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兔大肠杆菌的综合防治

2015-04-03林思灿

兽医导刊 2015年18期
关键词:胶冻母兔家兔

林思灿

(福建省德化县葛坑镇畜牧兽医站,福建德化 362509)

兔大肠杆菌的综合防治

林思灿

(福建省德化县葛坑镇畜牧兽医站,福建德化 362509)

作为肠道内寄生常见菌——大肠杆菌,在家兔体内经条件成熟情况下,可迅速繁殖和扩散,侵入家兔的上皮细胞,诱发组织器官病变,最终诱发腹泻。大肠杆菌的危害体现在方方面面,而要做好此病的防治工作,“防重于治”有着更为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介绍此症流行病学特点,针对性提出相关的预控措施,以供参考和借鉴。

大肠杆菌;预防;治疗

1 前言

兔大肠杆菌,又称粘液性肠炎,为家兔养殖中病死率较高的肠道传染疾病。其典型症状,为排出黑色糊状的稀便,带有腥臭味,有的呈胶冻状。慢性感染病例中,可见小粪球,又称“老鼠屎”。个别感染病例中,不见排稀便,即可见死亡病例。病原为大肠埃希氏菌的某些致病性血清型,该菌为两端钝圆的中等大杆菌,革兰氏染色阴性,抵抗力中等,在水中能存活数周到数月,一般消毒药能将其迅速杀死。

2 流行病学

兔大肠杆菌四季可发,冬春季频发。家兔有较强的易感性,不分品系、日龄、性别等,均有较强的易感性。仔兔发病率高在1~4月份,特别是断奶前后,无论是发病率还是病死率,相对都要较高些,高可达80%以上。就致病菌大肠杆菌而言,此菌种为肠道内寄生常见菌,通常情况下发病率不高。作为条件性细菌,一旦遭遇气候突变、饲料更改、条件突变等,导致家兔抗病能力降低,可导致大肠杆菌在适宜的环境中,迅速得到繁殖和扩散,逐步侵入家兔的上皮细胞,诱发组织器官病变,最终诱发腹泻。此病传染源为病兔,致病菌大肠杆菌经粪便排泄后排出体外,毒力加强,侵染食槽、饲料、饮水等,成为重要的间接传染源,进一步导致消化道感染,诱发大肠杆菌病流行蔓延,加重病死率。

3 临床症状

主要以下痢和流涎为特征,个别病例未见任何症状即突然死亡。病兔精神沉郁,被毛粗乱,由于脱水导致体重很快减轻、消瘦,腹部膨胀;剧烈腹泻,肛门和后肢的被毛常沾有粘液或黄色水样稀粪,粪便中常带有胶样粘液和一些两头尖的干粪;四肢发冷,磨牙,流涎。血液化验中血细胞比重增加,红、白细胞数增高。急性者,一般1~2 d死亡;亚急性者,一般经7~8 d死亡。

4 病理变化

胃膨大,充满多量液体和气体;各部位肠道都充满气体、液体或胶冻样液体;胃肠黏膜均有出血、充血,肠道浆膜充血、出血、水肿;胆囊扩张,黏膜水肿;肝脏及心脏有小点状坏死灶。

5 诊断

临床症状、剖检变化等,可作初步诊断。确诊,结合细菌学检查,无菌取胶冻涂片,革兰氏染色镜检,可见两端钝圆的革兰氏阴性杆菌,可进行确诊。

6 预防措施

(1)重视母兔管理,尤其怀孕期、哺乳期,是致感敏感期。期间,应重视饲养管理,定期清扫圈舍,加强通风管理,注意清洁卫生。消毒工作落实到位,每周至少1~2次。经确定的饲料,固定饲喂下去,不要轻易更换。即使有饲喂调整,也应有计划的,分步骤的逐步落实,循序渐进的开展,避免骤变带来的不良应激。

