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猪蓝耳病综合防治建议

2015-04-03张大英

兽医导刊 2015年18期
关键词:活苗耳病肌肉注射

张大英

(富顺县富世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四川富顺 643200)

猪蓝耳病综合防治建议

张大英

(富顺县富世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四川富顺 643200)

考虑到猪蓝耳病危害的严重性,而且,临床治疗效果不是很理想。由此,此病防控的关键,应放在综合防治措施的落实上。文章就非疫区及隐性场;受威胁区及猪场;爆发与流行区猪场三个层面,就综合防治此病做系统阐述,以供参考和借鉴。

猪蓝耳病;防控;建议

1 前言

猪蓝耳病曾称为“神秘猪病”、“新猪病”、“猪流行性流产和呼吸综合症”、“猪繁殖与呼吸综合症”、“蓝耳病”、“猪瘟疫”等,我国将其列为二类传染病。此症防控关键,在防而不在治,文章由此自非疫区及隐性场;受威胁区及猪场;爆发与流行区猪场三个层面,就综合防治此病做系统阐述,以供参考和借鉴。

2 流行特点与临床特征

2.1 流行特点

猪是唯一感染本病并出现症状的自然宿主,不同年龄的猪均可感染,主要侵害繁殖母猪、仔猪和公猪,育肥猪发病相对较温和。传染源病猪和带毒康复猪是本病主要传染源。主要传播途径是接触感染、空气传播和精液传播,也可通过胎盘垂直传播。本病的发生多呈明显的季节性,尤以寒冷季节多发。

2.2 临床特征

蓝耳病又称猪的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RRS),是由动脉炎病毒科中的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引起的。特征猪体温明显升高,可达41℃以上;并发眼结膜炎、眼睑水肿以及咳嗽、气喘等呼吸道症状;部分猪出现后躯无力,不能站立或共济失调等神经症状。仔猪发病率可达100%,死亡率可达50%以上,母猪流产率可达30%以上,育肥猪也可发病死亡。不同日龄阶段猪只,感染后发病症状,略显差异。

2.2.1 母猪。发热、厌食、沉郁、昏睡,不同程度呼吸困难,咳嗽。妊娠晚期流产,死胎、弱仔或早产。

2.2.2 育成猪。发热.双眼肿胀、结膜炎,有眼屎或脓性分泌物,并出现呼吸困难,耳尖发紫、沉郁昏睡等症状。

2.2.3 仔猪。以一月龄内仔猪最易感染。体温可达40℃以上,呼吸困难,有时腹式呼吸,食欲减退或废绝,后肢麻痹,共济失调,眼睑水肿,死亡率高达80%。

2.3 病理变化

皮肤色淡似蜡黄,鼻子里有泡沫。气管、支气管充满泡沫,胸腹腔积水较多。肺部大理石样变,肝肿大,胃有出血水肿,心内膜充血。肾包膜易剥离,表面有针尖大出血点。仔猪.育成猪常见眼睑水肿。仔猪皮下水肿,体表淋巴结肿大,心包积液水肿。

3 猪蓝耳病综合防治建议

3.1 非疫区及隐性场综合防治

3.1.1 接种疫苗

非疫区或阴性场,能确保不受病毒侵袭,原则上不必接种疫苗。考虑防病的万一性,接种疫苗用猪蓝耳病灭活苗,所有母猪和公猪接种。免疫接种2次肌注,每次用4ml,中间间隔3周。之后,每间隔5个月,免疫1次,用量为4ml。期间,不建议对乳猪、保育猪、育肥猪等,接种免疫,基本可达到防病效果。

3.1.2 综合性防治

严格环境管理,蓝耳病有高度传染性,可经粪便、排泄物等,间接进行感染。由此,建议全进全出,空栏彻底消毒后,放置2周后,方便进下批次猪。同时,做好消毒管理,每周至少消毒1次。空气传播,为此病感染的重要途径。由此,场区内每个角落,都要月消毒1次。而且,选址期间,周边确保4千米的范围内,没有其他养殖场。

