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影响规模化猪场免疫效果的原因初探及对策分析

2015-04-03陆剑东

兽医导刊 2015年18期
关键词:稀释剂母源猪群

陆剑东

(江苏省靖江市靖城畜牧兽医站,江苏靖江 214500)

影响规模化猪场免疫效果的原因初探及对策分析

陆剑东

(江苏省靖江市靖城畜牧兽医站,江苏靖江 214500)

随着我国养猪业的迅速发展.许多养猪户获得了丰厚的收益,然而,在实际生产中,由于各方面的因素,经常发生猪群免疫失败现象,使得传染病的发生并造成大面积流行,极大地影响了一些养猪户的积极性和经济效益。本文就自己的体会并参考相关资料,谈谈猪群免疫失败的原因及对策,以便供养猪生产者参考。

猪场;免疫效果;原因;对策分析

随着我国养猪业的发展,特别是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猪病的发生及流行越发严重,死汰率较高,给规模化的养猪场和专业户造成了严重损失,其中很多疾病不乏是由于免疫失败造成的。对于大多数疾病而言,病原体和宿主之间的关系非常复杂,所以不能期望疫苗提供完全的保护。另外,免疫接种时疫苗的质量、接种途径、免疫程序和动物机体是否能产生正常的免疫应答等因素也影响免疫效果。因此,为保护和促进养猪业的发展,我们根据生产实践和调查分析,就影响规模化猪场免疫效果的原因及对策概括如下,以便供养猪生产者参考。

1 影响规模化猪场免疫效果的原因

1.1 疫苗及稀释剂

1.1.1 疫苗的质量

一些兽用生物制品厂家没有完善的生产条件和质检条件,导致弱毒苗污染或灭活不彻底,其生产的疫苗可能带毒或带菌,导致猪群免疫后发病。另外,因为致弱的细菌和病毒疫苗只有当其病原体有活力并且能在免疫猪体内增值时才有效,所以疫苗的管理和使用不当也会造成正常健康猪不能产生预期的免疫应答,而疫苗没有按规定冷藏或使用以及超过保质期是导致上述现象的主要因素。此外,残留在注射器和针头上的化学消毒剂也会使弱毒苗失活,从而导致免疫失败。

1.1.2 疫苗株和野毒的抗原性不同

很多传染性病原体经常有几种不同的抗原变异株,尤其是易受抗表面组分抗体控制的细菌(如猪链球菌、大肠杆菌等)和遗传物质为RNA进而有较高突变率的病毒(如猪呼吸与繁殖障碍综合征病毒PRRSV)。尤其灭活苗比弱毒苗更容易因为菌毒株的抗原的差异导致免疫效果不好。

1.1.3 疫苗稀释剂

每种冻干疫苗都有它特定的稀释液,对某种疫苗适合的稀释液用它做其他疫苗稀释剂可能会导致疫苗失活,因此稀释液使用不当也会减弱弱毒苗效力。例如:为了需要,有时一些疫苗和稀释液可能含有防腐剂,从而影响其他弱毒苗的效力。另外疫苗稀释剂的合格与否也直接影响疫苗的免疫效果,未经灭菌或受到污染而将杂质带进疫苗和不使用专用稀释剂等都会造成免疫不理想或免疫失败。

1.1.4 多种疫苗混合使用

大多数兽用生物制品厂生产的猪用疫苗都是在一定的环境下,单独在健康猪身上做安全和效力检验,来确定免疫效果。因此,如多种疫苗混合使用,可能会引起拮抗,尤其是弱毒活苗可能影响免疫应答的特性,并降低疫苗的效力。此外几乎所有的病毒性疫苗都含有一定的抗细菌成分,如抗生素。因此如果在免细菌活苗时前后使用,将降低细菌疫苗的免疫效果。

1.2 猪群状况

1.2.1 母源抗体干扰

众所周知,来源于初乳的母源抗体是导致疫苗免疫失败的一个主要原因。当仔猪体内存在高水平母源抗体,这时免疫可导致抗原在诱发免疫应答前中和或清除母源抗体,从而干扰仔猪产生免疫力。

1.2.2 应激因素

动物机体的免疫应答功能在一定程度上受到神经、体液和内分泌的调节及体内外环境的影响,如猪舍过冷过热、通风不良、潮湿、拥挤、饲料突然改变、运输、转群、疾病、免疫接种等应激因素均可使猪的机体免疫应答能力降低,致使疫苗免疫效果不好。

1.2.3 营养因素

一些饲料场和养猪场不按猪饲养标准配制饲料,在配制饲料时未把好原料关、加工关,致使配制的饲料营养不全、发霉变质、盐分过量、多维素微量缺乏或比例不当,这些因素都对机体免疫力有影响。尤其是缺乏维生素A、C、E和铜、锌、镁、锰、铁、硒这些元素会显著影响机体对抗原的免疫应答,免疫反应会明显受到抑制。

