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例黄牛病毒性腹泻的诊断与治疗

2015-04-05

兽医导刊 2015年20期
关键词:黄牛病牛病毒性

陈 江

(云南省镇沅县九甲镇农业服务中心,云南镇沅 666506)

一例黄牛病毒性腹泻的诊断与治疗

陈 江

(云南省镇沅县九甲镇农业服务中心,云南镇沅 666506)

黄牛病毒性腹泻是由黏膜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传染病,可导致病牛病黏膜发炎、糜烂、坏死和腹泻,对黄牛饲养生产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本文将对一起典型的黄牛病毒性腹泻症状及治疗过程,提出黄牛病毒性腹泻治疗中应该注意的因素,为黄牛生产提供参考。

病毒性腹泻;临床症状;诊断措施;治疗措施

黄牛病毒性腹泻也称黏膜炎。该病属黄病毒科瘟疫病毒属,对外界因素抵抗力不强,pH3.O以下或56℃很快被灭活,对一般消毒药敏感,但血液和组织中的病毒在低温状态下稳定,在冻干状态下可存活多年。大多数是隐性或轻度不易觉察的感染,急性感染以发热,厌食,鼻漏,咳嗽,腹泻,消瘦,白细胞减少,消化道黏膜发炎糜烂及淋巴组织显著损害为特征。

1 发病情况

腹泻是黄牛常见的病症,畜主初期往往不把牛的腹泻当作一回事,既不改变饲草饲料,也不加强管理;既不请兽医,也不用药,只是控制饮水。结果耽误了治疗时机,继发感染其他疾病,甚至久治不愈或愈后不良。笔者曾遇到一病例,病牛2.5岁,发病5d,精神沉郁、食欲减退或废绝,鼻镜上的糜烂,眼内有分泌物,并伴有齿龈炎,趾间皮肤糜烂坏死反刍停止,机体消瘦,不断排出稀便,粪便带血或黏膜,经检查,体温40℃,脉搏70次/ min。由于户主对其腹泻疏忽不加以重视导致严重腹泻,频临死亡。

2 临床症状

病牛发病突然,体温升高到 40 ℃,高温出现2日后下降。病牛精神颓废,厌食或食欲废绝,鼻漏,鼻镜干燥并有部分溃烂,反刍停止,机体出现消瘦,口中有流涎,呼气恶臭,口内黏膜有损坏,有齿龈炎,蹄叶炎及趾间皮肤糜烂坏死,导致跛行。有稀便不断排出,开始是水泻,后有带黏液和血粪便排出。

3 诊断

诊断本病时可根据发病史、临床病症及病理变化进行初步诊断,但该病临床症状有50%不明显,多数病牛临床处于亚临床感染或轻微感染,给疾病的诊断带来一定的难度,最终确诊需进行病毒的分离鉴定和血清学检查。

4 治疗措施

用抗生素和抗病毒药物静脉注射,同时灌服纯中药,收敛止泻、强心补液,缓解症状,减少继发感染,有利于机体快速恢复。

(1)天安一针好(安徽天安药业)静脉注射,15~25mg/kg和生命一号(河南亚卫药业)静脉注射,0.1~0.2ml/kg,每天上午一次,下午用5%葡萄糖加维生素B1 5支、维生素C 5支静脉注射,碳酸氢钠500ml静脉注射,以上药物连用3d。

(2)用清热解毒、凉血止痢、扶正祛邪的纯中药灌服,方剂为:金银花50g、连翘50g、柴胡40g、黄连40g、黄柏40g、白头翁50g、厚朴50g、白术50g、陈皮40g、党参60g、黄芪50g、甘草30g,均匀粉碎,为一天的剂量,连用2d。第三天用益生素一袋拌料,调节肠道菌群内环境,恢复并维持正常微生物区系平衡。

(3)供给病牛充足清洁的饮水,同时在饮水中加适量盐和糖。在腹泻病未治好前只能喂给少量的容易消化吸收的饲草如优质青鲜草、干草,可喂给少量的玉米粥。

(4)对病牛加强饲养管理,保持牛舍的清洁,干燥,用消毒液对环境、用具进行消毒。

通过以上综合治疗,3d后随访,病牛临床症状消失,体温正常,恢复食欲。

5 讨论

(1)黄牛发生腹泻后应先停喂1顿或喂给少量的容易消化吸收的饲草如优质青鲜草、干草等,供给牛充足、清洁、冬温夏凉的饮水,同时在饮水中加适量盐和糖,以补充黄牛在腹泻过程中已经损失的大量的水分,矿物质等营养素。

(2)黄牛患病后应分析寻找致病原因,查看是否是饲料牧草所导致,并及时请专业兽医进行诊断治疗,不要错过最佳治疗时机,防止病情耽误,造成黄牛机体抵抗力下降,极易续发其他疾病的感染,给养殖户带来更大的经济损失。

(3)做好预防措施,通过试验鉴定及时淘汰持续感染该病菌的病牛,严防病牛通过分泌物向体外排毒,造成病情扩大,造成更大的经济损失。黄牛场应坚持自繁自养的策略,如因需求的确需要引入时应从正规的种牛场引入,并对欲购的黄牛进行必要的检疫,确保引入的黄牛健康无疫,有效减低黄牛患病的威胁。为有效减低该病的发生可考虑用灭活疫苗进行免疫接种,初免要进行2次,时间间隔在30d为佳,以确保机体产生足够的免疫力。

(4)该病的传播源为患病动物及带动家畜,患病动物其血液、脾、骨髓、肠淋巴等组织和呼吸道、眼分泌物、精液、乳汁及粪便等排泄物中均带毒。但该病菌传播主要途径消化道和呼吸道,胎盘垂直传播,胶皮、受精等方式也可能导致感染该病。在自然条件下一般只能感染牛,以6~18月龄的牛为最易感染对象,羊、猪、鹿也可感染该病。该病在某些地方常呈地方性流行趋势,在一年四个季节中均有发生的可能,但冬春季发病频繁。

(5)该病有一到二周的潜伏期,在临床症状上可分为急性与慢性之分,急性主要发生在幼犊,并有很高的死亡率。慢性一般是有急性转变而来,临床症状表现不为明显,但部分病牛出现明显的炎症症状,可导致病牛发育不良,衰竭而亡。

[1] 周思德,党春丽,律海杰,等.黄牛病毒性腹泻的诊断与防治[J].河南畜牧兽医:综合版,2011,(32):49-50.

陈江(1987—),男,本科学历,研究方向:畜牧兽医,助理兽医师。

猜你喜欢

黄牛病牛病毒性
牛病毒性腹泻病特征、诊断与防治研究
2030消除病毒性肝炎:未来10年该怎么做?
牛瓣胃阻塞的发病机理和治疗
秋季牛常见病的治疗方法探讨
黑牛和黄牛
牛呼吸道感染诊治
清热利湿法联合中医辨证施护治疗病毒性心肌炎
如何防治子猪病毒性腹泻
打击“黄牛”到底靠什么
车101:给黄牛做中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