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牛病毒性腹泻黏膜病的流行、诊断和防控

2015-04-05卢方军

兽医导刊 2015年20期
关键词:稀释液犊牛病毒性

卢方军

(黑龙江省绥滨县畜牧兽医局,黑龙江绥滨 156200)

牛病毒性腹泻黏膜病的流行、诊断和防控

卢方军

(黑龙江省绥滨县畜牧兽医局,黑龙江绥滨 156200)

牛病毒性腹泻黏膜病简称牛病毒性腹泻或牛黏膜病,是由牛病毒性腹泻-黏膜病病毒引起的一种世界广为传播的牛传染病。本病以发热、厌食、鼻漏、咳嗽、腹泻、白细胞数减少以及消化道黏膜发炎、糜烂和淋巴组织显著损害为特征,尤以腹泻为其主要临诊表现。

牛病毒性腹泻;诊断;防控

1 流行特点

本病可感染黄牛、水牛、牦牛、山羊、猪、鹿等动物,家兔可实验感染。传染源主要是病畜和隐性带毒牛。病畜可发生持久性的病毒血症,其血、脾、骨髓、肠淋巴结等组织以及呼吸道和眼等的分泌物、乳汁、粪便等排泄物均含有病毒,健康牛与病牛或带毒牛发生直接、间接接触,经口、消化道、呼吸道感染以及通过胎盘垂直感染、自然交配和人工授精等途径而传染。各种年龄都有易感染性,但以2岁以下牛只最敏感,特别是6个月以下的小牛最易发病。猪有自然感染本病的报道,但不出现临诊症状。本病常年均可发生,冬季与早春多见,以6~18月龄的犊牛发病率较多。该病在封闭式牛群中可呈暴发式发病,犊牛急性病例可达25%,病死率为90~100%。在疫区只见散发病例,大多数呈隐性感染。

2 临诊症状

本病的潜伏期7~10d。本病在牛群中仅见少数轻型病例,多数呈隐性感染,有时也可能出现全群突然发病。6个月至2岁的牛只易发生急性病例。急性病牛主要表现为体温升高到40.5~41℃,精神委顿,食欲减退或废绝,腹泻,流涎,咳嗽,有浆液性或黏液性鼻漏,眼结膜潮流泪,呼吸困难,口腔黏膜充血,唇黏膜、齿龈、颊及舌的两侧出现溃疡。重症病例呈现水样腹泻,粪便恶臭,带有肠黏膜或黏性血液,严重脱水衰竭而死。慢性病牛临诊症状不明显,主要表现为生长迟缓、消瘦,出现持续或间歇性下病,病程可长达数月,最后因生产性能降低而淘汰。

3 病理变化

尸体消瘦,重度失水,眼窝下陷。肠黏膜出血、水肿、溃疡和坏死性病变。淋巴结肿大,切口外翻,有浑浊液体流出。特征性损害为食道黏膜糜烂,呈大小不等形状与直线排列。瘤胃黏膜偶见出血和糜烂。剖检可见鼻镜、齿龈、舌、软腭及硬腭、咽等黏膜形成小的、形状不规则的浅烂斑。鼻腔内有淡黄色胶胨样渗出物,气管内有大量脓性分泌物,肺出血、水肿,切面有干酪样物;皱胃炎性水肿和糜烂,肠壁水肿增厚,小肠呈急性卡他性炎症,空肠和回肠有点状或斑状出血,黏膜呈片状脱落;盲肠和大结肠末端有出血条纹,肠淋巴结水肿。

