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鸡球虫病的诊断与治疗措施

2015-04-03文明华

兽医导刊 2015年18期
关键词:盲肠球虫病球虫

文明华

(四川富顺县中石镇农业服务中心,四川富顺 643212)

鸡球虫病的诊断与治疗措施

文明华

(四川富顺县中石镇农业服务中心,四川富顺 643212)

文章就鸡球虫病的诊断、防治,一一汇总阐述,为今后科学防治此病,提供理论和技术指导。

鸡球虫;防治;技术

1 前言

有统计资料证实:全球养鸡业中,受球虫病感染造成的经济损失,最高可达20亿英镑。汇总各研究资料,掌握鸡球虫病的诊断与治疗关键措施,对于今后科学防治此病,有着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2 鸡球虫病的诊断

诊断鸡球虫病,结合流行病学调查,参照典型症状,根据剖检病变等,进行全方面的综合分析,基本可正确判断此症。而具体诊断何种病属,可将病鸡的粪便或病变部位的粘膜刮取物少许,放在载玻片上,与甘油饱和盐水(等量混合液)1~2滴调和均匀,加盖玻片,置显微镜下观察,可根据卵囊特征做出初步鉴定。

2.1 流行病学

球虫病感染病例中,多数传染途径经啄食球虫卵囊。而且,统计资料证实,这些球虫卵囊可残存饲料、饮水、土壤等处,不经意间均可被鸡啄食感染。除此之外,家禽、昆虫、鸟类、管理人员等,均可成为球虫携带者,间接机械传播感染。球虫病易感性这个问题,不同鸡品种存在的差异性也是不一样的。通常情况下,蛋鸡易感率低于肉鸡。而在肉鸡品种中,不同品系发病率同样是不同的。而且,作为条件性致病病原体,发病率高低与饲养管理同样有着很大的关系。通常情况下,饲养管理不善,温湿度管理不到位,适合卵囊繁殖发育期,均可导致球虫病的爆发,造成更为惨重的经济损失。

2.2 典型症状

2.2.1 病发病部位不同,可分盲肠球虫病和小肠球虫病。盲肠球虫病:3~6周龄幼鸡常为此型,由柔嫩艾美耳球虫引起。病鸡早期出现精神萎靡,拥挤在一起,翅膀下垂,羽毛逆立。闭眼瞌睡,下痢,排出带血液的稀粪或排出的全部是血液,食欲不振,鸡冠苍白,发病后4~10d死亡,不及时治疗死亡率可达50~100%。

小肠球虫病:由柔嫩艾美耳球虫以外的其它几种艾美耳球虫引起,较大日龄幼鸡的球虫病为此种类型,这种类型的球虫病病程较长,病鸡表现冠苍白,食欲减少,消瘦,羽毛蓬松,下痢,一般无血便,两脚无力,瘫倒不起,最后衰竭死亡,死亡率较盲肠球虫病低。

2.2.2 病发病时间长短,可分为急性型、慢性型、和亚临诊型。

急性型:精神不振,缩颈,不吃食,喜卧,渴欲增加,排暗红色或巧克力血便,有的带少量鲜血,羽毛松乱,拉稀,消瘦,贫血,多见于发病后4~5d死亡,耐过的病鸡生长缓慢,病程2~3周,死亡率可达50%。

慢性型:症状与急性型相似,但比较轻微,病程长,可达几周或数月,病鸡间歇腹泻,消瘦,贫血,成为散播疾病的传染源。

亚临诊型:无症状,但可造成肉仔鸡生长缓慢,蛋鸡产蛋量下降。

2.3 剖检病变

盲肠球虫病病变主要在盲肠,盲肠膨大,比正常粗几倍,呈暗红色,剪开盲肠,可见肠壁增厚,内容物为血液或血凝块。全身有明显的贫血症状(如肌肉和脏器的颜色偏淡等)。

小肠球虫病变多发生于小肠前段,肠管显著增粗,浆膜面可见白斑及出血点,剪开肠管可见黏膜肿胀,粗糙,内容物常有黏液及血块。

3 治疗措施

鸡球虫病的防治过程中,除了遴选优质鸡苗,选配优质日粮,科学规范饲养管理等工作落实到位后,加强消毒管理,是有效预控鸡球虫病的关键。使用的消毒药剂,要求高效、无毒、无刺激,石灰水溶液、百毒杀溶液等,都是不错的选择。消毒管理同时,注意温湿度控制,严格控制饲养密度,营造更好的养殖环境。此病流行期,注意投喂维生素A、K,增强鸡群抗病体质,提升鸡群免疫能力。雏禽养殖阶段,用抗秋虫类药物,按最佳剂量混拌,连续用3~5d,防控效果较好。

