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畜禽脂肪肝综合征的诊治

2015-04-05

兽医导刊 2015年20期
关键词:仔鸡毒血症胆碱

金 山

(黑龙江省虎林市畜牧兽医局,黑龙江虎林 158400)

畜禽脂肪肝综合征的诊治

金 山

(黑龙江省虎林市畜牧兽医局,黑龙江虎林 158400)

近年来,患有肥胖症的畜禽数量在逐渐增加,同时患有脂肪肝的病例在小动物和宠物临床上也越来越多。脂肪肝,又称肝脂沉积症,是一种常见的、致命性的胆汁淤积综合征,常给养殖生产带来致命打击。笔者在临床上发现多例脂肪肝病例,现将于

脂肪肝;胆汁淤积;肥胖症

脂肪肝综合征是指畜禽因摄入大量能量饲料,导致营养代谢发生紊乱,表现为以过度肥胖、肝脂肪变性为特征的一种营养代谢病。犬以皮下脂肪蓄积过多、容易疲劳、消化不良为特征。肉用仔鸡以嗜眠,麻痹,肝、肾肿胀且大量脂类物质存积,突然死亡为特征。产蛋鸡以个体肥胖、产蛋下降,肝、腹腔及皮下有大量的脂肪蓄积,肝出血,发病突然,病死率高为临床特征。

在牛妊娠毒血症、绵羊妊娠毒血症、马属动物妊娠毒血症、兔妊娠毒血症、母牛肥胖综合征、高脂血症等疾病过程中均可发生脂肪肝。该病多出现在产蛋多的鸡群或产蛋高峰期,3~4周龄的肉用仔鸡,成年肥胖犬,产后肥胖奶牛,产前肉母牛、母绵羊、母马和母驴等。

1 症状和病理

(1)产蛋鸡:脂肪肝出血综合征主要发生在体况良好的肥胖鸡及重型鸡。有的鸡群发病率可高达30%以上。病初无明显临床症状,只表现出肥胖,体重超过正常的25%。鸡群产蛋率较大幅度下降,可从60~75%下降为30~40%,甚至仅为10%,有的停止产蛋。病鸡喜卧,精神萎顿,冠及肉髯色淡,或发绀,继而变黄、萎缩。病鸡腹下软绵下垂,下腹部可以摸到厚实的脂肪组织。有些病鸡食欲下降,鸡冠苍白,体温正常,粪便呈黄绿色,水样;严重者嗜睡,瘫痪,进而冠、肉髯和爪变冷,可在数小时内死亡。病鸡血清胆固醇增高到157.3~289.8mmol/L或以上(常为29.1~82.1mmol/L);血钙增高到60~185mmol/L(正常为43.5~65mmol/L)。易发病鸡群中,月均病死率可达2~4%,但有时可高达20%。

(2)肉仔鸡:脂肪肝一般见于生长良好的肉仔鸡,10~30日龄多发。发病突然,表现嗜睡,麻痹。麻痹由胸部向颈部蔓延,几小时内死亡,死后头伸向前方,趴伏或躺卧将头弯向背侧,病死率一般在6%,个别鸡群达20%以上。有的病鸡可呈现生物素缺乏症的典型特征,如羽毛发育不良,干燥变脆,生长缓慢,喙周围皮炎,足趾干裂等。病鸡出现低糖血症.血浆丙酮酸、乳酸、游离脂肪酸水平增加,肝内糖原含量极低,生物素含量低于0.33mg/ kg,丙酮酸羧化酶活性大幅度下降,脂蛋白酶活性下降。

(3)犬:表现为体躯肥胖、皮下脂肪丰富,尤其是腹下和体两侧,体态丰满,用手不易摸到肋骨,消化不良,容易疲劳,运动时易喘息,反应迟钝,不愿活动,走路摇摆,易发生骨折、关节炎、椎间盘病、膝关节前十字韧带断裂等;有易患心脏病、糖尿病的倾向。血糖浓度升高,容易感染并产生菌血症。高度肥胖者,因心脏冠状动脉及心包周围有大量脂肪,动物表现呼吸困难,稍事运动即气喘吁吁,并产生多种器官病理。