1.3 疾病

1.3.1 免疫干扰性疾病

一些免疫干扰性疾病如果在免疫期间存在,疫苗就不可能诱导完全的免疫应答,如果在免疫一段时间后存在,即使疫苗产生足够的应答,由于免疫力减弱,一些疾病仍可发生。如猪圆环病毒Ⅱ型(PCR)、呼吸与繁殖综合征(PRRS)、细小病毒病(PP)、猪伪狂犬病(PR)、猪流感(SI)、猪瘟(HC)等经种猪传给下一代,下代接种相应的疫苗往往效果不好,同时也影响其他疫苗的接种效果。

1.3.2 野毒早期感染或强毒株感染

猪体接种疫苗后需要一定时间才能产生免疫力,而这段时间恰恰是一个潜在的危险期,一旦有野毒入侵或机体尚未完全产生抗体之前感染强毒,就导致疾病的发生,造成免疫失败。排除猪瘟强毒抗原猪的影响检出并淘汰带猪瘟强毒的母猪(猪瘟强毒抗原猪),它可通过胎盘感染胚胎或胎儿,它不仅使猪在胚胎期或出生前仔猪感染猪瘟病毒而致超免失败,同时又是使猪群或猪场发生非典型性猪瘟的根源,后患无穷,损失巨大。

1.4 免疫程序不合理

猪场不根据实际情况盲目照搬某一免疫程序进行免疫,而不是根据当地猪病流行情况和本场实际,制定出合理的免疫程序,适时进行免疫,是不可能取得好的免疫效果的。

1.5 其他相关因素

1.5.1 环境卫生

消毒卫生制度不健全,平时不注意猪舍及周围环境的消毒工作,在这种情况下,病原微生物会大量的存在,也会影响疫苗的效果,导致免疫失败。

1.5.2 免疫注射用具消毒不严

免疫接种时不按要求消毒注射器、针头等,使免疫接种成了带毒传播,反而引发疫病流行。

1.5.3 滥用药物

许多药物(如痢特灵、氯霉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磺胺类等)对B淋巴细胞的增殖均有一定抑制作用,能影响机体的免

疫应答反应,降低疫苗的效果。

1.5.4 免疫接种途径

一般不同的疫苗免疫时有不同的接种途径,消化道疾病可以通过口服,全身性疾病可以通过肌注(如猪瘟),气喘病弱毒疫苗只有注射到胸腔有效而其蜂胶灭活疫苗则肌肉注射有效。

2 影响规模化猪场免疫因素对策分析

2.1 选用质量合格的疫苗及稀释剂

2.1.1 科学、合理的选用疫苗

最好选择国家定点生产厂家生产或农业部批准进口的优质疫苗,免疫接种前对使用的疫苗逐瓶检查,发现药瓶破损、封口不严、瓶签无名称、无批号,无有效期、无检验号、无用量、用法不清、物理性状与说明不符等,一律不得使用。特别是试制品在使用过程中更需小心谨慎,此外疫苗种类繁多,选用时还应考虑当地疫情、毒株特点,方能起到良好的免疫效果。

2.1.2 针对性制备自家疫苗

对于有多种血清型的传染病,像猪链球菌病、猪大肠杆菌病等最好用本场分离的菌株制备自家蜂胶灭活疫苗,从而有针对性的预防本场的致病性的菌毒株。

2.1.3 选用质量合格的稀释液

购买稀释剂时要到经兽医部门批准经营生物制品的专营商店购买,选择正规厂家生产合格的疫苗稀释剂,并严格的按说明书使用。对不合格、失效产品坚决不用。

2.1.4 避免多种疫苗混合使用

每种活疫苗最好单独的使用,并间隔一定的时间,再免疫另一种活苗,避免其产生互相的干扰作用,影响免疫效果。若想混合使用时,必须经过充分的试验证实各种疫苗互不干扰或效果较为确实方可。如应避免猪瘟疫苗和猪丹毒肺疫二联疫苗的同时使用,因为猪瘟疫苗中含有的抗生素会抑制猪丹毒肺疫二联疫苗中丹毒杆菌和巴氏杆菌的感染增值。

2.2 猪群状况

2.2.1 及时检测母源抗体

通过母源抗体水平的检测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根据抗体水平适时免疫,避免免疫空白期。

2.2.2 加强饲养管理,减少各种应激因素

加强饲养管理,减少应激因素和各种疾病发生,合理选用免疫促进剂。在免疫前后应尽量减少猪的应激,不改变饲料品质,减少意外噪音。控制好温度、湿度、饲养密度、通风等,确保产生坚强免疫力。

2.2.3 提高营养水平

在配制饲料时把好原料关、加工关,根据猪的营养需要,配制营养全面的饲料,另外,夏季应注意防止饲料发霉变质,因此,夏季加工的饲料一次不宜过多,放置时间不宜过长。

2.3 疾病

2.3.1 加强疾病监测,及时发现并治疗各种免疫干扰性疾病

发现疾病要及时诊断、及时治疗,等疾病好转,猪群恢复健康后再免疫,如必须注射免疫时,应先注射健康猪,后注射病猪,并注意针头消毒,防止人为造成疾病传播。另外,在引种前,要了解对方种猪场的疫情,引进种猪时要做好检疫和隔离观察,无病时,方可合群。