球虫病爆发期间,建议用如下药物治疗,可起到理想 的康复效果。

西药疗法,用磺胺二甲氧嘧啶,每100kg饲料中加50g,连续用3d。间隔3d后,持续用药3d。预防用剂量,酌情减半。用广谱高效抗球虫药——磺胺氯吡嗪钠粉,浓度30%,各种类球虫治愈效果都要好些。治疗期,用量为每1kg水1g药粉,混合均匀,自由饮服,连续用3d。病情较为严重的,用每1kg水兑2~3g药粉,自由饮服,连续用药3d。或者是,取药25~30g,兑料100kg饲料,喂服,康复效果较理想。西药用硫酸钠,多适合辅助疗法。尤其,小肠球虫病感染后期,肠腔内有脓血时,相比单一用抗球虫治疗,效果要更好一些。用量用法:取硫酸钠500g,兑水,适用1000羽治疗,3~5d/疗程。重症病患,加灌1次。配合抗球虫药治疗,能有效排出肠内脓血,更利于药物吸收,确保药效的发挥。

临床可用防球虫药物的种类繁多,但临床用药,耐药性、药物残留等问题都是不可避免的。由此,选择何种抗秋虫药物,必须要综合地方球虫病流行情况、市场供药情况等,优选遴选,并注意交替使用。一种药物使用1周后,间隔数天后,更换另一种药物,可起到预控耐药性的目的。用药治疗期间,鸡群康复理想,天气干燥的情况下,用药间隔延长时间可稍微长些。临床治疗其他疾病,使用抗菌类药物期间,不能重复使用抗球虫药物,避免相互之间的拮抗作用,影响药效。

4 结论

鸡感染球虫病的危害是显而易见的。临床发现有感染病例,及时及早诊治,同样需花费高额的费用,降低养殖效益。防控此病的根本,更应该放在“防重于治”的理念上。日常加强鸡群管理,确保养殖环境清洁、卫生、干燥,注意饲喂优质富含维生素的饲料,提升鸡群的抗病能力。其他的日粮中,有富含促球虫发育的物质,应酌情限制饲喂。比如:麸皮、碳酸钙等,都应在球虫爆发期酌情限制用量。而球虫病流行爆发期,投药治疗的同时,注意清扫粪便、垫料等,彻底隔离开来,避免重复感染的机率此外,火焰消毒为不错的清灭秋虫卵囊的方法,同样可尝试借鉴。

[1] 李国强,王永兴.鸡球虫病的发病特点及对策[J].当代畜牧,2002,(9):43-44.

[2] 陈敬军.这样治疗和预防鸡球虫病[J].河北畜牧兽医,2002,(9):20.

[3] 才凤峰.鸡球虫病的防治——抗球虫药的使用[J].中国家禽,2004,(6):30-34.

猜你喜欢

盲肠球虫病球虫
渝西地区兔球虫病流行情况调查及虫种鉴定
肉鸡球虫疾病药物防治效果的分析
羊球虫病的流行病学、临床表现、诊断和防治措施
鸡盲肠肝炎的流行病学、临床特征、实验室检查和防治措施
鸡球虫病及其防治
3种消毒药对猪球虫的体外抑杀效果观察
大鼠盲肠结扎穿刺脓毒症模型死亡率影响因素研究
采用Illumina MiSeq测序技术分析断奶幼兔盲肠微生物群落的多样性
美科学家发明无抗方法保护鸡免受球虫病
毒害与巨型及毒害与柔嫩艾美耳球虫间在免疫方面的相互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