4 实验室检验

牛病毒性腹泻黏膜病检疫检验方法有直接免疫荧光抗体检查、微量血清中和试验。

4.1 材料准备

病毒:本试验使用的病毒株为Oregon C24,按常规方法在犊牛肾、睾丸(初代或次代)或鼻甲骨细胞上繁殖,待75%细胞出现典型病变时收毒,冻融2次,测定毒价,分装于小瓶内低温保存。细胞:按牛原代肾细胞、睾丸细胞、鼻甲骨细胞或MDBK细胞。细胞培养液:为细胞加入10%犊牛血清;细胞维持液:为细胞加入2~3%犊牛血清;血清稀释液:为细胞中不加血清。溶液pH为7.0~7.2,加入青霉素和链霉素,使终浓度为100国际单位(μg)/ml。乙二胺四乙酸钠-胰酶消化液:按9:1的比例加入0.02%乙二胺四乙酸钠和0.25%胰酶。24孔平底带盖塑料培养板:新的密封的培养板可直接使用;重复使用的培养板需经重铬酸钾清洁液浸泡24h,再依次用自来水和双蒸水冲洗干净,烘干,紫外线照射1h备用。加样器:50~200μl调节加样器。

4.2 实验方法

(1)定量测定:被检血清、阳性对照血清及阴性对照血清在试验前应分别于56℃灭活30min。在微量细胞培养板上加入稀释液50微升/孔。取被检血清分别加入一至四排第一孔(每份血清纵向作四排,微量板可横向或纵向使用)。用多头加样器(调至50μl)从每排第一孔横向连续倍比稀释到最后一孔,弃去最后一孔中溶液50μl。

用稀释液将病毒稀释成每1ml含100个半数感染量的工作液。用多头加样器于第二至四排各孔中加病毒工作液50μl,第一排孔中加50微升稀释液作为血清对照,加盖于置37℃、5%二氧化碳中感作60min。将生长良好的单层细胞用乙二胺四乙酸钠-胰酶消化液消化分散后用培养液配制含40万/ml的细胞悬液。每孔加细胞悬液100μl,加盖于置37℃、5%二氧化碳中培养6d。从第四天开始观察结果,于第六天最终判定。

(2)定性测定:被检血清只做1:5稀释,其他操作同上。

4.3 结果判定

当细胞对照正常,阴性血清孔对照各孔细胞出现细胞病变,阳性血清对照孔不出现细胞病变,病毒回归的毒价与原测定的毒价相关必须在±0.5 log10以内,本试验有效。定量试验:每份血清同一稀释度的4个孔中有2个以上孔完全被保护而不出现细胞病变时,该稀释度即为该血清的抗体滴度。定性试验:被检血清在1:5稀释度时有2孔以上的细胞完全被保护,该血清即为阳性。

4.4 注意事项

第一,被检血清、阳性对照血清及阴性对照血清在实验前应分别于56℃灭能30min。第二,如需测定被检血清的抗体效价,只需先将待检血清作4倍倍比稀释后,再按本法进行测定。

5 防控

本病目前尚无有效疗法,主要是对症治疗,控制继发病。严禁从疫区购进牛和羊,如引进种牛、种羊时须进行血清学检查,防止引进带毒牛、羊,加强检疫。发病牛要隔离治疗或急宰,防止疫情发展。疫区除做好消毒、隔离以外,可定期进行预防注射,目前应用弱毒疫苗和灭活苗来预防和控制本病。疫苗免疫:对威胁较大的牛群应每隔3~5年接种1次。育成母牛和种公牛于配种前3周再接种1次,多数牛可获得终生免疫。弱毒苗能引起流产和胎儿畸形,妊娠母牛应禁用。

[1] 李健明,冯海峰,时坤,等.牛病毒性腹泻-黏膜病的流行现状和

诊断技术研究进展[J].经济动物学报,2014,(2):111-115. [2] 周洛.牛病毒性腹泻流行现状及诊断防控[J].中国动物保健,

2015,(7):46-48.

卢方军(1971—),男,兽医师,本科。

猜你喜欢

稀释液犊牛病毒性
不同稀释液对鸡新城疫活苗免疫效果评价
牛病毒性腹泻病特征、诊断与防治研究
2030消除病毒性肝炎:未来10年该怎么做?
清热利湿法联合中医辨证施护治疗病毒性心肌炎
如何防治子猪病毒性腹泻
一列犊牛消化不良性腹泻的诊治
犊牛腹泻的发生和防治
猪精液常温保存稀释液配方筛选试验研究
犊牛水中毒的发生及预防
犊牛泻痢的辨证施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