2.3.2 紧急接种,控制野毒早期感染或强毒株感染

加强抗体检测,当抗体水平高低不平,或抗体水平异常升高或较低,可能有野毒感染存在,这时应对猪群进行紧急接种,从而将病原拒之门外。

2.4 制定科学的免疫程序

根据本地区或本场疫病流行情况和规律、猪群的病史、品种、日龄、母源抗体水平和饲养管理条件以及疫苗的种类、性质等因素制定出合理科学的免疫程序,监督实施,并视具体情况进行调整。适合本场免疫程序的制定应建立在对当地疫病的流行情况,猪群的种类、生产情况等方面的调查研究,以及免疫抗体或母源抗体的监测的基础之上,制定适合本场特点的免疫程序,并非免疫程序照抄照搬。还要考虑猪群母源抗体,各种疫苗免疫间的相互干扰,免疫间隔时间等因素。

2.5 其他相关因素

2.5.1 加强卫生消毒管理

做好消毒工作,创造良好的环境卫生质量是提高免疫接种效果的基本保证。进猪前对猪舍和所有用具彻底进行清洗消毒,外来人员绝对不能进入猪场,要实行全进全出的生产制度。加强猪场内的卫生管理工作,规模养猪场应结合本场的具体特点,建立各自的废物、污水处理系统。且定期进行除杂草、通沟、灭鼠、灭蚊、灭嶂等工作,做好防蚊、防蝇,严防外源寄生虫的传入。

2.5.2 加强免疫用具消毒

一是免疫所需的各类用具如注射器、针头要煮沸消毒一小时;二是药品封口石蜡除去后也要消毒;三是注射部位要消毒。消毒剂一般选用75%酒精和5%碘酒或速效碘等有效消毒剂。免疫接种时,应先接种健康猪,后接种病猪,最好每接种一头猪更换一次接种针头。

2.5.3 合理使用各种药物

合理选用有增强免疫效果的药物:例如,左旋咪唑、黄芪多糖、共轭亚油酸、菊糖、亚硒酸钠等免疫促进剂。据说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如地塞米松、泼尼松、可的松等药物除具有抗炎、抗毒素、抗体克作用外,还有抗免疫作用。另外,性激素等对免疫应答有抑制作用,如睾丸激素,雄激素等。在猪瘟接种3d前后停止使用一切药物,特别是痢特灵、卡那霉素、磺胺类等药物。兽药黄茂多糖注射液可抑制病毒DNA和RNA的复制;诱导机体产生干扰素,促进抗体形成,增强机体免疫功能,从而实现抗病毒作用。兽医临床上可用它与抗菌药混匀后一同注射,它也可与抗菌药分别注射,两种方式都可提高治疗效果。兽药甲硝唑是临床上常用的抗微生物和抗寄生虫药物,也具有增强机体免疫能力的作用。

2.5.4 正确选用免疫途径

综上所述,疫苗接种后,动物不一定产生确实的免疫应答,它还要受到众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因此,疫苗要安全的发挥更大的效力,其正确的使用和完善的动物饲养管理非常重要。以上见解,是我们就现实养猪生产中影响免疫效果的各种因素进行的探讨和分析,希望能够给广大养殖场带来一定的指导作用。

[1] 张家峥,刘小燕.当前我国猪瘟流行的特点及防制对策[J].农村养殖技术,2003,(19):24-25.

[2] 朱洪银,阚德义.规模化猪场的防疫与免疫[J].医学动物防制,2004,20(8)464-466.

[3] 马永喜,张永成.断奶仔猪日粮应用免疫增强剂的效果[J].中国饲料,2000,(22):23-24.

[4] 吴俊穗,程锦棠.浅谈集约化猪场疫苗免疫接种应注意的问题[J].福建畜牧兽医,2003,(6):20-21.

[5] 岳文斌,车向荣.甘露寡糖对断奶仔猪肠道主要菌群和免疫机能的影响[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2002,(2):97-102.

[6] 王世礼,吴兴华.左旋咪唑在猪瘟疫苗接种猪中免疫调节作用的研究[J].宁夏农学院学报,2000,(3):11-13.

[7] 罗晓松.左旋咪唑增强猪瘟免疫效果的试验[J].中国畜禽传染病,1994,(5):23-24.

猜你喜欢

稀释剂母源猪群
猪群咳嗽多发季 养猪人如何应对
母源抗体仔猪疾病防治作用
229Th的分离和测量方法
稀释剂物化性质对羟肟萃取剂萃取铜性能的影响
母源抗体在仔猪疾病防治中的应用研究
母源抗体在仔猪疾病防治中的应用
母源抗体在仔猪疾病防治中的应用
猪群发生传染病时的控制措施
热电离质谱测定钙同位素过程中双稀释剂的选择
猪群亚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