(2)重视仔兔管理,注意分娩消毒,高锰酸钾溶液、新洁尔溶液,都是不错的选择。分娩前后,注意用上述药剂消毒外阴部,避免致病菌的感染。重视仔兔管理,尤其注意保暖,及时清扫兔圈,确保卫生洁净,避免致病菌感染,减少交叉感染的几率。下生后仔兔,及时补充初乳,按时进行哺乳。有出现腹泻症状的仔兔,及时进行隔离,积极进行治疗。严格断奶管理,期间注意用大蒜水、氟哌酸等,混拌喂料,皆为不错的防病措施,可借鉴尝试。

(3)注意接种免疫。预控兔群大肠杆菌病的流行蔓延,最为重要的防病措施是加强大肠杆菌疫苗的防疫接种工作。家兔繁殖期间,配种前接种大肠杆菌三价苗,通过接种效力的作用,一则可避免母兔怀孕期应接种不当诱发的流产,另一方面更有效提升仔兔的抗病能力。

(4)加强饲养管理。工作人员进入兔舍要更衣换鞋、洗手消毒,外来非疫区的参观者必须更衣换鞋、洗手消毒。对外地引进的兔应隔离观察3~4周,多次检查没有大肠杆菌方可转入兔场合养。做好兔舍和笼具消毒;产箱、垫草、食槽要及时清洗、消毒、曝晒;转群前后和出售后要及时对空笼进行火焰消毒;及时清扫,兔粪须堆积发酵,防止病原扩散。大群体进行空气喷雾消毒,每天开排风扇,加强空气流通。

7 治疗措施

临床治疗兔大肠杆菌,本着抑菌、止泻、补液的原则进行。常可参考的借鉴药物,参照如下:盐酸洛美沙星,浓度2.5%,肌肉注射,用0.2ml/kg,每天2次;穿心莲注射液,浓度10%,肌肉注射,用0.2ml/kg,每天2次;牛至油,每只用2~3ml,口服,每天2次。经上述治疗,注意补充体液,用葡萄糖生理盐水,浓度5%,剂量每次10~50ml,外加VC,剂量1ml,每天2次。方可获得不错的疗效。后期康复期间,继续用药3d,可有效预防大肠杆菌的复发。

8 结论

总之,大肠杆菌作为肠道内寄生常见菌,一旦气候突变、饲料更改、条件突变等外界不良应激,将导致家兔抗病能力降低,致使大肠杆菌在适宜的环境中,迅速繁殖和扩散,侵入家兔的上皮细胞,诱发组织器官病变,最终诱发腹泻。普通的感染病例,可见黑色糊状的稀便,带有腥臭味,有的呈胶冻状。个别感染病例中,不见排稀便,即可见死亡病例,由此而带来的危害甚为惨重。结合地方防病经验,盐酸洛美沙星、穿心莲注射液、牛至油,均为可借鉴治疗药物。但是,防控重点,还是应该放在——重视母兔管理,重视仔兔管理,注意接种免疫等几方面,控制疫情蔓延,降低经济损失。

[1] 杜贵柳,魏国桢.一起兔大肠杆菌病的诊治与体会[J].福建畜牧兽医,2014,(5):35-36.

[2] 张海容.肉兔大肠杆菌病诊断与防治[J].中国兽医杂志,2010,(7):74-75.

[3] 田庆河,袁国红,王重凯,等.可复性小肠梗阻新西兰白兔模型的建立[J].实验动物科学,2012,(1):25-29.

猜你喜欢

胶冻母兔家兔
春季家兔管理四要点
单宁酸和芦丁对马哈鱼鱼皮明胶凝胶性质的影响
家兔“三催”增效饲养法
家兔疾病 如何检查
魔芋制品饱腹没营养
巧用糯米让兔产奶多
熬胶工艺对鲟鱼鱼皮胶冻品质的影响
胶冻样类芽孢杆菌菌粉的研制及功能菌株的存活性研究*
提高母兔产仔率妙招
家兔胰岛分离纯化方法的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