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泪道探通术联合人工鼻泪管植入术治疗慢性泪囊炎效果观察

2015-04-04徐文双,朱楠,包萍

山东医药 2015年15期
关键词:溢泪泪管泪道

摘要:目的观察泪道探通术联合人工鼻泪管植入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临床效果。方法慢性泪囊炎患者46例(52眼),采用泪道探通术联合人工鼻泪管植入术治疗。术后3~6个月拔除人工鼻泪管,拔管后观察溢泪、溢脓情况及泪道冲洗情况。治疗6个月后评价疗效,计算总有效率。结果46例(52眼)慢性泪囊炎患者均一次性成功实施泪道探通术联合人工鼻泪管植入术。本组治愈38例,好转5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为82.7%。结论泪道探通术联合人工鼻泪管植入术治疗慢性泪囊炎效果较好。

doi: 10.3969/j.issn.1002-266X.2015.015.036

慢性泪囊炎是眼科常见病及多发病 [1],单纯泪道探通术无法完全治愈。外路泪囊鼻腔吻合术是目前治疗慢性泪囊炎最有效的方法 [2],但手术创伤较大,术后患者皮肤会留有瘢痕,不适合高龄患者及对美容要求较高的患者。内窥镜下泪囊鼻腔吻合术治疗慢性泪囊炎逐渐得到眼科医生的认可 [3],但由于内窥镜设备昂贵,手术操作难度较高,该术式尚未得到推广应用 [4]。因此,有必要寻找一种疗效稳定、微创且易被患者接受的治疗方法。2013年1月~2014年1月,我们采用泪道探通术联合人工鼻泪管植入术治疗慢性泪囊炎,效果较好,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慢性泪囊炎的患者46例(52眼),其中男6例(6眼)、女40例(46眼),年龄25~86(平均49.6岁),病程3个月~38年。均表现为溢泪、有黏液或脓性分泌物自泪小点流出等症状。所有患者术前均进行泪道冲洗、泪囊造影检查、泪道探通检查等确定泪道阻塞部位、阻塞程度及泪囊大小,排除骨性鼻泪管阻塞或狭窄。术前均经鼻科会诊并排除鼻息肉、严重鼻中隔偏曲、肥厚性鼻炎、化脓性鼻窦炎等。

1.2 手术方法及术后观察 患者取仰卧位,术区常规碘伏消毒。2%利多卡因注射液进行眶下神经、筛前神经、滑车神经阻滞麻醉,以泪点扩张器扩张上泪小点,9号泪道空芯探针(带针芯)做泪道探通;下送针芯,用导丝钩或镊子从前鼻孔导出针芯,将人工鼻泪管的牵引线连于针芯两股之间;回拉针芯,使牵引线被牵拉至空芯探针内,拔出泪道探针同时牵拉牵引线使人工鼻泪管自鼻腔逆行进入鼻泪管、泪囊;确认人工鼻泪管支架位于泪囊内,剪除牵引线及多余人工鼻泪管,妥布霉素20 mg +地塞米松2.5 mg冲洗使泪道通畅,术毕。术后所有患者给予左氧氟沙星滴眼液点眼(4次/d)预防感染。术后3~6个月拔除人工鼻泪管,拔管后观察3个月(拔管后溢泪、溢脓情况及泪道冲洗情况),调查患者满意度。

1.3 疗效评价 术后6个月评价总有效率。治愈:无溢泪及溢脓,泪道冲洗通畅;好转:偶有溢泪,泪道冲洗通畅无溢脓或少许反流;无效:溢泪、溢脓无改善,泪道冲洗不畅。以治愈+好转计算总有效率。

2 结果

46例(52眼)慢性泪囊炎患者均一次性成功实施泪道探通术联合人工鼻泪管植入术,治愈38例,好转5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为82.7%。无效9例中,4例因术后泪囊局部组织肉芽增生导致人工鼻泪管堵塞,改行泪囊鼻腔吻合术,取出人工泪管,术后泪道冲洗通畅; 3例术中发现伴鼻泪管多处狭窄或阻塞,植入人工鼻泪管后仍有溢泪及溢脓,拔管后溢泪及溢脓症状无缓解,取出人工泪管,改行泪囊鼻腔吻合术,术后泪道冲洗通畅; 2例术后人工鼻泪管脱出后仍有溢泪及溢脓,放弃治疗,失访。

3 讨论

慢性泪囊炎多因眼部或鼻腔慢性炎症导致局部泪道黏膜组织充血肿胀 [5],使原有泪道狭窄部位进一步狭窄甚至阻塞,分泌物积存而出现溢泪、溢脓。慢性泪囊炎患者均出现不成程度的泪囊增大 [6],泪囊弹性下降,伴有鼻泪管阻塞,大量脓性分泌物积存,从而出现持续性溢泪、溢脓。传统的泪囊鼻腔吻合术虽然手术成功率较高 [7],但存在手术创伤较大、术后皮肤留有瘢痕、术后鼻骨受外伤后易骨折等缺点 [8]。随着人工鼻泪管材料的改进和人工鼻泪管植入技术的不断完善 [9],对于慢性泪囊炎等所致泪道阻塞、溢泪症状有了较好的解决方法 [10]。泪道探通术联合人工鼻泪管植入术可使原有泪道再通,不破坏泪道及周围组织,手术损伤小,无手术切口,不遗留皮肤瘢痕,手术操作时间短,费用低,患者易于接受,且在泪道黏膜中植入人工鼻泪管有助于泪道黏膜上皮化,增加手术成功率 [11~13]。

本组46例(52眼)慢性泪囊炎患者均一次性成功实施泪道探通术联合人工鼻泪管植入术,总有效率82.7%,效果较好。我们体会,手术过程应注意以下几点:泪点扩张时要注意力度适中,缓慢旋转进针,防止泪小点豁裂;泪道探针进入泪道后动作轻柔,不可盲目进针,待探针触及骨壁后旋转90°垂直向下探通鼻泪管,防止损伤泪道黏膜而出现假道;保证人工鼻泪管进入泪囊,但人工鼻泪管进入泪囊后不可再用力提拉,防止损伤泪总管及泪小管。我们术中发现鼻泪管多处阻塞或狭窄的患者人工鼻泪管植入比较困难,术后早期即出现溢泪及溢脓症状,拔除人工鼻泪管后泪道仍不通畅,建议术中若发现鼻泪管多处阻塞或狭窄、尤其骨性狭窄及阻塞病例可直接改行泪囊鼻腔吻合术。

总之,泪道探通术联合人工鼻泪管术治疗慢性泪囊炎不改变原有泪道的解剖结构,不破坏泪囊黏膜 [14~16],即使手术失败亦可重复操作,也不影响患者选择其他治疗方法。该术式适应人群广泛,尤其适合对美容要求较高的年轻患者及年龄较大、患有严重心脑血管疾病、不能耐受泪囊鼻腔吻合术的患者。本手术操作简单、手术创伤小、恢复快、手术成功率高,适宜推广。

猜你喜欢

溢泪泪管泪道
治疗马属动物鼻泪管阻塞一例
泪道探通术在婴幼儿泪囊炎中的临床应用
先天性鼻泪管阻塞鼻泪管发育的解剖特征研究
一例柴犬外伤所致鼻泪管阻塞CT诊断报告
老年功能性溢泪的手术治疗*
鼻泪管支架植入术治疗鼻泪管阻塞的临床应用
鼻泪管支架植入术治疗鼻泪管阻塞的疗效观察
天冷泪道病高发
针刺睛明穴治疗周围性面神经炎患者溢泪的疗效观察
人工泪液和临时性泪道塞治疗干眼的临床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