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鸭黄病毒病的诊治

2015-04-05孔丽岑

兽医导刊 2015年20期
关键词:鸭场鸭群小鸭

孔丽岑

(江苏省南京市高淳区畜牧兽医站,江苏南京 211300)

鸭黄病毒病的诊治

孔丽岑

(江苏省南京市高淳区畜牧兽医站,江苏南京 211300)

鸭黄病毒病是近年新发现的流行性很强的急性传染病,各日龄各品种的鸭均可发病,以产蛋鸭为主。主要导致产蛋鸭开产延迟或产蛋率急剧下降或者死亡。本文结合临床症状、病理变化,提出具体治疗方案,并总结一些建议,为今后诊治该病提供参考。

鸭黄病毒病;产蛋下降;诊治

2015年8月初至9月上旬,我区鸭场暴发了一种传染性非常强的疾病,几乎所有的鸭场都感染发病。经我站工作人员临床诊断后,又经浙江省农科院畜牧兽医研究所实验室确诊为鸭黄病毒病。现以桠溪一养殖场为例将发病情况及诊治经过报道如下,为业内同行及养鸭场提供参考。

1 发病情况

2015年8月17日接到求诊电话,笔者随站里三名工作人员立即到现场进行了实地调查,该场位于丘陵山区的小水库边,为新建鸭场,周边一公里内无其他鸭场,环境条件较优。据场主介绍:发病鸭群存栏数6000羽,现107日龄;8月13日开始发病,突然比正常状态减食三分之一,17日采食量更少,不到正常采食量的三分之一,患病鸭精神不振,不愿走动,反应迟钝,有10多只鸭瘫腿,从8月14日至17日,每天病死一只鸭,已死亡4只,原本开产的鸭,现已完全停产。经调查了解发现,该场在相邻塘口还养有另一棚小鸭,此棚鸭5100羽,20日龄。目前生长良好,未见发病。嘱其:加强消毒,做好两批鸭的隔离工作,防止小鸭也感染发病,密切注意鸭病的发展动态,有情况及时汇报。8月20日场主电话告知,第一批鸭采食已正常出现好转,停止死亡,前后共死亡14只。但第二批小鸭开始发病了,且病情较严重,随后笔者多次到现场采样送检与病情观察,直到鸭群基本康复。小鸭于19日开始发病,患病鸭不采食,体温升高,打堆,21日死亡30多只,22~25日每天死亡增至50多只,26日主动淘汰病重鸭300多只,27日,采食量开始上升,28日明显好转。前后病程9d,死淘病鸭约600只。

2 临床症状

患鸭进食饮水量明显减少或不饮不食,体温升高,打堆,不喜戏水,有的运动障碍、共济失调,行走不稳,甚至双腿瘫痪。有的患鸭出现较为明显的神经症状,头颈摇晃,或全身震颤。少数病鸭腹泻,粪便稀薄,呈绿色水样。

3 病理变化

8月17日将当日死亡的一只107日龄鸭进行剖检,皮肤、气管、脏器均未发现肉眼可见病变;8月20日剖检23日龄死亡鸭数只,发现肺、脾、肝偶有出血点,心肌出血。个别鸭盲肠内容物呈污绿色。

4 诊断

取病料划线于鲜血琼脂培养基上,37℃培养24h,未见菌落生长。可排除大肠杆菌及其他细菌性感染。

通过流行病学,临床症状,结合病理剖检,初步诊断为鸭黄病毒病。场主送样至浙江省农科院畜牧兽医研究所实验室确诊为鸭黄病毒病。

5 治疗与转归

养殖人员在发现鸭群异常后,已进行了氧氟沙星,氟苯尼考混饲喂服。由于此病为病毒感染,因此治疗手段应该以清热、解毒、增强机体免疫力、防止细菌继发性感染为原则。使用清解全剂兑水500L饮用,小柴胡散1kg拌料500kg进行喂养,抗生素继续使用,再添加水禽专用干扰素(1000羽/瓶)饮水。同时注意养殖环境卫生,及时消毒,将状态极差和已经瘫痪的鸭挑出另外饲养治疗。第一批次瘫腿的10只鸭在18日、19日全部死亡,其余鸭病情好转,进食量恢复。第二批小鸭,由于采食量极少,口服给药,不能凑效,多数因饮水采食困难衰竭死亡,死淘率较高。9月1日回访,鸭群情况稳定,都不再死鸭,整体恢复到发病之前的状态。

