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农机技术推广体系的建设及应用

2015-04-03魏少滨

山东农机化 2015年3期
关键词:社会效益制约商业化

魏少滨

浅谈农机技术推广体系的建设及应用

魏少滨

农机技术推广体系是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农机技术推广是农业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环节。《农业技术推广法》实施以来,一大批农机技术得到了推广应用,丰收计划农机化项目、农业节本增效工程项目、“南征北战”、“西进东征”项目更是声势浩大,效益显著。但是,我们还应该看到农机推广体系还不是很健全,某些部分还很薄弱,农机技术的推广应用还受到诸多因素的制约,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适应市场经济运行的推广体系势在必行。

一、农机推广的制约因素

1.行政性制约。主要是地方政策和行政管理方面的制约,这直接影响到推广体系的定性、运作和发展。

2.经济性制约。目前推广机构的经费来源一靠拨、二靠挣。两条腿走路,缺一不可。当前,大多数的推广单位基础条件差,推广经费短缺,因而制约着推广工作的深入开展。

3.结构性制约。管机的不管化,管化的不管机,这是农机的特殊性。这种结构很不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

4.环境性制约。技术环境、投入环境、区域环境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推广体系的改革和发展。

二、推广体系建设

依据我国的农机状况,重点按照“一系二线”的思路来建设,一系即国家推广宏观调控系统,二线分别是国家农机推广机构的建设和商业化推广体系的建设。

1.推广调控系统建设。它包括国家推广行政管理体系、技术指导体系和法律监督体系。

推广行政管理体系建设:应建立各级推广行政管理、监督机构,制定重大推广政策、目标、规划、建立相关的运行机制,运用行政的、经济的、法律的手段,保障推广的完成。当前应尽快制定技术评价体系、推广激励政策、资金扶持和技术引进办法、推广许可体系等机制规章。

技术指导体系建设:应完善推广活动程序化、项目管理分级化,实行分类指导、技术负责、指标量化。制定若干推广技术标准、质量标准和评定标准,建立必要的信息反馈网络,建设国家重点技术培训、试验、示范推广基地。

法律监督体系。进一步完善现有推广法律、法规,使之形成一个完整体系,从法律上监督推广的运行。

2.国家五级推广机构建设。目前,省、地、市、县农机推广机构是纯推广性质的,乡镇管理服务站系综合职能机构。国家职能推广机构的建设,应实行机构设置定量化,机构功能双重化,依据各级推广机构的职责编制定员,并列为事业单位。当前,应重点建设省级和县级推广机构,尤其要增加基本建设投资,以建设多功能、基地化为目标,从根本上改善和提高工作效能。推广机构还应具备推广和服务双重功能,实行推广、科研、生产、培训和服务五位一体,以推广带动服务,以服务促进推广。

3.商业化推广体系建设。能列入国家、政府推广项目的新技术仅系极少数重大的、关键的社会效益相当显著的技术。而大量的科研成果、专利技术和实用技术如何推广,仅靠国家推广是远远不够的。为此,应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商业化推广体系,这也是解决“机化一体”的一个尝试。

商业化并非就是有偿化,作为企业营销方略的一个部分,它更多的是无偿性质,且更注重实际应用,更讲求推广成效。商业化体系直接兼顾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推广越成功,社会效益越好,企业的效益也越高。

企业商业化推广和政府推广并没有本质的区别,只是属性不同。前者投入主体是企业,后者是国家。商业化推广体系应在国家技术指导体系的范畴内运作,且必须建立一套适应商业化推广的工作规范。可以通过国家推广机构实行“代理制”,商业化推广体系更应注重近期和长远利益的结合,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结合。随着企业推广投入的增加,新技术运用的周期将大大缩短。

三、推广体系的运作

行政管理体系、技术指导体系和法律监督体系构成了我国农机技术推广的基本运行体系。三者的运作功能各有侧重、互为补充。

1.决策。决策是运作的关键,各级主管部门应根据经济可行性原则评估、审定、制订、下达推广项目计划,列入国家、政府的推广项目,使之具有行政和法律约束力,能成为或获得国家、政府的推广项目。要做到这一点,立项是关键,必须在以下几个方面做好工作:一是面向农业经济主战场,突出社会效益大的重点产业和优势产业,找准新的增长点和突破口;二是选择重点作物和重点作业环节;三是瞄准农业综合开发,如丰收计划、火炬计划、星火计划,寻找新的切入点;四是发挥综合经济效益,形成技术、人才、资金集成。

2.方法。适当的方式方法是推广成功的重要手段。正确的方法是实行四个结合:即推广与服务结合,重点项目与一般项目结合,提高与普及结合,点、线、面结合。同时,必须做到宣传到位、技术到位、资金到位、服务到位,依据项目的特点,利用广泛的宣传媒介进行宣传,做好示范试点和技术培训,并给予相应的资金和物质扶持。重大项目还必须组织到位,成立相应的领导小组和专家技术小组,做好组织领导和技术协调工作。

3.验收。验收评定是项目的尾声,也是推广工作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多年以来,许多地方验收评定工作做得不够好。有些项目效益相当好,可是没有很好的验收总结,不能获得应有的效益。这有资金方面的原因,也有组织方面的问题。验收本身就是一项最好的检验,最真实的评价。当然只有科学的验收评定办法才能反映出事实的本来面目,才可减少有意的或无意的误差。我们必须加强验收评定工作,选择最科学的方法对项目进行验收评定。

4.投入。投入是推广运作的基础,要使国家、政府、社会、企业和农民加大对农机的投入,第一要有大项目,即社会效益大、面大、投入大。第二要提高农机在大农业中的基础地位,要有所作为,作用大了,效益显著了,地位提高了,投入也就多了。第三是国家和政府应给予一定的倾斜扶持,国家应继续给予税收上的优惠,对投入较大的项目应给予一定补贴。第四是必须给予正确的引导。

农机技术推广体系的建设发展和壮大,构成了我国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基石,应抓住机遇,找准自己的立足点,务实创新,不断开创农机化技术推广工作的新局面。

作者单位:(东营市东营区史口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

猜你喜欢

社会效益制约商业化
乌兰牧骑社会效益研究
5G商业化倒计时开始
5G商业化倒计时开始
借钱买房,是商业化行为,而不是啃老
好刊社会效益高
临安市五措并举破解土地要素制约
我国会计电算化实施的制约因素分析
社会化和商业化思维对新产品开发的影响
论股票价格准确性的社会效益
村民自治的制约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