教育培训等工作,防范和遏制重大事故的发生。

(7)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通过召开座谈会、现场会等形式,与省直有关部门及地市主管部门定期交流信息,有效促进工作进展。

2014年,我们充分利用“河南省道路交通安全动态监控系统”平台,做好对散装水泥专用车辆的动态信息监控管理工作,并对相关企业做好“动态监控系统”的推广应用与培训指导工作,与安监、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共同督促企业健全、完善专用车辆日常管理制度。从部门单打独斗向政府统一领导、部门协同配合、信息互通共享的齐抓共管机制转变;从监管部门直接面对众多驾驶人向强化企业主体责任、增强企业内生动力、分层管理转变;从重视政府行政管理向积极培育行业协会、加强技防人防等综合措施转变,逐步构建和完善源头治理、动态监控、主责落实、管理有序的散装水泥专用车辆道路运输安全管理的长效机制。

在目前进行的平台二期升级工程建设中,我们计划将预拌砂浆运输车和预拌砂浆流动罐管理作为重点进行设计,充分实现平台建设设施设备标准化、管理服务规范化、服务手段信息化和网络化,进一步提升预拌砂浆行业管理的信息化水平。

河南散装水泥综合信息服务平台,是散装水泥行业公开综合服务监管平台。该平台以“宣传平台、工作平台、服务平台、监管平台”为工作定位,构建政策法规、基层公开、便民服务、监督管理、沟通互动、服务发展六大功能板块,形成省、市、县三级一体公开综合服务监管网络,实现横联部门、纵贯城乡、全域覆盖,为行业发展提供全方位、综合性政务和公共服务。

三、主动抓好农村散装水泥市场培育及应用推广的引导监管工作

针对农村散装水泥销售网点建设偏少的问题,首先是树立农村推散典型模式,以点带面,促进发展;其次是制定明确的工作目标,并将指标分解到市、县乃至乡镇,明确努力方向;其三是制定明确考核标准,加大对农村推散工作的考核力度,充分调动县级散装水泥管理部门积极性和主动性,发挥他们在农村推散中的关键作用;其四是加大农村推散资金和政策的扶持力度,引导社会投资转向农村推散产业,促进农村散装水泥快速健康发展。

立足河南农村发展实际,我省以培育和建立的农村发展散装水泥示范县(市)和示范点为切入点,在农村推散工作中起到了推动和带动作用,真正达到了以点带面、全面推进的效果。尤其是农村预拌混凝土的应用推广工作得到了较快发展。2014年以来,我办及时总结以往的做法,在全面调研分析农村散装水泥发展应用市场状况的基础上,召开了专门会议,研究了具体措施,修订了验收标准,并充分肯定“示范县(市)、示范点”的有效做法。我们于3月份开展了第5批农村发展散装水泥示范县(市)、示范点验收及第4批复验工作,于11月份开展了第6批农村发展散装水泥示范县(市)、示范点验收工作。通过听取汇报、查看资料、实地考察、反馈意见等程序,对所验收和复验的示范县(市)、示范点作出了客观评估。截至目前,全省农村发展散装水泥示范县(市)26个、示范网点74个,农村使用散装水泥和预拌混凝土下乡已成为我省散装水泥发展新的增长点。

河南省散办始终严格执行国家、省散装水泥推广应用、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政策、法规,坚持以落实省政府第121号令《河南省发展散装水泥管理规定》为依据,以落实《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流通产业发展 推进现代商品市场体系建设的意见》《河南省蓝天工程行动计划》《河南省道路交通安全动态监控系统建设实施意见》三个文件为抓手,围绕“推广应用、服务建设、稳步发展”做文章,注重在“供应体系建设、扬尘治理防控、信息平台建设”三个重要环节上下功夫。为大气污染防治和生态文明建设,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猜你喜欢

砂浆河南省水泥
大连市材料价格补充信息
大连市材料价格补充信息
大连市材料价格补充信息
河南省树人教育交流中心
河南省树人教育交流中心
河南省树人教育交流中心
河南省树人教育交流中心
大连市材料价格补充信息
水泥像被踢死事件
水泥搅拌桩在城市道路软基处理应用中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