6 小结与讨论

6.1 该病例总结

该病例在感染的整个过程中,无大肠杆菌及禽流感等继发感染或并发症,对于大鸭主要影响是开产和产蛋率,死亡率0.2%;对于小鸭则危害较大,多数因高烧及饮水采食困难衰竭死亡,死淘率达12%。由于死亡鸭未开产,剖检未发现卵巢、输卵管的典型病变。病后一周就开始逐渐恢复,整个病程从发病到转归经过7~10日。

该病传播速度快,发病急,发病率高,但死亡率低。在此前后的1个月内,我区及周边地区的大多数鸭场感染此病。

6.2 讨论与建议

鸭黄病毒病是一种新型的病毒性急性传染病,目前还没有较好的预防手段,相关参考资料虽提供了一些治疗方案,但并不实用,也无明显效果。作为急性病毒性疾病,首要考虑的是用特异性抗体进行治疗,即用康复鸭血清或卵黄抗体进行注射治疗。但考虑到鸭场禽流感带毒等潜在风险,及相关法律法规的限制,不敢冒然使用,也未见相关报道,建议有条件的鸭场可自制康复鸭血清或卵黄抗体进行试用,或许有效。

6.3 综合防控措施

(1)首先建立良好的生物安全体系,实行全进全出饲养制度。平时要做好隔离和消毒措施,严禁非养殖人员随意出入,对场地和循环使用的蛋框要严格消毒。做好养殖场周围卫生,及时清除污水、垃圾,减少蚊子的孳生。加强饲养管理,注意饲养密度。

(2)合理制定免疫程序,虽然鸭黄病毒病国内没有正规厂家生产的疫苗可用,但是禽流感,鸭瘟等病可以进行免疫,也可增强鸭群抵抗力,防止混合感染。平时不要长期盲目添加抗生素,只有鸭群出现异常使用,才能起到较好的效果。

[1] 刘霞,张永安,徐秀荣,等.一例鸭黄病毒感染的诊治[J].山东畜牧兽医,2012,33(9):101-102.

[2] 杨小强,毛坤明.一例产蛋麻鸭黄病毒病的诊治[J].福建畜牧兽医,2014,36(2):45-47.

[3] 杨雪梅.一例疑似种鸭黄病毒病的诊治[J].福建畜牧兽医,2014,36(5):52-53.

[4] 林元潮,王支叶,施希祥,等.蛋鸭新病—鸭黄病毒病[J].养殖与饲料,2011,(7):41-42.

[5] 刘弈,熊军陵,乔雪艳,等.湖北蛋鸭黄病毒病防治效果分析[J].湖北畜牧兽医,2011,(5):25-26.

[6] 黄海迪,刘霞,张再辉,等.肉种鸭黄病毒病治疗方案探讨[J].中国家禽,2013,35(1):50-51.

孔丽岑(1988—),女,本科,助理兽医师,畜牧兽医。

猜你喜欢

鸭场鸭群小鸭
寒地鸭场饲养管理与疾病防治
鸭感染鸭瘟病毒的症状与防治
咋用信号调教鸭群
冬季“噪鸭”可以提高产蛋率
智救小鸭
鸭群中的鸵鸟
小鸭
鸭场疫病综合防疫措施及消毒管理
鸭场的环境控制
小型鸭场暴发鸭病毒性肝炎病的诊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