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仔猪水肿临床诊疗建议

2015-04-03董衍军

兽医导刊 2015年18期
关键词:水肿病断奶病猪

董衍军

(山东省东平县沙河站镇畜牧兽医服务队,山东东平 271508)

仔猪水肿临床诊疗建议

董衍军

(山东省东平县沙河站镇畜牧兽医服务队,山东东平 271508)

仔猪水肿病又称肠毒血症,经病原性大肠埃希氏菌侵袭,而诱发的急性、致死性疾病。此症断奶前后易发,管理不善、饲养环境差、日粮配比不科学等,均加重此症的发病率。临床诊断此症,结合流行病学、典型症状、剖检病变等,基本可作出判断。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阐述康复治疗建议,以供参考和借鉴。

水肿病;防控;诊疗

1 前言

仔猪水肿病又称肠毒血症,仔猪断奶前后,消化系统尚不完善,肠胃分泌消化酶不足,蛋白质消化不充分,肠道微生态环境失衡。尤其受断奶应激,缺少母源抗体的保护,经病原性大肠埃希氏菌侵袭肠道后,极易诱发此症。此外,日常疏于管理,通风不良、养殖密度高、舍内湿度大、消毒管理不严、猪舍过于拥挤、免疫接种不到位等等,;秋冬季节,气候突变,阴雨连绵,ETEEC体内大量繁殖;饲料管理不当,比如:饲喂高水平日粮,蛋白质含量超出仔猪肠胃消化能力,导致大量未消化 物质积蓄肠胃内,成为ETEEC重要的培养基,诱发仔猪体内大量毒素积累,诱发仔猪水肿病。此病发病率高,致死率达50~80%。

2 猪水肿病临床诊断要点

2.1 流行病学

该病的发病原因较多,如突然断奶,饲料骤换,气候环境改变,卫生条件差,日粮中蛋白质含量偏高,管理不良,缺乏某些矿物质和维生素等,均可导致或诱发此病。断奶造成的应激,引起肠内酸碱环境改变,pH值升高,机体功能紊乱,抵抗力降低,大肠杆菌大量繁殖并释放毒素引起水肿。本病常见于5~9周龄仔猪,特别发生在断奶15 d以内的仔猪,往往同圈中生长快,体况健壮的仔猪发。某些情况下,育肥猪也可发生该病。由于饲养管理差,大多发生于散养农户中,规模猪场相对较少发生。

2.2 典型症状

一般断奶后7~15 d的仔猪发病较多,一窝或一群中长势较好较壮的几头或一头突然发病,病猜表现为精神沉郁、食欲不振、体温正常或稍高;有的猪伴有腹泻或便秘、四肢无力、走路摇晃、站立不稳、肌肉震颤、叫声嘶哑、呼吸困难,盲目前进或转圈等共济失调神经症状:有的猪突然狂叫狂奔、口吐白沫后死亡,服睑、头颈部水肿乃至股腹部、舌边水肿。剖检症状:皮下、肠壁、胃壁、胆囊壁、心瓣隔膜、肠系膜水肿,淋巴结充血、水肿,胸腔、腹腔、心包积水。

2.3 剖检变化

特征性病变是胃壁、结肠肠系膜、眼睑和眼部以下及颔下淋巴结水肿。胃内充满食物,粘膜潮红,有时出血,胃底区粘膜下有厚层的透明水肿,有时带血的胶冻水肿浸润,使粘膜与肌层分离。水肿严重的可达2~3cm,严重的可波及贲门区和幽门区。大肠系膜、胆囊、喉头、直肠周边也常有水肿,淋巴结水肿、充血、出血,心包和胸腹腔有较多积液.暴露在空气则凝结成胶冻状。肾包膜水肿,膀胱粘膜轻度出血,出血性肠炎变化常见。切开水肿部位,常有大量透明或微带黄色的液体流出,胃大弯部水肿最明显,大肠与腹腔积液。脊髓、大脑皮质及脑干部也有非炎性水肿。

3 猪水肿临床防治要点

3.1 加强饲养管理,搞好猪场环境

重视猪场管理,搞好养殖环境。严格消毒管理,落实到日常规范。执行封闭化管理,禁止无关人员随意进出。加强猪群护理,发现病畜及早诊治。病死无价值猪只,集中堆积深埋,经无公害化处理。被病猪污染的圈舍,进行彻底消毒,方可投入使用。注意保暖,冬季处理好与通风的关系。注意应激管理,饲料、饲养等更换期间,注意循序渐进,逐步地落实到位。切忌一次性全更换,要有一个适应过渡期。同时,不要将转群、换饲、免疫注射等工作同时进行,减少对猪群的不良应激。

3.2 及早药物防治,切实防病于未然

及早药防,预控此症。结合防病经验,如下药品可借鉴尝试。复方庆大霉素粉——成分:1%三甲氧氨苄嘧啶、5%庆大霉素,取1000g拌料500kg,经搅拌均匀后,连续用药5d;微生态制剂——产酶益生素,活菌总数每克200亿CFU以上,总活酶每克100U以上,取500g拌料均匀,连续饲喂5d;亚硒酸钠维生素E复合粉,用量500g拌料均匀,连续饲喂5d。

3.3 及早隔离诊治,就地扑灭疫情

有感染病例出现,本着“分”、“隔”、“消”、“处”、“治”的原则,依次遏制扑灭疫情的蔓延流行。

“分”——有感染病例,将其分离出来,单独饲养。

“隔”——病猪隔离管理,加强护理。

“消”——病猪隔离诊治期间,注意加强消毒管理。被病猪污染的圈舍、用具、场地等,经彻底清扫后,用浓度2%的火碱溶液进行彻底消毒。

“处”——被病猪污染的饲草、垫料等,集中堆积销毁。所有残留的粪便,集中发酵处理,达到无公害化处理的标准。

“治”——早诊治,早康复。出现首例病例,立即对全群预防性治疗。经实验室试验,选择敏感性药物。治疗的原则,着手两方面:抗菌消炎、排毒抑菌。

抗菌消炎——新庆福注射液,每次用0.2ml/kg,每天2次,连用3d。恩诺沙星注射液,每次用0.1ml/kg,每天2次,连用3d。上述药物配合使用,康复效果更好。或者是,用菌毒双杀注射液,可达到同样的治愈效果。

排毒抑菌——抗菌消炎同时,注意排毒抑菌,方可得到理想的康复效果。

[1] 赵忠德.仔猪水肿病的临床诊治[J].畜牧兽医科技信息,2012,(11):66-67.

[2] 陈丽.仔猪水肿病的临床诊治[J].畜禽业,2002,(8):44-45.

[3] 吴德任.仔猪水肿病的病因分析及治疗[J].中国畜牧兽医文摘,2013,(10):154.

猜你喜欢

水肿病断奶病猪
仔猪断奶后消瘦应采取哪些措施增肥
氟苯尼考对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的治疗效果观察
病猪喂药有办法
克林霉素对猪肺炎霉形体病的治疗效果
提高仔猪断奶窝重的方法
仔猪断奶前阉割好处多
高锌在断奶仔猪日粮上的应用研究进展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和猪瘟混合感染的诊断》图版
仔猪水肿病的防治
仔猪水肿病的诊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