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种公猪的饲养管理技术探讨

2015-04-05林志勤

兽医导刊 2015年20期
关键词:公猪精液猪场

林志勤

(海南省海口市琼山区畜牧兽医科学研究所,海南海口 571126)

种公猪的饲养管理技术探讨

林志勤

(海南省海口市琼山区畜牧兽医科学研究所,海南海口 571126)

种公猪可以说是繁殖群遗传构成的二分之一,种公猪的饲养质量对整体的猪群的品质有着非常关键性的影响,所以,在现代科技发展的推动下,种公猪的饲养管理技术的提升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在实际的饲养中,种公猪的数量比较少,但是它发挥的作用却是非常大的,在实际的饲养管理中需要不断进行经验的总结,提高产出质量与经济效益。

种公猪;饲养;管理技术

在猪群的饲养过程中,种公猪的质量的优良情况与整体猪场的生产水平以及生产力都有着直接的关系,也是猪场在经营过程中能否可以获得比较好的经济效益的重要因素,如果种公猪可以受到科学的饲养及管理,那么猪场就会获得品质同样优秀的猪仔,使其具备比较快的生长速度,这样就可以缩短猪场的整体生产周期,起到了节约成本、提升效率的效果。

1 种公猪饲养中的营养管理

种公猪的营养目标是保持配种体况的良好、精液品质优良、延长使用年限,一般认为,种公猪的氨基酸营养主要突出地表现为与精子形成有关的氨基酸的营养[1]。在胱氨酸、色氨酸等几种类型物质中都需要含有硫氨基酸与赖氨酸,而这两种物质的需要数量会比一般的营养标准要高一些,如果在种公猪的饲养中缺乏蛋白质的摄入,就会使得公猪的精液密度不断降低,也会直接的一些种公猪的性欲,而且在每次的射精过程中数量也会减少。喂养饲料中含有的维生素与矿物质组成也是非常重要的,比如缺少磷的摄入就会影响公猪的健康生长与发育,而维生素A与维生素E的缺乏则会降低其繁殖性能,所以在饲养中应该注意这几种物质的增加。另外,种公猪的进食量会对其配种的能力产生影响,饲料中营养成分的含量少就会使得公猪吃的更多,这样可能其腹部就会增大,对其配种产生不利影响,并且饲料的制作还需要特别注意卫生与安全问题,提高公猪食用饲料的喜欢程度,避免过期变质、有毒等饲料混入其中。饲料科学的饲喂量是全价颗粒料一天1.5~2.0kg,每天喂食2次。

2 种公猪生长环境以及运动的合理安排

合适的温度以及卫生环境对种公猪的健康生长非常的重要,20℃左右是种公猪成长的比较适宜的温度,尤其是在夏季的饲养管理中对温度的控制更加重要[2]。如果在夏季对猪场温度控制的不符合种公猪的生长,就会影响其精液的质量以及性欲,种公猪的日常进食就会逐渐减少,而严重的情况就会使其在配种上产生障碍,还可能会丧失配种能力。所以对于那些露天的猪场在夏季的时候需要设置遮阴网,每天都要进行猪场的清洁还要给猪洗澡,如果条件允许的话可以采取机械化的整体猪场的降温。而在冬季的时候则需要对猪场的温度进行保持,这样才可以减少种公猪患病的可能,减少饲料的消耗帮助其维持正常的体温。此外,种公猪的饲养与管理还要加强其运动,运动的适量可以控制其体重,维护其各项身体机能处于良好的状态,可以提高种公猪的健康情况,对于配种也是十分有利的。如果缺乏运动就会使种公猪后期的配种繁重受到影响,而过多的运动则会使其过于疲劳影响繁殖能力的发挥。所以在驱赶其进行运动的时候要适量,在阴雨天气则要避免外出运动,冬季则适宜在中午进行运动,夏季则要避开中午温度高的时段。

3 种公猪的使用强度管理

在种公猪的配种使用过程中,应该按照其品种以及年龄、体质状态的差异进行合理的安排,在配种的时候需要尽量的使用已经成年的公猪,一岁半以上的种公猪在一星期可以进行4次左右的配种,2到3岁的种公猪则可以进行6次左右配种,而那些4岁以上的种公猪则要进行及时的淘汰不再使用。在使用过程中应该对使用情况进行详细的记录,确保每只公猪的均衡使用。在使用中,如果种公猪出现了生病或者应激等情况,对其配种精液的质量就会造成不良影响,造成其精子活力的降低,比如在温度比较高的天气,需要对种公猪进行降温处理,如果管理不当就会使其发烧生病,这种状态下需要停止使用一个月左右,而健康的种公猪休息时间不能超过2星期,否则会影响繁殖。

4 种公猪的科学防疫管理与前期调教

防疫工作是动物养殖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尤其是猪群养殖这种集约式的产业类型,通常情况下,养猪场的繁殖传染病的发病率与死亡率都是比较高的[3]。现阶段我国的动物防控体系还不够完善,使得猪场的传让性疾病发生率比较高,所以,在养殖过程中加强种公猪的科学化防疫工作是非常重要的内容,养殖管理人员需要根据种公猪的实际健康状况来制定科学、适宜的防疫步骤以及工作计划,做好及时的疫苗接种以及疾病的预防工作,还要在养殖场内进行定期的免疫抗体的监测。另外,对种公猪的调教工作一般是在其230日龄左右这一阶段开始的,其体重应该保持在120kg左右,这一时期对其进行调教比较合适。

5 种公猪的淘汰管理

种公猪的淘汰也需要遵守一系列的原则,比如使母猪分娩率低、产仔少的要进行淘汰,配种能力低、发生肢蹄病的公猪也需要进行淘汰处理,另外,精液质量差、体型太胖或者太过瘦弱的也要淘汰。在种公猪的饲养管理中因为对其生产性能以及用途等的要求都比较特殊,所以,在实际的生产过程中也需要实行特殊的饲养管理手段和技术,这样才可以保证种猪的繁殖性能和健康状况的提升,从而为现代化的养猪技术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6 结束语

在种公猪的饲养管理中必须进行特别的重视,其饲养过程不仅要从饲料的配置、日常活动、生长环境、防疫检查等方面进行管理,而且在养殖过程中还需对其中间环节进行持续的监督与管理,促进种公猪能够健康的成长,而饲养管理技术应用的目标就是不断提升种公猪的配种能力,使其体质更加健康并且拥有充沛的精力,从而提高配种过程中的受胎率。

[1] 李中帅.种公猪饲养管理技术探讨[J].农民致富之友,2014,(24):262.

[2] 张丽娟,贾琼.种公猪的饲养管理技术要点[J].黑龙江动物繁殖,2010,(3):20.

[3] 王平.种公猪的饲养管理技术[J].畜牧兽医科技信息,2012,(12):72-73.

猜你喜欢

公猪精液猪场
《全国优秀公猪站》手册2022 版征集
《全国优秀公猪站》手册2022 版征集
猪人工授精精液采集、处理和保存方法
牛冷冻精液的制作、保存和解冻方法
《全国优秀公猪站》手册(二)
在现代猪场工作 一天要洗8次澡
PIC-408系列采用育种技术控制公猪异味
猪场消毒那些
猪场拆迁,岂可一拆了之!
猪场还有哪些潜能可以挖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