严格引种管理,严把种源关。坚持自繁自养,培育健康种群。引种前严格检疫,确保种源地无大的疫情。引种之前,做好蓝耳病监测工作,禁止将疫病自外引进。引进后,积极隔离检疫。在隔离观察的基础上,进行蓝耳病灭活苗的基础免疫工作,提升猪群的抗病能力。

定期组织病毒监测,结合血清学监测,了解猪群是否有野毒侵入。同时,通过不定期的血清样品监测,确保猪体蓝耳病病毒抗体水平。一旦出现疑似病例,应及时进行隔离诊治,并安排权威部门进行确诊。

3.2 受威胁区及猪场的综合防治

3.2.1 接种疫苗

受威胁地区及猪场,有存在病毒侵袭的危险,接种疫苗建议全群免疫。接种苗用蓝耳病灭活苗,所有公猪、母猪免疫,免疫接种2次肌注,每次用4ml,中间间隔3周。之后,每间隔5个月,免疫1次,用量为4ml。育肥猪、保育猪同样接种,接种安排在3~10周龄,用量每次每头10ml,肌肉注射;10~18周龄,加强注射1次,用量为每头2ml,肌肉注射,防病效果理想。

3.2.2 综合防治措施

加强环境管理,有蓝耳病病毒侵袭威胁的猪群,加强环境管理,意义重大。猪场内所有的粪、尿,及时清扫,集中堆积,经无公害化处理。做好带猪消毒工作,每周至少增至3次。场区内,每2周消毒1次。禁止猪场周边,放养其他禽畜。

检疫检测到位,有疑似病例出现时,及时进行全群检疫。病猪及时隔离,注意卫生消毒。同时,用弱毒疫苗,紧急免疫接种。加强种源控制,坚持自繁自养,禁止种猪流通。待场区内病情稍作稳定后,方可考虑谨慎引种。引种期间,应做好猪蓝耳病疫情监测。及时隔离观察,并适当延长隔离期。

3.3 爆发与流行区猪场的综合防治

3.3.1 接种疫苗

区域内爆发猪蓝耳病,应立即紧急接种疫苗。对全群母猪和公猪,接种用高致病性蓝耳病灭活苗,免疫用基础免疫,肌肉注射2次,中间间隔3周,接种剂量每头用4ml。之后,每间隔5个月,接种用4ml,免疫接种1次。3~18周龄猪,接种用高致病性蓝耳病灭活苗,10周龄下,肌肉注射,接种1次,剂量用1ml/头;10周龄上,肌肉注射,接种1次,剂量用2ml/头。作为一个参考用量,具体应用期,注意根据感染情况酌情增减。

3.3.2 综合防治措施

疫情监测,有疑似病例,及早隔离诊治。同时,注意消毒管理。繁殖母猪中,产仔全部或大部死亡的,建议推迟1个泌乳期后配种。所有的病死猪,集中堆积,焚烧处理。被污染的猪场环境,建议彻底清扫消毒。同时,全群接种猪蓝耳病灭活苗,提升猪群的抗病能力。仔猪抗病体质较差,断奶前后易感此病,建议采取提前断奶的方式,做好防病的准备。必要时,可主动免疫灭活苗。

[1] 林落霞,舒菊英,吴鹏举,等.猪蓝耳病的流行特点及综合防治措施[J]. 浙江畜牧兽医,2010,(3):37.

[2] 宋丽珍.猪蓝耳病的综合防治措施[J].中国畜牧兽医文摘,2014,(12):111.

猜你喜欢

活苗耳病肌肉注射
不同稀释液对鸡新城疫活苗免疫效果评价
耳病治鼻,事出有因
鹅副黏病毒病的防治
两种猪蓝耳病活苗单独与同时免疫试验
猪蓝耳病的防控
一例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的诊治
家禽病毒性疫苗的分类及特点
无痛肌肉注射新法
基于坐位肌肉注射的关键问题探讨
肌肉注射给药致臀部大出血1例