2 诊断

根据病因、发病特点、临床症状、临床病理学检验结果和病理学特征即可作出诊断。

3 防治

本病以预防为主,针对病因采取防治措施。

(1)合理调整饲料结构:通过限饲,减少饲料供给量的8%~12%;或掺入一定比例的粗纤维(如苜蓿粉);或添加富含亚麻酸的花生油等来降低能量的摄入。同时增加蛋白质饲料的摄入量,尤其是含硫氨基酸(胱氨酸、半胱氨酸、甲硫氨酸等)。

(2)减少应激因素:保持舍内环境安静,尽量减少噪声和捕捉因素,控制饲养密度,提供适宜的温度和活动空间,夏季做好通风降温,补喂热应激缓解剂,如杆菌肽锌等。

(3)添加某些营养物质:在饲料中供应足够的氯化胆碱(1kg/t)、叶酸、生物素、核黄素、吡哆醇、泛酸、维生素E(10000国际单位/t)、硒(1mg/kg)、干酒糟、串状酵母、钴(20mg/kg)、蛋氨酸(0.5g/kg)、磷脂酰胆碱、维生素B12(12mg/t);肌醇(900g/t)等,同时做好饲料的保管工作,防止霉变。

(4)控制日增重:在8周龄时严格控制体质量,不宜过肥。选择合适体质量的鸡,剔除体质量过大的个体。凡高于平均体质量15~20%的鸡均应剔除,或分群饲养,限制饲喂,控制体质虽增长。

(5)对发病鸡采用如下治疗方法:饲料中加入胆碱,22~110mg/kg,连续1周;或每1t饲料中补加氯化胆碱1000g、维生素B1212mg、维生素E 1000国际单位、肌醇900g,连续饲喂10~15日;或使用中药“水飞蓟”,按1.5%的量配合到饲料中。可使已患病的鸡治愈率达80%,显效率达13.3%,无效率仅6.7%,其有效成分水飞蓟素可使血液中胆固醇含量降低41%,血清三酰甘油降低51.5%。

(6)犬脂肪肝综合征:选用促进肝细胞内脂肪分解和修复肝的药物,如辅酶A 300IU/次,静永滴注;肌苷300mg/次,肌肉注射;琉丙酞甘氨酸50mg/d,皮下注射或静脉注射;静脉注射氨基酸制剂50ml/d;如果犬出现黄染,在药物中加入茵桅黄10ml;口服西咪替丁,防止胃肠道溃汤。如果病犬出现抗抵力下降,合并其他感染,要及时使用抗生素治疗。

日常饲料采用高蛋白、低指肪、糖类饲喂,可防止犬过胖,同时,定时定量饲喂,在天气和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经常散放并促进其运动,是防止本病的有效措施。但脂肝症的临床症状一旦显现后,治疗效果常常不够理想。

[1] 王伟.禽脂肪肝综合征的原因分析与诊治[J].养殖技术顾问,2012,(7):134.

[2] 刘成武.一例犬脂肪肝的诊治报告[J].黑龙江畜牧兽医,2012,(14):104.

金山(1972—),男,大专,中级兽医师,主要从事动物卫生监督工作。

猜你喜欢

仔鸡毒血症胆碱
肉仔鸡腹水的诱发因素与防治
肉仔鸡的生产特点及饲养管理
一种包埋氯化胆碱的微胶粉制备工艺
兽用陈皮口服液对肉仔鸡生长抑制治疗效果分析
肉仔鸡皮下水肿型大肠杆菌病的诊治
11C-蛋氨酸及11C-胆碱联合18F-氟代脱氧葡萄糖在胶质瘤诊断中的价值
羊肠毒血症的防与治
胆碱对脂肪代谢调控及其机制的研究进展
核磁共振磷谱内标法测定磷脂酰胆碱的含量
一起山羊肠毒血症的诊断与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